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地区湖泊演化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地质构造的控制,本区湖泊可分为三个湖泊带。本区湖泊几乎均为封闭湖泊,在湖盆中有众多的古湖岸线遗迹。由古湖岸线的分布推算高湖面时期的古湖泊范围为本区总面积的10.6%,为今日湖泊面积的3.06倍。根据地貌、第四纪沉积和14C 测年数据分析,最高湖面时期即最高古湖岸线所围限的古湖泊出现的时期为40000—20000aB.P.,大致与末次冰期间冰段相当。本区湖泊退缩十分强烈,喀喇昆仑山以北的湖泊退缩速度大于喀喇昆仑山以南。  相似文献   

2.
西昆仑山构造特征与演化   总被引:82,自引:6,他引:8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裕生 《地质科学》1990,(3):224-232
西昆仑山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缘,新疆的南部。该区存在两条不同时期的重要构造带,即麻扎—康西瓦—木孜塔格和库地—苏巴什构造带。昆仑山被这两条构造带分成了三部分:北带、中带和南带。南带从构造意义讲已不属昆仑山区范围,中带是两期岛弧的叠加,北带是在被动大陆边缘基础上叠加了岛弧到弧后的发展产物。因此,昆仑山区是一个复合地体,经历了多期变形与岩浆活动,沉积类型也较多。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西北西昆仑山早期蛇绿岩及其构造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期蛇绿岩的研究近十多年来引起了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它涉及地球早期板块构造演化以及古海洋形成过程等问题,也涉及本区是否存在“原特提斯”大洋和罗丁利亚(Rodinia)大陆的裂解和敛合等重大问题。本文提出西昆仑山存在一套可靠完整的晚元古宙—早古生代的蛇绿岩——  相似文献   

4.
西昆仑山前河流阶地的形成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永  王军  肖序常  迟振卿  王彦斌 《地质通报》2009,28(12):1779-1785
西昆仑山前河流普遍发育6级阶地,利用光释光(OSL)与热释光(TL)方法对采自西昆仑山前几条主要河流的低阶地堆积物样品进行年代测定。研究结果显示,主要河流低阶地的形成具有同时性,构造活动是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河流阶地的年龄测定结果表明,西昆仑山前河流阶地最早形成于约1.2Ma,T4、T3、T2阶地分别形成于约39ka、18ka和5ka。多级阶地的形成反映了河流自早更新世中期开始下切于活动抬升的西昆仑山。河流阶地的发育及区域对比揭示了西昆仑第四纪晚期以来的隆升过程,区域构造活动明显地影响河流的形态与行为。河流阶地的分布、地貌特征及区域对比表明,河流阶地的形成与演化受新构造活动、山脉隆升、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西昆仑山库地蛇绿岩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树锋  贾承造 《地质科学》1999,34(3):281-288
库地蛇绿岩套由下部超镁铁质岩、辉长岩、幔源型花岗岩和上部基性火山岩、复理石等成分构成,形成于震旦纪-寒武纪。通过基性的辉长岩、玄武岩的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得出,辉长岩表现出与典型蛇绿岩套中的堆晶辉长岩的特征相一致;而玄武岩则与大洋中脊玄武岩的特征一致,认为该蛇绿岩套是形成于洋中脊的蛇绿岩套。结合库地岛弧花岗岩的特征,提出塔里木盆地南缘在震旦纪-早古生代时期存在一个广阔的大洋,这一大洋在志留纪末期关闭。  相似文献   

6.
西秦岭泥盆纪构造—建造带及其地壳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西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花岗岩类时空分布规律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本文讨论的范围系指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西北段,即东经78°以西至国境线地带。该区花岗岩类岩体众多,分布广泛,总出露面积约二万平方公里。以往研究程度甚低,不仅单个岩体地质特征没有完整的资料,而且岩体时代也无可靠的同位素数据,常依附于对区域构造运动的认识来确定。五十年代前曾有学者认为昆仑地槽是加里东运动褶皱回返的,花岗岩是同造山期或造山期后的产物,因此,岩体时代定为加里东期;六十年代以来,根据新的地质资料,多数学者认为昆仑地槽是华里西运动褶皱回返的,因而在各种图件上本区花岗岩类岩体又多划为华里西期。至于喀喇昆仑花岗岩类岩体以往认为产在燕山地槽褶皱带,岩体时代一直归为燕山期。  相似文献   

8.
西昆仑山依莎克群的时代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依莎克群是一套火山岩系,原名依莎特—阿特岩系,为1957年地质部13大队8中队所建立,时代定为早古生代,但他们并未测制剖面,是据对比推断的。1980年我队综合研究组在新藏公路作路线地质调查,对该群作了较详细的观察,并测制了剖面,但未见化石。翌年,我组在库地超基性岩体中采一同位素年龄样,间接地为该群形成时代提供了佐证,可将其初步划归青白口纪。同时,该群的岩层组构很值得注意,自下而上为:蚀变辉长  相似文献   

9.
西昆仑—喀喇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及其成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西昆仑—喀喇昆仑造山带经历了原特提斯—中(新)特提斯阶段长期的构造演化,形成了复杂的岩石组合及结构—构造特征。在长期演化过程中,西昆仑—喀喇昆仑造山带形成了独特的成矿系列。本文对西昆仑—喀喇昆仑造山带基本结构、物质组成及构造演化进行总结,并讨论了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成矿效应。 西昆仑—喀喇昆仑主体分为四个主要构造单元,分别是北昆仑地体、南昆仑地体(包括以布伦阔勒群为主体的塔什库尔干地体)、麻扎尔—甜水海地体及喀喇昆仑地体。北昆仑地体代表了塔里木基底的一部分,记录了从古元古代早期到新元古代的构造演化及其对Columbia、Rodinia超大陆汇聚和裂解的响应。麻扎尔—甜水海地体是由塔什库尔干县南部新太古代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基底)及甜水海地区南华纪具有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特征的盖层岩系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前寒武纪微陆块,这一微陆块和扬子地区的前寒武系具有显著的亲缘性,它与柴达木地块、祁连地块、北阿尔金地块等均是在Rodinia超大陆裂解过程中从扬子地块裂解出来的微地块群;南昆仑地体和塔什库尔干地体内的角闪岩相到麻粒岩相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形成于早古生代,而不是前寒武纪基底建造,它们共同构成了西昆仑地区早古生代巨型增生杂岩,这一增生杂岩是原特提斯洋长期向麻扎尔—甜水海地体之下俯冲的结果,包含了弧前增生杂岩、洋岛、岛弧火山—沉积岩及蛇绿混杂岩等。原特提斯洋的俯冲结束于440 Ma左右,使南昆仑地体发生角闪岩相变质。原特提斯洋的关闭事件在西昆仑、柴北缘、北祁连、北秦岭以及华夏地区都有记录,这一过程导致了塔里木、柴达木、北祁连、北秦岭、扬子及印支地块汇聚到东冈瓦那北缘。古特提斯洋大约于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打开,与弧后扩张有关,形成了南昆仑及北昆仑地体之间的早石炭世具有裂谷盆地性质的火山岩系。沿甜水海地体南部古特提斯洋的俯冲开始于240 Ma,以西昆仑地区最早的具有I型地球化学特征的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为代表。古特提斯洋的关闭发生早于200~180 Ma,形成了塔什库尔干地区高压麻粒岩,并在帕米尔—甜水海地区形成了统一的侏罗纪—白垩纪磨拉石建造,代表了塔里木最终汇聚到Pangea大陆。中新特提斯阶段,沿乔尔天山的俯冲,形成了喀喇昆仑造山带侏罗纪—早白垩世岛弧岩浆杂岩及甜水海地区裂陷盆地,与冈底斯岩浆岩带相接。西昆仑—喀喇昆仑发育四期主要的岩浆侵入事件,分别是早古生代、中生代早期(三叠纪)、中生代晚期(侏罗纪—白垩纪)及新生代。岩浆岩演化与构造演化具有显著的耦合关系。 西昆仑—喀喇昆仑的构造演化形成了该地区独特的成矿系列。其中原特提斯阶段的早古生代增生杂岩的发育,形成了塔什库尔干地区与火山岩有关的超大型层状磁铁矿矿床(类似BIF),形成时代为530 Ma左右;古特提斯阶段,由于古特提斯洋沿乔尔天山缝合带向北持续俯冲于甜水海地体之下,使这一地区形成了大量的伟晶岩,形成了超大型稀有金属矿床(时代为220~200 Ma);中新特提斯阶段的演化与该地区超大型铅锌铜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基于区域地球化学测量及构造演化的认识,我们认为,在甜水海地体内,是寻找与岩浆岩有关的斑岩型及浅成低温热液有色金属矿床的最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10.
西秦岭北缘早古生代天水—武山构造带及其构造演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西秦岭北缘早古生代天水-武山构造带位于甘肃省东部天水地区,主要由寒武纪关子镇-武山蛇绿岩带、晚寒武世-早奥陶世李子园群浅变质活动陆缘沉积-火山岩系、奥陶纪草滩沟群岛弧型火山-沉积岩系以及加里东期岛弧型深成侵入岩体、俯冲-碰撞型花岗岩体等组成.关子镇蛇绿岩中变质基性火山岩属于N-MORB型玄武岩,武山蛇绿岩中变质基性火山岩属于E-MORB型玄武岩,是洋脊型蛇绿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时代大致在534~489Ma之间的寒武纪.李子园群火山岩主要形成于岛弧或与岛弧相关的弧前盆地构造环境,草滩沟群火山岩形成于与俯冲作用相关的岛弧环境.关子镇流水沟和百花中基性岩浆杂岩总体形成于中晚奥陶世(471~440Ma)古岛弧构造环境,同时发育加里东期俯冲型(450~456Ma)花岗岩类和碰撞型(438~400Ma)花岗岩类岩浆活动.西秦岭北缘早古生代古洋陆构造格局经历了从洋盆形成-洋壳俯冲消减直至陆-陆碰撞造山的板块构造演化过程.总体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四个阶段:①晚寒武世古洋盆初始形成阶段;②早奥陶世洋盆初始俯冲阶段;③中晚奥陶世洋壳大规模俯冲与古岛弧发育阶段;④志留纪陆-陆或陆-弧碰撞造山阶段.  相似文献   

11.
12.
西昆仑山加里东期花岗岩类构造的类型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20  
The Caledonian granitebelt in the West Kunlun Mts.is distributed on the south-side of Kudi tectonic belt innorthwest Tibet Plateau.It consists of about 10 representative massifs in studiedarea.They we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especially on west-side of Datong and Wuyitakemassifs that were in lower degree of study before our work. Four tectonic genesis types——oceanridge granites, volcanic arc granites, post-collision uplift granites and late-orogenicgranites have been discriminated according to their features of occurrences,rockassemblage,facieology and petrogeochemistry.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est KunlunMts.is a Caledonian collision-orogenic belt and i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understanding the geological evolution of Tibet Plateau in early Paleozoic era.  相似文献   

13.
西秦岭北缘早古生代天水—武山构造带位于甘肃省东部天水地区,主要由寒武纪关子镇武山蛇绿岩带、晚寒武世—早奥陶世李子园群浅变质活动陆缘沉积火山岩系、奥陶纪草滩沟群岛弧型火山沉积岩系以及加里东期岛弧型深成侵入岩体、俯冲碰撞型花岗岩体等组成。关子镇蛇绿岩中变质基性火山岩属于NMORB型玄武岩,武山蛇绿岩中变质基性火山岩属于EMORB型玄武岩,是洋脊型蛇绿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时代大致在534~489Ma之间的寒武纪。李子园群火山岩主要形成于岛弧或与岛弧相关的弧前盆地构造环境,草滩沟群火山岩形成于与俯冲作用相关的岛弧环境。关子镇流水沟和百花中基性岩浆杂岩总体形成于中晚奥陶世(471~440Ma)古岛弧构造环境,同时发育加里东期俯冲型(450~456Ma)花岗岩类和碰撞型(438~400Ma)花岗岩类岩浆活动。西秦岭北缘早古生代古洋陆构造格局经历了从洋盆形成洋壳俯冲消减直至陆陆碰撞造山的板块构造演化过程。总体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四个阶段:①晚寒武世古洋盆初始形成阶段;②早奥陶世洋盆初始俯冲阶段;③中晚奥陶世洋壳大规模俯冲与古岛弧发育阶段;④志留纪陆陆或陆弧碰撞造山阶段。  相似文献   

14.
西昆仑山北缘盆山构造转换解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李向东  王克卓 《新疆地质》2002,20(Z1):19-25
根据新藏公路南段、穿越玉龙喀什河谷至和田以北的剖面考察解析及山前钻井和物探解释,结合杜瓦及皮阿曼等地综合考察分析,西昆仑山北缘向塔里木盆地的盆山过渡,是以帕米尔-西昆仑逆冲断裂系的构造形式向塔里木西南前陆盆地(简称前陆盆地)渐变,表现为一系列褶皱冲断组合的构造样式.研究表明,帕米尔-西昆仑前缘逆冲断裂系的形成发育,是控制帕米尔-西昆仑造山带(简称造山带)和前陆盆地发育的重要变形机制,逆冲断裂系的扩展大致可分4个时段.  相似文献   

15.
西昆仑山库地变质橄榄岩的显微构造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千韬  林传勇 《地质科学》1995,30(3):275-282
西昆仑山库地变质橄榄岩块是肢解了的震旦纪一早古生代蛇绿岩碎片。变质橄榄岩以残斑结构为主,呈现粗粗结构向残班结构的过渡和残斑结构向板状等粒结构的过渡。此岩石有明显的变形结构,橄榄石变形时的滑移系为{0kl}[100].橄揽石发育有代表高温(800℃以上)的位错构造,也有代表低温的位错构造。表明此变质橄榄岩经受了上地幔环境下发生的高温塑性流变和侵位过程中及侵位后所经受的低温高应变速率条件下的变形。上地幔环境下变形时的差异应力约为80MPa,应变速率约为1.96×10-12s-1-7.03×10-10s-1.此变质橄榄岩代表由大陆裂谷发展起来的洋盆下的地幔,产出的构造环境为洋脊-裂谷带。  相似文献   

16.
北亚造山区南部及其毗邻地区地壳构造分区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基于板块构造理论和已有资料的综合研究,建议把北亚造山区南部及其毗邻地区地壳构造单元划分为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布列亚-佳木斯、塔里木和中朝等5个古板块,每个古板块再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古陆和古陆缘区,并简要讨论了各个古板块的组成和演化以及蒙古弧、准噶尔盆地基底和北山与毗邻地区关系等几个重大地质构造问题;提出了蒙古-鄂霍茨克碰撞带不是古板块缝合带、华北北缘是一条复合造山带而不是克拉通、在晚古生代存在一个大华北古陆、北亚造山区前身洋盆包括中元古代大陆裂解形成的古太平洋和新元古代大陆裂解形成的古亚洲洋等新认识。  相似文献   

17.
西昆仑山前晚新生代沉积岩磁组构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西昆仑山前晚新生代沉积岩磁组构特征表明,沉积岩原生磁组构受后期构造活动改变。磁组构测试结果表明晚新生代沉积岩生较明显变形,岩石磁化率椭球体指示磁面理较发育,反映岩石受压扁型变形为主。磁化率椭球体最小轴方向为NW,指示该区最大主压应力为NW,与区域构造分析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西昆仑山前冲断带晚新生代构造地貌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卫片解译、DEM数据处理、地形图分析与剖面制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构造地貌考察与观测,对西昆仑山前冲断带的构造地貌特征进行了定量、半定量的研究。沿山前发育系统的水系变化、冲积扇变化、不对称背斜、大规模正断裂、不对称河流阶地等典型的构造地貌,表明这条由南向北逆冲的冲断带在扩展过程中存在着由西向东迁移的特征。冲断带的东西分段以桑株河为界,以西发育固满背斜,其构造样式为向北的逆冲伴随向南的反冲;以东发育一系列不对称的背斜,表现出明显的由南向北逆冲的特征,地表无明显的反冲构造出现。利用生长地层和河流阶地估算了西昆仑山的隆升速率:晚上新世—早更新世以来的最低隆升速率为0.21~0.25mm/a,100ka以来的隆升速率为1.5mm/a。  相似文献   

19.
西天山一带大地构造相划分及其构造演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运用大地构造相概念及构造分析方法,将西天山及塔里木板块北缘一带,划分为8个大地构造相单元,其中包括:柯坪、库车、库鲁克塔格前陆冲褶相,南天山前陆磨拉石盆地相,中天山、南天山岩浆弧相,北天山及南天山混杂相。并根据该区从震旦纪-二叠纪时期沉积相及岩浆岩类型、古生物、岩石化学、同位素年龄、稀土元素等方面的特点的分析,重建了西天山古生代时期的构造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运用大地构造相溉念及构造分析方法,将西天山及培里木板块北缘一带,划分为8个大地构造相单元,其中包括:柯坪、库车、库鲁克塔格前陆冲褶相,南天山前陆磨拉石盆地相,中天山、南天山岩浆弧相,北天山(弧前)及南天山(弧后)混杂相。并根据该区从震旦纪二叠纪时期沉积相及岩浆岩类型、古生物、岩石化学、同位素年龄、稀土元素等方面的特点的分析,重建了西天山古生代时期的构造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