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热通量对东海气旋发展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SU/NCARMM 4对东海两个弱气旋个例的初期入海发展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敏感性试验的研究 ,并对主要结果进行了分析 .采用总体空气动力学边界层及显式水汽方案的控制试验较成功地模拟出了气旋涡度场的型式和中心强度 .在此基础上针对海洋热通量进行了敏感性试验 .结果表明 ,海洋热通量输送对东海气旋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计初期海洋热通量输送可减少模拟气旋强度的 4 5%以上 ;初始 (入海前 )增加海 -气温差 1K可使气旋强度增加 2 % ;初始增加海洋潜热输送 (海 -气饱和水汽差 ) 1 %使气旋强度增加 50 %左右 .潜热输送的贡献约为感热的2 0倍 .海洋热输送加大了低层大气的不稳定性 ,这可能是影响两例气旋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利用自行设计制作的实验夹具, 在拉伸试验机上进行试验, 着重研究了温度及材料结构形态对海冰与不锈钢材料之间冻黏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为: 由于表面卤水的存在, 海冰冻黏强度低于淡水冰冻黏强度, 海冰与不锈钢材料的冻黏强度随冻黏温度降低而增大; 且材料的结构形态对冻黏强度有着显著影响, 柔性介质可有效防止冻黏。研究结果为海冰离心分离设备的工业化设计及工艺操作条件的优化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红树林人工湿地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占地近400 m2的红树林人工湿地中试系统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人工湿地表层基质(0~5 cm)中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在不同植物、不同水平距离问的分布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红树林人工湿地可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桐花树湿地带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强度显著高于其它两种红树植物湿地带(P<0.05);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强度均是随着水流方向减少(海桑带除外).相关性分析表明,硝化/反硝化作用强度与盐度和电导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有机质、硝化/反硝化茵数量呈不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4.
能够分辨出公海中碎波的强度是预报海洋风暴的关键,也是研究地球上海洋怎样吸收和释放温室的气体和热量的关键.根据最新出版的"Nature"杂志的报道,一种新的红外成像系统使科学家们能更好地了解碎波.  相似文献   

5.
以1960~2001年共41 a的7月和8月西行进入南海海域的热带气旋样本为基础,采用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模型的预报建模研究.并根据相同的热带气旋个例,将这种遗传-神经网络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模型与气候持续法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试验预报结果表明,遗传-神经网络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东海大陆架海底浅表层土样的静力触探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该区域细砂、粘土、淤泥质土和淤泥的静力触探统计值,建立了研究海区基于静力触探参数的土类判别图,可用于快速判定土的类别.根据静力触探参数,并应用经验公式估算了海底粘性土的抗剪强度和灵敏度,对估算公式经验系数选择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在研究海区应用经验公式进行粘性...  相似文献   

7.
热带海洋温跃层深度与南海夏季风强度关系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计算了1975~1999年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针对季风强、弱年进行太平洋至印度洋20℃等温面的深度(温跃层深度)距平场合成分析,得到强、弱季风年温跃层深度距平的4种分布形式.使用历年季风强度指数与各月温跃层深度距平作相关计算,发现孟加拉湾和赤道中太平洋的深度距平与季风强度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台湾以东海域呈较高的负相关,可作为季风预测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8.
利用1951—2016年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PC Nino3.4指数以及英国Hadley中心HadISST1海温资料,对影响我国热带气旋的强度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与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影响我国热带气旋的强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强台风以及超强台风的强度上升趋势显著,现阶段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正处于研究年限内的一个偏强时期,其强度仅次于20世纪50、60年代.在厄尔尼诺年的8月以及拉尼娜年的10月,热带气旋的强度特征指标较正常年增幅最大,其原因可能与ENSO事件年海水表面温度等海气要素的异常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天然悬浮物力最常见的粘土(包括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和水合氧化物(包括α-FeOOH、γ-AlOOH)为模拟颗粒物,系统地研究了介质的离子强度,得到了比较完整的关系曲线.实验结果表明,不管颗粒物带何种电荷,当介质的离子强度介于10-4-4×10-2mol/l之间时,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悬浮颗粒物电泳淌度的绝对值也随着增大,这基本上可用Zukoski等的Stern层动力学模型来解释.当介质离子强度大于4×102mol/l时,电泳淌度的绝对值反之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减少,这可用双电层厚度变薄来解释.在电泳淌度与介质pH关系研究中,测得一种新型的M-pH曲线,这可解释对界面羟基的两性变化和离子强度效应“反常”之故.  相似文献   

10.
梅栋杰  范宝春  黄乐萍  董刚 《海洋学报》2010,32(10):6786-6792
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对槽道湍流的展向振荡电磁力的减阻效果和减阻机理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电磁力强度和振荡频率对湍流猝发事件以及壁面减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力强度或振荡频率变化时,湍流猝发频率和猝发强度的变化趋势是相反的,所以存在最优参数使得减阻效果最好.等价壁面展向速度可以很好地描述电磁力强度和振荡频率的变化对减阻效果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