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翔 《铀矿地质》1998,14(3):142-149
本文以322矿田为例,对穿越矿田的遂川-热水走滑断裂带的特征及其对铀成矿的控制予以讨论。论述了矿田内铀矿床的形成、分布与遂川-热水走滑断裂带的关系,揭示了丰州拉分盆地的形成与铀成矿的内在联系,认为遂川-热水走滑断裂系是322矿田的主控条件,走滑断裂的脉动性控制了铀成矿的多期多阶段性。最后简要地分析了322矿田的找矿前景和走滑断裂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2.
遂川-热水走滑断裂带热异常与热液铀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遂川-热水走滑断裂及其拉分叠接带的鹿井铀矿田的地质构造、矿化特征和产铀花岗岩中生热元素的平均含量,对矿田内花岗岩的放射性衰变热进行了初步的计算。结果表明,放射性衰变热可能是鹿井矿田主要的成矿热源之一。据此可对矿田的矿床地质和矿化特征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热液型铀矿空间定位的控制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华南热液型铀矿与区域断裂构造、区域岩浆岩的时空关系、成因联系进行综合分析,笔者认为,中新生代断陷红色碎屑沉积盆地(简称断陷红盆)的控盆深源断裂构造、多期多阶段富铀岩浆活动中心联合控制了铀矿田的空间定位。铀成矿与晚白垩世区域拉张作用时间相耦合,区域铀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晚白垩世,与导致断陷红盆形成的控盆深源断裂构造关系密切,控盆深源断裂构造为铀矿区域控矿构造。铀成矿与中生代多期富铀岩浆岩(火山岩和花岗岩)关系密切,富铀岩浆活动中心指示深部地壳存在铀的高场;来源于地幔的流体交代富铀地壳及岩浆岩,形成铀成矿流体,而富铀岩浆岩则成为热液型铀矿的主要围岩。  相似文献   

4.
《地学前缘》2017,(5):283-298
江西相山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火山岩型铀矿床的发育地区之一,近年来在其深部发现了大量的铅锌矿脉,为进一步确定铅锌矿与铀矿床的成因,本文利用蚀变矿物进行39 Ar-40 Ar法测年及C-H-O同位素特征研究,并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得到了矿田铀铅锌多金属矿化年龄并构建了矿田的成矿模式。铅锌矿的形成时间为137.5~138.3 Ma,铀矿床的成矿时间为(132.6±1.3)Ma、(122.8±1.1)Ma,结合流体包裹体特征,判断铀矿床具有两期成矿特点。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大部分来自于赋矿火山-侵入杂岩岩浆,变质水和大气水参与了成矿作用,深部(幔源)富铀流体物质的后期加入是矿田形成铅锌与铀两种不同矿化类型的重要原因。相山矿田的铀与铅锌矿化同属一个成矿系统,是矿田火山-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活动于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大湾铀矿田位于南岭成矿带九嶷山杂岩体中段,有利的成矿环境使该地区成为华南重要的产铀区及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矿集区。岩体外接触带寒武系为矿田的主要铀源层之一和成矿有利部位,已探明的铀矿床均产于九嶷山杂岩体中部金鸡岭岩体外接触带。九嶷山杂岩体分别由东、西两个完全独立的岩浆演化中心演化而来,西部岩浆演化中心的金鸡岭岩体与铀成矿作用关系密切,形成了岩浆演化中心、热流体活动中心与矿化中心三位一体的基本构造格局。深大断裂带为成矿流体循环运移提供了通道和热动力来源。铀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晚白垩世早期地应力转向期,矿化与NW向伸展断裂及其相伴的深源热流体有关。岩体接触带为铀沉淀富集的有利地球化学障。重力、航磁及航空γ能谱异常及放射性水化学异常是找铀的重要判据之一。在区域铀成矿环境分析基础上,对该区找矿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相山矿田火山岩型、诸广地区花岗岩型热液铀矿成矿特征、成矿流体成分、成矿条件、成矿时代、铀矿成因、控矿因素等综合对比研究,总结了华南火山岩型、花岗岩型热液铀矿成矿的异同,认为火山岩型与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具有相似的成矿特征、相似的成矿流体成分、相似的成矿条件、相近的成矿时代、相同的成因、相似的控矿因素等共性特征,热液型铀矿成矿具有深源性,深源成矿流体为还原性成矿流体;火山岩型、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差异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围岩成分的不同,蚀变元素组合和成矿元素组合的差异性;火山岩型、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同属于华南中-新生代岩浆作用、构造活动、热液铀成矿系统,铀成矿作用形成于华南中-新生代统一的深部地球动力学大地构造背景,具有统一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7.
华南是我国花岗岩型铀矿主要产地。通过对华南地区不同类型花岗岩型铀矿区域地质背景、成矿作用特征、铀成矿机理以及控矿因素的综合分析, 认为华南不同类型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作用具有相似性, 铀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特征, 成矿物质铀主要来自富铀基底和花岗岩, 成矿流体具有壳源和幔源流体成分。花岗岩型铀矿属于深源地幔流体和大气降水共同参与的复成因成矿作用的产物, 断裂构造是最关键的控矿因素, 受控于中新生代岩石圈伸展作用。在此基础上, 构建了华南地区区域铀成矿模式和预测评价模型, 预测了重点地区富大铀矿成矿远景区4片, 基于GOCAD软件开展了书楼丘、鹿井、沙子江矿床三维地质模型构建和深部铀成矿预测, 实现了“定型、定位、定深、定量”预测, 为华南地区下一步铀矿找矿工作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武夷山成矿带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前人数十年铀矿地质勘查找矿,在带内先后发现了数十个铀矿床和上百个铀矿(化)点带。文章在介绍地质背景和成矿特征基础上,总结了铀成矿规律,提出区内进一步找矿,一方面应对现有矿床、矿化点带开展深边部成矿条件和矿化信息调查,探索深部成矿潜力,加大勘查找矿深度,扩大资源量;另一方面,加强以印支期花岗岩为基底或围岩、深大断裂构造发育和有燕山晚期次火山活动叠加地段的勘查找矿,积极探索新类型,努力开辟新地区。  相似文献   

9.
金管冲铀矿床控矿构造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管冲铀矿床位于湘东地区丫江桥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接触带。通过成矿构造背景和矿床构造研究,本文系统论述了不同级虽构造对铀成矿的 控制作用,认为NNE向走滑断裂与铀成矿作用之间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晚三叠世-侏罗纪时期的构造会聚走滑导致剪切重熔型花岗岩-丫江桥岩体的形成和成矿元素的富集。白垩纪-第三纪的构造离散走滑在矿区及其附近形成张扭性断裂和离散走滑盆地,这些断裂和盆地为成矿流体的运移、循环及成矿物质的沉淀提供了良好的构造场所。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进一步摸清和扩大产有大量铀矿床(点)的重要铀成矿带及其老矿区的资源潜力,指导本区带新一轮的铀矿勘查工作,选取了铀资源潜力大且研究程度相对较高的桃山—诸广山铀成矿带作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本区铀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详细解剖了区内典型铀矿田及其铀矿床的成矿特征,构建了成矿带主要铀矿床亚类型空间定位的综合成矿模式和演化序  相似文献   

11.
湘赣边鹿井矿田与走滑断层有关的铀矿化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鹿井矿田是赣边高值地质异常带内最重要的局部性致矿异常区。野外解析构造学研究表明,遂川-热水走滑构造直接控制了矿区切重熔型岩浆岩,拉分盆地及大型铀矿床的形成和分布。  相似文献   

12.
吴川-四会断裂是我国华南一条重要的深大断裂兼控矿构造,沿带分布了一系列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同时与粤北铀矿成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在论述了它作为一条大型对冲韧性剪切带的一系列特征后指出,它与其他构造的交汇复合是控制矿产分布的重要构造条件,并提出了韧性剪切带、拉伸构造、铀活化区、幔涌带"四位一体"的铀成矿构造模式。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主研发的坑口堆浸地质经济评价程序,利用室内柱浸工艺实验数据和矿床地质资源数据,对鹿井铀矿田危机矿山鹿井、黄蜂岭矿床的剩余地质资源及羊角脑矿床的地质资源进行了坑口堆浸地质经济分析。静态分析结果表明,鹿井、黄蜂岭矿床的剩余地质资源属于次经济类型,而羊角脑矿床的地质资源属于经济类型,其税前利润率达26.56%,具有较好的赢利能力。1 tU的羊角脑矿床的经济型矿石可盘活2.40~3.79 tU不等的鹿井和黄蜂岭矿床的次经济型矿石。为了解决鹿井铀矿田危机矿山后备资源短缺问题,完全盘活已有的次经济型地质资源,建议在该危机矿山周边地区寻找品位较富的经济型矿床,通过次经济的与经济的矿石贫富搭配,采用坑口堆浸法工艺,确保矿山生产赢利。  相似文献   

14.
下庄矿区铀成矿条件及找矿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庄矿区是下庄铀矿田内的老勘探区,前人在该区的主构造带——下庄断裂带深部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近年来,对该区进行地表工作及深部钻探研究,有了新的发现:(1)下庄断裂带下盘存在一组与该带走向大致平行,倾向相反,缓倾斜的断裂构造,并且在其中见到新的铀矿化类型和较好的工业矿体;(2)在下庄河沉积覆盖区域找到了隐伏的辉绿岩及硅化断裂构造,为寻找隐伏的"交点型"铀矿提供了依据;(3)在山下村后山402号带、404号带和406号带等深部发现了新的富铀矿体。这些新的发现表明,今后该区的铀矿勘查工作应充分重视平缓的断裂构造组、隐伏辉绿岩以及深部"交点",它们与铀矿富矿体存在密切关系。这也为下庄矿田南部新一轮铀矿勘查工作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会昌浅层次热隆伸展构造与铀成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蔡煜琦  陈跃辉 《铀矿地质》1997,13(5):257-263
本文运用伸展构造理论对河草坑铀矿田的构造特征进行探讨,厘定出会昌浅层次热隆伸展构造是由伸展构造核、环形剥离断层系和断陷红盆所组成。对会昌浅层次热隆伸展构造的形成与演化作了研究。论述了伸展构造与区域铀成矿的关系,认为剥离断层活动为区域铀矿化准备了有利的构造环境;构造-岩浆作用是导致区内铀矿化和造成不同类型铀矿化特征基本相似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湘赣边区鹿井矿田走滑构造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湘赣边鹿井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铀矿产地之一。野外构造解析表明,NNE-NE向遂川—热水左行走滑断裂直接控制了该区沉积特征、构造格局和铀成矿作用。本文从地质构造背景出发,重点讨论了走滑断层的结构样式及岩石变形特征、走滑伴生构造、拉分盆地及其对铀矿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铜陵矿集区深部找矿工作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陵矿集区深部结构特征为该区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浅表已发现的矿床只是矿集区成矿系统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深部还应有多个可以找寻的矿床(矿体)的富集空间。与成矿相关的花岗岩研究表明,铜陵矿集区可能存在与宁芜火山盆地同期的成岩成矿作用,是铜陵矿集区找矿的新方向。铜陵矿集区奥陶系灰岩中铜金矿化作用的初步研究表明,除传统矿床类型外,前泥盆纪地层中的成矿作用应该在今后的找矿工作中得到关注。覆盖区成矿预测初步研究表明,铜陵矿集区向斜核部及褶皱倾伏端等地段具有与已知典型矿床相似的成矿条件。铜陵矿集区的进一步找矿工作应该在上述地段运用矿田构造系统分析、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工程验证等方法逐步展开。  相似文献   

18.
鹿井地区铀矿勘查工作始于1958年,至20世纪90年代结束,已落实为鹿井铀矿田。2009~2012年间核工业270研究所在该区开展了铀成矿潜力评价及普查找矿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勘查成果。介绍了鹿井铀矿田的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场特征。重点介绍了区域布格重力场特征;区域航磁异常特征;航空伽玛能谱场特征。根据遥感影象资料,认为丰州盆地正好处在一个大的环形构造中,而且在盆地西北部,也可清晰的见到较小的环形构造。结合环形构造的边缘分布有花岗岩杂岩体,鹿井矿田铀矿床与火山塌陷中的环状花岗岩杂岩紧密相伴,铀矿体主要分布在环状杂岩体顶部、旁侧等接触变异部位。丰州盆地具有较好的铀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19.
滇西新生代盆山耦合与砂岩型铀矿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西新生代盆地初始成盆时间约为14Ma,与腾冲微板块东缘泸水-瑞丽弧形右旋走滑断裂带和西缘那邦右旋走滑断裂带晚期活动时间相耦合。新生代盆地演化可分为沉积成盆与改造盆地2个阶段,前者与走滑造山带走滑活动相耦合,形成走滑盆地;后者与盆地整体隆升剥蚀密切相关,形成残留盆地。滇西地区存在2种类型的新生代盆地,其盆地沉积演化、火山活动、地貌景观等不同,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亦存在差异。寻找砂岩型铀矿最有利处是北部腾冲地区改造盆地阶段盆地持续隆升、存在大规模火山活动、深切割低山-丘陵-河谷阶地地貌的新生代盆地。  相似文献   

20.
在充分吸收已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文章系统总结了紫金山矿田的典型矿床类型及特征,探讨了早白垩世伸展构造背景下该矿田成岩成矿作用与北西向上杭—云霄成矿带的关系,并建立了早白垩世(145 Ma~)到晚白垩世早期(~92 Ma)紫金山矿田成岩成矿作用的时空格架。研究认为由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体系的影响,早白垩世以来(145 Ma~)紫金山矿田总体上受北西向上杭—云霄深断裂多次活化作用的控制,依次经历了145~120 Ma伸展初期小规模的岩浆—成矿活动、125~110 Ma短暂的岩浆间歇期、110~92 Ma幔源物质大规模参与的岩浆活动及相应的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Cu-Au-Mo-Ag)多金属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