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长江流域农业的地位,论述长江流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
长江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分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加强长江流域湿地的保护,更好地维持长江流域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分析长江流域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数量、密度和距离上的空间分布差异,以及自然保护区级别及其主管部门的组成结构差异,研究长江流域各子流域内湿地自然保护区分布格局.依据长江流域各省人均湿地拥有率指数和相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等参数,对长江流域各省潜在的湿地保护压力与保护能力进行评估.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调查,探讨了长江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长江流域内湿地自然保护区分布不均、自然保护区之间发展不协调、土地权属无保障和自然保护区分类与管理混乱等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湿地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3.
蒋兴文  李跃清  王鑫 《地理学报》2008,63(5):482-490
利用中国地区1981-2002 年的常规观测资料和ECMWF 再分析资料, 研究了中国地区水汽输送的异常特征、水汽输送异常与长江流域降水的关系及其环流特征。研究表明: 中国地区水汽输送异常存在一些主要的模态, 其中第一模态最为显著, 其空间分布表现为在长江流域的水汽辐合或辐散, 其变化与长江流域的降水存在很好的关系。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偏西偏强, 印度季风低压偏弱, 我国北方地区处于中高纬度槽后时, 大量来自孟加拉湾、南海、西太平洋的水汽在长江以南形成强大的西南风水汽, 与我国北方的冷空气在长江流域辐合, 容易导致长江流域降水偏多。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偏东偏弱, 印度季风低压偏 强, 中高纬为平直西风气流时, 不利于引导低纬海洋水汽进入我国, 长江流域以南没有稳定的西南风水汽输送, 我国北方冷空气偏弱, 不易南下到长江流域, 导致在长江流域没有明显的水汽辐合, 降水容易偏少。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学》2007,(2):44-44
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的(2005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显示,长江流域万元GDP用水量连年大幅下降,2005年仅为1998年的44%。专家称,万元GDP用水量持续走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呈现出相对集约的快速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陈沛然  王成金 《地理研究》2019,38(9):2254-2272
长江流域是中国相对完整的经济区,依托长江的煤炭运输一直是支撑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分析长江流域港口的煤炭运输职能对揭示长江港口在流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刻画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港口的煤炭运输格局与演化过程,重点分析煤炭进出港空间格局演变,归纳主要特征,测度空间集散水平并总结演变规律。借助区位商和进出港系数,分析了长江流域煤炭运输职能空间分异的演变过程,并探讨了不同运输职能之间的空间关系。基于不同阶段下港口煤炭运输的空间特征,本文凝练了长江流域港口煤炭运输的空间模式,全面总结了煤炭运输格局演变的驱动因素。以此,为长江流域港口的建设与功能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论述铁路在我国国内运输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分析长江流域铁路建设的必要性,探讨长江流域铁路建设形成网络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7.
周霞 《地理教学》2010,(22):9-10,15
[探究活动1]阅读课文及图片,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鲁教版教材已经提供了“长江流域图”、“沿32°N中国地势剖面图”、“长江流域主要资源分布图”、“长江流域经济分布图”、“长江主要港口分布及各河段通航能力示意图”,还需要补充“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相似文献   

8.
依据2009年全省湿地资源调查成果,从湿地类型、面积、分布、动植物资源等方面分析了江苏长江流域湿地资源现状与基本特征,探讨了江苏长江流域湿地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建议通过加快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建设、推进江苏长江流域湿地保护与管理规划编制,加强流域湿地保护体系建设等措施,遏制流域内湿地整体生态质量退化、生态功能下降的趋势,实现江苏长江流域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长江流域各个城市的决策部门的领域者,过去先后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宏伟设想,但对于国际化都市的基本概念、理论与实践的一些问题尚未解决,作者就长江流域内四大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建设问题作了系统分析,并对长江流域四大城市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这是在长江流域山地开发与灾害防治学术交流会上许多与会者的意见。此次会仪山中国地理学会山地研究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长江流域开发研究会和四川省地理学会联合主办,于1990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在成都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长江流域内11个省市及流域外4个省市的有关专家、科技工作者和领导,共108人。提交给会议的文稿66篇,文集2本。 与会代表就长江流域山地开发,长江经济“走廊”的建设,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旱涝等山地灾害的发生、发展、成灾和分布规律及防治,山地开发与灾害防治的相互关系等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地交流和讨沦。其较为一致的认识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长江流域大气水汽输送和水分平衡等问题曾有过一些研究。由于当时条件的局限,仅利用个别年分的资料或利用几个年分夏季的资料对长江流域部分地区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2.
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该文运用不同测度指标从动态和静态方面分析了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自1992年以来,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迅速拉大,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水平及区域城镇化水平由东向西呈明显的阶梯状分布。动态分析进一步表明,目前长江流域东部地区仍以较快速度发展;中部地区发展速度放慢;西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的促动下,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与中部地区的差距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13.
长江流域农业资源、生产基础的优势明显,在我国国民经济和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中具重要地位。根据现阶段农业的主要问题和入世(WTO)后农业环境的变化,21世纪长江流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对策是:建设面向国际市场的专业化生产基地;推进名、特、优农产品的产业化开发;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农业生态及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持续生产能力等。  相似文献   

14.
利用传统统计方法和ESDA方法,在ArcGIS和GeoDa等软件的支持下,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及影响因子三个方面对2001年~2011年长江流域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流域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在波动中持续扩大,而相对差异呈现出迅速缩小的趋势;(2)长江流域市域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聚集特征;热点区范围在流域内出现自东向西不断扩散的态势,而以成都城市圈为内环的环状冷点区范围持续收缩;(3)长江流域区间差异对流域总体差异贡献最大,虽呈现出缩小的趋势,但仍然是区域经济的主要差异;(4)多元回归模型显示历史经济基础、区域发展策略及地理区位是导致长江流域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其中区域发展策略对区域差异的影响程度最深。  相似文献   

15.
n27 2004032084三峡工程对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二公fect of theT坛份Gorge Project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 theYan矛ZeRiverB明in/陈勇柏//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一2(X)4,13(2)一109一113 在分析长江流城可持续发展限制因子的基础上,从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发电效益、航运效益以及三峡工程效益发挥的可持续性方面,研究了三峡工程对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论述了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中游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及库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认为,三峡工程是开发和治理长江的关键性过程,为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和可…  相似文献   

16.
正《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以来环境考古》是朱诚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近20年在长江流域进行环境考古科研工作的心血结晶,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该专著共分十一章:第一章总论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环境考古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晚冰期以来湖北神农架大九湖地区环境演变的泥炭地层记录研究成果;第三章至第十章分别介绍了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考古遗址时空分布与  相似文献   

17.
长江流域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等相关方法,对长江流域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其2000—2017年城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江流域城镇化是其旅游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而其旅游经济发展不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 2)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政府调控、产业结构、交通密度、接待设施是影响长江流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城镇化通过作用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政府调控、产业结构、交通密度5个因素而间接影响旅游经济的发展; 3)长江流域上游、中游、下游区域的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陈利顶  傅伯杰 《地理科学》2000,20(4):301-306
阐述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概念和特点,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长江流域7省1市人例,从自然和经济的角度评价了长江流域各省市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动态变化。评价结果表明:9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各省区人工资本积累能力、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资源支持能力总体上为持续上升趋势,但各省区增长的速度略有差异;而自然资源的支持能力为不断下降趋势,同时人口压力还在不断加大;环境资源支持能力各省  相似文献   

19.
基于1960―2015年长江流域128个站点的月风速观测数据,结合地形特点将长江流域分成5个子区域,并运用一元线性回归、相关分析和修正的Mann-Kendall(MMK)检验对长江流域风速变化趋势的时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960―2015年长江流域年平均风速以-0.006 5 m/s·a的速率显著下降,5个子区域中,区域中下游丘陵与平原区(R1)下降最显著,上游青藏高原区(R5)次之,上游盆地区(R3)变化最小。2)季节上,全区风速春季下降最快,夏季最慢。而子区域除R1冬季降幅最大外,其余区域季节风速变化速率也为春季降幅最大,夏季最小。逐月变化上,流域整体风速3月下降最快,8月最慢,各子区域风速最大降幅也集中在3月。3)空间分布上,长江流域年平均风速降幅呈现东部大、中部小、西部较大的特点,全区50%的站点下降趋势显著,且这些站点集中分布于R1地区。此外,4个季节风速与年风速的变化趋势呈现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4)长江流域风速下降与北极涛动(AO)指数上升、区域气候变暖和城市化加速等有关。  相似文献   

20.
基于气象旱涝指数的旱涝急转事件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家伟  陈华  侯雨坤  赵英  陈启会  许崇育  陈杰 《地理学报》2019,74(11):2358-2370
基于长江流域212个气象站点1961-2017年的日降水资料,借助标准化加权平均降水指数(SWAP),结合多门槛游程理论,提出一种识别旱涝急转事件的新方法。方法应用于旱涝急转事件高发的长江流域,分别从典型站点旱涝事件分析、区域典型旱涝急转事件分析、旱涝急转事件时空分布规律分析等角度,探讨了长江流域1961-2017年旱涝急转事件规律。结论显示:①SWAP指数对于旱涝事件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②聚类方法可聚合相似旱涝急转事件,2011年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事件中干旱事件占主导地位,持续时间远长于洪涝事件。③ 长江流域旱涝急转事件呈现明显的区域规律:上游发生频率较低,中下游偏高;此外,长江流域多数分区近期旱涝急转事件发生频率呈现上升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WAP指数并结合多门槛游程理论的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识别旱涝急转事件,可进一步应用于旱涝急转事件的预测及评估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