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某铀矿山退役分矿环境放射性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对我国南方某铀矿山退役分矿环境放射性现状的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监测项目中,完全退役的1号分矿治理完全达标;而属于政策性停产的2号分矿,某些监测点空气中氡浓度、γ辐射和水体放射性水平均超过国家限值。此外,两个分矿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索的含量都比对照点高。  相似文献   

2.
利用ARD型γ能谱仪对辽宁省大连市区地表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32Th、40K含量进行了现场测量.调查结果显示,大连市区238U、232Th、40K比活度平均值分别为23.09 Bq/kg(范围值1.24~151.91 Bq/kg)、18.99 Bq/kg(范围值0.41~92.57 Bq/kg)、386.39 Bq/kg(范围值31.30~1095.50 Bq/kg),均显著低于全国和世界的平均值.在测得的238U、232Th、40K含量基础上,计算了距地面1 m高处空气中γ辐射吸收剂量率、外照射指数、内照射指数和年有效剂量等参数,并据此对大连市区天然放射性水平进行了评价.空气中γ辐射吸收剂量率(Dr)平均值为39.04 nGy/h,远低于全国(81.5 nGy/h)和世界(80 nGy/h)平均水平.外照射指数、内照射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23、0.12,均远小于国家对建筑材料外照射指数的限值1.年有效剂量为0.048 mSv,远低于世界年平均有效剂量(0.46 mSv)以及公众外照射年有效剂量(1.0 mSv)的限值.评价结果表明,大连市区地表天然放射性辐射处于安全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4.
5.
王琳 《国外铀金地质》2001,18(3):164-168
本文探讨了从防护和生态学观点最为重要的放射性元素及其衰变子体产物的存在形式和迁移能力,因为在非放射性矿产的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以及在进行以工程为目的山地工作中,它们可能会积累。将岩石的工业产品、废物和废石堆根据其对职工的危险程度进行了分类,同时拟定了避免对生物圈造成污染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该引水工程涉及区钻孔岩心伽玛照射量率测量和区域伽玛照射量率调查以及岩石、土壤、底泥以及地表水、地下水中天然放射性核素U、226Ra、Th、40K及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调查,结果表明,工程涉及区属于天然放射性低背景区,地表及地下水水质较好,能满足引水工程的要求,该引水工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韩芹芹  张燕  李凡 《地下水》2022,(1):57-59,128
2019年以来,根据《水质总 α放射性的测定厚源法》(HJ 898-2017)和《水质总 β放射性的测定厚源法》(HJ 899-2017)对乌鲁木齐市城市地下水的总 α放射性和总 β放射性浓度开展了常规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总α放射性浓度2019年为0.016~0.234 Bq/L,2020年为0.016~0.167 B...  相似文献   

8.
就萤石的放射性是否影响人体健康等问题,利用伽马能谱仪对我国浙江、内蒙和重庆三个地区五个代表性的萤石矿区中不同围岩赋存条件下的的萤石的放射性进行测量,其结果表明:无论岩浆岩地区,变质岩地区或沉积岩地区产出的萤石的放射性元素含量均远低于赋矿围岩的放射性元素含量。天然萤石表现出明显的放射性元素含量低值,利用公式计算后发现其放射性值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放射性限值。因此,除了少量有铀矿伴生的紫黑色萤石外,绝大多数天然萤石对人体的健康没有危害。  相似文献   

9.
天然石材的放射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南萍  王玉和  张明 《现代地质》1998,12(2):277-282
摘 要  天然石材用作饰面材料时,应按 《天然石材放射防护分类控制标准》(犑犆518—93) 进 行放射性评价。在石材矿山和石材产品放射性评价中,可采用核地球物理中地面 γ能谱和γ 总量 (照射量率) 检测方法,γ照射量率检出上限为5 2狀犆/犽犵·犺。石材产品按内外照射限制 值 犆 犚犪 和 犆犲犚犪 的高低分为犃、犅、犆3大类。犆犲犚犪 超过1000犅狇/犽犵的石材不可用作饰面材料。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陕西省石煤矿的辐射环境现状,对陕西省3个石煤矿进行了放射性水平调查,结果表明陕西省石煤中238 U、226 Ra平均比活度分别为当地环境本底的26~35倍、19~30倍,γ辐射水平为当地天然环境本底的4~7倍,各工作场所及周边环境的222 Rn及其子体浓度处于正常范围之内。石煤开发活动所致矿区作业人员、公众年附加有效剂量满足国家标准相关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11.
将铀尾矿库核素迁移问题概括为均质多孔介质中稳定的二维水流条件下的三维溶质迁移问题,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MT3D)采用全隐式差分法对某铀尾矿库放射性核素迁移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值结果与浓度实测值较吻合,揭示了尾矿库放射性核素时空迁移规律。  相似文献   

12.
13.
成都平原放射性环境地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成都平原地质背景和环境放射性现状,分析了地质条件对放射性水平的影响及原因,总结了成都平原地质环境对天然放射性水平及其分布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4.
尾矿堆积坝透镜体分布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矿堆积坝中尾砂透镜体具有复杂的分布状态,对坝体的稳定状况有极大影响。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所揭露出的透镜体长度信息,定义了一个分布系数米描述透镜体分布状态,并对德兴铜矿2^#尾矿坝、永平铜矿1^#尾矿坝、安徽某铜矿尾矿坝及银山铅锌矿尾矿坝主剖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布系数能较好地反映出尾矿堆积坝的沉积状况,即分布系数值越大,尾矿坝的沉积状况越好:分布系数与尾矿土的不均匀系数成正相关,与粉砂不均匀系数有定量的关系。这些结果对尾矿坝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分析及尾砂沉积规律的认识可能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浅议上游法细粒尾矿堆坝问题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陈守义 《岩土力学》1995,16(3):70-76
上游法细粒尾矿堆坝是尾矿处理技术遇到的难题之一。本文对细粒尾矿堆坝的不利条件进行了分析,通过和一般砂性尾矿堆坝条件的对比,讨论了二者在沉积滩形态、坝体剖面结构及土层力学性状等方面的差异对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并就如何解决这一辣手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陈秀清  黄晓辉 《西北地质》2016,49(1):249-256
2008年"9.8"山西襄汾尾矿溃坝事故造成281人遇难的特大灾害给中国尾矿坝(库)的安全管理烙上了一次深刻的印记.据有关研究,尾矿溃坝事故造成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坝体的稳定性不足和违规建设等.笔者以通天坪金矿尾矿坝(库)为例,进行库坝稳定性、建设程序和安全防治措施分析,以增强对尾矿库建设安全和管理的重视.甘肃徽县通天坪金矿尾渣堆积坝地基土为强度很低的粉质黏土,承载力特征值为80~100kPa,高度20.0m,初期坝采用粉质黏土堆筑,后期的堆积坝以初期坝为基础,生产期间用压滤干尾砂采用上游式尾矿筑坝法堆筑.尾渣堆场地段地下水较丰富,地下水位埋深在地表附近呈溢出泉出露,坝基土和坝体均为持水性强、渗透性差的黏性土体,不仅地形呈约为10°的斜坡,坝基土体也呈5°~10°倾斜状分布.由于对软弱的地基土未做处理,坝基和坝体排水措施不力,导致投入运营不久坝体和坝前地表发生隆起、开裂、塌陷等变形破坏,严重影响了坝体的正常使用.经后期的补充勘察,提出的地基加固、坝体排水等补救措施实施后,经近2年的监测,坝体稳定,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17.
铀矿地表堆浸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国内2座开采历史较长的铀矿山为例,研究了铀矿地表堆浸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按照核工业辐射环境评价的基本要求,主要从矿山废物等的表面氡析出率、废水的放射性核素质量浓度、废渣的γ辐射水平及其放射性核素质量浓度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并与2座矿山生产前期(以常规水冶生产为主)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比较,评价地表堆浸的优劣;结合地表堆浸的特点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某尾矿坝毛细水带内的坝体材料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细水的存在将使尾矿坝坝体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发生较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尾矿坝的安全稳定势必产生影响,而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工作却鲜有报道。为此,开展了某尾矿坝坝体材料现场取样、室内土工试验工作,并采用自制的毛细水带分层取样试验装置开展了长达6个月的毛细水上升测试工作,通过分层取样及土工试验,得到了毛细水带内尾矿砂的物理力学特性,进而系统地研究了毛细水带尾矿砂的含水率、重度、黏聚力、内摩擦角等物理力学指标随毛细水高度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毛细水带内尾矿砂的含水率和重度均随毛细高度而减小;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变化均随毛细高度和含水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其中内摩擦角的变化规律与以往相关研究所得结论并不完全相符,分析指出,这是由于毛细水和尾矿砂颗粒的表面特性所导致的;简要分析了抗剪强度随毛细高度的变化规律,发现其受毛细作用影响较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为坝体、边坡等工程的稳定性研究工作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为今后建立考虑毛细水作用下尾矿坝稳定性分析方法和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