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柏林的经济、文化事业发达,是世界的艺术中心、时尚设计中心,也是欧洲文学、媒体、音乐及科学的发展中心。柏林建设了完整的创意设计服务平台、国际推广的本土设计品牌、完善的创意人才培训体系等,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实现了城市的创意化发展,并逐步成为国际文化创意的大熔炉。  相似文献   

2.
邹琳  褚劲风 《世界地理研究》2013,22(16):131-139
柏林的经济、文化事业发达,是世界的艺术中心、时尚设计中心,也是欧洲文学、媒体、音乐 及科学的发展中心。柏林建设了完整的创意设计服务平台、国际推广的本土设计品牌、完善的创意 人才培训体系等,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实现了城市的创意化发展,并逐步成为国际文化创意的大 熔炉。  相似文献   

3.
创意城市是城市复兴和再生的发展模式,创意城市网络是推动创意城市发展的全球性载体。这种跨地域、跨国家、跨大洲的城市网络与创意城市发展的地理过程、空间格局逐步成为新的地理现象。本文以神户为例,分析神户创意城市发展的背景条件,研究其指向设计之都的主导产业与规划内容,探讨其推进设计之都建设的实践与经验。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神户市在日本率先明确将城市设计运用于创意城市建设,提出涵盖外观形状和颜色设计以及计划与制度体系、意图与思维方式的"大设计"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以建设优裕的创意城市为目标的城市发展规划,提出城市发展的方向是建设"高质量生活",以安全、安心、健康为基础,以多样性交流与融合创造新价值为特征的创意城市。"设计之都"是创意城市建设的步骤之一,其特征是充分利用神户的优势资源,进行空间的设计、经济的设计和文化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吕拉昌 《热带地理》2004,24(1):50-54
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市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以二、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专业镇不断发展状大,但产业高度较低,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布局分散,规模效益差.在对中山产业特征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发展的3大战略:产业创新战略、走向深层次的产业集群战略、产业整合战略.  相似文献   

6.
UGIS及其在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光明 《地理科学》1992,12(3):275-284
  相似文献   

7.
论创意产业及其集群的发展环境--以音乐产业为例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文章通过对音乐产业的案例研究,探讨了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及创意产业集群的价值。文章指出,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点,极富创造力的创意阶层是创意产业活动转化为商业价值的核心,创意产业集群能够为创意阶层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城市的创意产业政策应将重点放在建设效率基础结构和创新基础结构上。  相似文献   

8.
广州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及其发展战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伍向阳  朱照宇 《热带地理》2007,27(6):553-557,56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高度重视,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基于国际旅游竞争力理论,选取18项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15个大城市进行了旅游竞争力计算与排序,并将广州与各主要城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方面,广州仅次于北京、上海位于第3位,广州在旅游市场、设施、企业等方面有竞争优势,但在旅游文化、城市环境质量、旅游意识等方面存在明湿差距。据此从营销导向、产品升级、品牌带动、持续发展和区域联动等5个方面对广州旅游发展战略选择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9.
何金廖  彭珏  胡浩 《地理科学》2021,41(9):1525-1535
从城市舒适性理论出发,系统梳理了创意人才及其空间集聚过程的相关文献,构建了驱动中国设计创意人才空间集聚的城市舒适性指标体系,通过大数据方法从国内设计师社交平台站酷网获取设计创意人才的属性数据,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区位熵、负二项回归方法,深入剖析了中国设计创意人才的空间集聚特征与机理。研究表明:(1)中国设计创意人才及其创作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集聚现象,以北京为主的一线城市最为集中,但杭州、长沙、武汉、郑州这些新兴城市也表现良好,甚至超过部分一线城市;(2)城市舒适性理论在解释中国设计创意人才空间集聚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其中文化环境、教育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影响设计创意人才空间集聚的核心因素;(3)证实了西方创意阶层理论的部分结论,发现文化基础设施、文化遗产、文化旅游、高素质人力资本、温暖的气候与良好的空气质量是提升城市对创意人才吸引力的重要因子,同时发现科研投入对设计创意人才集聚具有明显挤出效应,并且西方学者普遍强调的生活环境舒适性因子对设计创意人才影响有限。为深入理解创意人才的空间过程及其影响机理提供了详实的实证案例,为地方政府改善城市创意环境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邯郸具有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适宜的气候与自然社会环境。遵循“一方景观吸引一方游人”的理念,应该挖掘更多旅游资源,在深度与力度上进行系统调整。必须冲破以往“赵文化”朦胧圈的羁绊,扭转主次颠倒的开发,改变现代城市园林化倾向,以“赵文化”为龙头组成系列开发产品,搞好综合性服务建设。该文提出“三驾马车”(赵王城—中华典故之都、山地生态旅游与红色旅游三大系统工程)拉动邯郸旅游发展的思路,指出邯郸市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朱华晟  吴骏毅  魏佳丽  李伟  付晶 《地理学报》2010,65(10):1241-1252
内城新经济研究认为创意企业对网络组织更有依赖,但是对于网络的关键动力则众说纷纭。中国发达地区创意产业网络是否存在,其驱动机理在哪里?这正是研究初衷。以上海9个创意产业集聚区为研究区域,以创意设计业为研究对象,利用74 份企业问卷和16 家企业深度访谈采集数据,并运用SPSS统计分析工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投入产出关系的产业链分工协作仍然是网络驱动的重要逻辑,以人才、信息与知识流为核心的创意链正在形成。上下游企业协作有利于集体学习,它们之间的强联结对提高企业创意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然而从影响方式来看,关系内容远比关系强度更重要。“客户”和“高校”是地方网络的重要驱动主体,并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企业区位和创意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发达国家创意城市的蓬勃发展,国外创意城市发展的理念、模式和路径等逐渐对创意城市旅游业产生深远影响,推动了创意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对所获得的国外有关创意城市旅游业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该文从创意城市对旅游吸引物、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空间、旅游产业、旅游营销和旅游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由此提出创意城市对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启示,以推动中国创意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区域性中心城市物流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物流业的发展对于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有省市提出了把物流的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很多区域性中心城市也把物流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文章分析了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物流产业集群的依据及优势,提出了该中心城市发展物流集群的必要条件,并对其物流企业之间的组织和合作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国外创意产业集聚的理论视角与研究系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意产业,又被作创意工业、创意经济,不同国家或地区对其内涵、概念的诠释或理解不一。近年来关于“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内容产业”等的研究,多与一般意义上的“创意产业”相关.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该产业的经济贡献、就业结构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本文试图从创意产业思想发展脉络、创意场域、创意产业园区、艺术家主体和创意阶层、创意城市等方面梳理国外对创意产业研究的系谱。  相似文献   

15.
国外弹性城市研究述评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蔡建明  郭华  汪德根 《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0):1245-1255
城市如何在重重挑战与危机中, 因应各种变化, 保持自身发展活力,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梳理了国外弹性理论研究的4 个领域, 即生态弹性、工程弹性、经济弹性和社会弹性, 并归纳总结了它们各自的基本概念、内涵及代表性研究学者;在此基础上, 系统评述了国外相应的弹性城市研究的4 个领域的内涵与研究重点, 包括城市生态弹性、城市工程弹性、城市经济弹性和城市社会弹性;同时根据已有研究的发展脉络, 前瞻了未来弹性城市研究3 个趋势方向, 即社会平等的议题如何渗入到弹性城市的理念之中, 技术革新如何增强城市弹性, 跨学科、多领域的介入如何共同协作建设弹性城市。鉴于中国各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差异较大, 不同地区的发展历史、发展阶段、社会文化背景不同, 因此弹性城市理论的应用更应考虑到中国特色, 使弹性理论本身更为“弹性”。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时代,城市竞争是地区竞争的突出表现,国际性城市是大城市发展的目标取向。文章依据国际性城市的内涵与条件,对深圳的地理区位、市场体制、综合实力、人口及科教水平等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与客观评价,提出了未来城市建设的国际化策略,以期对深圳“二次创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以产业调整为纽带,结合上海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实践,建立了创意产业与低碳经济概念的理论联系性。然后通过对两者特征契合性的进一步分析,以及M50创意园区案例研究,证实了发展创意产业园区是上海遵循低碳经济要求、建设低碳城市的有效途径之一。最后,基于此认识本文从低碳经济视角提出了一些今后上海发展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