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和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和肠道细菌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对照(C),通过添加中草药和芽孢杆菌Bacillus spp.配制成4种实验饲料:0.2%中草药(M),0.20%中草药制剂+0.30%芽孢杆菌(BMI),0.10%中草药制剂+0.15%芽孢杆菌(BM2),0.30%芽孢杆菌(B).实验分成5组,分别投喂上述饲料,共进行了56d.结果表明,各组对虾的成活率95.83%-98.33%,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投喂实验饲料的各组对虾终末体重均高于对照组(C),其中BM2与C差异性显著(P<0.05);M、BM1和BM2的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显著高于C和B;M组的对虾肠道异养菌总数和弧菌数均高于其他各组,而共同添加组BM1和BM2的异养菌和弧菌数则最少.从各组选取菌落数在50-100,分布均匀的平板,随机挑取30株细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C、M、BM1、BM2和B组细菌属数分别为11、8、6、5和7个.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和芽孢杆菌促进了对虾的生长,且共同添加的效果好于单独添加,它们的使用改变了肠道细菌的数量和组成.  相似文献   

2.
坚强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幼体变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比较了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ZOU4菌株对数期细胞和孢子在不同加菌量、次数及不同幼体期加菌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 ei幼体无节Ⅲ期到溞状Ⅱ期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次加入高数量对数期细胞或孢子对无节Ⅲ期到溞状Ⅱ期幼体变态具有极显著(p<0.01)促进作用,且对数期细胞效果明显高于孢子,溞状Ⅰ期之前比其后加菌效果更显著(p<0.05),但对无节Ⅲ期变态到溞状Ⅰ期影响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定向培育的悬浮生物絮团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养殖系统水质环境的影响,分别使用甘蔗渣和稻壳粉搭配芽孢杆菌,在养殖池中培育悬浮生物絮团,以商业养殖模式为对照,进行为期50 d的凡纳滨对虾水泥池养殖实验(放养密度350尾/m~2,初始体长(4.8±0.6) cm,初始体重(1.35±0.48) g);定期检测养殖系统的水质状况、水体和絮团的细菌密度、对虾生长状况。研究表明:甘蔗渣组和稻壳粉组的对虾成活率分别为77.14%和74.11%,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26.7%和21.7%(P0.05);其产量分别为4.03和3.16 kg/m~2,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31.7%和3.3%。甘蔗渣组的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峰值分别为2.33和2.27 mg/L,稻壳粉组的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峰值分别为2.20和2.55 mg/L,均较对照组高,且比对照组出现时间早10 d。养殖水体亚硝态氮与硝态氮浓度变动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P0.01),拟合方程分别为对照组y=e~(0.2/x)(R~2=0.966)、甘蔗渣组y=e~(0.364/x)(R~2=0.942)和稻壳粉组y=e~(0.434/x)(R~2=0.945);其亚硝态氮转化为硝态氮的转化速率排序依次为:稻壳粉组甘蔗渣组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定向培育甘蔗渣和稻壳粉悬浮生物絮团能提升水体的硝化速率,促进亚硝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水质环境。另外,甘蔗渣和稻壳粉悬浮生物絮团也有助于提升对虾的成活率和产量,且甘蔗渣悬浮生物絮团对对虾成活率和产量的提升效果优于稻壳粉悬浮生物絮团。  相似文献   

4.
以凡纳滨对虾(Litopnnaus vannamei)幼虾为实验动物,在其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芽孢杆菌(Bacillus sp.)胞外蛋白粗提物(1.0%,胞外蛋白组)、胞内多糖粗提物(1.0%,胞内多糖组),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饲料,进行为期28d的养殖实验,探讨芽孢杆菌胞外蛋白和胞内多糖粗提物对幼虾生长、能量代谢及抗病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芽孢杆菌2种粗提物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成活率影响不显著(P>0.05)。饲喂2种粗提物影响了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和肌肉中能量代谢相关酶活力。胞外蛋白组肝胰腺中磷酸果糖激酶(PFK)、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在养殖实验前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肌肉中PFK、LDH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胞内多糖组肝胰腺中己糖激酶(HK)活力及肌肉中PFK、LDH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喂2种粗提物均显著提高了凡纳滨对虾肌肉中琥珀酸脱氢酶(SDH)活力和肝胰腺中电子传递系统(ETS)活力(P<0.05),胞外蛋白粗提物对肝胰腺中的SDH活力也有显著的提高作用(P<0.05)。饲喂2种粗提物显著降低了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及肌肉组织中脂肪酸合酶(FAS)含量(P<0.05)。此外,饲喂2种粗提物均会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肠道蛋白酶活力(P<0.05),而胞外蛋白粗提物使凡纳滨对虾肠道脂肪酶活力显著降低(P<0.05)。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后,与对照组相比,胞外蛋白组和胞内多糖组凡纳滨对虾半致死时间分别延长了26.19%和7.14%。根据以上结果推测,芽苞杆菌2种粗提物能够影响凡纳滨对虾能量代谢水平并提高其抗WSSV能力,且二者之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水体中添加聚羟基丁酸戊酸酯(PHBV)和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H1及H1与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BP-171、盐单胞菌(Halomonas sp.)DN3的不同组合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系统水质和对虾生长、非特异免疫指标的影响。研究分别设置了PHBV添加组(D1)、芽孢杆菌H1添加组(D2)、芽孢杆菌H1+PHBV添加组(D3)、芽孢杆菌H1+盐单胞菌DN3+PHBV添加组(D4)芽孢杆菌H1+BP-171+盐单胞菌DN3+PHBV添加组(D5),以不添加PHBV和益生菌的实验组作为对照(DZ)。研究表明:同时添加益生菌和PHBV处理组的水体总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总无机氮和总氮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单独添加PHBV可有效降低水体总氨氮、硝酸氮、总无机氮和总氮浓度,但对亚硝酸氮影响不大(P0.05);单独添加枯草芽孢杆菌H1对总氨氮、硝酸氮去除效果最佳,而同时添加PHBV和3株益生菌对亚硝酸氮去除效果最佳;各处理组总磷平均浓度未见差异,同时添加PHBV和益生菌可显著降低水体活性磷浓度(P0.05)。各处理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成活率、总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同时添加益生菌和PHBV处理组效果最佳;添加益生菌和PHBV均可不同程度提高对虾的非特异免疫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水体中添加适宜的益生菌和PHBV可有效改善水质,提高对虾的生长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对虾的非特异免疫能力。添加益生菌处理优于单独添加PHBV,同时添加益生菌和PHBV有助于提高对虾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指标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以初始体重(4.00±0.03)g的凡纳滨对虾为对象,在对虾饲料中分别添加浓度为1×10~7、1×10~9和1×10~(11)cfu/kg的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以对虾商品饲料为对照组,养殖42d。实验结束后,测定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情况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研究表明:各组对虾的成活率均在90%以上,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除了枯草芽孢杆菌1×107cfu/kg添加组,其余添加组中凡纳滨对虾的体重、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消化率(P0.05)显著提高,在添加浓度为1×109cfu/kg时各指标取得最大值。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可提高凡纳滨对虾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溶菌酶、总一氧化氮合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和血清蛋白浓度等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且均在添加浓度为1×109cfu/kg时各指标取得最大值。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适当浓度的益生菌可有效促进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提高其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水平。当益生菌的添加浓度为1×109cfu/kg时,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7.
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时间 4 0天 ,放苗密度 5 0 0尾 /m2 、10 0 0尾 /m2 。凡纳滨对虾初体长为 2 .5 88±0 .341cm ,初体重 (0 .2 39± 0 .0 86 ) g。养殖水体中放置筛绢隔断 ,在不换水的条件下 ,监测水体中无机磷、氨氮的变化趋势 ,初步实验高密度和分隔养殖的效果。结果表明 ,高、低密度氨氮、无机磷差异均为极显著 (P <0 .0 1) ;成活率、产量差异均为显著 (P <0 .0 5 )。高、低密度特定生长率 体重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观察到不同时间不同密度凡纳滨对虾对筛绢隔断的反应不同 ,表明对虾能利用隔断筛绢 ,从而有效提高养殖容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42天饲喂添加有不同浓度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NJ1701(5.0×10~9、1.0×10~(10)、5.0×10~(10)和1.0×10~(11)cfu/kg)的对虾饲料,研究凝结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生长、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抗病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各组对虾的成活率均在90%以上,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凡纳滨对虾的体重、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以凝结芽孢杆菌添加浓度5.0×10~9~1.0×10~(10)cfu/kg时效果较佳。不同凝结芽孢杆菌添加浓度对对虾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影响的差异较大。其中,1.0×10~(10)cfu/kg添加浓度下,对虾血清中溶菌酶(LSZ)、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5.0×10~(10)cfu/kg添加浓度下,对虾血清的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和对照组(P0.05)。添加凝结芽孢杆菌不影响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iNOS活性则随添加浓度的提高而升高,以1.0×10~(11)cfu/kg添加水平下最高。副溶血弧菌攻毒后,5.0×10~9和1.0×10~(11)cfu/kg处理组(分别为40.0%和13.3%)对虾累计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6.7%)(P0.05),但1.0×10~(10)和5.0×10~(10)cfu/kg处理组(53.3%)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各处理组间比较,以1.0×10~(11)cfu/kg处理组对虾累积死亡率最低。研究结果表明,饲喂凝结芽孢杆菌可有效促进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提高其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水平和对副溶血弧菌的抗病力。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凝结芽孢杆菌的适宜添加量为1.0×10~(10)cfu/kg。  相似文献   

9.
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进行单因素随机设计动物试验.用5种饲料(蛋白质水平31%、35%、39%、43%、47%,以A~E组表示)分别投喂平均体质量6.2 g+0.2 g、平均养殖密度3.1 kg/m3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探寻蛋白质营养对虾生长、免疫、水质、抗胁迫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1)中高蛋白质水平具有显著促进对虾生长的效果,随着蛋白水平的提高,特定生长率先增加后降低,饲料系数正好相反,D组两指标最佳,分另q为110.98%和2.54;C、D、E组差异不显著.(2)中高蛋白质水平有利于提高对虾多数免疫指标的活力,血淋巴中血细胞浓度、T-AOC活力、POD活力、总蛋白含量、白蛋白、血蓝蛋白含量,随着蛋白质水平提高先增加后降低,前5指标含量均以D组最高,比A组显著提高16.8%~33.9%;而血蓝蛋白含量C组最高,比A组提高15.0%.(3)高蛋白质水平有利于提高对虾SOD活力,也显著增强抗低盐胁迫的能力,但同时极显著加大了水环境中氨氮和亚硝氮的污染.(4)在我国北方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凡纳滨对虾中后期生长阶段适宜的饲料蛋白质营养水平为39%~43%.  相似文献   

10.
采用独立分析法,研究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De株降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粪便的效果.所收集对虾粪便先经冻干、粉碎,再溶解于灭菌海水中,分别在不同温度(16、21、26和31℃)、虾粪含量(5、10和20mg·L-1)、芽孢杆菌初始添加量(1、2.5、5和10mg·L-1)等条件下分析地衣芽孢杆菌De株对对虾粪便溶解液中的NH3-N、NO-2-N、NO-3-N、PO-4-P及COD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De株可有效降低样品中COD和NO-3-N的含量,其平均降解率分别高于60%和50%,而NH3-N、NO-2-N、及PO43--P等的浓度则不断升高;总体而言,地衣芽孢杆菌De株在26-31℃,初始添加量5mg·L-1时对对虾粪便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p<0.05);当粪便溶解液浓度大于10mg·L-1时组间各项参数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氯化钠(0,0.05%,0.10%,0.20%,0.40%,0.80%,1.60%,3.20%,6.40%和12.80%)对体湿质量为1.041~1.104g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的存活、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周期30d。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氯化钠显著地影响对虾的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换效率,而对摄食量和吸收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在0.80%氯化钠水平,凡纳滨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0,3.20%,6.40%和12.80%氯化钠水平,但与其它处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YL-10),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 YL-09),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 ge6-1)和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 H1)分别进行发酵培养,测定其单株芽孢杆菌发酵液和多株混合芽孢杆菌发酵液中的消化酶活性以及胞外酶产生情况,从中筛选酶活性高和稳定性好的实验组分别进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单株芽孢杆菌YL-10具有最高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分别为335.0和3.0U/mL;ge6-1具有最高的脂肪酶活性,为5.0U/mL。混合芽孢杆菌Tm1,Tm2,Tm3和Tm5发酵液中蛋白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均高于单株芽孢杆菌ge6-1和H1。通过API zym系统测定芽孢杆菌胞外酶的产生情况,发现多株混合芽孢杆菌发酵液中胞外酶的种类多于单株芽孢杆菌。凡纳滨对虾养殖实验结果显示:YL-10组(解淀粉芽孢杆菌)与Tm3组(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对虾的体重增加、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芽孢杆菌能够提高对虾肝胰腺中的消化酶活性:YL-10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Tm3组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API zym系统测定结果显示:YL-10组和Tm3组对虾肝胰腺中分别有10种和12种胞外酶的酶活性提高,但各处理组间胞外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池塘的底泥进行富集筛选,以菌株对人工海水培养基中的NH~+_4-N和NO~-_2-N的去除能力为依据,共筛选得到4株具有高效NH~+_4-N或NO~-_2-N去除能力的芽孢杆菌,分别命名为MP2、MP6、MP15和MP21。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和特异性序列比对分析,菌株MP2、MP6和MP15被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lius)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进一步研究了不同菌株在人工海水培养基中的生长和脱氮特性,研究发现,4株菌均可同时去除人工海水培养基中的NH~+_4-N和NO~-_2-N,但不同菌株的脱氮特性有所差异,其中菌株MP2和MP15对人工海水培养基中的NO~-_2-N的去除能力优于对NH~+_4-N的去除能力,最高去除率分别为95.00%和100.00%,与此同时,2株菌株可分别同时去除人工海水培养基中约69.59%和54.97%的NH~+_4-N;而菌株MP6则表现出高效的NH~+_4-N去除特性,去除率高达100.00%,显著优于其对NO~-_2-N的去除率(约53.71%);菌株MP21虽能够同时去除NH~+_4-N和NO~-_2-N,但去除效果显著低于上述3株菌株,其对NH~+_4-N和NO~-_2-N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56.60%和34.80%。因此,综合菌株对NH~+_4-N和NO~-_2-N的去除效果,选取菌株MP2、MP6和MP15进行不同比例的配伍。对配伍后复配菌的脱氮特性研究表明,不同菌株经配伍后,通过菌株间功能互补,不仅可以高效的去除人工海水培养基中的NH~+_4-N和NO~-_2-N,且去除效果更加稳定和持续。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菌株MP2、MP6和MP15不仅具有同时高效去除水体中的NH~+_4-N和NO~-_2-N的特性,且不同菌株通过一定比例配伍可更好的发挥脱氮特性,在水产养殖水环境调控和微生态制剂开发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凡纳滨对虾的养殖采用新的投料和管理方法,不施肥,从放苗后2h开始投料,并由2餐/d改为5餐/d;管理上采用不施抗生素药物的生态养殖模式。定期抽样测量对虾的体长。结果表明,实验对虾生长速度比对照塘提高20%~30%,成活率高达86.33%,比对照塘高约20%。实验证明该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在水温(25.0±0.5)℃条件下,研究30d养殖周期内,4个梯度的溶解氧(T1:2.0±0.3、T2:4.2±0.3、T3:6.8±0.7、T4:13.6±2.1mg/L)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平的溶解氧对实验虾的生长和消化酶活力存在显著影响,实验结束时,T4处理组实验虾的存活率最高,达到99.48%,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组(P<0.05),但与T3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低氧条件下死亡虾甲壳薄软、被残食等现象较多。养殖30d后,T1处理组实验虾平均湿重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其他各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食物转化效率、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均随水体溶解氧的升高而显著增加,在高氧处理组(T4)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而淀粉酶活力在4个溶解氧处理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低溶解氧会使凡纳滨对虾生长受到抑制、死亡率升高;而超饱和溶解氧则能够促进对虾的饵料转化效率、保证其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的双列杂交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来源于两个不同遗传背景群体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亲本,设置PP(P♀×P♂)、PH(P♀×H♂)、HP(H♀×P♂)、HH(H♀×H♂) 4个实验组(P代表进口群体,H代表选育群体),进行进口个体(P♂和P♀)与选育个体(H♂和H♀)间的双列杂交实验,分析比较其子一代的生长与存活情况.结果发现,对虾存活由高到低顺序为HH>HP>PH>PP,PH实验组表现出明显的存活杂种优势,其育苗期间的杂种优势平均值为(27.72±11.88)%,下塘90d后成活率的杂种优势为30.50%.在生长前期(30日龄以前)对虾平均体长和体重的顺序是HP>PH>HH>PP,而在生长后期则为PP>HP>PH>HH.HP实验组在整个养成期(10、30、60和90d)均表现出体长和体重上的杂种优势,杂种优势值分别为24.00%、13.71%、2.55%、2.79%和112.46%、54.06%、8.16%、12.48%.结果表明,选育群体为母本、进口群体为父本的对虾杂交后代的生长和存活性状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选取初始体重(3.58±0.32)g的凡纳滨对虾,在饲料中分别添加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活菌、溶藻弧菌破碎菌、芽孢杆菌(Bacillus sp.)活菌和芽孢杆菌破碎菌和使其菌含量为108 CFU/g,通过49d的养殖实验研究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和溶藻弧菌对凡纳滨对虾的消化酶、免疫相关酶和抗病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4个处理组对虾的肠道蛋白酶水平均显著提高。25d时各处理组淀粉酶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9d时弧菌破碎组和杆菌破碎组对虾的淀粉酶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杆菌破碎组对虾肠道的消化酶水平最高,杆菌组对虾肠道消化酶水平低于其他处理组。(2)49d时弧菌组对虾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上升(P0.05);弧菌破碎组对虾的SOD、酚氧化酶(PO)和抗菌酶水平上升(P0.05);杆菌组对虾PO水平上升,抗菌酶水平下降(P0.05);杆菌破碎组对虾SOD和PO水平均上升,抗菌酶水平下降(P0.05)。(3)WSSV攻毒的半致死时间为杆菌破碎组弧菌破碎组弧菌组杆菌组对照组。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和溶藻弧菌及其破碎菌体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虾的消化酶活力和抗病力。其中添加弧菌破碎菌体能更好的提高对虾的免疫酶水平,添加杆菌破碎菌体能促进对虾消化和抗病力。  相似文献   

18.
温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生长、变态和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水温的比较实验,研究了凡纳滨对虾人工育苗的适宜水温,旨在了解33℃及其以上水温对凡纳滨对虾幼体生长、变态和存活率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29、31、33、35℃这4种温度实验组中,33℃组幼体的生长最快.Z1—P15期幼体的存活率以31℃组的最高(为29.8%),其次是33℃组(为20.9%),35℃组的最低(为4.7%).实验过程中31℃组幼体的活力状态最佳、最稳定.因此,31℃左右是凡纳滨对虾幼体生长、发育的适宜水温.考虑到33℃组幼体的总存活率虽然低于31℃组,但其具有生长较快的优势,因此可认为目前凡纳滨对虾人工育苗普遍采用的31~32℃水温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9.
去眼柄对凡纳滨对虾稚虾蜕皮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去眼柄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稚虾蜕皮和生长的影响.实验在水族箱内进行,实验对虾的初始体重约为2.26g,投喂的饲料为人工配合饲料,实验持续40d.实验结果如下:1.在本实验条件下,去眼柄显著加快了凡纳滨对虾稚虾的蜕皮,蜕皮周期由原来的14.6d缩短到11.4d(P<0.05);2.在本实验条件下,去眼柄凡纳滨对虾稚虾的摄食率(FId)和食物转化效率(FCEd)分别比正常组低7.91%和6.23%,特定生长率(SGRd)比正常组低14.74%,但经检验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3.在本实验条件下,去眼柄对虾用在蜕皮的能量比正常组高54.39%,经检验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其他各部分能量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去眼柄缩短了对虾的蜕皮周期,但对对虾的生长并未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0.
凡纳滨对虾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凡纳滨对虾原产于太平洋沿岸水域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桑诺拉一带。1988年由张伟权教授引进我国。本文对国内外凡纳滨对虾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凡纳滨对虾养殖生态学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