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工业指标是矿床勘探、开发的依据,是矿床经济评价、矿山生产调节和取得最好经济效益的基本因素。因此,在地质勘探、矿山开发的各个阶段,最需选择最佳工业指标,以保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笔者通过湘西某矿山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实施情况,按收支平衡法计算了金、锑、钨的最低工业品位,不但扩大了矿山保有储量,而且找出了生产管理上的弊病,从而保证了矿山最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1994-04以后,国务院规定矿床工业指标由矿产储量审批机构统一下达,从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管理来看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介绍了矿床工业指标制定与管理的原则,程序和方法,以及湖南省储委的5点经验,并提出了加强这一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7.
8.
9.
采用堆浸--萃取--电积工艺可处理低品位氧化铜矿石并直接产出电铜,与选矿法相比具有工艺流程短、金属回收率高、投资少、费用低等工艺特点。由于矿石品位的降低涉及到工业指标,文中探讨了该项技术对工业指标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多金属矿床工业指标的制定—以中国北方某特大型铜钼矿床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金属矿床工业指标特征的研究表明, 不宜采用单一金属矿床工业指标的制定方法, 必须考虑各种有用金属综合回收的总价值, 制定组合工业指标, 并以此进行各种品位指标的计算。以中国北方某特大型铜钼矿床为例, 介绍了其多金属矿床边界品位、块段最低工业品位、矿区最低平均品位、最小可采厚度和夹石剔除厚度等工业指标的制定过程, 并指出随着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工业指标应是一个动态的标准, 可以修定和优化原有的工业指标。应重视和推广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计算储量, 依据市场的变化实行储量和工业指标的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12.
湖南雪峰山地区铲子坪和大坪金矿成矿作用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湘西铲子坪和大坪等大型金矿是雪峰山地区颇具代表性的金矿床。本次研究获得该两矿床含金石英脉RbS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05.6±9.4Ma和204.8±6.3Ma,矿区外围黄茅园黑云母花岗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222.3±1.7Ma,测定结果表明成岩和成矿作用均发生于印支期,成矿作用可能与区域性逆冲推覆作用及相伴生的酸性岩浆侵位密切相关;矿床成因类型应为岩浆热液型,而不宜归为韧性剪切带型或构造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13.
湖南秀才洞铀矿位于诸广山北部的鹿井矿田,极具找矿潜力。为进一步查明秀才洞铀矿成矿条件,揭示岩浆岩与成矿作用关系及成矿成岩机制,本文开展了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并对矿区典型岩浆岩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矿区岩体属酸性岩,具富Si低Ca偏碱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显示花岗岩富集Nb、U、Th和Ta等高场强元素,贫Sr、Ba、V、Cr、Co、Ni等元素,具典型A型花岗岩特征。岩浆岩及矿石稀土配分曲线均为“平展型”,具强Eu负异常特征,岩浆岩及矿石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可以为同一成矿系统。矿体均产于围岩与花岗岩接触带附近,并受断裂构造控制,岩浆岩和地层均提供了一定的铀源。结合矿床特征、成矿地质特征及与岩体的空间关系认为秀才洞铀矿是花岗岩外接触带型铀矿。 相似文献
14.
15.
湖南漠滨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和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漠滨金矿流体包裹体的最新研究, 获得成矿流体物理化学参数: 平均均一温度为199.14℃, 平均盐度为6.01wt% (NaCl) , 平均密度为0.92 g/ cm3。据此估算, 漠滨金矿的平均成矿压力为 16.36 Mpa, 平均成矿深度为1.64 km。结合地质特征分析和前人的研究结果, 认为漠滨金矿属于造山型金矿床的浅成类型, 并推断漠滨金矿深部找矿潜力较小。 相似文献
16.
17.
湖南沃溪金-锑-钨矿床成因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沃溪金-锑-钨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组成良好地反映了成矿作用的条件和过程,并为示踪矿床成因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以流体包裹体为代表的成矿溶液,以较高的稀土总量、显著的轻稀土富集和缺乏明显的铕异常为特征,代表了一种通过在碎屑沉积物柱中循环而萃取矿质的演化的海水热液.矿石相对于成矿流体(母液)富集重稀土而轻微亏损铕,反映了矿石沉淀过程中来自于海水的稀土元素掺合.同一矿层内由下往上,重稀土相对富集的程度逐渐增大而稀土总量则逐渐降低,表明随着热液化学沉淀作用的进行,海水掺合的影响逐渐增强.矿石的稀土元素组成,无论在分布模式还是在轻重稀土之间的分馏程度上,均与其他许多 Sedex型多金属矿床十分相似,暗示了这些矿床具有相似的成因机制.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支持矿床同生沉积成因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湘中锡矿山锑矿床目前研究程度已经很高, 但对该矿区锑矿石发生巨量堆积的原因仍不清楚。热液矿床巨量矿石的堆积过程, 实际上就是大规模流体汇聚并发生有效沉淀的过程, 因此, 对锡矿山矿区流体演化过程和沉淀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解决其巨量矿石的堆积机制问题。锡矿山矿区方解石非常发育, 且与成矿关系密切, 是研究该区流体作用的理想对象。对该区不同期次方解石进行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研究, 初步刻画了该区流体演化过程和矿石沉淀机制。研究表明, 不同期次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类型基本相同, 主要为Ⅰ型(纯液相包裹体)和Ⅱ型(富液相两相包裹体), 但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主成矿期流体包裹体不发育且个体小, 成矿晚期流体包裹体发育程度中等且个体较大, 成矿后流体包裹体非常发育且个体很大。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显示, 该区经历了2次独立的成矿事件: 主成矿期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中低盐度的热液, 这种热液有利于锑的大规模迁移, 矿石沉淀机制为流体混合作用; 成矿晚期流体为中温、低盐度热液, 这种热液中锑的浓度明显小于主成矿期, 矿石沉淀机制为冷却作用; 成矿后还存在一期热液事件, 其流体为一种低温、低盐度热液。锡矿山矿区矿石巨量堆积主要与主成矿期成矿作用有关, 该期成矿流体中锑的浓度高, 流体规模巨大, 且流体混合作用这种矿石沉淀机制非常有利于超大型锑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湖南黄沙坪W-Mo-Bi-Pb-Zn多金属矿床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湖南黄沙坪W-Mo-Bi-Pb-Zn多金属矿床规模大、矿种多、范围小、分带明显,是南岭有色金属成矿带的代表性矿床之一。成矿地质体为碱长花岗斑岩,与下石炭统灰岩接触带发生大规模矽卡岩化,形成大型钨、钼、铋、萤石以及铁的共生矿床。围绕矽卡岩向外,分布铜锌、铅锌、铅锌银的分带,对应的矿化组合分别为粗粒磁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中粗粒磁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胶状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围绕花岗斑岩,硫化物矿物的δ34S值呈带状分布,其δ34S总体变化为2.3‰~17.5‰,花岗斑岩中浸染状辉钼矿δ34S为17.1‰,矽卡岩中硫化物δ34S>15‰,矽卡岩附近及外侧的铅锌矿体10‰<δ34S<15‰,外围的铅锌银矿体δ34S<10‰。下石炭统中代表沉积特点的细粒浸染状黄铁矿δ34S为-3.1‰~-22.6‰。铅同位素206Pb/204Pb为18.525~18.603,207Pb/204Pb为15.706~15.792,208Pb/204Pb为38.889~39.178。综合研究表明,黄沙坪矿床成矿物质硫和铅主要来自花岗斑岩。经硫同位素热力学平衡计算,引起δ34S值围绕花岗斑岩体分带的主要原因是随温度下降以及物理化学条件变化导致的热力学分馏作用,其次是沉积岩围岩中低δ34S值硫的加入。对南岭地区花岗岩、古生代地层等的δ34S值对比研究发现,引起花岗斑岩岩浆高δ34S值的主要原因是深部富含硫化物(δ34S值高)地层对富含挥发份(Li-F)的碱长花岗岩岩浆的混染作用,其次是成矿作用过程中地层与岩浆的相互作用(包括同化混染)。围绕黄沙坪矿床,湘南地区矽卡岩型钨多金属矿存在一个较高的δ34S值分布区。宝山矽卡岩型Cu-Mo-Pb-Zn矿床矿石硫化物δ34S为-1‰~3.6‰,206Pb/204Pb为18.602~18.672,207Pb/204Pb为15.693~15.780,208Pb/204Pb为38.901~39.186。因此,宝山矿床与黄沙坪矿床的物质来源和成矿机制不同,宝山矿床硫、铅同位素组成集中,分布范围不同于黄沙坪,成矿物质来自岩浆岩。黄沙坪、宝山矿床代表了南岭地区燕山早期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岩浆活动与成矿组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