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开口针配合口内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行开口针、口内针交替治疗,对照组行普通针刺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采用House-Brackmann(H-B)量表评分法对2组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对照组为8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味觉障碍、食物残渣、鼓腮漏气、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口针、口内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小续命汤加减治疗急性期风寒型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期风寒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予以针刺配合小续命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针刺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对照组为8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小续命汤加减治疗急性期风寒型面瘫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拔罐疗法联合面肌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和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拔罐疗法和面肌功能训练治疗。通过House-Brackmann(H-B)分级标准及面神经(颧肌、颊肌)肌电图波幅评定2组面神经功能。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的颧肌、颊肌肌电图波幅均较治疗前增大,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与针刺疗法的基础上联合拔罐及面肌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予以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愈显率治疗组分别为90.00%(27/30)、60.00%(18/30),对照组分别为93.33%(28/30)、33.33%(10/3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肯定,愈显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针刺治疗复视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建库及2017年发表的文献,纳入以针刺、针灸、耳针、头皮针、杨花针或针刺+其他治疗复视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 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评价。结果:共检索文件307篇文献,纳入73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治疗或针刺+其他治疗对比其他治疗的有效率:OR=7.42%,95%CI(4.38,12.57),P<0.0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刺+常规治疗对比常规治疗的有效率:OR=7.63,95%CI(3.51,16.61),P<0.0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刺+复康治疗对比单纯康复治疗的有效率:OR=6.04,95%CI(1.88,19.37),P=0.003,具有统计学意义。漏斗图结果显示,图上分布白点基本呈对称性,不存在明显的发表偏倚。结论:针刺治疗复视较其他治疗具有显著优势,但仍需大样本、更规范的试验统计,以明确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提拉针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4 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 例。治疗组采用“提拉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2组均以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30/32),对照组为71.9%(23/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量化评分、H-B面部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拉针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法,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后遗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近10年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PubMed等数据库中关于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2009年3月至2019年3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改良Jadad标准对每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使用Rev Man 5.3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合计1325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OR=3.86,95%CI[2.71,5.49]>1;痊愈率:OR=2.23,95%CI[1.75,2.85]>1;复发率:OR=0.34,95%CI为[0.16,0.72]<1。说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并且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国际公认的临床试验报告的统一标准(CONSORT)拓展声明及报告针刺临床试验中干预措施的国际标准(STRICTA)评价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随机对照试验(RCTs)的文献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至2020年8月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拓展声明中有关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RCT。根据CONSORT拓展声明和STRICTA评价纳入文献的报告质量。结果:最终纳入RCTs 72篇。根据CONSORT拓展声明,文献报告率分别为随机序列35篇(48.6%)、分配方案的隐藏3篇(4.2%)、盲法0篇、不良事件讨论10篇(13.9%)、赞助情况17篇(23.6%)。根据STRICTA条目,文献报告率分别为用针数量0篇、针刺反应32篇(44.4%)、针具类型41篇(56.9%)、治疗师背景1篇(1.4%)。结论:目前针刺治疗吞咽障碍的文献总体质量较低,应按照CONSORT拓展声明和STRICTA对方案的不足进行修改完善,以增强临床试验数据的完整性和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血瘀寒凝型筋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血瘀寒凝型筋骨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内服身痛逐瘀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疼痛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9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疼痛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筋骨病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0.
马凯 《应用海洋学学报》2018,34(10):143-147
目的:系统评价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VIP、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限截止至2017年11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4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22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结合药物治疗糖尿病(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均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但因纳入文献数量较少、质量较低,还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针刺法治疗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 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例。治疗组采用升阳益胃针刺法治疗,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片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74.0%(37/50),对照组为52.0%(26/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46/50),对照组为82.0%(4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SQI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组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升阳益胃针刺法治疗不寐疗效显著,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优于西药阿普唑仑片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透刺结合拔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 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透刺结合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2组均隔天治疗1次,12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面神经功能(H-B)评分、面神经麻痹评分,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9%(26/31),对照组为61.3%(19/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B评分、面神经麻痹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透刺法结合拔罐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颇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完骨穴封闭联合针刺治疗面瘫伴耳周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8 例面瘫伴耳周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66 例。对照1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对照2组在对照1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常规西药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1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完骨穴封闭治疗。观察3组患者SF-MPQ各项评分,治疗第1、3、7天止痛例数,平均疼痛缓解时间,面瘫平均治愈天数,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49%(65/66),优于对照1组的75.76%(50/66),对照2组的87.88%(58/66),其中对照2组优于对照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第7天的SF-MPQ各项评分,第1、3、7天的疼痛消失例数、疼痛平均消失时间以及面瘫平均治愈天数均优于对照1、2组,其中对照2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完骨穴封闭联合针刺治疗面瘫伴耳周疼痛起效快,镇痛效果明显,对面神经功能改善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面瘫病程,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激痛点火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激痛点火针疗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激痛点火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腰背部功能,优于普通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隔姜灸配合电针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面瘫患者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脱落3例)采用隔姜灸配合电针疗法治疗,对照组41例(脱落4例)单用电针疗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1%,对照组为8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隔姜灸配合电针治疗风寒型面瘫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长蛇灸及以长蛇灸为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及PubMed数据库,时间为自建库至2018年6月15日,检索长蛇灸及以长蛇灸为主治疗RA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共128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长蛇灸治疗RA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0001),长蛇灸+针刺治疗该病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0001),长蛇灸组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01)。结论:长蛇灸及长蛇灸联合针刺治疗RA是有效的,且其疗效优于其他对照疗法,长蛇灸可降低RA患者RF、ESR、CRP水平,且优于其他对照疗法。但由于纳入的文献数量较少,且方法学质量不高,故上述结论尚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刃针配合龙氏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3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6例,治疗组采用刃针联合龙氏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配合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4%,对照组为7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疼痛缓解时间、疼痛VAS评分治疗后组间比较及2组疼痛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刃针配合龙氏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温胃汤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幽门螺旋杆菌(Hp)转阴率的影响。方法:将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温胃汤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Hp转阴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92%,对照组为79.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p阴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胃汤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明显提高Hp转阴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激痛点齐刺为主对急性期肩周炎患者镇痛效应及功能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87例急性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2组均采用自主功能训练及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激痛点齐刺治疗,对照组加用激痛点常规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现时疼痛程度(PPI)评分、肩关节功能活动度(ROM)评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35%,对照组为88.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PPI、ROM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痛点齐刺治疗为主对急性期肩周炎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能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度,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急性期患儿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Cochrane等中英文数据库中中药内服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急性期患儿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0月31日,筛选文献,提取信息,评价文献质量,通过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RCTs,共计1553 例患者,其中治疗组806 例,对照组747 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能提高总有效率[OR=3.75,95%CI(2.46,5.72),P<0.00001]、显效率[OR=2.41,95%CI(1.89,3.07),P<0.00001],缩短啰音[MD=-2.03,95%CI(-2.11,-1.95),P<0.00001]、咳嗽[MD=-2.02,95%CI(-2.49,-1.55),P<0.00001]、喘息[MD=-1.46,95%CI(-1.85,-1.07),P<0.00001]、哮鸣音[MD=-1.69,95%CI(-1.80,-1.58),P<0.00001]消失时间,缩短痊愈时间[MD=-1.67,95%CI(-1.75,-1.58),P<0.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急性期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由于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不高,该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方案设计更加严谨的RCT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