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贝克 《地质论评》1939,4(Z1):241-258
绪论一九三八年二月作者至自流井调查,得遇該地鹽务管理局副局長W.G.Harmon先生,示余曰:「鹽商顔心畬君獲有該地一新鑽井岩層標本,可供參考」。繼該項標本蒙顔君慨然應允供余研究,使余得見該區寶貴之完叠地層,實屬幸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延庆木化石自然保护区的地质条件及木化石出露的地层层位,通过探地雷达探测试验,总结了探地雷达方法用于木化石探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探地雷达法在此项应用中的不足和需要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個人消息     
湖南地質調查所所長劉基磐君已奉委爲江華官营錫礦局籌備委員,不久即將前往視事。聞劉君此去擬暫請長假,假期中該所一切事務統由技正田奇(?)氏負責辦理。  相似文献   

4.
■所自年初遷往安源,因所借葛仙寺房舍不適研究及辦公之用,乃於四月十八日起程遷囘,次日到達南昌。茲將該所近况分述如次: (一)劉辉泗王超翔二君四月二十六日出發,調查南昌進賢間地質。於進賢煤田,特加注意,並在市汉街南之堯峯嶺發見褐炭。據熊功鄉君  相似文献   

5.
中國鎢鑛成因及分類之我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克勤  丁毅 《地质论评》1938,3(3):305-326
地質論評第二卷第五期載有張君兆瑾之‘中國鎢鑛之成因及分類’,又第三卷第一期載有胡君伯素之‘中國鎢鑛分類之我見’,關於成因分類等之研究,該二文中,實多閘发,足供  相似文献   

6.
李承三 《地质论评》1940,5(5):439-440
民國二十八年冬,作者同葉連俊君調查雲南地質鑛產,在鹽津北約三十里之臨江溪(村名),勘察羅要溪一带煤田。晚歸時,發見厚層玄武岩(?)堆積於該溪兩侧,長距約三四百公尺  相似文献   

7.
首次发现产自辽西义县皮家沟下白垩统九佛堂组保存有解剖构造的木化石,利用木化石切片法对木化石解剖特征进行研究。当前木化石均为硅化保存,其中一块标本保存有髓、初生木质部、次生木质部等解剖构造。其髓部主要由薄壁细胞构成,初生木质部为内始式,次生木质部为Protophyllocladoxylon型。部分木化石标本表面密布大小不一的孔洞,推测为昆虫幼虫的觅食痕迹。此外,木化石产出层位还发现有大量丝碳化石,表明义县地区早白垩世九佛堂组沉积时期存在野火事件,而频发的火山喷发活动可能是野火事件的诱因。  相似文献   

8.
《地学前缘》2017,(1):52-64
作为植物化石的重要组成部分,木化石不仅在探究地质历史时期植物群的组成特征和植物界演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反映陆地生态系统古气候变化和古生态环境重建的重要证据之一。中国中生代木化石不仅数量丰富,而且类型多样,研究成果丰硕。近年来,在四川、重庆、云南、辽西和新疆等三叠纪—白垩纪化石产地和层位陆续发现了一批木化石新材料,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中国中生代木化石的多样性的认识,并在利用木化石揭示三叠纪至白垩纪陆相古气候特征和变化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文中重点介绍在四川盆地晚三叠世、辽西侏罗纪燕辽生物群及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中的木化石新发现并分析其古气候指示意义,揭示上述化石所反映的气候降温事件、古气候波动及其与带毛恐龙出现的关系等。通过对中生代木化石多样性演化、时空分布模式以及木材生长轮解剖特征的研究和分析揭示侏罗纪和白垩纪的古气候整体特征,并对中国中生代木化石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浙江新昌下白垩统馆头组是我国南方地区为数不多的白垩纪木化石产出层位。本文报道了新昌地区馆头组木化石新材料及其内含真菌菌丝化石。木化石具明显生长轮,管胞径壁纹孔南洋杉式(多数单列、椭圆形、紧挤排列,偶见双列互生排列);交叉场纹孔南洋杉式;木射线单列式,多数2~11个细胞高。当前木化石新材料具有与现生南洋杉科植物相类似的木材解剖特征,显示其应归入贝壳杉型木属(Agathoxylon Hartig)。鉴于该类型木化石的分类现状仍有待厘清,将其定为Agathoxylonsp.。木化石内含真菌菌丝化石,管状,具横隔,平直或弯曲,常以不同角度分叉,菌丝壁光滑,具典型的锁状联合,属于担子菌类。当前木化石木材组织具有明显的木材腐朽特征,与现代真菌造成的木材白腐一致,推断此真菌化石为木材白腐菌。新昌地区贝壳杉型木属木化石新材料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馆头组木化石的多样性,有助于增进对南方地区早白垩世植物群组成特征的认识。当前真菌菌丝化石是我国南方地区首次发现白垩纪担子菌化石,为探究白垩纪时期森林生态系统真菌与植物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10.
对辽宁北部地区下白垩统沙海组木化石进行的木材解剖学及系统分类学研究显示,木化石均为硅化保存的松柏类裸子植物次生木质部,分别属于Protocupressinoxylon、Protopiceoxylon和Xenoxylon等3个分类群.当前木化石新材料生长轮清晰,早晚材比率在0.84~64之间,年平均敏感度在0.23~0....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首次在大兴安岭中南段侏罗系火山-沉积地层中发现的木化石。化石产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满克头鄂博组中酸性火山碎屑沉积岩中,经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张武研究员详细鉴定,有5属3个已知种和2个未定种。对新发现木化石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描述,讨论了木化石的时代。综合分析所发现化石的组合特征,认为其时代属中晚侏罗世。这些木化石新材料为大兴安岭地区上侏罗统地层区域对比提供了新的古生物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东津  吴昌桓 《世界地质》2007,26(3):267-274
通过对吉林省晚中生代含煤地层中木化石的系统调查,共采集162块木化石,均属裸子植物,共5属8种。其中出现频率最高者为异木属,其次为落羽杉型木属等,Taxadiorylon albertense,T.pseudonlbertense两种在中国为首次发现。笔者将木化石称Xenoxylon latiporosum-Taxodioxylon pseudoalbeltense组合。研究表明,异木属主要生长在温湿的温带气候环境;据目前的资料还不能证明该属是适应能力极强的树种。本文还记述了上述木化石产出的地质概况,并探讨了其地质意义和古环境。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首次在大兴安岭中南段侏罗系火山-沉积地层中发现的木化石。化石产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满克头鄂博组中酸性火山碎屑沉积岩中,经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张武研究员详细鉴定,有5属3个已知种和2个未定种。对新发现木化石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描述,讨论了木化石的时代。综合分析所发现化石的组合特征,认为其时代属中晚侏罗世。这些木化石新材料为大兴安岭地区上侏罗统地层区域对比提供了新的古生物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宁夏地质博物馆馆外陈列14棵异地搬运保存的硅化木化石的保育工作,根据宁夏气候炎热干燥的环境状态,结合以往硅化木保育方法,对宁夏地质博物馆内硅化木进行保护保育工作。因宁夏地质博物馆硅化木化石陈列户外裸露地表,无任何保护措施,又长期遭受水蚀、生物侵袭等,化石表面出现较为严重的风化。按照在射洪地区硅化木保育方法,对宁夏地质博物馆馆外陈列的硅化木进行保育过程中,发现硅化木化石表面鼓包现象。通过控制变量法,对硅化木化石粘合剂材料对比,分析硅化木及粘合剂线性膨胀系数,对比两种不同保存环境下的保育方法和材料,针对化石表面鼓包问题进行工艺方法的改进,得出了在炎热干燥环境下硅化木化石表面鼓包的固结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5.
魏信祥  张雄华  黄兴  栾腾飞 《地球科学》2016,41(10):1771-1780
收集木化石年轮数据有助于古气候重建工作.首次通过对吐哈盆地北东缘中二叠统塔尔郎组中发现的木化石的年轮统计分析,还原了吐哈盆地中二叠世的古气候演化过程.木化石的年轮分析表明:该区中二叠世整体处于季节性明显的北亚热带,气候整体相对温暖,但出现过间歇性相对炎热的气候.木化石较低的晚材率以及部分年轮早材到晚材为过渡突变,反映树木生长时期季节性非常明显,夏季湿热,冬季干冷,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木化石具较高的平均敏感度 (MS平均可达0.4),显示树木生长期间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环境非常不稳定,每年大气降水量有很大的变化.连续年轮宽度的宽窄不一以及伪年轮的存在,表明当时气候变化频繁,整体较为湿润,但也具有干旱-半干旱的波动.   相似文献   

16.
重庆綦江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綦江地质公园发育木化石、恐龙足迹、恐龙骨骼化石、鱼化石、沉积构造、丹霞地貌等地质遗迹景观,木化石和恐龙足迹为园区的导向型景观。木化石分布在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上部砂岩层中,砂岩层含钙质结核,在约300×200m2的砂岩层内共埋藏有60多根木化石,其中一半木化石为钙化作用形成。恐龙足迹集中分布在白垩系上统夹关组(K2j)砂泥岩层中,岩层发育交错层理、波痕和泥裂。在夹关组的3个层位中共发现329个恐龙足迹,其分别属于甲龙类、鸟脚类和兽脚类。园区地质遗迹分布在一套河湖相沉积层中,其形成于内陆河湖网形成之时(如木化石),并随着四川盆地周围的湖泊系统解体而发展(如恐龙足迹),最终随着河流由堆积作用为主的阶段转变为以侵蚀作用为主的阶段而减弱(如丹霞地貌)。白垩纪上统夹关组的恐龙足迹群形成于干热的环境,多类型的恐龙足迹集中分布反映了白垩纪晚期(夹关期)恐龙种群的丰富,恐龙足迹的发现为区域内寻找白垩系地层的恐龙骨骼化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简要报道黑龙江伊春下白垩统裸子植物木化石组合,包括4科8属:柏科柏型木属Cupressinoxylon、落羽杉型木属Taxodioxylon,罗汉松科?叶枝杉型木属Phyllocladoxylon,松科雪松型木属Cedroxylon、油杉型木属Keteleerioxylon、云杉型木属Piceoxylon,红豆杉科红豆杉型木属Taxaceoxylon和异木属Xenoxylon。其中,松科木化石多样性最高,占据绝对优势。叶枝杉型木属、红豆杉型木属首次在黑龙江地区发现。当前木化石组合是东亚地区发现的类群最为丰富的白垩纪木化石组合之一,丰富了我国白垩纪裸子植物化石记录。木化石记录表明东北地区是早白垩世裸子植物多样性中心和分布中心之一。伊春木化石中非正常生长轮和创伤树脂道的出现反映了短时气候波动、自然灾害或者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与伴生生物间相互作用现象。该化石组合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将为认识东亚现代裸子植物演化发展历史及其古环境、古气候背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張治洮 《地质论评》1957,17(1):78-83
淄博盆地是早已為地質工作者所熟悉的地區,有不少前輩在該區調查過,但對該區構造問題均很少提及或認為簡單。張文堂在“幾個誘導多字型”一文中曾對該區構造進行了分析,認為是複式誘導多字型。作者於去年有機會在那裏工作一個時期,根據所觀察到的現象,對該區構造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哲斯组中采到木化石一属三种,即Dadoxylon(Cordaites)houtoumiaoense sp. nov.,D.xiuqiense sp.nov.,D. sp.。本文仅描述其中的两个新种。其木化石标本系我所郭胜哲等同志采自内蒙西乌珠穆沁旗猴头庙公社西北约三公里处的下二叠统哲斯组中。在木化石层的上下层位中,均产有丰富的腕足类、珊瑚、苔藓虫等动物化石及植物化石,它们指明其时代为早二叠世。  相似文献   

20.
西宁盆地谢家剖面车头沟组底部木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在西宁盆地谢家剖面车头沟组底部发现原始埋藏的钙质木化石不仅填补了植物大化石缺失的历史,同时对研究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植物生态环境演化和构造运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木化石埋藏特征、层位地层岩性和沉积环境的综合分析,认为其为近水河岸生长的成年乔木化石,株距3-8米不等,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植物群落,后期由于附近山地的隆起和该区气候向干旱化发展,植物遭受掩埋后经过石膏的交代作用进而形成硫酸钙质化石,说明该地区气候从中新世早中期开始恶化加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