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萨克斯坦拥有丰富的铀、石油、天然气、煤资源,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矿产地之一。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进程中,哈萨克斯坦铀工业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强劲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由于资源匮乏,铀生产设备与工艺陈旧,铀工业活动导致的环境问题严重,给铀工业的生存带来众多困厄;另一方面,哈莘内业已探明的大量低成本、可地浸砂岩铀资源是国家潜在的宝贵财富。多渠道引进外资(向世界银行贷款改造、开发地浸砂岩铀矿山,让外资或同外商与哈合营开发铀矿、积极出口铀、接纳镜外核废等)已成为哈萨克斯坦在新世纪初振光轴工业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谈成龙 《国外铀金地质》2008,(3):F0003-F0003
Cameco公司和哈萨克斯坦原子能工业公司正在计划把位于中国、哈萨克斯坦楚一萨雷苏盆地的英凯矿床的未来铀生产量翻上一番。英凯砂岩型铀矿床拥有平均品位为0.04%~0.05%的储量,加上资源量共有150000t以上的铀。设计的年产量将达到4000t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已经完成,正在评审中。  相似文献   

3.
《国外铀金地质》2010,(2):F0003-F0003
据世界核协会网站报道(2010年4月),2009年世界铀矿山产量达50572t,比2008年增长15%(增长6719t),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哈萨克斯坦,2009年比2008年增长62%(增长5299t),在19个铀生产国中跃居榜首。2009年铀产量排名前三位的国家:哈萨克斯坦(27%)、加拿大(20%)和澳大利亚(16%),其铀产量共计31975t,占全球铀总产量的63%。  相似文献   

4.
谈成龙 《国外铀金地质》2008,(2):F0003-F0003
哈萨克斯坦是当今世界上采用原地浸出铀的最重要的国家,该国全部铀产量的大约90%出自砂岩型铀矿床,其中阿克达拉矿床已连续2年(2006~2007年)成为单个地浸铀产量最高的矿床,地浸铀年产达1000t。  相似文献   

5.
《国外铀金地质》2010,(2):F0004-F0004
2010年第1季度,哈萨克斯坦的阿克达拉地浸铀矿山生产铀188.61t,铀生产成本平均为33.8美元/kg;南英凯地浸铀矿山生产铀297.1t,铀生产成本平均为59.8美元/kg;克拉套地浸铀矿山生产铀176.56t,铀生产成本平均为31.2美元/kg;哈拉桑地浸铀矿山试生产铀12.9t。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是世界上最主要的4个矿山铀生产国家。由于受世界金融海啸的波及,去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铀生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国外铀金地质》2011,(3):F0003-F0003
2009-2010年,哈萨克斯坦铀矿山产量连续两年居世界各产铀国矿山铀产量之首。2009年生产铀14020t,与2008年的8521t相比增加了64.5%,比数年铀产量居世界第一的加拿大(2009年为10173t)高出3847t,占世界铀产量的27.7%;2010年再创新高,达17803.4t,  相似文献   

8.
2010年世界铀矿山总产量为53 663 t,较2009年增加了5.694%。矿山铀产量可满足核电铀需求量的78%。哈萨克斯坦、加拿大和澳大利亚2010年的铀矿山产量居世界前三位。2010年世界铀矿山产量中,地浸铀产量为22 108 t,占世界铀矿山总产量的41.19%,半个世纪以来首次登上了世界各种采矿方法生产的铀产量之首。  相似文献   

9.
马亮  张子敏  张建  刘玉龙  冯晓曦 《地质论评》2017,63(4):1012-1020
楚—萨雷苏盆地位于中亚哈萨克斯坦东南部,是全球最著名的产铀盆地之一。本文从区域地层和大地构造背景出发,分析了该盆地铀成矿条件和铀矿化时空分布特征,总结了典型矿床的品位、厚度、埋深、形态、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及渗透性、富水性等地质—水文地质方面的特点,结合该地区普遍采用的地浸采铀工艺,探讨了其地浸开采规模化、标准化和低成本的原因,并借鉴哈萨克斯坦在砂岩型铀矿勘查、采冶过程中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为我国盆地铀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1月29日-12月1日在莫斯科举行了铀矿地质国际讨论会,有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200多位专家,以及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捷克、中国和蒙古的地质学家参加了讨论会。讨论会的主要内容涉及世界和某些国家的铀原料基地和铀的保证程度分析、各种类型铀矿床的特征、铀的成矿规律与找矿方法、某些地区的含铀远景、铀的经济学问题和铀矿石的开采和加工工艺等。  相似文献   

11.
中生代外生—后成作用在形成铀—煤矿床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乌拉尔、哈萨克斯坦、西西伯利亚和中亚的一些中生代含煤盆地中,广泛地分布着许多铀-煤型矿床。本文以科里扎特矿床和下伊犁矿床为例,讨论了这一矿床类型中褐煤的再造和铀富集过程中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铀矿化形成的时间和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12.
《新疆地质》2002,20(2):114-114
哈萨克斯坦幅员辽阔,分布着各种各样地质成因独特的铀矿床,其B+CI储量约为50万t,约占世界铀总储量的25%,潜在的资源量总数接近百万吨.在20世纪40-50年代以产在前中生代建造中的热液铀矿床为勘查主体,在南哈萨克斯坦发现了库尔达伊、波塔布伦、克孜尔萨伊铀矿床;在北哈萨克斯坦发现了马内巴伊、扎奥泽尔和依申姆大型矿床;在曼吉斯套半  相似文献   

13.
中亚铀一煤矿床及其成矿规律等于文卿译王超校在前苏联乌拉尔、哈萨克斯坦、西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的中生代含煤坳陷中,已知有大量铀一煤矿床和矿点。含煤坳陷出现在中生代造山带内的年轻台坪(西西伯利亚和图兰)范围内,这些盆地被埋藏在白恶纪一新生代地台盖层之下。含...  相似文献   

14.
宁安盆地航空伽马能谱特征及铀成矿远景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最新的航空伽马能谱数据,分析了宁安盆地以及501铀矿床的航空伽马能谱特征。并利用铀转换参数(初始铀、活性铀、铀迁移系数)分析了本区的铀源条件,结合盆地基底、构造、岩相岩性、水文地质等成矿条件进行了铀成矿分析和远景预测。最终预测了3处铀成矿远景区段,对本区进一步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伊盟和楚-萨雷苏两成矿区,是我国和哈萨克斯坦铀资源规模最大的成矿区,其铀成矿大地构造模式的最大共同点是都处在活化区,同属活化阶段大型自流水盆地,铀具多次成矿叠加作用;最大差别是富铀层位大地构造属性不同,铀成矿期构造活化强度有别。伊盟成矿区富铀层形成于活化阶段早期,岩性岩相变化较大,对形成大型层间氧化带有不利一面,但活化阶段多次强烈隆起,不整合面发育,在不整合面上的砂岩层内,存在有利形成大型层间氧化带的另一面。工业铀成矿作用产生于活化阶段中晚期,形成似层状、透镜状矿体为主的矿床。楚-萨雷苏成矿区富铀层位形成于地台阶段,有多个厚大富铀砂岩层,岩性岩相及厚度稳定;在活化阶段微弱构造作用形成的次造山带内,形成大型卷状体铀矿床。  相似文献   

16.
某铀矿水冶厂淋洗合格液中含有大量的铁,沉淀的“111”产品中杂质高。产品(干基)铀品位只有20%~30%,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收购标准,生产面临停产危险。利用本试验,通过碳酸盐沉淀法分离铀与铁等杂质后,生产的“111”产品(干基)铀品位超过50%,达到国家一级品标准。目前,该水冶厂正在按此法生产“111”产品。  相似文献   

17.
波希米亚北部DIAMO公司现有的采矿业务集中于Ceska Lipa地区东部。自从60年代晚期以来已经在哈默和斯特拉日的广大近邻地区开发了两种不同的采矿方法,即:传统地下深部开采和化学地浸开采(ISL)。这两种方法的目的是从白垩纪沉积岩的矿化中采出铀精矿。就深部开采而言,是将含有商业矿化价值的沉积岩提升至地表,然后运往化学回收厂,在那里将铀浸出。废渣(为原始体积的99%以上)则沉淀于废渣池内。就化学地浸开采而言,通过一套工艺井网用2%-5%硫酸溶液将铀不同,直接流入一个封闭式加工循环的含矿层中。应当承认,在波希米亚北部铀矿开采的发展中采用了一种错误的思路。这就是在一个小地区中增加两种开采方法工作量,导致产生负面的相互影响。没有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将DIAMO公司对环境影响的活动(适当规模和质量的矿山水处理厂、处理溶液的脱盐厂等)减少到最低程度。DIAMO公司在波希米亚北部的继续开采要取决于解释环境保护的问题。这个条件主要适用于地浸开采法,在对此方法进行环境风险的综合评估期间,其进一步开发已告终止。  相似文献   

18.
华南中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驱动机制与铀成矿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南地区大规模金属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中生代,区内的铀成矿作用明显不同于其它金属的成矿作用,如成矿时代上从中生代延续到新生代、矿岩时差大、铀矿聚集分布、铀源及矿化剂具慢源性等。基于众多铀成矿理论,从构造一岩浆活动的驱动力与铀成矿的关系出发,系统总结华南中新生代构造一岩浆活动与铀成矿的关系,认为当前华南铀成矿的动力学观点有四个,即构造体制转换铀成矿观、热点(地慢柱)铀成矿观、幔汁活动铀成矿观、原地重熔铀成矿观。  相似文献   

19.
哈萨克斯坦地处中亚核心位置,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和战略枢纽,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地缘政治经济意义重大,是中国企业开展国际矿业投资合作的重要目标国之一。本文在系统梳理哈萨克斯坦基本国情、主要矿产资源特征及开发现状、地质工作程度和地矿管理体系等基础上,对哈萨克斯坦的矿业投资环境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矿业投资的有利和不利条件。研究认为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禀赋优势突出,油气、铀、铬、金、钨、铅、锌及铜等矿种的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全国仅有10%~15%的已探明矿产资源处于开发阶段,采矿业发展潜力巨大;哈萨克斯坦的总体投资环境优越,吸引外资力度逐渐加大,矿产勘探开发水平不断提升。但中国企业开展矿业投资也存在竞争力不足,以及面临政策法规不稳定、地质技术资料不可靠及运营等方面的风险。为此,建议中国投资者一方面要加强对哈萨克斯坦优势矿产的投资力度,积极拓展合作方式及合作领域;另一方面要注重与哈萨克斯坦各利益集团建立良好关系,结合企业优势,综合评价矿业项目,做好风险预警防范;同时,在投资过程中要尊重地方文化习俗,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铀矿—1999     
1999年,全球轴工业在平淡中走过,全年铀价基本平稳,铀的产生与消同步小幅下降,铀消耗持续大于铀产量,在实际运作中,一些铀业公司赢利,一些亏损,一些倒闭,各铀业公司间的收购,兼并活动增多,跨国铀业公司的实力进一步加强,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要角色,为实施铀资源的全球化配置,纷纷投资海外低成本铀资源的与开发活动,经济效益仍是1999年铀工业的核心,勘查与开发高品位,大矿量的硬岩铀矿是1999年铀工业的主注以,勘查与开发低品位,大矿量的地浸涛岩铀矿则是1999年铀工业的趋势,环保已成为核心电发展和铀工业运作的双刃剑,它既刺激核电发展,又制约铀工业活动,因而在展望未来铀工业时,人们可理智地预测,铀价仍将持续不振,核电发展不量尚难拉动铀的探,采,冶活动,世界铀工业将在希望与困难并存的氛围中搏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