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种复杂背景下的人脸特征提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脸特征提取是计算机人脸识别技术中的核心技术。主动轮廓模型方法(Activecontourmodel,也称Snakes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特征提取、图像分割等技术中。常规Snakes方法应用于人脸特征提取鲁棒性不强,并且精度不高。对常规Snakes方法进行了改进,其改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针对人脸肤色的特点改造了Snakes能量函数的图像能量项,用以提高算法的精度;2)基于人脸五官形状特点,增加了一个新的能量项———形状限定能量项,以期获得更好的鲁棒性。最后,对改进前后的Snakes方法进行了实验仿真与比较、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nakes方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并能准确收敛到人脸特征处。  相似文献   

2.
改进的BP神经网络在数字识别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传统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数字字符的识别,进而在变换函数、误差函数以及惯量项等方面对学习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局部自适应算法——RPROP算法,使网络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用VC完成对数字字符识别的模拟。最后实验表明,改进的算法可以有效地完成对训练样本的识别,并且弥补传统方法学习速度低、平均误差大的缺点。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空间辐射计方法基础上,将对流层中水汽垂直分层效应集成到校正模型中,提出一种改进的InSAR大气延迟相位校正方法。为验证改进方法的可行性,利用MERIS近红外水汽产品去除北京地区地面沉降InSAR监测中的大气延迟相位。以陆态网络GNSS站点监测结果为基准,验证改进的大气校正方法的监测精度。改进的大气校正方法、空间辐射计校正法和未校正的InSAR监测结果与陆态网络GNSS站点监测结果对比显示,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88 cm、0.603 cm、0.685 cm,表明改进的方法相比于未校正和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能有效削弱干涉图中的大气延迟相位误差。  相似文献   

4.
针对无人机影像光谱信息量不足导致的影像分割精度较低和同类地块过度分割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面向无人机影像的改进FNEA分割方法。首先,利用特征提取方法,构建原始RGB影像的不同纹理和植被指数特征影像;然后,基于改进分离阈值法选择最佳植被指数和纹理特征;最后,将最佳特征与原始RGB数据融合,采用FNEA算法进行影像分割。将改进FNEA方法与多种分割方法对比,结果表明改进FNEA方法的分割精度更高,同一地块内过度分割可得到较好控制,适合无人机影像的分割。  相似文献   

5.
断层活动的最优化定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讨论了断层活动引起的变形场及一般性反演方法。对Powell最优化改进方法作了再改进。再改进的方法对解决多种复杂观测模型的最优化问题提供了可能,并可提高收敛速度。利用1995和1996年GPS观测和相应的倾斜观测对华北地区断层活动进行了定量分析,检测出在张北震源区附近有一与张渤带走向接近的断层活动,给出了活动断层的分布及与张北地震震中的关系。结果表明,这种定量方法对圈定减灾区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改进局部均值分解(LMD)及加权核函数相关向量机(RVM)算法,构建多尺度变形预测新方法。利用LMD将变形数据分解成多个具有物理意义的变形分量,并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RVM对每个变形分量分别进行预测。将各变形分量预测结果进行叠加,最终建立多尺度变形预测方法,并应用于大坝变形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LMD-RVM方法的多个精度指标均优于BP神经网络方法、RVM方法和改进EMD-RVM方法,证实了新方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人脸特征提取是计算机人脸识别技术中的核心技术。主动轮廓模型方法(Acdve contour model,也称Snakes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特征提取、图像分割等技术中。常规Snakes方法应用于人脸特征提取鲁棒性不强,并且精度不高。对常规Snakes方法进行了改进,其改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针对人脸肤色的特点改造了Snake。能量函数的图像能量项,用以提高算法的精度;2)基于人脸五官形状特点,增加了一个新的能量项——形状限定能量项,以期获得更好的鲁棒性。最后,对改进前后的Snakes方法进行了实验仿真与比较、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nakes方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并能准确收敛到人脸特征处。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了别尔采夫方法的原理,分析了原始的别尔采夫方法和改进后的别尔采夫方法的实质和差异。并与“标定重力仪灵敏度的别尔采夫方法”一文商量讨论一些矛盾向题,以便正确领会多布洛霍托夫方案,即改进后的别尔采夫方法,有利于台站重力测量工作。  相似文献   

9.
多面函数拟合法的平滑系数取值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Tikhonov正则化的改进多面函数拟合法。该方法引入正则化替代平滑系数,根据泛化误差极小化原则确定正则化系数,规避了平滑系数的不确定性,并去除了原方法核函数个数的约束条件。通过GPS水平速度场拟合的实例对改进方法进行验证,并与原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方法拟合效果稳定,拟合精度和泛化能力较原方法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重点介绍了EPS2003软件在全野外数字化生产实践中的作业方法,并概括了其现有优势、尚存缺陷及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11.
石膏矿采空区的治理难度大、成本高。为科学决策石膏矿采空区的防治措施,需要准确评价采空区稳定性。在分析各种石膏矿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该文提出了一种联合应用综合评判法和矿柱安全系数法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文以平邑县安泰石膏矿采空区的稳定性评价为例,介绍了该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过程。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采空区有7个分区处于不稳定状态,评价结果与地表观测结果吻合较好。实践表明,该综合评价方法评价过程简便,评价结果准确,可以为其他石膏矿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企业效绩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建立企业效绩综合评价模型,在由基本的财务指标构成的财务分析体系基础上,将BP神经网络应用于效绩综合评价中.以企业历史数据作为BP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用训练好的BP网络评价企业当期各方面的效绩.试验结果表明将BP网络应用于企业评价中,能达到令人满意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3.
GEOBIA(Geographic Object-Based Image Analysis)技术针对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析的效果和精度远优于基于像元的传统方法。影像分割作为GEOBIA中的关键技术,学者们对此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众多分割算法。对分割算法进行评价和分割技术本身同样重要,通过分割评价可以对分割算法的性能进行评价,比较不同分割算法的优劣,为影像选择合适的分割算法并设定合适的分割参数。影像分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影像分析操作的自动化,而主观评价法、系统评价法和分析评价法,因其无法给出客观定量指标的特点,难以应用于实时、自动化的高分辨率影像信息提取与分析系统当中。加之近年来针对分割评价方法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分割算法本身,因此对定量分割评价方法进行综述对于影像分割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对现有的评价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建立了针对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评价方法的分类体系。对各种方法,特别是定量的实验评价法进行对比,分析其应用范围和优劣,最后指出了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评价未来的改进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在对某地区进行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过程中,往往很难准确合理地确定各类评价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AHP)与模糊数学(fuzzy mathematics) 综合评判法是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地区的生态环境健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并选取实验区的各类生态指标。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各层次权重,然后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根据提取的遥感数据完成地区生态环境评价分级。运用基于AHP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在GIS平台上对各评价指标进行加权叠加,得到地区生态环境的等级评价图,实现了地区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确定地区生态环境各指标权重所得的评价分级是与现实吻合的,这对于评价和保护地区生态环境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加权栅格叠加分析是GIS空间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文首先对其演进历程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其存在的抵消和极值埋没问题,并介绍了现有的改进模型——位序加权平均法及其不足。然后基于变权理论,提出了变权栅格叠加方法,以应对上述问题。该方法根据各叠加图层的初始权重及叠加栅格的像元值,通过一定规则对极值像元进行惩罚型、激励型或混合型变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抵消问题,并凸显个别极值栅格的效应,比较适合于选址、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生态敏感性评价、景观评价等需要重视极大或极小值的叠加分析,是现有常权栅格叠加的有效补充。最后以湖北网湖湿地周边城镇的生态敏感性评价为例,基于局部激励型变权规则,进行了案例研究,证实了变权栅格叠加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GIS数据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判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IS数据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常使数据质量的优劣具有模糊性,给数据质量评价带来困难,影响了GIS应用。本研究尝试将模糊数学概念引入GIS数据质量评价中,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GIS数字化产品质量评估模型。介绍了模型中评判因子、评价集、权重确定和模糊集合隶属函数的建立过程,并举例说明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矢量化产品的评判过程。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GIS数据质量优劣的客观定性问题,使矢量化数据产品的评判简便、直观,保证了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17.
220kV变电站噪声源监测及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变电站主要噪声源噪声特性及评价方法研究不充分的问题,对成都2个220k V的变电站的主要噪声源及厂界噪声进行十个频段的噪声监测,结果表明该噪声源属于稳态声源,呈中低频特性。主要噪声源中,变压器的风冷式散热方式对其本体噪声的中高频段有贡献。电抗器的高频噪声小,高压进出线的噪声与其负载电压相关。从变电站厂界监测结果来看,低频噪声污染较严重,采用目前中国以A计权网络为基础的评价方法并不合适。建议采用声级计计权法或低频A计权网络对厂界噪声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比A计权网络算法高约3~6d B和2~10d B,更符合人体主观感受。  相似文献   

18.
煤层底板水害一直是困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选择合理准确的评价方法对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评价,对于指导煤矿安全生产有着重要意义。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数据序列为研究对象,现实求各个方案与由最佳指标组成的理想方案的关联系数,再由关联系数得到关联度的方法。将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应用到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中,建立评价单元与参考序列之间的灰色关联度矩阵,通过引入权重的方式,改进邓氏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方法,以保证得到的最终综合评价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土地定级综合评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选用模糊数学中多级综合评判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城市土地定级的两级综合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通过综合评定,可分选出与城市开发建设相适应的土地分类级别,为城市土地转让估价提供了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可拓学的基本理论,并应用于地质灾害易发性划分。选取了岩土体类型、地形坡度、地质构造、已有灾害点数量、人类工程活动强度、多年平均降雨量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获得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建立了基于可拓学理论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以济南市为例,对可拓学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验证,该方法获得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程度高,证明这一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