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荣贵  秦飞  汪杰 《探矿工程》2019,46(10):82-86
新安县引畛济涧工程3号竖井开挖深度大,地下水极其丰富,存在涌水突水情况。采取小导管注浆措施进行涌水点2倍洞径范围内封堵渗涌水,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浆液。注浆封堵加固一环开挖掘进一环,成功地完成了隧洞的开挖掘进。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复杂层状岩层隧道塌方原因分析与加固后信息化施工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关口垭隧道右洞Yk73+955~Yk73+925段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塌方,从层状岩层分布、偏压和雨水侵蚀作用以及前期地质勘测欠准确等方面分析塌方原因,结合工程具体情况,比较分析超前小导管和长大管棚处理方案的优缺点,选择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辅以工字钢处理塌方区,在处理段增设监测断面,通过监测隧道的收敛位移和拱顶下沉量以及钢拱架的内力反映隧道围岩的稳定状况,量测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内围岩达到稳定,表明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方法处理隧道塌方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深圳市污水排水放流钢顶管已施工部分,因顶管施工过程中周围土体位移严重,局部出现过塌方,造成部分土体流失,引起钢顶管扭曲变形。因自然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为减缓或控制不均匀变形的进一步发展,对不同地段分别采用劈裂注浆和渗透注浆加固顶管周边土体处理方案,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铜多金属矿帷幕注浆堵水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江西乐平市月形铜多金属矿帷幕注浆堵水工程,主要阐述了矿山发生涌水灾害后治理的方法选择及治理工序,并对注浆法的施工工艺加以研究和推广,同时简单介绍了施工过程中一些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根据该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工程性质、预算等限制条件选择高压孔内循环式注浆;下行式分段注浆方式方法。浆材为水泥粉煤灰和水泥粘土浆两种,必要时加入适量水玻璃。最后,通过钻心、压水对比和面波检测确定注浆是否达到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调查隧道K64 +664~ K64+ 674段涌水塌方特征的基础上,从地质结构和地层岩性分析其成因.相应地,建立综合工作程序,采用”超前双排长管棚+小导管+注浆+三台阶法施工+瓦斯监测”的综合方案.对灾害进行处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关口垭隧道塌方处理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常张高速公路关口垭隧道右洞施工过程中连降暴雨,导致YK73+955~YK73+925段塌方,分析塌方原因后,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方法处理塌方区,在处理段增设两个监测断面,从隧道收敛位移和拱顶下沉规律结果可知,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方法处理塌方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李强  肖普 《探矿工程》2020,47(12):60-65
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长隧洞群平均埋深达到1500~2000 m,地应力高,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此地质条件下地下水处理施工较为困难。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工程地下水处理采取分阶段进行,即先对出水洞段进行勘察,然后表面封堵小流量及次大流量的出水点、段,再深层加固围岩,形成一定厚度的均一防渗固结圈,最后对集中涌水点进行封堵。处理后各项检查结果均满足合格标准,达到了预期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万翔鸿  张迪迪  张磊 《探矿工程》2010,37(6):65-66,70
泥岩地质条件一般较差,在这种基础上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基础处理难度较大。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坝基为近水平发育的泥岩,坝基深处发育层状破碎带,严重影响坝基的稳定安全。通过分析这种地层中的涌水的渗透通道,采取了一系列注浆处理措施。这种处理方法既节约成本,又保证施工质量。结合本工程发电厂房集水井特大突水及整个P7破碎带处理方法,总结针对泥岩地层中特大涌水处理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顶管作为一种非开挖技术,以其施工效率高、对环境影响小和成本低等优点,广泛用于穿越河流、道路等障碍限制条件下的管道工程建设中。以某管道工程为背景,对其地质条件和建设环境进行了分析,结合泥水平衡顶管和土压平衡顶管的适用条件,对不同顶管穿越段设备选型进行了优化;同时对润滑泥浆方案和注浆参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减小地面沉降的泥浆置换技术。最后通过顶进力计算,优化各段中继间设置,并在实际工程施工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0.
魏树民 《岩土力学》2006,27(Z1):469-472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长大隧道施工中高压大流量突涌水治理所采用的超前地质预报、突涌水的预防及帷幕注浆封堵等主要施工技术。并对岩溶发育富含水地区隧道工程的施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可行性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1.
王福平  蔺刚  王立民  黄建国 《探矿工程》2009,36(8):64-65,68
主要论述在坚硬的石英岩层,节理极其发育,涌水压力达0.2MPa,涌水量达20t/h的施工条件下,采用特殊钻头全面钻进不提钻、稳定浆液灌浆并适当提高灌浆压力(把涌水压力考虑进去)的边固边灌,在涌水严重孔段采用适当延长屏浆时间等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满足了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富春江顶管工程为例,介绍了一种可快速拆卸的用于深埋顶管隧道对管节局部破损进行修复的装置。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在圆形截面的隧道中进行快速拼装。该装置最高耐水压力0.8 MPa,可对地下水位以下30~80 m顶管隧道中出现沿轴线长<0.4 m环状破损的管节进行注浆修复。这种设计能够有效解决深埋顶管隧道小面积局部破损、小范围漏水涌砂等问题,为深埋顶管等方法构筑的圆形隧道提供应急修复保障。  相似文献   

13.
袁店一井煤矿风井井筒基岩段施工中遇工作面大量涌水,排水能力无法满足掘砌需要。为保证井筒掘砌施工安全,提出施工钻孔直达风巷的方法进行快速泄水,但已无法进行传统泥浆钻进。通过采用长距离悬空钻杆结合空气潜孔锤钻进技术以及孔口管的安装等施工工艺和措施,有效解决了岩粉上返、水压过大、钻杆摆动等施工技术难题,快速地完成了泄水孔的施工,成功将井筒基岩段涌水排入井下水仓,从而确保了井筒的安全和快速施工。  相似文献   

14.
黑山煤田处于沙漠边侧,地层有纯砂粒构成的、透水性较強的中细砂层,这类地层中如含有承压水时,会发生钻孔涌水,对于中细砂涌水钻孔,用泥浆冲孔时,可通过适当增大泥浆相对密度,来压制地下水涌出,ZK18-28孔是涌水孔,也是采用绳索取心钻进的孔,因此不宜使用高相对密度泥浆。用套管亦未奏效。若用注浆法,对于中细砂层是不适用水泥浆的。而溶液型浆液的注浆封堵中细砂层,在技术有可行性,对于涌水压力不大的孔,又有可用低强度,因而也是低成本的浆液,因此选择了比较亷价的水玻璃类的SPN浆液,并采用双隔离塞的注浆法,在ZK18-28孔中取得了封堵中细砂涌水层的初步封堵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个多山国家,隧道工程在公路和铁路建设中占很大比例,涌水问题历来是个难点,多采用排引水方法将水排出施工场地以外,这样会使地下水系统破坏,造成生态失衡,引起环境恶化等生态问题。本文通过雁门关隧道涌水的防治,详细介绍了耐高压厚壁井管与上托盘式止水法[1]的原理、施工工艺及防治效果。该方法不仅可以成功根治水患,保证隧道施工顺利进行,而且可以使其得以充分利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该涌水防治技术是隧道工程的一大创新,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如推广应用,可实现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宋继伟 《探矿工程》2010,37(12):17-18,21
针对贵州省瓮安县老虎洞磷矿勘查工作中的部分特大涌水孔,认真研究采用钻孔上部孔段泄水、加重泥浆、Φ56 mm绳索取心钻具、改装S75绳索取心内管总成等多种钻探措施相结合,形成了适用于特大型涌水孔的小口径绳索取心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7.
郑平  吴旭君  杜甫志 《岩土工程技术》2012,26(3):159-162,F0003
论述了承压水对高层建筑基坑支护、桩基础、抗浮锚杆(桩)施工的不利影响。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喷射注浆止水墙处理承压水的设计方法,并分析了总施工顺序、涌水钻孔处理和地下水水位观测等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地铁隧道下穿小河和桥梁的施工方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奎  高波 《岩土力学》2010,31(5):1509-1516
综合工程经验,对北京地铁5号线过河过桥隧道施工可能采用的4种超前支护方案即水平旋喷桩、全断面深孔注浆、长管棚、加密小导管注浆并辅以临时仰拱进行初步分析,认为加密小导管方案在施工造价、掘进速度和施工影响方面具有优势。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长管棚方案和加密小导管方案进行进一步评价并择优。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不计管棚施工对地层提前扰动的情况下,长管棚方案与加密小导管方案对桥台、桥墩以及小月河河底的影响是相当的,可以认为,加密小导管方案将优于长管棚方案;长管棚、小导管和锁脚小导管承受弯矩较小,锁脚小导管以及隧道拱部的小导管承受轴压力,边墙的小导管既承受轴压力又承受轴拉力,长管棚主要承受轴拉力。  相似文献   

19.
李玉龙 《探矿工程》2020,47(5):89-92
北京朝阳区一管廊地下连续墙施工项目,因场区内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和施工场地局限性等因素,为节约经济成本和减少地连墙接头处渗水对后续结构防水施工的影响,采用了袖阀管注浆的防渗处理措施。介绍了袖阀管注浆工艺的施工方法,验证了该工艺处理地连墙柔性接头的防渗措施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朱效中 《探矿工程》2013,40(11):52-56
上海某炼油厂拟在黄浦江边码头施工可系万吨油轮的系缆墩,系缆墩采用钻孔灌注桩。在江面施工过程中遇到潮汐、抛石、柴排、漏浆和涌水等施工难题,导致工期和工程费用均用去2/3时施工仍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经过研究探索,采用冲抓、粘土造壁、跟管和回转钻进相结合的工艺方法,成功地解决抛石层、柴排层、第四系沉积地层的成孔问题和抛石层漏失混凝土浆液问题,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