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东非、莱茵和贝加尔裂谷系的热流研究结果表明,大地热流值取决于该地区大陆裂谷的类型、裂谷的阶段、裂谷内的构造和最新构造运动的时期,它们与内生作用过程和较流层挤入的位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伊舒断裂带深部和浅部构造、地球物理场、岩相及火山岩化学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伊舒断裂带具有大陆裂谷特征,是东北大陆裂谷系的一部分。并讨论了它的形成和与地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至少有四个大陆裂谷带内部或边缘发生了地壳深震(>20km)。其中大多数地震(M≥5.0)为走滑或斜滑机制,它们的T轴方向接近于一裂谷带浅部正断层作用有关的T轴方向。多数地壳深震沿具有较冷的且厚度较大的地壳部位的裂谷边缘发生。然而,也有一些地震发生在具有高热流的区。这些地区也表现为高应变区,这可能是影响可观测深度的一个因素。我们认为地壳深震或是代表了裂谷带相对于邻近稳定区的相对运动,或是表明了裂谷作  相似文献   

4.
沂沭大陆裂谷的生成与演化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沂沭断裂带的大地构造背景、边界断裂、地貌、沉积岩相、火山和地震活动、地壳深部结构、重力、地热等的分析,说明沂沭断裂是一条中生代的裂谷,并给出了裂谷的形成机制及其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东亚大陆伸展和裂谷作用与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大陆岩石圈的伸展作用是块体分裂,大陆解体和漂移过程中必需的第一步,而伸展作用的模式则取决于驱动力系和大陆岩石圈的反响。所以不同类型裂谷的形成与地球深部地壳与地幔结构,深层过程及其力学机制密切相关。这是回答控制大陆生长与为什么会开裂的关键所在。本文在研究了系列裂谷构造的基点上,阐述了大陆裂谷的特点,地壳与地幔构造背景和地球物理场特征。论述了裂谷形成和其分类,讨论了我国攀西裂谷和莱茵地堑的深层过程。由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松辽、下辽河盆地深部和浅部构造、岩相、岩浆活动、地温变化的综合分析,认为它们应属大陆裂谷。全文还讨论了它们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地震地质》1985,7(3):62
由中国岩石圈委员会主办,国际岩石圈委员会和中国科协资助的国际“深部过程与大陆裂谷”讨论会将于1985年9月9—13日在成都举行。为了迎接这次会议的召开,国家地震局地质所编辑出版了《大陆裂谷与深部过程》专集,共收入研究成果18篇,其内容主要是针对该会  相似文献   

8.
在大陆裂谷附近的下地壳中发生地震一直令人费解,这是因为人们一般认为下地壳太热,不会发生脆性破裂(Ruff,2004;Chen and Molnar,1983)。这类异常事件通常被解释为下地壳温度低于正常值(Doserand Yarwood,1994;Shudofskyet al,1987)。但是如果下地壳温度确实低以致引发地震,那么它下面的上地幔温度也应足够低(Chenand Molnar,1983),然而我们至今尚未观测到上地幔地震(McKenzieet al,2005)。大量下地壳地震发生在新西兰的一个活动大陆裂谷———陶波火山区(TVZ)的西南端附近(Sherburn and White,2005)。在此,我们采用由密集部署的地震…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20世纪80和90年代大陆动力学研究计划的主要研究内容,介绍了美洲大陆动力学计划、欧洲上地幔探测计划、全球及区域地球形状及其变形编图计划、大陆地壳断层探测计划及经济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经常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活化的克拉通在其演化的不同阶段经历过裂谷作用,在这些地区有分割的地堑构造,有些地堑已变成现代的活跃地震带,如中国山西临汾地堑,中国河北邢台地堑和美国的新马德里地堑。大量资料表明,这些地区的地震成因与许多地质、地球物理条件有关,而不仅仅是活动断层。以临汾地堑为例,地震发生过程涉及到下列因素:(1)地堑周围强度较大的变质岩,这些岩体在区域应力场作用下产生应力积累;(2)地堑内5-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对北美洲板块划分了3个板内地震区,对加勒比板块划分了6个板间与板内地震区,对斯科舍板块划分了7个板间地震区,对大洋海岭地震带划分了4个板间地震区,对大陆裂谷地震带划分了3个地震区.从孕育周期界定与主震事件判识角度,分析了这些地震区大(巨)震事件孕育过程,研判了其未来震情.结果表明:关塔那摩-圣胡安与波哥大-阿里卡-瓦尔迪维亚地震区未来有巨震发生;普利茅斯-库马纳与贝加尔湖地震区未来有大震或巨震发生;哈利法克斯-纽约-亚特兰大、阿拉斯加半岛、波兹曼-华雷斯城、韦韦特南戈-科万、加拉加斯-库库塔、巴拿马城、太子港-金斯顿-特古西加尔巴、蓬塔阿雷纳斯、南桑威奇群岛、蒙塔古岛、布里奇曼岛、朱巴-布琼布拉与夏威夷群岛地震区未来有大震发生;大洋海岭地震区B与阿塞拉-利隆圭地震区未来有强震或大震发生;西斯科舍海盆地震区未来有强震发生;斯科舍海盆、大洋海岭地震区A与大洋海岭地震区C当前孕育周期主震事件已发生,目前处于余震活动期;对于蒙塔古岛东部地震区,若2006年MW7.4级地震为主震事件,则该区未来有可能发生MW7.0级左右余震,若非主震事件则未来将发生MW7.6~7.8级地震.本文所得结论可供有关国家相关部门参考,以采取有效防震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3.
深部过程与大陆裂谷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9月9日至13日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举行。这次会议是受国际岩石圈委员会委托和支持下召开的。中国岩石圈委员会主席团主席陈宗基教授、程裕祺教授、马杏垣教授和刘东生教授曾召集多次会议,成立了组织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进行筹备·会议由陈宗基教授和F.C.Froidevaux教授(法国)主持召集。参加这次会议有14个国家55名外国学者和150余名中国学者。会议期间的大会报告、小会报告及张贴的论文约130余篇。其中,中国地球科学工作者在多年对裂谷、断陷、盆地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论文77篇,包括了中国的攀西裂谷、汾渭地堑、东部郯  相似文献   

14.
现代大陆裂谷是板内岩石圈正在开裂的构造活动强烈地带,地震活动频繁,不同地质时期的裂谷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大陆裂谷是窥视板内岩石圈变形、深部构造运动、地球动力学、地震发生过程以及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和富集条件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地块及其周缘地区的地震动力学和强震危险性研究,是检验和发展活动地块理论的理想场所。近年来,伴随青藏高原动力学研究视角的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国内外新的地学研究热点。项目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东端、我国重点强震危险区之一的鄂尔多斯活动地块为研究对象,构建活动地块及边界带三维深浅结构和构造变形模式,建立适用于板块内部的强震孕育动力学模型,完善大陆强震孕育和发生的活动地块理论,研发具有物理意义的时间相关强震预测理论模型,提出地震危险性理论预测技术规程。我国科学家20世纪末提出的大陆强震受控于活动地块的理论,为中国大陆强震危险地点预测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但是如何将该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的强震危险性预测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活动地块运动和变形如何控制边界带强震的孕育和发生过程。选择鄂尔多斯活动块为研究的目标区,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地块边界带断裂活动习性与强震复发行为;地块及周缘现今三维地壳运动与应变分配;地块及边界带深部结构与深-浅构造耦合;活动地块理论完善与边界带强震危险性研究。项目执行两年来,在几个方面均取得了进展和初步成果,建立了主要边界带断裂强震复发行为模式,获得了地块及周缘不同类型现今三维地壳运动状态,建立了关键区域地块边界带深-浅构造耦合构造模型,开展了边界带强震危险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17.
藏南裂谷系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藏高原的南部发育了数条近南北走向的巨型构造,地质学者通常称之为藏南裂谷系,目前对该裂谷系虽有所研究,但对它们的形成机制、深浅部构造关系等仍存在很大的争议。通过综述前人对藏南裂谷系的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等特性,及其与尼泊尔地震的关系,对该裂谷系的形成机制进行论述,认为藏南裂谷的形成机制与典型意义上的大陆裂谷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8.
用四川省物探大队1984年编制的1:100万康滇大陆古裂谷带地区航磁异常图,计算该区居里深度。该图包括的面积约60万km2,自东经98°至104°30′,北纬24°至34°。在图上以5km的点距取数,100km×100km的方块作个别分析,每块面积与相邻块相重叠一半。每个块内的数据采用频率域的矩谱法及空间域的线性反演及积分迭代法进行分析计算。为了验证方法的可行性作了理论模型计算。 由计算结果得到该区居里温度等深线图,居里点温度的深度在20km至33km之间。结合大地构造特点及已知地热资料,对图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用康滇大陆古裂谷带地区航磁异常计算居里深度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用四川省物探大队1984年编制的1:100万康滇大陆古裂谷带地区航磁异常图,计算该区居里深度。该图包括的面积约60万km2,自东经98°至104°30′,北纬24°至34°。在图上以5km的点距取数,100km×100km的方块作个别分析,每块面积与相邻块相重叠一半。每个块内的数据采用频率域的矩谱法及空间域的线性反演及积分迭代法进行分析计算。为了验证方法的可行性作了理论模型计算。 由计算结果得到该区居里温度等深线图,居里点温度的深度在20km至33km之间。结合大地构造特点及已知地热资料,对图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地球壳幔结构的研究是地震学的一个经典课题。在所有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地球物理方法中,地震波方法是最有效、最精确的一种工具。文章介绍了中国大陆壳幔结构研究的进展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