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邱传涛  罗克勇 《高原气象》1990,9(2):190-193
Ⅰ.引言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区的主要灌溉农业区,水资源十分宝贵。研究该地区水分平衡,无论对天气气候的形成,还是对水资源的工农业潜力的估算都有重要意义。蒸发是水分平衡方程的重要分量,而实际蒸发(蒸腾)量是与  相似文献   

2.
由朱岗先生编著的《自然蒸发的理论及应用》一书 ,已由气象出版社出版。水分蒸发现象 ,不仅构成地球上水分循环的重要部分 ,而且随着蒸发潜热的收支 ,也是地球上热能交换的重要因子 ,其中空中水分蒸发现象与地方天气预报有关 ,而从陆地和海洋的蒸发 ,不仅为气象学和气候学中的问题 ,而且涉及到地球物理学科的其它学科 ,如水文学和海洋学等。研讨从自然表面的蒸发作用 ,以及自然土壤的干化过程 ,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及实验观测之困难 ,进展较小。本书对此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就蒸发问题对地球表面水分平衡和热量平衡的作用 ,及蒸发过…  相似文献   

3.
蒸发测定和计算方法在我国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蒸发在水分平衡和热量平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干湿评定、水文计算、水利建设、农田灌溉管理、作物产量估测、土壤水分预报等各项研究和实际工作均需要蒸发资料。研究蒸发的方法,一是用仪器测定;另一是根据经验的或半经验的公式计算,特别是利用气象观测资料进行气候学计算。后者受到较普遍的重视。建国以来,气象、水文、地理、土壤和农学等科学工作者,对以上方法做过许多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蒸发和蒸散的测定与计算方法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前言水面、陆面蒸发和作物地段的蒸散,不仅涉及气象学和气候学,而且与地球物理学的其它学科,如陆地水文、海洋和地质等密切相关。这些学科都从不同角度对蒸发、蒸散问题进行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蒸发是水分平衡、热量平衡方程中的主要项,同时蒸发过程的机制,又联系到空气近地面层中乱流交换的特征及规律,因而蒸发  相似文献   

5.
最大蒸发量的计算、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力 《气象学报》1982,40(2):219-228
本文利用潘曼(Penman)公式E_0=(ΔH rE_a)/(Δ r),计算了宁夏各地自然蒸发量E_r值,分析了E_r的时空分布特征;以E_r/r的比值(干燥指数)作为划分宁夏农业气候区域的指标,并根据E_r=L_iE_0的关系式,订正了宁夏地区春、夏、秋各季的转换系数K_i值;以计算出的农作物各生育期内自由水面蒸发量E_0值和实测田间蒸发量′fc的比例系数(′fc/E_0),作为土壤-植物-近地表层这个系统的水份状况的重要指标,鉴定出了宁夏灌区小麦、水稻、小糜子等主要作物生育期的蒸发系数j_t值和耗水量。用水分平衡方程式,求出了作物灌溉量和生育末期土壤水分储水量,为研究宁夏农业气候区划及建立农作物水分平衡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夏季河西地区绿洲-沙漠环境相互作用热力过程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从绿洲和沙漠地面能量平衡方程和水分平衡方程出发,得到了表达绿洲稳定度和绿洲环流的表达式,绿洲地表温度低于沙漠的最主要原因是绿洲地表明显的蒸发。绿洲上大气稳定度的增加对于维持绿洲是一个重要的自我保护机制。从动力学角度来看,绿洲区明显的下沉(上升)运动将使大气稳定(不稳定)。反照率效应将减弱绿洲风环流,相反,蒸发效应会驱动它。绿洲中过多的蒸发使绿洲地表温度低于周围沙漠。这种温度差异使绿洲风环流产生,并且使绿洲区产生下沉运动、沙漠区产生上升运动。  相似文献   

7.
在《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编制有测定蒸发量的项目。由于影响蒸发速率的因素很多,如蒸发面的性质、大小、蒸发面上空气的相对湿度、风速、气压,蒸发体的温度及水中所含杂质的多少等等,因此,要测定自然条件下蒸发量的准确数值,是十分困难的。目前,由于70cm 高的小型蒸发器构造简  相似文献   

8.
向可宗 《气象》1981,7(11):24-24
作物叶茎蒸腾与株间土壤蒸发之和叫蒸散。作物各生育期的蒸散量直接反映了作物的需水情况,对于研究农田水分平衡、确定旱涝指标以及农业气候区划等都有重要意义。 五十年代初,彭曼根据能量平衡方程,导出一个蒸散量计算公式,但由于所涉及的物理量多而且难于精确测定,故其应用受到限制。布雷特莱—泰勒尔在彭曼公式的基础上,根据统计分析,略去了土壤热通量等对蒸散影响很小的项,建立了如下的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9.
汪永钦 《气象》1982,8(1):25-28
关于农田蒸散力(ETP)的计算和测定方法以及作物需水量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气象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从水分平衡的观点来看,鉴定一个地区的水分资源,确定农田干湿程度及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利弊,不仅要研究作为水分主要收入量的降水量,而且还要研究作为水分主要支出项的蒸散量。就农田来说,后者包括作物的蒸腾和株间的土壤蒸发。  相似文献   

10.
水分平衡的桑斯维特估算法是研究地表水分资源问题的著名气候学方法之一。尽管人们对这一方法有各种批评意见,但因它所需的输入数据仅限于一些最易获得的常用气候数据,故至今仍为人们经常采用。为了计算水分平衡各分量,桑斯维特等设计了几组查算表。其中重要的一组是表  相似文献   

11.
测量水面和土壤的蒸发、植物的蒸腾对农业和水文气象研究,对水库、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的设计和作业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的水份管理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蒸发测量是很重要的,但影响蒸发的因素太多,现有的测量仪器测量的结果还不能真正代表自然状态下的蒸发,而且不同类型观测仪器的比较很困难。一、影响蒸发的因子蒸发表面可以是自由水体表面,也可以是没有植被的裸地和有植被的地面。现分述如下: 1.自由水体表面直接影响蒸发的因子有如下几种: (1)热量供给主要热源是太阳辐射、天空辐射和周围其他的辐射体。在大的水库,流入和流出气流也带进和带  相似文献   

12.
可能最大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关系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军 《气象》1994,20(9):44-47
探讨了农田水分平衡中主要因子-降水和蒸发的关系。估算了可能最大蒸发量与水分余亏量,并绘制其空间分布图。这对于掌握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地区旱涝发生规律,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及评价农业水分资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国陆面蒸发量和蒸发耗热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是《我国辐射平衡、热量平衡及水分平衡的研究》工作中的一部分。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采用了只需要一般气象台站的基本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就能确定全年及各月蒸发量(蒸发耗热量)的大气候计算方法,并选择了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又应用水文资料来验证,最后得出适合于我国实际情况而精度较好、又计算方便的方法——巴哥罗夫,H.A.法。计算了全国209个台站的蒸发量和蒸发耗热量,并绘制了全国全年及各月分布图,分析了时空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干旱及半干旱区土壤水热传输模式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本文发展了一个干旱地区土壤中水分及热量传输模式。首先从土壤孔隙内水汽运动研究入手,阐明了在土壤深层孔隙中水汽压与液面饱和值之间处在平衡态,而土壤表层则处在非平衡态,因而必要在计算表层蒸发的公式中引入必要的土壤表层阻力,才可使模式简单实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液态水及汽态水运动耦合的多层模式,并用HEIFE沙漠站的资料对模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此模式较好地再现土壤内及地气界面上的水热交换过程,并且也表明干旱地区土壤中水蒸汽输送对水分平衡及蒸发的计算是重要的。这种模式很易推广到气候研究的干旱土壤下垫面的模式中去。  相似文献   

15.
东营市农业气候资源环境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1954-2000年气候资料,用辐射公式和高桥浩一郎公式分别计算了东营市的太阳辐射和蒸发,对农业气候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用水分平衡方程对农田水分盈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年平均气温升高的大背景下,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和年平均风速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植物对降水截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降水资源是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主要水分来源,植物通过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维持正常生长发育,降水不仅影响自然植物物种分布,也影响植物生产力。由于未考虑植物冠层对降水的截留作用,在水资源评估和农田水分平衡研究中往往高估降水作用,因此,讨论降水截留在水文生态学和农业气象学中均有重要意义。该文系统介绍降水截留的观测方法,包括间接测量法中各分量测定方法、直接测量法详细过程及应用各种方法需注意的问题;系统回顾有关森林和农作物对降水截留的研究成果;探讨在植物对降水截留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截留概念的理解不同导致截留测定结果差异显著,没有完善的方法导致测定结果准确性不足,植物种植密度不同导致截留差异,降水强度不同导致截留差异,风速、植物形态结构、叶片表面特性等因素也会影响降水截留的大小。降水过程中植物叶面蒸发问题、降雪的截留问题、风的影响、研究尺度、研究方法以及综合模拟模型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7.
山地蒸发的计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傅抱璞 《气象科学》1996,16(4):328-335
本文研讨了山地下垫面蒸发的计算,提出了根据迳流系数和降水强度确定计算蒸发公式中与地形、植被、土壤等下垫面特性降水性质有关的参数的方法,经实际检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引言降水量是气候的重要标志,降水量的多少关系到水分平衡计算、气候环境变化及其评估等,因此,降水量观测的准确性十分重要。影响降水量观测精度的因子除了仪器系统误差和观测随机误差外,还存在仪器设置高度与地表面之间的降水量差值问题。人们真正需要的是,降水量到...  相似文献   

19.
植被冠层截留对地表水分和能量平衡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尹伊  陈海山 《气象科学》2013,33(2):119-129
利用NCAR_CLM4.0模式,通过有无植被冠层截留的试验对比分析,讨论了植被冠层截留对全球陆面水分和能量平衡产生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就全球水分平衡而言,不考虑植被冠层截留时,全球平均土壤总含水量、表面径流和次表面径流增加,蒸散发减少.空间分布特征表明,低纬地区各水分平衡分量全年维持较高的差值分布,并随季节变化沿赤道南北振荡;北半球中高纬高值区有春季扩张、夏季极盛、秋冬季撤退的趋势.冠层截留消失后冠层蒸发的消失是蒸散发减弱的主要原因.对于能量平衡而言,不考虑冠层截留时,全球感热通量增加,冠层感热的增加明显大于地面感热的减少;潜热减少.此外,不同植被类型对不考虑冠层截留后产生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45年来中国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申双和  盛琼 《气象学报》2008,66(3):452-460
蒸发是地表热量平衡和水分平衡的组成部分,是水循环中最直接受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影响的一项.进行蒸发量变化的研究,对深入了解气候变化、探讨区域与水分循环变化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利用中国472个气象站1957-2001年20 cm口径蒸发皿的实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小型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尽管在这45年间中国年平均气温以0.2 ℃/(10 a)的趋势递增,但是蒸发皿蒸发量总体上却以-34.12 mm/(10 a)的速度递减.蒸发皿蒸发量显著上升的地区只集中在少部分地区,如大兴安岭北部和北山地区;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区则集中在东部、西北北部和南部及西藏南部.通过对彭曼公式中能量平衡项和空气动力项的分析表明,东部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是因为供蒸发的能量显著减少,而西部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是供蒸发的动力下降所致.对各气象因子的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表明,影响蒸发量的主要因子为风速和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