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明卓 1943年出生于上海。 1961年9月~1966年8月就学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 1975年3月~1977年12月在广州氮肥厂扩建工程指挥部设计室从事建筑设计。 1977年12月至今在广州市设计院从事建筑设计。1982年任建筑师;1985年兼任主任建筑师;1987年晋升高级建筑师;1990年12月任副院长;1992年10月兼任总建筑师。  相似文献   

2.
郑国英简介郑国英,男,1935年9月生于浙江宁波,1959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在北京建工部城市设计院;1962年调入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至今;1986年为院副总建筑师;1987年为教授级高级建筑师;2003年为资深总建筑师,现为总建筑师;1992年享受国家特殊津贴;1992年后分别被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聘为客座教授;1990~2002年《建筑学报》编委;2000~2002年《建筑师》编委;1987年~1988年在香港巴马丹拿国际建筑事务所(P&T)参加工程设计;1986年春受邓小平同志接见,汇报“北京四川大厦”方案设计。Guoying Zheng,male…  相似文献   

3.
孟建民大师简介孟建民,男,汉族,1958年2月出生,山东章丘人,中共党员。1982年7月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毕业,1985年7月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工学硕士学位,1990年11月在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1980年10-11月赴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研究中心进行联合研究。历任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助理,东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建筑师,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现任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院长、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兼任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一届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注册建筑师考试委员会专家,深圳市城市规范委员会建筑与环境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内地与香港建筑师资格互认考官,《建筑学报》、《建筑师》、《风景园林》、《城市建筑》、《城市环境设计》编辑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兼职教授。1997年荣获“深圳市青年科技带头人”称号,2001年获选享受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6年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相似文献   

4.
《中国勘察设计》2007,(4):42-43
孟建民大师简介 孟建民,男,汉族,1958年2月出生,山东章丘人,中共党员。1982年7月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毕业,1985年7月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工学硕士学位,1990年11月在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1980年10—11月赴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研究中心进行联合研究。历任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助理,东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建筑师,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现任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院长、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兼任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一届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注册建筑师考试委员会专家,深圳市城市规范委员会建筑与环境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内地与香港建筑师资格互认考官,《建筑学报》、《建筑师》、《风景园林》、《城市建筑》、《城市环境设计》编辑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兼职教授。1997年荣获“深圳市青年科技带头人”称号,2001年获选享受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6年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中国勘察设计》2009,(8):I0001-I0002
在中国营造学社建社80周年之际,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主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建社80周年纪念活动暨营造技术的保护与更新学术论坛”于2009年7月11、12日在京召开。本论坛的主题是中国营造技术的传承与发展。旨在宣传中国营造学社对中国建筑界和文物保护界的影响,弘扬中国营造学社发掘与传承中国民族建筑文化的历史功绩,宣传其营造理念和技术上的成就,从而为探索传统民族建筑现代化和现代建筑本土化,保护民族建筑文化遗产而努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勘察设计》2004,(11):68-71
……几乎没有人能够给建筑明确一个被公认的、完整的定义,因为这早已不是重要的了,出发点不同,演绎的内涵与外延也完全不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建筑的生命是其艺术的含量——与功能的结合、乃至超越功能。我个人倾向于把“光”、“空间”、“形体”作为建筑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跨世纪建筑界盛会——“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将于1999年6月23日~26日在北京召开。为此,建设部和大会组委会于1998年6月23日在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本刊现将新闻通稿,叶如棠讲话,北京1999年国际建协第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组委会名单,以及“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主页网址刊登如下,供大家了解大会筹备工作的最新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6月23~26日,经过6年筹备的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成功举行、圆满结束。中外6000多名建筑师参加了会议。世纪之交,开放的中国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她悠久灿烂的建筑文化和辉煌的建设成就。 这是国际建协1948年成立以来,第一次在亚澳地区召开世界建筑师大会!这是中国经过8年努力,4次不懈的申办,中国终于成为国际建协“最为关键的世纪性大会”的举办国。  相似文献   

9.
世界大都市,通常都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北京的故宫、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纽约的自由女神、旧金山的金门大桥、悉尼的歌剧院……上海的标志,半个多世纪里首推外滩的万国建筑群。这群被称为“世界近代建筑博览会”的楼宇堂馆,大多不是出自中国建筑师之手,令人在赞美之余,总有一种莫名的遗憾。如今,在浦东陆家嘴,“东方明珠”电视塔拔地而起,斜撑与巨柱擎天串起熠熠生辉的明珠,成为上海的Landmark。谱写世界建筑史上  相似文献   

10.
会议报道     
2004年5月18-19日,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主办的“建筑文明与设计对话”主题会展活动在北京举办。《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中国期刊协会工程设计研究会对此次活动予以了支持和关注。 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总裁Georse Ferguson、RIBA女建协主席Angela Brady、RIBA美国主席TimClark、RIBA纽约主席Caroline Davies等七位RIBA主要领导做了学术报告。全国建筑设计师踊跃参展  相似文献   

11.
沈济黄简介沈济黄,1938年4月出生,1962年浙江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1962~1988年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原浙江省工业设计院)任技术员、建筑师、主任建筑师、副总建筑师,1987年晋升高级建筑师,1988~2000年浙江大学建筑系系主任,1988.7年~至今,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1990年晋升教授,1990年~至今,浙江省建筑师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1990~2000年兼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1992~2002年兼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1992年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1996年~至今,中国建筑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12.
1965年7月出生。1986年7月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获建筑学学士学位。1986年至今工作于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原名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现改制为上海现代设计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历任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一综合设计所所长助理、副所长、现任第一综合设计所所长。1997获高级建筑师职称并获得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Born in: July 1965Education: July 1986, Bachelor of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Department of Tianjin UniversityProfessional Experience:1986-Present Professional Architectwith Shangha…  相似文献   

13.
沈济黄大师事迹   全国勘察设计大师--沈济黄,教授、博导、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1938年出生于上海,1962年浙江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沈济黄曾任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1988年调浙江大学建筑系任系主任(12年),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10年);1988年至今一直任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现在还兼任浙江省建筑师学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教育建筑专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杭州市及椒江市政府城市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勘察设计》2004,(9):66-72
建筑是人为的艺术,需要建筑师们敏锐的把握对建筑的内在逻辑和外在形式上的体会;建筑又是综合的艺术,是人与社会互动的物化与升华。对于这门实践的艺术,不同的建筑师有着不同的诠释,但他们郡用灵感赋予了建筑飞扬的灵魂。为此我们开辟了“青年建筑师之窗”栏目,并从本期开始从《当代青年建筑师优秀作品选Ⅰ、Ⅱ》中撷取一些佳作,展现优秀建筑师风采的同时,感受建筑灵感的碰撞,以期引起共鸣。另外,《当代青年建筑师优秀作品选》第三卷收录工作正在进行中,我们真诚地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建筑师及其作品收录其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勘察设计》2004,(11):67-67
建筑是人为的艺术,需要建筑师们敏锐的把握对建筑的内在逻辑和外在形式上的体会;建筑又是综合的艺术,是人与社会互动的物化与升华。对于这门实践的艺术,不同的建筑师有着不同的诠释,但他们都用灵感赋予了建筑飞扬的灵魂。为此我们开辟了“青年建筑师之窗”栏目,并从本期开始从《当代青年建筑师优秀作品选Ⅰ、Ⅱ》中撷取一些佳作,展现优秀建筑师风采的同时,感受建筑灵感的碰撞,以期引起共鸣。另外,《当代青年建筑师优秀作品选》第三卷收录工作正在进行中,我们真诚地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建筑师及其作品收录其中。  相似文献   

16.
《中国勘察设计》2004,(10):51-51
建筑是人为的艺术,需要建筑师们敏锐的把握对建筑的内在逻辑和外在形式上的体会;建筑又是综合的艺术,是人与社会互动的物化与升华。对于这门实践的艺术,不同的建筑师有着不同的诠释,但他们都用灵感赋予了建筑飞扬的灵魂。为此我们开辟了“青年建筑师之窗”栏目,并从本期开始从《当代青年建筑师优秀作品选Ⅰ、Ⅱ》中撷取一些佳作,展现优秀建筑师风采的同时,感受建筑灵感的碰撞,以期引起共鸣。另外,《当代青年建筑师优秀作品选》第三卷收录工作正在进行中,我们真诚地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建筑师及其作品收录其中。  相似文献   

17.
《中国勘察设计》2005,(2):55-55
建筑是人为的艺术,需要建筑师们敏锐的把握对建筑的内在逻辑和外在形式上的体会;建筑又是综合的艺术,是人与社会互动的物化与升华。对于这门实践的艺术,不同的建筑师有着不同的诠释,但他们都用灵感赋予了建筑飞扬的灵魂。为此我们开辟了“青年建筑师之窗”栏目,并从本期开始从《当代青年建筑师优秀作品选1、11》中撷取一些佳作,展现优秀建筑师风采的同时,感受建筑灵您的碰撞,以期引起共鸣。另外,《当代青年建筑师优秀作品选》第三卷收录工作正在进行中,我们真诚地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建筑师及其作品收录其中。  相似文献   

18.
《中国勘察设计》2004,(4):12-14
时匡,1946年生,上海人,1969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历任苏州市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建筑师,现为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总规划师,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并兼任现代中国建筑创作研究小组成员,江苏省建筑师学会常务理事,省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委员。曾主持过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相似文献   

19.
2002年5月17日。上海。风和日丽。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和上海展览中心西二馆内高朋满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上海第一个高规格的国际建筑论坛—学会和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共同主办,分为建筑、结构、电气、暖通和给排水五个专业会场,盛邀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工程师在有着“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上海畅所欲言,从历史、文化、科技和建筑专业各个层次阐述当今世界建筑领域的最新理念。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2006年9月18至22日,由中国建筑学会承办的第12届亚洲建筑师大会及相关主题会议,在北京举行。亚洲建筑师大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亚洲建筑师协会(ARCAISA)组织的两年一度的盛会。在本届大会上,1000名亚洲著名的建筑师同其他国际建筑大师,围绕“演变中的亚洲城市与建筑”这一主题,共同讨论国际建筑交流与亚洲的机遇、开放的建筑市场与建筑师的责任、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与新技术新材料等议题。为了促进亚洲建筑设计与建筑材料领域的交流,推动亚洲建筑向更高水平发展,在亚洲建筑师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及孟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