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晕渲图自动生产中注记处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利用OpenGL纹理贴图技术,解决了文字位图生成、纹理透明处理、注记定位等技术问题,实现了晕渲图中随地形起伏注记的生成、交互操作和管理,提供了一种为晕渲图配置立体感较强的注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晕渲图的设计与制作一直是地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使用晕渲图展示地形直观、形象、立体感强.目前有多种思路被提出用于改善晕渲图的显示效果,但是在制作小比例尺晕渲图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地形破碎导致难以把握地形宏观骨架,缺少海洋地形或海洋地形过于具体干扰到陆地要素表达,传统的DEM与山影数据叠加的模式使得美观与地形清晰无法兼得,这就需要重新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本文以晕渲图的基本理论为出发点,采用地貌晕渲与分层设色相结合的方法,讨论全球范围的晕渲图制作过程中,不同显示比例尺下DEM分辨率配置技巧、海洋地形展示方法与地形可视化新思路.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保证晕渲图在每级显示比例尺下都能展示出良好的地形效果,为中小比例尺晕渲图增强表现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数字地貌晕渲图像的地形信息量计算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数字图像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对晕渲图像进行处理,通过判定晕渲图地形特征像素,得到晕渲图的特征图,再基于信息论相关理论计算得到数字晕渲图的地形信息量。并利用不同地形区域DEM进行地形信息量的计算与验证分析,实验发现,基于该方法所计算出的数字晕渲图像的地形信息量与其所基于的原始DEM的信息量具有相似的对应关系,表明该方法所计算得到的信息量具有可比性,对数字晕渲图的地形信息量评估及其与要素叠加的尺度一致性和信息载负量研究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地貌晕渲图是指利用数字高程模型( DEM)来生成,可以很好地反映地形、地势的变化,具有较好立体感的地图。本文以地貌晕渲基本理论为出发点,利用Global Mapper软件实现对制图数据的地貌晕渲图自动生成。对制图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地貌晕渲图在计算机上实现的关键技术,整体性考虑对地貌晕渲图效果的影响,合理分析设置Global Mapper软件中的各类参数,并利用Photoshop软件对地貌晕渲图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5.
陈助兴 《地图》1992,(2):17-18,T001
本文叙述的是如何通过一定的制版处理,利用黑白晕渲稿在图上印出彩色晕渲。一、问题的提出在以往的大量地图中,采用晕渲法表现地形地势都是在一色底色上用灰色印晕渲。在印刷过程中,晕渲专有一版。这种方法,从工作上看增加了一块印刷版;从效果上看也不够理想,印出的晕渲对地形地势的表达能力不强。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用彩色晕渲代替黑白晕渲。彩色晕渲虽然好,但做起来比较困难,因为印  相似文献   

6.
陈静  陈帆飞  周强 《测绘通报》2011,(7):27-29,36
采用地形分块晕渲的策略,根据不同地形尺度,采用不同的晕渲方法对全球地形数据进行多尺度晕渲。在此基础上,以WCS方式提供全球地形晕渲数据服务,最后通过试验对上述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7.
以工程应用为目标,设计并实现一个轻便实用、灵活而高性能的地貌自动晕渲系统。在实现该系统时,采用沿地形的走向进行三角面剖分和计算平均法向量的方法,使得制作的地貌晕渲图不仅能准确表达地形,而且具有较好的图面效果。同时提出并使用实现海量数据快速自动晕渲的方法和实现地理要素与地貌晕渲图高精度自动叠加的方法。实践证明,该系统基本弥补了已有系统的不足,能满足大规模数字地图生产制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结合数字地貌晕渲图的地形信息表达特点,解析晕渲信息的产生原理,将数字地貌晕渲信息分为色彩信息和光照信息两种类型,并确定色彩和光照信息度量因子,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异度和信息熵的数字地貌晕渲图信息度量方法,通过试验,初步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胡静妍  孙鹏  李霖 《测绘工程》2007,16(4):67-70,78
介绍平面地图上地貌的表示方法,总结了地貌晕渲法的基本概念、光照原理和设色原理,讨论研究了计算机地貌晕渲的地形建模、坐标转换和光照处理方法,提出地形数据分块的管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VC 和OpenGL实现了地貌可视化及晕渲图制作系统,最后论述了地貌可视化及晕渲图制作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展示了部分系统成果。  相似文献   

10.
地貌晕渲是反映地形特征最直观的方法之一.研究基于1∶10000DEM及1∶50000DLG数据,利用ArcGIS软件,介绍了《陕西省水利普查图集》中地貌晕渲的生产技术方法、地貌类型的高程划分及分级设色方法,并讨论了地貌晕渲在《图集》中的应用,为地貌晕渲图的制作及其在地图集中的应用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一种地形三维数据快速采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旭  翟翊 《四川测绘》2002,25(1):12-14
研制出基于彩色地图的地形三维数据快速采集系统。它通过对彩色地图图像进行分色、定向、跟踪等处理 ,自动、快速获取高精度的地形三维数据 ,以便建立地图数据库、地形三维模型和对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相应数据的更新。  相似文献   

12.
主要讨论研制基于彩色地图的地形三维数据快速采集系统。它通过对彩色地图图像进行分色、定向、跟踪等处理 ,能自动、快速地获取高精度的地形三维数据。提出了新的分色算法和数据压缩方法 ,分色算法简便、快速 ,有很大的先进性 ,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压缩方法有快速、完整地提取等高线特征点的优点。本软件操作简单 ,能自动快速得到高精度的地形三维数据 ,为地图数据库的建立、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入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源  相似文献   

13.
杨旭  翟翊 《测绘科学》2001,26(3):36-38
主要讨论研制基于彩色地图的地形三维数据快速采集系统。它通过对彩色地图图像进行分色、定向、跟踪等处理 ,能自动、快速地获取高精度的地形三维数据。提出了新的分色算法和数据压缩方法 ,分色算法简便、快速 ,有很大的先进性 ,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压缩方法有快速、完整地提取等高线特征点的优点。本软件操作简单 ,能自动快速得到高精度的地形三维数据 ,为地图数据库的建立、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入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源  相似文献   

14.
研制了基于彩色地图的DEM快速生成系统。它通过对彩色地图图像进行分色、定向、跟踪等处理 ,自动、快速获取高精度的地形三维数据 ,然后再利用RSI公司的软件IDL快速建立DEM  相似文献   

15.
针对同一空间数据跨不同媒介出版时存在的重复地图制作以及视觉表达效果不统一问题,提出了地图跨媒介出版的概念。通过分析现有地图数据模型,深入挖掘PDF结构中标识内容对象、逻辑结构对象以及可选内容对象等页面内容对象的潜在优势,重点围绕要素对象编码、要素对象结构以及要素分层结构设计了地图跨媒介出版数据模型,该模型突破了过去对满足印刷要求的制图数据和地理空间数据只能分阶段或分模型描述的限制,为地图跨媒介出版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创造了条件。最后经过试验测试,结果表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The South Armorican shear zone is one of the major occurrences of Variscan basement in Europe. The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were to compile a lineament and a structural map from remotely sensed SPOT imagery. Transparent color films, enhanced by high-pass filtering and by stretching color composites, and spatial filtered images were analysed. The major structure mapped corresponds to a dextral transcurrent shear belt in which C and S axes have been described. Late Paleozoic and Tertiary fracturations truncate these structures. The localisation, extension and geometry of granite domes were also precised. Lastly, this study provides a good example of structural interpretation of a moderate-relief terrain using high-resolution SPOT imagery.  相似文献   

17.
利用GIS工具(MapInfo)对地图(例如巢湖地学基地)进行矢量化,打下建立数字化平台的基础。再根据断层,等高线等分布资料,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描绘出整个巢湖地学基地地形分布图。对地形分布图加入它的属性,从而可以比较直观系统地对其分析.也方便了地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全站仪测量地形要素顶部特征点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全站仪在三维数字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获得三维地形图要素的底部特征点相当简单,关键是地形要素顶部特征点利用全站仪是怎样获取的,本文通过几种方法和对应的实测数据对这方面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最后得出全站仪测量三维数字地形图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在MATLAB环境下进行地面模型的构建就是利用测量获得的数据在MATLAB中运用其内部函数,采用合适的插值拟合方法编程,并运用绘图功能实现地面模型的可视化,从而实现其构建。通过实例分别对插值前的地面模型图及其等高线图与插值前后的地面模型图及其等高线图进行比较,结果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