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在人工模拟潮间带生态环境中养殖多年的龙须菜藻体,经70%乙醇、aClO或低光等逆境胁迫后,培养新生直立枝,研究匍匐体类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机制。结果表明,刷落2-4mm长的新生直立枝培养30天后,基部出现由丛生太体组成的类愈伤组织。丝状体能够固着、分化,不断分裂形成匍匐体。这是除孢子外,首次从江蓠体细胞获得有固着能力的再生苗。该再生苗弥补了营养枝繁殖中须人工固着的缺点。ELISA测定内源激素含量结  相似文献   

2.
李虎  刘建国  庞通 《海洋学报》2015,37(4):52-61
以PES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采用正交设计,开展了长心卡帕藻(Kappaphycus alvarezii)棕色藻株组织培养和愈伤组织诱导实验,探索了蔗糖、光强、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新芽形成和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培养基、IBA、6-BA处理可诱导该藻产生愈伤组织,同时固体培养基更利于诱导形成愈伤组织;显微跟踪观察显示,该藻愈伤组织与高等植物的疏松愈伤组织不同,由细丝状细胞组成,系藻枝段中心髓部细胞脱分化形成的致密型愈伤组织;另外,愈伤枝段比新芽枝段有更高的光合和呼吸速率。  相似文献   

3.
苜蓿组织培养体细胞胚发生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苜蓿无菌苗下胚轴在含2mg/L2.4-D和0.5mg/L6BA的MS培养基中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含有3mg/LNAA和1.5mg/LKT的SH培养基中形成胚性愈伤组织,并伴随有体细胞胚的发生。显微观察表明:体细胞胚起源于单个的胚性细胞,它既能在愈伤组织内部发生,又可在其表面发生。体细胞胚经过球形、心形、鱼雷形及子叶胚各阶段可形成再生植株,这为在细胞水平上对苜蓿进行遗传操作及苜蓿品种的改良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从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 Holm)的孢子体和雌配子体中,分离了大量的成活原生质体。分离的最适条件为:纤维素酶3%,粉红鲍鱼酶8%,山梨醇1.2mol/dm~3,pH6.0,温度为15℃。细胞壁的完全解离,已用荧光增白剂的染色不着色和原生质体在低渗溶液中的易碎性证实。培养后再生的细胞,经均等分裂,随后发育成实心球状体;或出芽后不等分裂,发育成丝状体和愈伤组织状细胞团。在PES培养基中,经30~40d培养,部分球状体和愈伤组织状细胞团分化出完整植株,但丝状体未能分化。低浓度的IAA、6—FA和C—751对球状体和愈伤组织状细胞团的生长和分化都有促进作用。由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这在真红藻纲(Florideophyceae)中为首例报道。  相似文献   

5.
坛紫菜体细胞的几种发育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usis)叶状体为材料,利用单细胞克隆技术,研究记录坛紫菜体细胞的发育途径。本文选择介绍了坛紫菜体细胞3种途径8种发育方式:1)多数体细胞的叶状体途径:A通过极性分裂直接形成单细胞苗;B通过叶状分裂成苗;C先形成细胞团后形成畸形苗;2)来自雌、雄叶片未成熟区域体细胞的性细胞途径:D发育形成精子囊并放散精子;E单细胞发育形成类似果孢子囊结构再放散果孢子,果孢子萌发成丝状体;3)来自雄叶片体细胞的丝状体途径:F单细胞发育至多细胞团,放散后萌发成丝状体;G经过不断分裂形成愈伤组织,直接形成丝状体;H分裂成2细胞后,一个细胞侧面突起发育成丝状体。  相似文献   

6.
羊栖菜生殖托的离体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羊栖菜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褐藻,在我国的北方和南方广有分布[1]。羊栖菜既可食用,又可药用。所含有的褐藻多糖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受到种苗培养的限制,目前羊栖菜的人工栽培的规模还比较小,所以对羊栖菜繁殖生物学的研究一直为海藻学工作者所关注,希望能够在种苗生产技术上有根本的突破,解决种苗生产的不足。朱家彦等人1973年报道了利用有性繁殖规律进行采苗的实验结果;石岛海带育苗场1988年报道了利用生产条件下完成的采苗实验。朱仲嘉1992年报道了利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假根再生苗的研究。韩国釜山大学Soh…  相似文献   

7.
羊栖菜幼孢子体苗海区培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不同的海区培育羊栖菜的幼孢子体苗,研究不同时间下海的幼苗在不同海区、不同的水层生长与附着情况,再结合海区的生态因子的分析观察,表明羊栖菜的幼孢子体苗可以在浙江海区培育成为羊栖菜栽培的种苗,10月下旬前后下海培育比较合适,小于透明度的培养水层是适宜的,平挂的效果优于吊挂。  相似文献   

8.
夏光远  王德祥 《海洋学报》2017,39(4):89-100
海绵动物具备很强的愈伤再生能力。荔枝海绵是海绵动物中比较特殊的类群,它有皮质层细胞(cortex)和领细胞层细胞(choanoderm)的初步分化。本文对荔枝海绵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并通过切割的方法,有针对性地移除荔枝海绵的特定结构,观察其愈伤过程,以期了解海绵愈伤过程的主要变化及各部分在愈伤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发现,愈伤过程发生的主要变化为未受创部分的细胞向受创部分迁移导致的细胞重新排布;其身体结构中的领细胞层和皮质层对其生存愈伤是必要的,而骨针核心对其愈伤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海带愈伤组织的高效率诱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1994年1月和11月在青岛太平角和荣成海带育苗场分别采集海带成熟孢子体和幼孢子体,采用培养基诱导方法,以4种培养基诱导海带愈伤组织的效果,成熟海带孢子体的不同部位在MS固体增富2基中形成愈 组织的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了添另不同成分的MS固体增富2基对海带愈伤组织的影响,并比较了4种除菌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PESI固体2基和MS固体在是诱导海带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其诱导率分别为75.5%和6  相似文献   

10.
褐藻愈伤组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希华  秦松 《海洋科学》1995,19(3):17-20
海藻愈伤组织培养,是继50年代的切段或器官培养,到70~80年代发展起来的,是海藻组织培养的一个分支。它的兴起,使海藻组织培养的概念得以扩充和发展,也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1研究渊源根据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的任何组织、器官和细胞,在离体培养时,先经历一个脱分化过程,形成一团在形态、生理上有别于正常细胞的一团细胞,即愈伤组织。褐藻的愈伤组织概念符合高等植物。这种愈伤组织,给予合适条件,就能重新分化,发育成正常的孢子体;还可以长期保存;还能通过悬浮培养而迅速增殖,以用作无性系;…  相似文献   

11.
分别在27℃和32℃高温条件下培养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 以在22℃培养条件下生长的羊栖菜作为对照, 在培养的第0、1、3、5和7天分别取气囊样品, 采用植物生理学试验方法探讨高温胁迫对羊栖菜细胞膜损伤、渗透调节和抗氧化保护的影响。结果表明: 1) 高温胁迫导致羊栖菜细胞的相对电导率提高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增加, 膜系统受到了损伤, 造成体内离子外渗、细胞膜脂发生过氧化; 2) 细胞内积累了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并且胁迫组始终高于对照组, 其中可溶性蛋白在胁迫第7天时达到最大值(11.4μg·mg-1), 而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分别在高温培养的第3天和第5天时达到最大值; 3) 受到高温胁迫后, 羊栖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活性增强, 而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比活性在高温胁迫过程中呈现下降的趋势, 说明羊栖菜主要通过抗氧化酶SOD比活性增强来降低胁迫对藻体带来的伤害。总之, 羊栖菜对高温胁迫比较敏感, 温度越高, 培养时间越长, 羊栖菜受到的伤害越大。  相似文献   

12.
采用细胞酶解技术获得长石莼(缘管浒苔)原生质体,再通过细胞培养观察原生质体再生以及各种分化发育途径。结果表明,长石莼(缘管浒苔)主要存在3种分化发育途径:1)部分原生质体可直接分裂形成有假根或无假根得单细胞苗。2)部分原生质体分裂成规则细胞团或不规则细胞团,最后形成苗簇。3)部分原生质体可发育为孢子囊/配子囊,其中部分...  相似文献   

13.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er, ICP MS)分析3个不同养殖区域成熟期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主茎、侧茎、生殖托、气囊等部位中As、Cd、Cr、 Cu、Ni、Pb和Zn的含量,以揭示羊栖菜中这些微量元素在不同部位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羊栖菜具有较强的微量元素富集能力,不同部位的微量元素富集能力存在差异,主要富集在生殖托和气囊中。结果表明,各站位间As、Cd、Cr和Cu在各部位的分布特征较为相似,而Ni、Pb和Zn在各部位中的分布特征存在差异。羊栖菜对As的富集系数最高,对Cr的富集系数最小。根据健康风险评价结果,除了两个站位的生殖托外,摄入羊栖菜不会对人体产生健康风险,但是相对而言,茎干的食用风险更低。  相似文献   

14.
Since the 1980s,Sargassum fusiforme has been cultivated in Zhejiang,South China,and nowadays it become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mercial seaweeds in China.With traditions of eating habits in the East Asian countries,this brown alga is used as food,because it contained functional oligo/polysaccharides and chemical components,and was regarded playing roles in antioxidant activities and regulating immunology.Through over 15 years’selection,breeding and cultivation,we obtained three strains with good traits and testified their characters during the production,which included the cultivars with high yield and other two good characters,either all the selected strains were applied in the Sargassum production.To avoid confusion during the selection and nursery,it was preferred to establish one fingerprint for distinguishing the Sargassum cultivars from different strains.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and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methods were adopted to analyze the genetic diversities of the selected S.fusiforme strains.With that,one fingerprint with RAPD markers was constructed,and one 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 ed region(SCAR)marker to S.fusiforme was obtained.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applied fingerprint could be valid in S.fusiforme genetic and germplasm justification,and will be positive to molecular marker assistance in its selection and cultivation.  相似文献   

15.
羊栖菜提取物抗动植物病原菌活性及化学成分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纸片法对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脂类的不同极性组分和乙醇提取物的薄层层析(TLC)分离带进行抗动植物病原菌的实验,结果表明,羊栖菜脂溶性化合物以弱极性脂为主,但其强极性脂具有较强的抗玉米大斑病菌活性.乙醇提取物有4条TLC分离带,分别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其中Rf=0.16带对肠炎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达12mm.GC-MS分析羊栖菜的薄层层析分离带的组分发现多以醇类为主,15-冠-5醚可能是其高活性的来源.  相似文献   

16.
浙江洞头栽培的羊栖菜具有不同来源,通过定期测定5种不同品系羊栖菜(原始采集地分别是韩国、浙江洞头、浙江南麂列岛、浙江东极岛及广东汕头)的栽培性状,发现在生长阶段后期,各品系在株重和株高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原始亲本引自韩国的羊栖菜品系较其他品系具有更好的生长优势,可作为育苗选种目标品系。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这5种羊栖菜品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从36条引物中筛选出的11条引物,经PCR扩增得到219条羊栖菜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为129条,多态性条带比率达58.9%;5个羊栖菜品系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51 0~0.382 4,且聚在一起,同属的鼠尾藻在最外群。本研究从DNA分子水平上揭示了目前洞头养殖的羊栖菜品系遗传多态性偏低,为今后开展羊栖菜种质资源保护及其优良苗种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常见褐藻的多酚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藻多酚是从褐藻中提取出的新型海洋天然物质,具有生物活性和医药价值,因而对开发海洋药物具有重要意义。它与陆生植物单宁质的化学反应性能基本相同(Ogino,1962),因此可采用单宁质的测量分析技术对其进行分析。Temple(1982)认为单宁质的测量技术可分为容量分析、重量分析、比色分析和色谱分析,由于容量分析、重量分析方法缺乏化合物结构选择性,而色谱分析更适用于组分的分离,且操作条件复杂;因而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国家采用美国分析化学协会(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nalytical Chemists,AOAC,1970)的比色分析方法,即使钨钼酸盐氧化酚类化合物形成有色的钼蓝复合物,然后作比色分析。本文采用此法对我国几种常见褐藻进行了多酚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流沙湾7种海藻栽培比较及其对栽培海区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流沙湾当前不合理的养殖结构,用传统的筏式栽培方法,于2008年10月—2009年8月在流沙湾进行了长心卡帕藻Kappaphycus alvarezii、亨氏马尾藻Sargassum henslowianum、全缘马尾藻S.integerrimum、多胞马尾藻S.polyporum、硇洲马尾藻S.naozhouense、半叶马尾藻S.hemiphyllum和羊栖菜Hizikia fusiforme等7种大型经济海藻的栽培,观察了各种野生马尾藻的繁殖周期和栽培物候学,比较了各种栽培藻类与其野生种群的物候,测定了藻类栽培海区和邻近海区的水质。结果表明,长心卡帕藻、亨氏马尾藻、全缘马尾藻、多胞马尾藻、硇洲马尾藻、半叶马尾藻和羊栖菜栽培产量(以鲜重计)分别为6.3、5.2、5.2、3.5、2.5、2.3、0.9kg.m-2;除营养繁殖的长心卡帕藻外,各种藻繁殖期较自然海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前;藻类栽培海区的水质明显优于邻近海区。通过经济价值、栽培产量和生长期的长短等综合比较分析,认为流沙湾等粤西地区可以栽培的经济海藻有长心卡帕藻、全缘马尾藻和硇洲马尾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