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地震地质、测震和地形变观测资料论述了长江三峡地区挽近期地壳运动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指出峡区周围地震的空间分布,地震类型的变化规律和独立烈度异常区产生的原因,分别与地壳运动形式,孕育地震的介质条件和深部界面形变有关。文中最后讨论了葛洲坝水库诱发地震的有关问题。指出了葛洲坝水库具备了诱发地震的基本条件,存在诱发5级地震的可能性:南津关一带是发生水库地震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2.
褶皱构造裂隙和由褶皱构造裂隙发育而成的褶皱构造裂隙水,不仅存在于特定的岩性组合与适当的褶皱程度组合成的水文地质结构中,而且不同构造部位也可分别成为富水结构、导水结构、阻水结构。并按水文地质结构的自然组合构成了褶皱构造裂隙含水系统。辽西地区的平缓褶皱中的湖相碎屑岩和中等褶皱中的寒武系及奥陶系岩石组成了典型的褶皱构造裂隙含水系统。在此种含水系统中,富水结构中的钻孔出水量为500—3000m~3/d;导水结构中的钻孔出水量小于100m~3/d。  相似文献   

3.
GPS监测地壳运动数据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GAMIT软件的参数设置,以消除或减弱GPS的主要误差,获取高质量的基线处理结果。通过对GAMIT的基线解算结果H文件的处理,求解基线的重复率,平面上重复率不超过3mm,垂直方向不超过7mm,并对基线解算质量进行了评定。在研究全球板块运动或区域性地壳形变时,以GPS单天解的基线结果作为输入量,考虑各期计算结果之间的朴素联系,计算得到台站漂移量和漂移速度,从而得到地壳运动信息,对中国境内IGS站的算例分析表明,在ITRF2000框架下,计算出的漂移速度与IGS站提供的速度大小与方向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华北地壳运动新特征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通过对华北地区GPS资料、垂直形变资料和山西断裂带GPS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2001年的地壳运动与以前有一定的不同,主要表现为:①首都圈地区的垂直运动强度有明显的提高,并在京西地区形成了四象限形变图像。②山西断裂带北段水平运动与趋势运动几乎相反,以代县为中心,北部区段相对向东运动,南部区段相对向西运动。③华北地区1999-2001年水平运动的变化特征为:天津-大同地带差异性活动最为突出,失去了原有的左旋活动特征,并显示有东西向挤压的迹象;北京地区则表现为南北向挤压。这样的结果可能表明,华北目前存在着应力扰动或调整的行为。若这种行为持续作用,未来华北地区地震活动水平与强度将会有所提高,大同至天津之间的区域及以代县为中心的周围地区则可能成为未来中强以上地震活动的一个主体地区。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总被引:77,自引:31,他引:46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MONOC)是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观测技术为主,辅之以甚长基线射电干涉测量(VLBI)和人卫激光测距(SLR)等空间技术,结合精密重力和精密水准测量构成的大范围、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它是一个综合性、多用途、开放型、数据资源共享、全国统一的观测网络,具有连续动态监测功能。网络的科学目标以地震预测预报为主,兼顾大地测量等其他需要。该工程1997年开始建设,2000年12月全面完成,产生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地壳运动的参考框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由于包括GPS测量在内的大地测量方法都属于相对测量,因此在用大地测量观测结果研究地表观测点的位移时,得到的位移图像与所采用的参考框架有关。介绍了WGS84系列和ITRF系列的两种全球参考框架,包括它们的定义、现实和维持的方法、两者间的一致性以及参考框架的转换。对局部变形分析提出了一种局部参考框架,并讨论了不同情况下参考框架的选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笔者认为,宇宙事件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动力之一。与地壳运动有关的宇宙事件共有12种,其中6种为正常事件,它们改变地球自转速率,并进而引起跃变地壳运动;另6种为灾变事件,它们直接启动岩石圈的板块运动,并导致突变地壳运动。地质历史上,可相应地划分出12个宇宙事件构造旋回,它们各自对应着不同型式和规模的宇宙事件和地质事件。质量较大的小天体对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4次冲击,塑造了全球地幔对流和海陆分布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8.
地壳运动的动力学问题,目前有多种假说流行。李四光先生提出的"大陆车阀"说能够较好地说明很多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现象,但经过计算地球旋转速度变化产生的构造应力值太小,不可能引起大规模岩石圈变形,故而对"大陆车阀"说产生怀疑。文章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地壳运动的动力可分为"发动力"和"爆动力"两个力源,地壳运动由此双力源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活动论的观点,系统分析了浙江各地质时期构造阶段的划分及其主要特征,提出了造山运动和升降运动鉴别的主要标志,阐述了地壳运动专用名称的存留方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处理重庆GPS观测网2008年2月—2010年10月的观测数据,得到该地区12个测站的汶川地震同震位移、地震前后跨断层基线时间序列,及相对于WUHN站的水平运动场和区域无整体旋转基准下的速度场。结果表明,重庆地区的同震水平位移最大达到24 mm,最小达到7 mm;汶川地震后重庆地区地壳运动整体平稳。  相似文献   

11.
介绍山东地壳运动GNSS观测网络概况,以及GNSS观测数据的应用实例,表明该网络为监控山东地区主要构造块体、主要断裂带的活动水平提供了连续可靠的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12.
在获得中国区域1000个实测GPS台站速度场的基础上,利用多面函数法、滑动欧拉矢量法和滑动弹塑性模型法建立了中国大陆水平地壳运动模型,统计表明3种方法外部符合精度2~4mm/a,模型互差精度约为3mm/a。  相似文献   

13.
青藏块体东北缘现今地壳运动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等GPS观测结果表明 ,相对于稳定的阿拉善地块 ,青藏块体东北缘及其邻区现今地壳运动具有如下特征 :①甘青块体西部以北东向挤压运动和地壳缩短为主 ,其中柴达木盆地南缘 8mm/a的北东向地壳运动几乎全为柴达木盆地的压陷沉降和祁连山地的上升缩短所吸收 ;②柴达木盆地以东的甘青块体中、东部表现为整体的顺时针刚性旋转运动 ,其旋转北边界为毛毛山—海原走滑断裂带 ,旋转角速率为 0 .135°/Ma ;③受甘青块体顺时针旋转运动的耦合影响 ,鄂尔多斯地块表现为逆时针旋转运动 ,两者的耦合边界为北西向的六盘山断裂带 ;④海原左旋走滑断裂带和祁连北缘逆冲断裂带构成了青藏块体东北缘现今地壳运动的主边界。  相似文献   

14.
东北亚大陆地壳运动的GPS研究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3  
Amurian板块是20年前提出的位于东北亚地区的板内块体.目前,关于Amurian板块还存在很多争论,如Amurian板块是否存在、其南部边界在哪里。介绍了围绕确定Amurian板块这一科学问题所进行的一系列东北亚地区地壳运动学的研究,并简要阐述了Amurian板块研究的科学意义及今后应开展的GPS大地测量工作。  相似文献   

15.
区域性GPS地壳运动监测网的数据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GAMIT软件的输出为例,提出了一种对计算机内存没有特殊要求并等价于采用全部GPS相位观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引入测站漂移和各期坐标转换参数,对GPS形变监测网可以求出针对某一时间历元的坐标和站位置漂移速度。以上海GPS形变监测网为例,计算了该地区的形变量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99~2018年GPS观测资料和1974~2014年2期(1974~1984、2013~2014)精密水准资料研究川滇地区现今三维地壳运动特征.结果表明:1)水平运动以继承性运动为主,近年滇西南地区旋转明显减弱;汶川地震导致龙门山断裂带西侧及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构造应力重新调整,近年震后调整明显减弱,正在向震前状...  相似文献   

17.
18.
文章明确了双力源地壳运动仅是陆壳区的地壳运动,并分析了陆壳区地壳运动的形式和成因,认为将地壳运动分为"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较好;同时还分析了地壳发展的不同时期地壳运动的特点,探讨了地壳运动几个较为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天山现今地壳运动的形变场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对天山地区GPS测量成果进行系统处理,获得了整体天山相对于欧亚大陆的现今地壳运动的212个GPS站速度场结果,再现了受印度板块向北推挤作用下天山地区相对欧亚板块的水平构造变形分布状态。天山地区GPS速度场表明,天山地壳缩短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递减,表明板块的推挤作用力随着天山的褶皱变形相应减弱;西天山的变形强于东天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西部帕米尔高原对天山的直接俯冲推挤作用的结果;而东天山的构造活动则是塔里木块体对其缓慢推挤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界应以地壳运动整体观和地震预测整体观进行地震综合监测与综合预测,走出中国地震预测预防自己的路子”。5月30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交流中心,地学哲学委员会发起的“汶川大地震给我们的启示”座谈会上,专家们的讨论异常热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