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局、德国康斯坦茨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江苏省外事办公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无锡市环保局联合召开的’93国际环境保护与湖泊学研讨会于3月28日—4月2日在无锡市江南大学文浩馆举行。来自德国、奥地利、瑞士、日本、美国、匈牙利、以色列和我国的70多名环境和湖泊科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这对我国特别是太湖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将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湖泊沉积与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德国马普科学院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共同资助下,于1999年4月26-29日在南京召开了“中国古湖泊演变及其水汽循环动力学过程”为主题的国际工作会议会议邀请了中外第四纪地质学、湖泊沉积学、古气候学、大气环流模型、全球水文模型和植被模型等40多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报告30余篇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中国、德国、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为期三天的工作会议介绍中国不同区域的古湖泊研究的最新…  相似文献   

3.
秦伯强 《湖泊科学》2005,17(2):138-138
2005年4月24日至26日,大型浅水湖泊富营养化国际研讨会在南京顺利召开.包括国际理论与应用湖沼学会执行副主席Brian Moss教授、《Ecological Modelling》主编S.E.J φrgensen教授、《Ecological Engi- neering》主编Williams Mitsch教授等来自美、德、奥、丹、荷等20余国的代表约200人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136篇.大会邀请了三位教授作了大会主题发言,分别是刘正文教授(太湖生态环境状况)、Brian Moss教授(湖泊生态修复的发展现状)和Williams Mitsch教授(湿地与浅水湖泊的模拟与管理)会议按五个主题进行专题交流,大会报告有:(1)湖泊物理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David Hamilton(物理要素对蓝藻  相似文献   

4.
“空间技术揭示的古吉拉特地震的地球系统过程”国际研讨会于2003年1月27-29日在印度坎普尔举行。来自印度、美国、中国、德国和俄罗斯约80位专家参加了该研讨会。会计收到约70篇研究报告。文章介绍了会议概况、学术报告和专题辩论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太湖水质,探索水环境研究新对策,1997年7月20-25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与日本关西水圈环境研究机构联合主办的水环境研究新对策国际学术会议(Answer’97)在无锡一南京市举行。会议得到国际湖泊环境委员会、国际生态工程学会、国际生态模拟学会及中国、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家21个有关机构的支持。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98篇,其中大会交流49篇。会议的主题是:“我们如何能把湖泊与河流从环境不断恶化的困境中拯救出来?”。会议就中国太湖、日本琵琶湖、俄罗斯贝加…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现代地球科学中心联合承办的《'97中国青年学者地球科学研讨会》于1997年8月26日至28日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隆重召开.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留学和工作的20余名学者报名并寄来论文长摘要14篇,与会7人.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矿、石油、冶金、有色金属、高等院校的60余名中国青年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选出64篇论文长摘要汇编成《会议论文摘要集》,20余篇优秀论文将在1998年《地球物理学报》增刊上刊出.8月26日上午举行了…  相似文献   

7.
<正>第九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26—29日在广西桂林举行,来自国内外的200多名专家和青年学者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110多篇。  相似文献   

8.
自在日本琵琶湖(日本,1984年)、北美五大潮玛卡诺岛(美国,1986年)、杭州西湖(中国,1989年)、巴勒顿湖(欧洲,1991年)、玛臼勒湖(意大利,1993年)分别举行了第一至第五届国际湖泊保护与管理会议以来,1995年10月23~27日在日本第二大湖——霞浦湖畔的筑波市和土浦市举行的第六届会议盛况可谓空前。来自58个国家的近8000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共发表论文478篇。 会议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协调——争取湖泊水库的持续利用。会议共分8个专题进行交流:湖泊和水库的利用及湖泊环境的保护;淡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富营养化的机理、控制和预测;化学污染物来源及其在湖泊中的动态;湖泊环境保护的行政管理;居民、企业和教育的作用;国际合作;霞浦湖专题等。专题讨论会有:微囊藻、颤藻和席藻水华爆发;环境教育圆桌会议;重视水源流域保护;湖泊水质人工充氧和蓝绿  相似文献   

9.
序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第九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26-29日在广西桂林举行,来自国内外的200多名专家和青年学者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110多篇. 第一届(1984)和第二届(1991)研讨会分别出版了论文集.2003年第五届研讨会期间成立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此后研讨会改为每2年举行一届,并已出版研讨会专辑和其它专辑共4期.本专辑刊载的是第九届研讨会会议交流的一部分论文,反映了地球电磁学科和相关方法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唐朝生 《地震学刊》2009,(2):218-218
由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协会(ISEG)主办的第十届环境岩土工程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将于2009年9月7日~9月11日在德国波鸿(Bochum)举行。会议面向广大来自学术界、工业界和政府部门的研究人员、工程设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欢迎参加。  相似文献   

11.
在2009年8月16日的网络版《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s)上刊登了来自德国不莱梅大学的Michael Strasser与来自美国、日本、中国、法国和德国的研究者合作撰写的一篇有关地震诱发机制的论文。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第二届国际地球岩石圈活动的地球物理监测研讨会的情况。会议于2005年9月12~16日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市鄂毕河畔的科学城举行,来自6个国家的9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国际会议。会议的报告丰富多彩,科学家就地球岩石圈的地球物理活动监测研究进行了多方面的讨论,出版了6个专题的89篇研究论文。俄罗斯、中国、蒙古和哈萨克四国交界区的代表还就研究2003年9月27日发生的7.9级地震草拟了国际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3.
大陆多震层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大陆多震层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0年4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马宗晋教授和刘国栋教授于1989年发起,经大会组织委员会充分准备,由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组织的。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苏联、日本、希腊、意大利及我国的代表共50多人,大会宣读论文50余篇,主要内  相似文献   

14.
在唐山市社会学学会的倡导下,由《国际地震动态》编辑部、《中国地震》编辑部、《灾害学》编辑部等十一个单位联合发起,于1988年7月28日至8月1日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了“全国地震社会学研讨会”。 会议共征集论文87篇,经会议组委会甄选,有62篇论文在会议上作了交流发言,共13个省、市、自治区的8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颙、唐山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等向大会发来了贺信,郭增建、苏驼、邹其嘉、王子平、宋守全、陈非比等六位学者,就地震  相似文献   

15.
黄清辉 《湖泊科学》2020,32(2):596-596
正《湖泊科学》编辑部:在文献中经常可以见到氨氮、氨态氮、铵氮、铵态氮等术语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湖泊科学》已发表论文,发现这些术语的使用频率依次如下:氨氮(293篇)、铵态氮(189篇)、铵氮(30篇)和氨态氮(25篇),有些论文在使用相关术语上存在不规范甚至错误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王苏民和窦鸿身研究员主编的《中国湖泊志》近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580页该书是在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领域特别支持项目“中国湖泊系统调查与分类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吸取以往湖泊科研成就而撰写出来的一部系统性、综合性专著全书共分为两篇.第一篇是中国湖泊总论,按学科的研究内容,分章论述了中国湖泊概况,湖泊成风,湖泊沉积,典型湖泊发育演化,湖泊水文。水动力与湖泊物理性质,湖水化学、污染与富营养化,湖泊水生生物与湖泊资源等,第二篇是中国湖泊分论,按照湖泊的地理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7.
1999年9月14~17日第四届天山地震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隆重召开。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王怀玉、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何永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阿拉木图市非常情况城市管理部副主任亚斯卡科夫等领导参加了开幕式并讲了话。本次会议共收到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5国地震专家的论文摘要120余篇,经组委会专家审查,录用117篇。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4个国家的106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81位代表在大会或小组会上发了言。大会…  相似文献   

18.
1988年11月14—18日在葡萄牙里斯本召开了地震预报国际研讨会。出席这次研讨会的有来自近30个国家的100余名地震学者,联合国有关机构的代表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共宣读80余篇论文,内容涉及地震预报、强地面运动预测、观测方法与数据处理,以及有关地震预报的研究、发展规划和相应的政策等。在学术交流和讨论的基础上,会议还就加强地震研究的国际合作,成立国际地震预测研究的协调机构,建立国际性地震预报实验场以及全球地震资料快速传递系统等提出了有关决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湖泊科学是研究湖泊及其流域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下对生态系统、环境间的关系的一门交叉学科.为了探究湖泊科学研究的发展与研究前沿,通过对《湖泊科学》创刊30年(1989-2018年)来发表的全部2555篇论文的统计,分析了年发文量与影响因子年际变化趋势,并运用CiteSpace V软件绘制了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表明:30年来《湖泊科学》年发文量、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整体呈稳步增加的趋势,期刊拥有较为稳定与广泛的学术影响力.相关研究范围主要涉及全球气候变化、湖泊生态系统及群落结构、湖泊富营养化等方面,研究区域则多为湖泊分布较广、生态系统较脆弱且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地区.文献关键词的分析得出了研究热点与趋势的三个阶段.CiteSpace对作者所在机构的分析表明,近10年来,高校已经超过研究所成为期刊作者主体.关键词词频分析表明,"太湖"、"沉积物"、"富营养化"一直是刊发内容的热点,而近10年来,浮游植物及群落结构、三峡水库逐渐成为热点.随着湖泊研究与遥感技术、统计与模拟、环境化学等进一步交叉,湖泊科学研究向着深入化、精细化方向发展.目前,湖泊科学研究已形成了湖泊水文与生态系统、湖泊生态恢复与环境评价、沉积环境与全球变化等较为稳定的研究团队,高校与科研院所成为湖泊研究主体,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和集聚效应.期刊论文读者下载量统计分析表明,《湖泊科学》官网(www.jlakes.org)已经成为读者阅读和下载论文的主要渠道.根据知网数据库的统计分析,30年来,刊发论文均获得了不同数量的读者引用,单篇最高被引636次,篇均被引24次.期刊高被引论文分析说明,湖泊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载体,加强湖泊污染问题的预防、湖泊富营养化预测及其生态修复技术等业已成为相关研究的热点与趋势所在.同时,随着全国湖泊流域数据平台的建设与大数据融合,湖泊流域物质交换、人文影响定量评估、健康与管理、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快,而湖泊研究成果在区域的应用,将为改善水环境质量,确保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为湖泊生态保护及环境改善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由哥本哈根市政府和国际湖泊环境委员会(ILE)共同举办的第8届国际湖泊保护与管理会议(Lake’99)将于1999年5月17-21日在丹麦举行.会议主题是:可持续湖泊管理.凡呈交论文者,务必在1998年11月1日以前将2-4页详细摘要(含图表和参考文献)寄往以下地址:(1)Thesib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theConservationandManagementofLakesC/ODISCongressservlceCoPenhagenA/SHerlevRingveJZC,DK-2730Herlev,Copenhangen,Denmark(2)电子信箱:dis@inet.uniZ.dk有关Lake’99的详细信息,还可通过访问以下网址获得:ww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