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浩云 《水文》2000,20(4):54-57
通过对太湖流域1931年、1954年、1983年和1991年等4次典型梅雨降雨1流域水性、洪水运动和洪涝灾害损失的对比分析,指出梅雨降雨是造成太湖流域降雨总量大、水位高和洪涝灾害严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太湖流域典型年梅雨洪涝灾害比较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吴浩云 《水文》2000,20(4):54-57
通过对太湖流域1931年、1954年、1983年和1991年等4次典型梅雨降雨、流域水情、洪水运动和洪涝灾害损失的对比分析,指出梅雨降雨是造成太湖流域降雨总量大、水位高和洪涝灾害严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龙江流域"94·6"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韦明飞  桂雨催 《水文》2004,24(3):62-64
1994年6月11~16日,龙江流域连降暴雨,致使该流域发生全流域性的历史性大洪水,流域出口控制站三岔水文站出现了建站40年以来第一大洪水,造成了重大洪涝灾害损失,与历史上出现的大洪水相比,本次暴雨洪水损失甚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李煜 《安徽地质》2022,(S1):76-81
洪涝灾害往往会造成巨大损失,分析洪水淹没范围、回溯洪涝灾害演进过程,为洪涝灾害应对提供决策支持十分必要。合成孔径雷达(SAR)具备全天候、全天时、有一定穿透能力的特性,可在有云层时获取地表数据,能为洪涝灾害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本文以2020年巢湖流域洪涝灾害为例,基于灾害期间多期Sentinel-1 SAR影像,使用大津法提取洪水范围,结合巢湖流域内水利工程数据,分析巢湖流域洪水上涨和回落过程,为完善巢湖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提出建议。结果表明,当巢湖水位上涨至11.25 m后,洪灾范围迅速增加,在此水位前即需人工主动干预,启用圩口蓄洪、加速流域内洪水外排。  相似文献   

5.
施睿  骆承政  吴永祥 《水文》2012,32(6):28-33
1949年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发生全国性大范围洪涝灾害的年份。由于当时处于解放战争时期,缺乏实测的水文气象资料。本文通过收集分析历史洪水调查资料、当年报刊新闻、地方档案记录等多种历史文献资料,对该年的雨情、水情、灾情信息进行了补充和梳理,分析了该年主要江河的雨洪时空分布特征。1949年西江、长江、黄河、海滦河、辽河等流域均发生了大洪水或特大洪水,全国洪涝灾害受灾的县(市)达556个,为重灾年份。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发生南涝北旱的灾害较多,但由于天气异常南北同时发生重大洪涝的机率较小。对这类全国多河流发生大范围洪涝灾害的历史资料收集和分析,对提高我国灾害性洪水特点的认识和防御大范围洪涝灾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长江中游洪涝灾害的成因与监测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蔡述明  杜耘等 《地球科学》2001,26(6):643-647
洪涝灾害的防治是长江中游地区急需解决的首要环境问题。讨论了长江中游洪涝灾害的深层次成因,探讨了运用“3S”技术建设洪涝灾害监测、评估与决策系统的可能性,初步提出了系统设计的基本框架和试验区建设的结构流程。以期通过该系统的建设,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为长江中游地区洪涝灾害防治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夏季洪涝灾害对长江流域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急需开展多时空尺度流域洪水发生规律和控制机理的研究,但因洪水器测数据年限短和缺少有效的古洪水沉积记录研究方法而难以实现.选取长江水下三角洲YEC1701柱状样顶部100 cm进行高分辨率XRF岩心连续扫描(XRFCS),粒度、有机碳、N元素、δ13 C和210 Pb定年分...  相似文献   

8.
针对今后长江中下游流域出现的洪涝灾害,本文介绍了三种经实践证明对固堤防渗行之有效的灌浆工艺及方法,劈裂式帷幕灌浆法,高压填充式灌浆法及低压速凝式灌浆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文中还介绍了二个施工实例。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21,(4)
平原区内涝灾害分析评价预警研究工作,主要基于洪涝灾害防治区的暴雨特性、流域特征和社会经济情况、历史洪涝灾害情况,分析流域洪涝规律,综合分析评价受影响区域的村落防洪涝现状,评定不同指标下的临界值及洪涝灾害风险等级,划定洪涝灾害危险区,确定雨量预警指标,为建立基层预警体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黄河流域防洪问题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江炜 《地下水》2002,24(1):50-51
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洪涝灾害问题又是流域水资源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可见防洪、治洪的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流域防洪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陕西省黄河流域防洪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赵本磊 《江西地质》1999,13(2):115-118
1998年长江洪涝灾害的形成有自然的和人为的两种原因,系天、地、生、人多种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是人类与自然不协调的表现。防治长江洪涝灾害要全面规划;上、下游与大、中、小流域综合治理;要除害兴利将治理与开发相结合;要注意处理好与自然和谐共存关系。  相似文献   

12.
1990年以来我国重大水文气象事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国良  岳智慧 《水文》2004,24(1):28-31
简述了近10余年来我国重大水文气象极端事件。其现象主要表现为:长江以南暴雨洪水频繁,北方大范围干旱持续数年,西部地区降水有增多趋势。长江以南洪涝灾害和北方水资源短缺影响都很巨大。本世纪初,一些异常特征仍在延续,水文气象灾害可能仍将频繁发生,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3.
张正强  赵璀 《水文》2005,25(5):62-64,61
2004年7月15~20日,伊洛瓦底江流域大盈江、瑞丽江上游等地区连续普降暴雨,最大3日降雨量428.3mm。本次特大暴雨导致大盈江、龙川江流域水位暴涨。并在德宏州支那、盏西、芒章乡引发了滑坡、泥石流、山洪等洪涝灾害。分析该次暴雨洪水的成因、暴雨特性及洪水特性,有助于掌握和了解该流域暴雨、洪水形成条件和变化规律,为防洪减灾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洞庭湖河湖疏浚对洪水位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北达  李正最 《水文》2004,24(2):35-39,54
洞庭湖是长江中游的重要调蓄湖泊,但由于接纳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和长江三口洪水、泥沙,造成河道湖泊泥沙淤积,洪水位抬高,加重湖区的防洪负担,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根据洞庭湖河湖疏浚规划和典型河段疏挖竣工资料,运用水力学和水文学方法对疏浚前后洪水位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马莲河流域"2003·8"暴雨洪水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惠俊堂 《水文》2008,28(3):95-96
2003年8月25日,马莲河流域普降暴雨,暴雨中心发生了百年一遇特大洪水,流域出口控制站出现了1956年设站以来的第二大洪水,造成了重大的洪涝灾害.通过暴雨洪水调查,分析了本次暴雨洪水特性,为研究该流域暴雨洪水灾害及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水库拦沙对长江水沙态势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水库建设对水沙变化态势的影响,通过引入来沙系数、输沙模数和流域水库调控系数,深入分析了长江水库拦沙对水沙态势变异的作用。长江干支流水沙参数与流域水库库容参数之间有重要关系,主要水文站年输沙量随流域累积库容增加而逐渐减少,来沙系数和输沙模数随流域水库调控系数成指数关系衰减,表明水库蓄水拦沙是长江水沙态势变异的主要因素。长江干支流输沙量衰减规律有一定差异,支流来沙系数和输沙模数衰减规律相对独立,而干流上游站衰减幅度大于下游水文站,且干流各站输沙模数的衰减规律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7.
1939年为海河流域20世纪特大洪涝灾害年之一。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及观测资料,从降水过程、洪水过程及受灾情况等方面对1939年海河流域洪涝灾害过程作了梳理,得出以下结论: (1)1939年的洪涝灾害是7—8月份3次大范围集中暴雨导致的,集中降水出现于7月9—15日、7月23—29日和8月11—13日。3次暴雨中心均集中在昌平—紫荆关—中唐梅一带,其7、8两个月份总降雨量最高达到1000 mm以上,向东向西逐渐减小。(2)1939年海河流域诸河径流随着7—8月份集中降雨而出现涨落变化,稍滞后于降水变化1~2天,各河流最大流量和水位出现在7月23—29日集中降水后,并开始涨溢、决口,各河水位至8月底各河上游降雨中止而渐渐回落,9月中旬天津市区各河水位骤落,10月份以后洪水才迟缓退去,而洪水泛滥引发的涝灾一直延续到1940年。(3)1939年洪涝灾害在海河南系和北系都有发生,共造成150多个县市受灾,大部分受灾县市农业减产甚至绝收,被灾耕地面积成数超过8成的县市主要分布在大清河下游沿线、永定河下游沿线和南运河下游沿线靠近天津市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洪涝灾害历来是影响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及观测资料,从天气过程、水文过程、受灾情况等方面对1917年海河流域洪涝灾害的自然过程作了详细梳理。得出以下结论: (1) 1917年洪涝灾害呈现由台风袭扰→集中降水→山洪暴发/河流决口→积水/淹没→受灾的成灾过程。 (2) 7月份2次台风带来大范围暴雨,集中性降水出现于7月20—28日,沿燕山、太行山分布,而9月份2次台风带来的暴雨则使灾情更加严重。 (3) 1917年海河流域各河于7月中旬开始涨溢、决口,9月中旬上游降雨结束后,中下游水位趋于稳定并下降,10月份以后洪水才迟缓退去,而洪水泛滥引发的涝灾影响一直延续到1918年。 (4) 1917年洪涝灾害在海河南系和北系都有发生,南系尤为严重,共造成156个县受灾。受灾田亩级数在5级以上的区域主要集中于海河干流沿线、南运河沿线以及河北省文安县等低洼地区。  相似文献   

19.
云龙水库"2007·7"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苹 《水文》2009,29(2)
云龙水库是昆明市生活供水的重要生命线工程之一.2007年7月水库以上流域内及其周围连降4次大雨,造成了下游洪涝灾害,经济损失较大.本文在介绍云龙水库及其以上流域的基本情况后,还分析了暴雨成因及特征、出库洪水、入库洪水和云龙水库在抗御这场大洪水中的作用等,可为水库管理和防汛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云龙水库是昆明市生活供水的重要生命线工程之一。2007年7月水库以上流域内及其周围连降4次大雨.造成了下游洪涝灾害,经济损失较大。本文在介绍云龙水库及其以上流域的基本情况后,还分析了暴雨成因及特征、出库洪水、入库洪水和云龙水库在抗御这场大洪水中的作用等,可为水库管理和防汛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