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非开挖技术在21世纪中国管道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21世纪中国处于管道大发展时期,“西气东输”、“北气南送”等重大工程的全面启动为非开挖技术提供了新的契机。从城市天然气、油网、多介质管道的发展情况及其今后的规划阐述了非开挖技术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面向21世纪中国管道建设,非开挖行业需要致力研究的新技术、新机具和新工艺等。  相似文献   

2.
关于地球科学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德滋  赵连泽 《江苏地质》2001,25(3):129-133
世纪之交的我国地质行业和地质学人才培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而资源、环境与灾害已成为新世纪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面对挑战和机遇,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创建“地质学“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为契机,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探索并建立了基础型和应用型两类地质学人才的培养体系,依托本系雄厚的教学科研基础和师资力量,建成“三三三“培养模式和全新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七年来改革成果丰硕.2000年以来,在教育部世行贷款重点教改项目支持下,结合地学类学科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正在努力探索按“大地学“口径培养人才的模式,创建培养具有大理科基础、大地学特色的地球科学人才的实施方案,为我国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等的迫切需要培养新一代地学人才.  相似文献   

3.
《地球科学概论》是大学一年级地质类学生的学科基础课,也是专业入门课,承担着构建专业知识框架、培养地球科学兴趣等重要任务。文章系统梳理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概论》的发展历程、教学理念形成与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重点阐述了教学理念形成过程中“因材施教和因才施教”等4种教学思想及其应用效果,强调了高水平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提出了模块化教学体系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我校两本教材各自的优势。在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方面,首先是将理论学习和实践课程的学时对半,突出了该门课程的实践特色;其次是将以往单一的课堂授课的教学方式,逐渐过渡到课堂理论授课、室内和野外地质实践、平台在线学习和虚拟仿真野外实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希望我校上述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能为相关院校同类课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1“211工程”的涵义 在即将告别旧世纪迎接新纪元的20世纪90年代,“211工程”的提出和实施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个新的伟大创举。 早在1992年,“211工程”就在酝酿之中.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一纲领性文件中明确提出,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1993年7月,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对“211工程”进行了总体规划,同时,《“211工程”实施意见》也即将出台,预计将会推出一些新的重大举措。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教委有关文件精神,“211工程”项目的涵义可以简要地归纳为3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还有5年就到21世纪,是人才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如何改革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已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教育现状与弊端,提出作者大学教学30余年的经验总结-“以心教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原则与方法;“以心教学”变革教学思想-改革三个错误教学观点,摆正两个关系,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统一;提高教师素质,革新教学内容,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改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人是离不开人类所依赖的“自然社会”的,而建筑活动作为人类一个车要的生活组成部分,如何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环境“共生”,是摆在建筑师面前的重要任务,是对建筑师们提出的挑战,也是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严峻任务。可以预言,“生态建筑”将是21世纪人类社会建筑活动的主流建筑形式。阐述了如何实施“生态城市”、“生态建筑”  相似文献   

7.
6、“2020年我国地质工作发展”研究报告通过评审验收 据21世纪中国地质分会报导,2005年5月20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有关专家对“2020年我国地质工作发展”综合研究报告评审验收.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信息社会即将来临,新经济的涌现,全球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的萌发,使地理科学面临着蓬勃发展机遇.陈述彭院士敏锐地注意到这一重要的发展趋势,在香山科学会议第169次学术讨论会上(2001年9月24~26日),呼吁地理学界应该转变观念,抓住机遇,积极地投入到地球系统科学中去,通过全球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构建21世纪信息时代的新兴的地理科学. 本次会议以"社会信息化与人地关系"为主题.与会科学家紧紧围绕从人地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出发,就面向信息时代人地关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以建立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人地关系新的理论与方法,推动人地关系研究的深化.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郑度院士和刘纪远研究员担任本次会议的执行主席.  相似文献   

9.
序(代前言)     
李廷栋 《地质学报》2011,85(11):前插1-前插2
纵观全球地质科学发展历程,如果说20世纪以前的地质工作大多是探索原理、提出假说为主的话,那么21世纪的地质科学则步入了“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的新时代,步入了验证假说的新阶段,技术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本专辑是从大地调成果“矿产资源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及规划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2120106600)中汲取精华部分结集而成.  相似文献   

10.
许湘平 《甘肃地质》2000,(2):228-229
高职教育以服务于行业为目的,为了使人才培养与行业标准相衔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缩短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之间的距离,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时应研究行业标准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依据,以行业标准为参考,对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泰山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下的内容,第五章第四节“交互、动态设计及作品发布”。主要内容是学习自定义动画的操作方法。重点、难点是为对象添加与修改动画效果的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12.
在党中央关于进行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精神鼓舞下,我院师生以改革为动力,深入贯彻中央关于科技工作“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促进和加速了科研工作的进程.一九八四年度,我院承担了大量的不同类别的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攻关项目14项.部属项目21项、科学基金项目54项.在广大师生、科研管理人员和有关单位的协作配合下,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在所承担的14项攻关课题中,除了个别项目因特殊原因外,各个项目均按计划顺利完成,将有75%的项目于1985年最终完成.部属21个科研项目中,已完成待评审及按期于1985年完成的占项目数的86%.其他项目也均按计划和协议顺利进行.在已有项目结束的同时,又及时组织新的项目上马.根据部下达任务,正在进行的“秦巴重大基础地质矿产预测研究”已经  相似文献   

13.
搞好面向21世纪的中国水利,必须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重大改变和过渡,灌区规划也必须认真贯彻这一转变,以适应灌区的新发展.通过对大中型灌区灌溉标准问题、井渠结合问题、渠道防渗问题的分析探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地质工程教育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地质工程教育中的“通才”与“专才”问题,认为二者是对立统一于人才主体的同一属性的两个方面,我国的现实情况应以培养“通才”为主,适当兼顾对专业人才的需要。继之,讨论了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柔韧性,提出现阶段地质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应以“传播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指导思想,把改革的重点放在课程整合和内容优化上。  相似文献   

15.
省内     
《湖南地质》2011,(11):12-13
湖南“两整治一改革”获好评 10月21日,国土资源部“两整治一改革”检查组一行五人来到湖南,对我省国土资源系统开展的“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进行为期一周的检查验收。26日,部检查组与我厅交换检查验收意见。检查组认为,湖南省国土资源系统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以来,坚持以廉政风险防控为主线,以风险排查为重点,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的建筑像一部独立的机械,自由地发挥着功效,几乎与环境相脱离。而21世纪的建筑应该从独立的建筑中脱落出来,除了有别于纯粹封闭的几何形体外,还应该与自然环境零距离接触,达到建筑与环境的一体化”。——伊东丰雄  相似文献   

17.
为贯彻科研工作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方针,交流我国滑坡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提高滑坡研究和防治水平,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经与有关部门、院校和科研单位商定,中国科学院决定于1987年10月21日至  相似文献   

18.
地质力学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从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以及应用传播体系等方面提出地质力学再创新的新思路,从许多方面具体地提出如何发展地质力学,建立面向21世纪的地质力学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各位代表、各位嘉宾: 昨天,我们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新中国地质工作50年暨中国地质学会成立80周年纪念大会”,今天,中国地质学会在这里继续举行“中国地质学会80周年—面向21世纪地质科学讨论会”。田凤山部长作为中国地质学会的理事长将要作主题报告。我受田部长委托,谨代表国土资源部,对中国地质学会成立8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 中国地质学会是历史悠久、会员众多、人才济济、生机勃勃、在国内外都具有很大影响,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学术团体。80年来,团结和组织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以促成地质  相似文献   

20.
普通地质学是地质学类各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引领同学们进入地球科学殿堂的启蒙课。普通地质学内容覆盖面很宽,涵盖了地质学各个分支学科的基础知识,又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培养入门者的地质学思维和构建地质学知识结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普通地质学“小班课教学”研讨式授课模式从转变教育理念开始,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达到课堂、讨论、实验、野外四位一体,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动力与探索精神;培养和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考、交流表达和团队合作等能力;达到综合性、高层次、复合型地学人才培养目标,切实提高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