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柏 《湖南地质》1990,9(3):13-19
在矿床地质研究程度极高的郴县东坡矿田,近几年相继发现了野鸡尾石英斑岩型锡矿床和红旗岭锡矿床等,这表明该矿田仍有找矿潜力。根据我们对东坡矿田构造层次与成矿关系等的研究发现,东坡矿田的内生多金属矿床均产出在构造层次发生梯变地带(段),从而提出从构造层次的角度预测隐伏内生矿床的四条基本原则,并在东坡矿田提出了东坡山、横山岭、龙头岭三个隐伏矿床预测区。因此矿田构造层次的研究是矿田控岩控矿构造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对成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浙江武义萤石矿田金(银)—萤石矿控矿构造型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浙江武义萤石矿田中金(银)-萤石矿床,是中国首次并厘定的元素地球化学性质迥异,但物源,力源又相同,受同构造控制,形成于同一成矿期不同成矿阶段的金(银)萤石矿床新类型。矿床严格受控于盆地构造格局的时空演化规律和帚状控矿构造型式,对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带萤石矿田中金(银)矿的寻找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介绍了滇黔桂金三角地区金矿成矿构造环境,研究及总结出该区微粒浸染型金矿的四种(断裂,褶皱、环形构造,不整合面)控矿构造类型,并对构造控矿规律进行了探讨,提出构造分级控矿,控矿构造与容矿岩石组合控矿,褶皱构造与断裂联合控矿等规律,及“不整合面构造带是一种具有重大意义的成矿及控矿构造体系”的新观点新认识。  相似文献   

4.
在总结构造与成矿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构造成矿动力学的含义及其研究对象,认为构造成矿动力学应用于隐伏矿预测研究是在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从矿田构造地球化学、矿田构造、成矿构造应力场、构造流体动力学和金属矿床流体地球化学等方面着手,结合实验模拟,借助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进行综合信息提取(成矿环境→成矿作用过程→构造条件→构造地球化学条件→构造动力条件→流体动力学条件)→模型建立(矿床成矿模式→构造控矿模式→构造地球化学场→构造应力场、能量场→流体运移势场→构造成矿动力学模型)→模型检验和优化→矿床(体)定位预测的研究,从而构成了构造成矿动力学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实践表明它对隐伏矿定位预测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引言构造条件是成矿的外部因素,它和成矿内因一样,是成矿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研究和确定成矿区域内不同期次的各种构造类型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恢复地质构造—成矿过程发展史,乃是矿田构造研究的基本任务之一。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研究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掌握矿产的分布规律及指导找矿勘探、矿产预测和开采工作。本文简要论述矿田构造的基础问题,即矿田的分类,矿田构造的分期、矿田构造的形成(包  相似文献   

6.
根据对墨江金矿成矿基本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的综合研究,阐述了矿体分布与定位规律,查明了含矿岩系-断裂构造-岩体构造对矿体成生、演化与就位的制约,建立了成矿预测模型,指出了该矿山深部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江永宏 《铀矿地质》2010,26(6):331-336
在成矿过程中由于控矿构造的级别、规模及序次的不同,导致对成矿的条级系统控制。工业矿体、矿柱或富矿包常产出于特定的构造部位,很显然是有利的构造部位控制了矿化的局部富集。构造对金属内生成矿演化更重要和直接的控制表现在成矿期构造的脉动对成矿多阶段演化方面。根据矿化形成环境,又可以分为碰撞造山期成矿、松弛期(伸展)成矿、走滑拉分盆地成矿和剪切带扩容成矿。通过对我国内生矿床与地质演化、内生矿床构造、成矿机理和成矿作用的分析,初步厘定出内生矿床的成矿模式,并建立了圈定成矿有利区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张湖 《矿床地质》1998,17(Z4):659-662
对中国南方9个沉积岩容矿的热水矿床研究结果认为,某些矿床存在两阶段构造拉张成矿过程。第一阶段构造拉张形成了拗陷(裂谷)盆地,为大量沉积物堆积、含矿热水生成及形成热水房创造了条件。第二阶段构造拉张使同生断裂再次活动,向下切入热水房,导致含矿热水上涌及成矿;在盆地内生成次级小拗陷,为成矿提供良好空间条件;促进热水减压沸腾和矿质沉淀。这两个阶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共同完成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9.
福来厂铅锌矿床位于黔西北垭都—蟒硐铅锌成矿带西南部,夹持于天桥与猫猫厂两个铅锌矿床之间,矿床(体)分布严格受构造控制。运用矿田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对福来厂铅锌矿区进行大比例尺构造剖面精测和典型的控矿构造力学性质鉴定以及不同方向断裂、褶皱构造筛分,研究认为自印支晚期—喜马拉雅期以来该区主要经历了三期构造活动,其主压应力方向分别经历了北西向→北东向→近东西向的转变过程,认为矿床的导矿、配矿、容矿构造分别为矿区棋盘格式构造、北东向断裂(倾向北西)与北西西向断裂及其下盘背斜翼部的层间断裂带,此外,矿区存在北西向(倾向北东)破矿构造,明显切割、错移矿体,控制着矿体的空间定位。综合上述,文章在总结了构造控矿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该矿床成矿构造体系,为找矿勘查和矿床成因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云南墨江镍金矿床主要控矿因素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采用控矿因素分析研究,通过构造岩石地层及构造变形筛分探讨镍金矿床的成矿过程,认为本区金镍矿主要为地层及构造控矿。在矿床内,热(泉)水喷溢构造(成矿构造)有似环状粘土岩化带及热水同生沉积-交代-喷流构造岩石层序,脆-韧性剪切带(储矿构造)由近水平的纵张裂隙构造、左行共轭剪切裂隙及相对封闭的脆韧性剪切带组成。脆性张剪性X形微裂隙系统为富金矿脉的定位提供了构造空间。成矿演化过程为:①晚泥盆世热水同生沉积成岩成矿期形成含金黄铁矿硅质岩;②印支期逆冲推覆型脆韧性剪切构造成岩成矿期形成含金脆韧性剪切带;③燕山-喜马拉雅山期深源热流体叠加成矿期形成富金矿脉。指出3处成矿远景区,认为红土型金矿很可能是本区一种新的金矿类型,值得重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华北古大陆南缘的金属成矿作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秦岭大部分金属矿床集中分布于华北古大陆南部边缘,以陆缘构造发展阶段的赋矿沉积建造和岩石组合划分成矿系统;前长城纪陆核活动性边缘沉积成矿系统;中、新元古代被动大陆边缘成矿系统;早加里东期构造体制转换期成矿系统;中生代陆内碰撞造山成矿系统,按矿床形成作用方式可以划分为:(1)构造-岩浆-流体成矿作用,主要以洛南-栾川钼(钨)多金属斑岩组合成矿系统为主,成岩方式为壳幔同熔的燕山期中酸性岩浆的浅成侵入与定位;(2)构造-建造-流体成矿作用,按不同构造作用层次再细分为中深层次的构造作用(主要形成韧性剪切带型矿床)、浅层次构造作用(主要形成构造蚀变岩型矿床)。主要的成矿作用发生在燕山期。  相似文献   

12.
冀北银矿控矿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北银矿多属热液矿床。银矿的主要控制因素,除银本身的地球化学特性外,还包括以下4方面:(1)具封闭条件或渗透率相对低的地呈岩层(岩石);(2)切割封闭体系系或聚矿构造的一性构造;(3)多期活动的火山-侵入杂岩体;(4)具深源特征的混合流体。成矿流体是了最主要的控制因素,它是联系矿民矿地质背景和矿体的纽带。矿床形成的规模与产出状态与成矿流体的与产出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正> 金的构造不仅表现于随大地构造演化,所带来的成矿物质、成矿作用,还表现在构造所提供的成矿导矿,储矿空间与成矿定位的控制。所以,金的成矿,构造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浙江大地构造的发展,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异性,这将有助于我们从构造成矿学的观点,来认识浙江金的构造成矿与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4.
深部成矿预测已成为海沟金矿当务之急。为进一步加强区内,外找矿工作,本文提出金矿预测新思路-控矿构造层次。依据金矿产出地质条件的不同,将金矿控矿构造划分为中部,浅部,浅-表部和表部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特征性的控矿鉴别标志,分别反映出是大陆张裂、隆-滑和拆离构造等多种大陆壳动力学机制转变过程中的产物。最后通过纵、横向不同层次控矿构造特征变化规律进行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5.
胶东矿集区金成矿系统组成与演化概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邓军  杨立强  王庆飞  徐浩 《矿床地质》2006,25(Z1):67-70
由于中生代以来构造动力体制多次转换及火山-侵入岩活动形成了胶东矿集区金成矿系统。成矿类型主要以石英脉型、复合脉带型、浸染细脉带型等类型为主,多种类型金矿多为同源成矿溶液在不同构造背景和物化条件下的沉淀产物,从而发育类似的构造-蚀变-矿化分带结构。胶东矿集区存在3期成矿作用,金成矿作用主期明显集中于燕山中期(130~120 Ma),(含金)银矿化为燕山晚期(<97 Ma),含金(银)铅锌矿化介于两者之间、更接近于燕山晚期(100 Ma前后),区域地质事件的定年与因果分析显示这三期成矿过程的物质来源、成矿作用均受壳-幔相互作用等大尺度构造体制转折事件控制。  相似文献   

16.
引言岩组分析是从微观上研究岩矿形变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深入解决矿床和矿田构造问题,我们从五十年代末期开始把岩组分析引进到矿床研究领域,侧重于矿田构造方面,力图在配合宏观观察上,从微观方面探讨矿田构造的性质和发展过程、控矿构造、矿化过程及成因等问题. 矿田构造和成矿作用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按其与成矿的时间关系,可把矿田构造分为三大期:①基础构造期;②成矿及成矿期内构造  相似文献   

17.
豫西熊耳山地区金矿构造控矿系统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熊耳山地区金矿构造控矿系统表现为:伸展裂陷盆岭构造环境为金矿成矿提供背景条件(物质场、能量场、空间场);南部马超营断裂及北部不整合面间拆离带控制南北两大金矿成矿带;相关次级断裂构造及北东向断裂构造叠加部位为金矿成矿提供容矿空间;东部与古火山机械有关的张裂构造控矿。拆离带及火山机构控矿的提出,丰富了本区构造控矿形式,拓展了找矿视野,对认识成矿规律和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利东 《云南地质》2014,33(3):329-335
长安金矿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NE陡倾F6断层破碎带的东亚带砂泥质构造岩中,成矿期发生近EW向断裂的构造叠加,成矿之后又遭受到近EW向小断裂的破坏.F6断层破碎带西亚带具导矿作用,东亚带起到容矿的作用,成矿期叠加的EW向断裂(F7、F8、F9等)兼具导矿和容矿作用,侵入于F6断裂带中的细晶正长岩、煌斑岩、辉绿岩等岩浆活动所带来的成矿流体促使矿质富集,形成工业矿体,成矿期后近EW向断裂(F10-1、F10-2)和NNW、NE向小断裂(f)为破矿构造.据此把长安金矿断裂构造演化和成矿初步分为主控矿断裂成矿、叠加断裂成矿和后期断裂破矿三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9.
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的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佳 《地质与勘探》2012,48(1):102-109
[摘 要]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研究秉承李四光教授构造体系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地质构造对成矿区带、矿田、矿床及与成矿有关的岩层、岩体、脉体的形成、改造、分布的控制规律和内在作用机理,实现矿产资源找寻和勘查突破,这是矿田构造研究的基本任务。本文归纳总结了地质力学矿田构造在内生矿产资源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进展,指出了地质力学矿田构造预期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该门学科将在指导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探开发中,为国家矿产资源的寻找和勘查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岩浆作用对区域内生成矿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内生成矿过程中,岩浆作用不仅可以直接提供矿源,而且可以借助于其特有的热力场、化学力场和动力场,活化周围地质体中的矿质元素和多种成矿前构造,形成新的有利成矿构造,驱使活化的矿质元素迁移而为成矿间接提供矿源.这些影响对后地台阶段的内生成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