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津生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1988,(4)
今年,是王之卓教授在教育战线上奋斗的第50个春秋,同时也是他80寿辰,我由衷地祝愿他健康长寿。 王之卓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老一辈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教育家,是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国家科委测绘专业组成员、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第三、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湖北省第六、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第五、六 相似文献
2.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4):279-280
吉林省第一测绘院坐落在吉林省四平市,是吉林省测绘局直属单位,由吉林省编委正式批准具有法人资格的测绘生产实体,是国家首批认定甲级测绘单位。单位现有员工12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8人。全院共六个分院,两个数字化室,一个项目组,三个 相似文献
3.
8月2日至4日,受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邀请,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实验区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原地矿部副部长陈 相似文献
4.
5.
“五十五年尘与土,八万里路云和月。”“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可以说是对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55年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的生动描述和真实写照。
2014年,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迎来了建院55周年的喜庆日子,按照节约、务实、高效的原则,研究院把55周年院庆作为加强文化建设、推进科技创新、扩大影响力的重要契机,围绕着“三个一”活动部署,出版了一本院庆文集、一本科技发展报告,举办了一场地理国情监测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开展了研究院55周年科技成果展,积极做好内、外宣传工作,圆满完成了建院55周年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6.
在举国同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国唯一一家中央级地图出版权威机构——中国地图出版社喜迎建社55周年庆典。
1954年12月9日.中国地图出版社在上海私营地图出版社并入新华地图社后成立。历经55年风雨,中国地图出版社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伴随着新中国快速前进的步伐,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7.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1998,(4)
王之卓院士自1939年从事测绘研究和教育,积60年的成就,无论是德操、学术成就,还是对中国测绘事业的贡献,都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学习的典范。王之卓院士是中国航测事业的先驱。从本世纪30年代后期起,王院士就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并积极撰文,将航空摄影测...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尤其是55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分布更有特点,全国2.1万多千米长的陆地边境线地区,基本上都居住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占到整个国土面积的64%。 相似文献
10.
11.
12.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1,26(2):185-186
徐绍铨教授,男,博士生导师。1939年12月出生于浙江省仙居县。1965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天文大地测量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大地测量系副主任,地学测量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等,现为武汉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同时他还兼任南方冶金学院、长春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理事,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湖北南北极科学考察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测绘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测绘学会工程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全球定位系统》编委。1995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徐绍铨教授自80年代开始,致力于GPS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河北沧州市、河北唐山王滩、福建厦门市、福州市、湖北黄石市、华东地质学院实习场、广东恩平一湛江高速公路等GPS控制网的建立和海南省A级试验网联测等项目。在这些成果中,获省部级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1990年开始,他开展“GPS水准在局部GPS网中应用”的研究,于1992年在国内率先应用于厦门市GPS网中正常高的计算,并获得成功。其原理、方法在十多期GPS培训班上讲授,向全国推广应用。同时完成“GPS高程拟合系统”商品化软件,已在生产上使用。
徐绍铨教授曾先后3次赴南极测绘考察,其中一次是中国首先在东南极考察,是最早登上南极大陆的4名中国考察队员之一。另一次又完成中国首次环球科学考察。他为长城站、中山站大地坐标系统的建立、菲尔德斯海峡、地壳变形网监测、国际南极GPS联测等作了大量开拓性的测绘工作,荣立二等功一次。他参加的南极测绘考察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和国家测绘局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1994年,他又赴南沙群岛,主持南沙群岛与大陆GPS联测,在南沙群岛礁盘上建立GPS点,使南沙群岛坐标系统与大陆统一。
“隔河岩大坝外观变形GPS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研究”是理论结合实践、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的工程项目,徐绍铨教授任课题组长,在他精心组织、协调下,20多位专家、教授、博士生、硕士生,经3年苦心钻研,于1998年3月15日建成并投入运行,在1998年抗御长江特大洪水期间,系统每2h提供的大坝变形资料,为隔河岩水库超蓄调度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从而使清江与长江洪水错峰,为长江防洪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5名院士和5名教授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系统是卫星定位技术、数字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现代数据处理技术等高新技术的集成,是首次成功地将GPS用于大坝外观变形长期连续实时监测,其中监测系统精度达亚毫米级,响应速度小于10min等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获1999年湖北省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并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徐绍铨教授受学校委派,兼任学校与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湖北普赛高新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公司开业仅一年,已承接高坝洲、龙羊峡水电站GPS监测项目。
1998年,徐绍铨教授主持国土资源部“长江三峡崩滑地质灾害GPS监测试验(示范)”项目,开展GPS在三峡库区滑坡监测中的最佳观测时段、最佳时段长度、最佳基准点数、最佳截止高度角、最佳解算软件、采用何种星历等试验。其成果通过专家验收,得到国土资源部的肯定,准备在全库区推广应用。同时,徐绍铨教授正在开发为GPS滑坡监测专用的“直接提取变形量的高精度快速GPS解算软件”。
徐绍铨教授从事测绘教育30多年,先后主讲过《大地测量学》、《椭球大地测量学》、《应用大地测量学》、《GPS原理与应用》等6门课程,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多次获校教学质量优秀一、二等奖及先进教师称号。他主编出版的《GPS测量原理及应用》获全国优秀测绘教材三等奖;他还主编出版了《大地测量学》、参与编辑出版了《椭球大地测量学》、《应用大地测量学》、《BASIC程序设计与测量计算程序》等教材。1994年开始,他牵头与其他教授一道,开展“跟踪学科发展前沿,改造和建设大地测量专业”的研究,提出对原有大地测量专业进行全面改造,增加“大地测量(空间测量技术与地球动力学)”和“大地测量(卫星导航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形成教学、科研、生产三者有机的结合,并富有自身“造血”功能的办学模式,促进了大地测量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该课题成果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获1997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受到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徐绍铨教授主持下的测绘基金项目“基于多媒体的计算机辅助测绘学教学系统研究”,探索了在不同平台上研制测绘学科CAI课件的经验,为测绘学CAI教学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在多年的教学和科研中,徐绍铨教授先后在中外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他还先后荣获湖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洪山区文明市民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14.
15.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1995,(4)
陶本藻教授简介陶本藻教授,祖籍浙江绍兴,1935年生。1954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随即留校任教。1956年随南京工学院测量专修科调整到武汉测量制图学院任教。历任该校讲师、副教'授、大地测量系地震测量教研室主任、大地测量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1999,24(3):282
张剑清教授,男,1946年2月出生,祖籍浙江省杭州市,1964年考入南开大学数学系,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数学系进修班,1980年成为中国摄影测量之父王之卓院士和新中国第一代著名摄影测量专家张祖勋教授的研究生,1982年12月以优异成绩取得硕士学位并留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1987年晋升为副教授;1988年10月至1989年4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测量系进行合作研究;1992年晋升为教授,同年被授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 相似文献
20.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2,27(1)
胡瑞敏教授 ,男 ,196 4年 1月出生 ,博士生导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审组成员 ,中国图形图像学会青年理事 ,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 ,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二届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湖北省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于 1984年、1990年和1994年分别获南京邮电学院学士、硕士和华中理工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方向工学博士学位 ;1994年底进入武汉测绘科技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师从我国著名遥感信息学家李德仁院士 ,从事多媒体信息处理方面的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武汉大学多媒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