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鉴于IERS综合河外射电源表在建立IAU协议天球参考架方面的重要意义和它们的不足之处,本文重新组建了1988至1992各年度的综合河外射电源表,称之为Cat系列表。并依据综合表的组建原理,对重新计算得到的Cat系列表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Cat系列表克服了IERS系列表中坐标系不统一的缺点,指向的定义及维持亦较之IERS系列表有较大程度地改观。比较结果显示,IERS系列表中部分源的坐标存在毫角秒量级的偏差,各年度综合表的指向与IERS预期指向亦有不同程度的偏离,个别轴的最大指向偏差至0.6mas。同时指出,1993年IERS综合表的指向亦有待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弧长差选源方法和共同基本源指向维持模型,并参照当今各河外射电源观测表之间的相互独立性,组建了1988至1993各年度的综合河外射电源表,即N-Cat系列综合表。检验结果表明,N-Cat系列表中坐标系是统一的,其指向维持精度高于0.1mas,明显好于A-Cat系列表和IERS系列表,这充分肯定了弧长差选源方法和共同基本源指向维持模型的优越性。文中部分结果显示,1992年与1993年的IERS综合表之间存在显著指向差异,对此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鉴于IERS综合河外射电源表在建立IAU协议天球参考架方面的重要意义和它们的不足之处,本文重新组建了1988至1992各年度的综合河外射电源表,称之为Cat称列表,并依据综合表的组建原理,对重新计算得到的Cat系列表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Cat系列表克服了IERS系列表中坐标系不统一的缺点,指向的定义及维持亦较之IERS系列表有较大程度地改观。比较结果显示,IERS系列表中部分源的坐标存在毫角秒量级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IERS综合河外射电源表进行了检验,指出1988至1991各年度的IERS综合河外射电源表中均存在坐标系统不一致问题,部分射电源的位置坐标中带有几个毫角秒的偏差,与公认精度不符。坐标系统不一致问题影响了IERS综合表的指向维持,使此维持仅限于数学意义上的平均水平,失去了明确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IERS综合河外射电源表进行了检验,指出1988至1991各年度的IERS综合河外射电源表中均存在坐标系统不一致问题,部分射电源的位置坐标中带有几个毫角秒的偏差,与公认精度不符,坐标系统不一致问题影响了IERS综合表的指向维持,使此维持仅限于数学意义上的平均水平,失去了明确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IERS综合河外射电源表在所用资料、建立方法等方面的一般情况,进而分析了河外射电源在IERS综合表与观测表中的坐标差的一般特性,为检验综合表提供了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7.
河外射电源在IERS综合表与观测表中坐标差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IERS综合河外射电源表在所用资料、建立方法等方面的一般情况,进而分析了河外射电源在IERS综合表与观测表中的坐标表的一般特性,为检验综合表提供了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8.
依据河外射电源天球参考架的现状与建立射电天球参考架的最终目的,本文提出了以共同基本源维持参考架指向的观点。对实际资料的归算结果表明,在确保参考架指向长期稳定性方面,共同基本源指向维持模型优于IERS维持模型。依据验算结果,文中同时讨论了选源标准与参考架指向稳定性的关系,指出基本源一次性变更的比例不能过高。一方面应完善选源标准;另一方面,一旦此标准发生性?上的改变时,应对在旧标准下选出的基本源进行复核,并作相应的指向调整,否则将可能造成参考架指向的跳变。  相似文献   

9.
1979-1999全球天测与测地VLBI观测资料处理结果与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广利  钱志瀚 《天文学报》2000,41(3):320-326
采用国际地民服务(IERS)1996年规范和上海天文台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资料分析软件,对自1979年8月以来全球约2900次天测与测地VIBL实验进行了综合归算,得到601颗河外射电源在J2000.0的坐标、101台站在J1997.0的坐标和运动速度、以及约20年地地球定向参数序列。与国际相关结果的比较表明,归算结果不存在显著系统差。通过对归算结果的分析,指出目前国际上评估天球参考架局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IERS的RSC88C01实现过程中在有关基本源选取和参考架定向确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它们对IERS天球参考架的影响,提出了建立和维持高精度天球参考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引力常数变化对地球自转长期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和估计了各种引力常数变化理论对地球角速度和日长变化的影响。各种引力常数变化理论包括了引力常数G随时间、空间以及速度变化等几个方面的影响。另外也估计了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日长变化产生的效应。其中有些研究对探讨地球自转变化也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阐述了近年来我们在近地小行星轨道演化研究所获得的一些基本结果,即合理的力学模型和相应的有效算法,并以实际预报算例与有关权威性的结果作了比较,证实这些研究结果确实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表面边界位置对太阳ρ模绝热本征振荡频率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对于v4000μHz的中低阶p模,表面边界置于温度极小点所引起的本征振荡频率的计算误差随着v和l的增大,表面边界点位置对太阳理论振荡频率的影响增大,色球结构对太阳p模振荡频率的影响已变得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4.
15.
日长变化的预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非线性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中的反向传播模型(BP网络)可用于预报日长变化。BP网络的拓扑结构决定了神经网络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不同的问题需要采用不同的网络结构。该文分析了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算法,选用最小均方误差法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并将此应用于日长变化预报。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靠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星际探测的需求,本文建立了在新的精度要求下土星卫星运动对应的力学模型,具体讨论了土卫八的运动,并针对主要摄动源土卫六的引力作用,建立了轨道变化的分析解,以此表明建立了土卫运动理论该采取的途径和精密定轨宜采用以轨道根数作为状态量的数值定轨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利用 2 0 2个太阳附近疏散星团的视向速度和自行观测资料 ,对太阳的运动和银河系的运动学参数进行了研究。其中 ,距离在 0 .5kpc到 2kpc之间的 12 8个疏散星团对平均太阳运动分量的解算结果是 (u0 ,v0 ,w0 ) =(- 13.8± 1.4 ,- 5 .0± 1.6 ,- 11.6± 2 .9)km/s ;Oort常数和银河系径向运动参数的解算结果分别为 (A ,B) =(16 .9± 1.1,- 11.6± 2 .6 )km·s- 1·kpc- 1及 (C ,D) =(2 .5± 1.1,- 2 .1± 0 .9)km·s- 1·kpc- 1。  相似文献   

18.
对钱德勒摆动椭率及长轴方向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布锡 《天文学报》1999,40(2):139-141
证明地球的三轴性对钱德勒摆动椭率的影响只有1.8E5,,可以被忽略.假定极潮为平衡潮,求出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将使钱德勒摆动有0.013的椭率,主轴方向大约指向东经6°.采用傅里叶反卷积方法对SPACE92和BIH的极移资料进行分析,求出逐年的长期极移、周年极移和钱德勒摆动的参数,然后将钱德勒摆动归算到同一历元,证明钱德摆动椭率约为0.011,长轴方向约为东经9°,与理论结果十分符合.  相似文献   

19.
埃尔塔宁小行星是一颗215 万年前在南太平洋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它也是目前唯一的深海区与地球碰撞的小行星。根据埃尔塔宁号和Polarstern 号海洋调查船在陨击海区勘查的小行星残骸分布密度,我们估计埃尔塔宁小行星质量为2 .3 ×1013g ,对应于它的直径为0 .23 公里。这比Kyte 等人(1988) 估计的质量小了10 倍,然而它更接近埃尔塔宁小行星撞击事件的实际情况,可以作为埃尔塔宁小行星质量下限和半径下限更合理的估计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