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石英、硅酸的物理性质,水晶晶洞、水晶矿床矿物流体包裹成分,不同颜色紫晶的痕量成分,水晶的共生、伴生矿物组合等相关问题的研讨,认为水晶的形成机制为:以硅氢化物气态形式迁移、分异、富集,在稳定、温和、宽松环境被缓慢氧化、水解,自由结晶成单晶和(或)晶簇的。  相似文献   

2.
铅的成矿机理新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郑大中 《云南地质》2003,22(4):382-394
通过对铅及其氢化物的理化性质,铅矿床矿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内生锡矿物的化学成分、铅矿物的共伴生矿物特征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认为铅氢化物,铅合金氢化物是铅成矿的主要迁移形式。在强还原、富氢、高压环境下,可随岩浆、热液、热气迁移至地壳浅部。在减压,贫氢,富硫的相对氧化环境;硫化成铅的硫化矿物及其硫盐矿物,或在氢逃逸氧化的贫硫环境;形成铅的单质及铅的合金矿物,并在长期地质事件中叠加,富集成铅矿床。  相似文献   

3.
磷氢化物是磷的主要迁移形式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磷氢化物形成于还原性的富氢环境。通过陨石及月岩矿物成分、内生矿床磷矿物成分、磷的共伴生矿物特征的研究以及地球是氢的储库等相关问题的探讨 ,认识到磷及其合金氢化物 ,随岩浆、热液、热气迁移至地表浅部 ,由于减压、降温 ,氧逸度增加 ,Eh值增大 ,H2 逃逸、氧化 ,氢化物氧化分解 ,形成磷矿物并在长期地质事件中叠加 ,富集成磷矿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地球深部富氢流体、若干金属氢化物及合金氢化物的形成条件与性质、铬矿物的化学成分及其共生伴生矿物的研讨,结合铬铁矿成矿的地质背景,认为铬氢化物、铬合金氢化物是铬成矿的主要迁移形式。它们从地球深部富氢强还原环境随岩浆迁移至地壳浅部,由于H2,CO,CH4等逃逸、氧化,氧逸度大增,温度、压力下降,铬氢化物和铬合金氢化物分解、氧化、固化富集成铬矿床。  相似文献   

5.
川南普格杏仁状玄武岩晶洞中产出大量石英、水晶、沥青、葡萄石以及铜矿物,根据其产状和矿物组合分为石英沥青、水晶-沥青及水晶-葡萄石球粒三种类型晶洞。水晶-葡萄石晶洞中矿物组合具明显球粒形貌特点,球粒由中心柱状 水晶及垂直水晶柱面生长的葡萄石球粒内圈与铜矿物球粒外圈组成。铜矿物球粒具有明显圈层结构,由自然铜核、黑铜矿 幔、硅孔雀石与孔雀石壳组成。野外及镜下观察显示,铜矿物集合体形态受自然铜形状和产出控制,铜矿物球粒主要分布 于多个葡萄石球粒边缘的汇聚处,核部自然铜为球粒状;脉状铜矿物由一向伸长自然铜与黑铜矿、硅孔雀石等矿物组成, 分布于晶洞裂隙中。碳同位素与红外光谱研究表明晶洞中的沥青为生物成因,属石油沥青,有机质可能来自下二叠统 (P13)碳酸盐。晶洞中矿物为含有机质成矿溶液依次结晶而成,其顺序为:玉髓或石英→水晶、沥青与自然铜→自然铜与 葡萄石→黑铜矿→硅孔雀石→孔雀石→方解石。沥青的螺旋生长花纹特征、水晶中包裹体均一化温度以及水晶中沥青与自 然铜之间的关系显示,沥青是有机质(原油)受热裂解转变而成,其形成温度约为290~230℃,自然铜的结晶温度为230~ 160℃。  相似文献   

6.
硅金矿的形成机理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大中 《江西地质》2001,15(3):192-196
文中描述了硅金矿的成矿机制。金硅合金氢化物迁移至地壳浅部,氢逃逸和氧化,热液降至低温,沉淀形成硅金矿。  相似文献   

7.
生長着石英晶体的岩洞,通常称作水晶巢或水晶洞。水晶洞与石英脈是有着空間的关係的。已探查过的地區的大多數石英脉僅只包含一个水晶洞。照例,水晶洞是位於石英脈的尖滅之处或其脉壁粘土中。位於石英脉尖減之处的晶洞好像是这些脈沿傾向或走向的延續(圖1)。位於石英脈脈壁粘土中的晶洞,則常位於石英脈的底盤中(圖2)。  相似文献   

8.
钛迁移成矿地球化学模式新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钛氢化物和钛合金氢化物的形成条件及理化特征、钛矿物的价态及化学成分、钛矿物的共伴生矿物组合、有关矿物中钛的固态包裹体及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的研讨,考虑到氢在地球形成演化中的作用与重大贡献,认为:钛氢化物、钛合金氢化物是钛的重要迁移形式,它们随岩浆、热液从地球深部迁移至地球浅部,在较还原环境形成自然钛、低价钛矿物,在较氧化环境形成钛的高价矿物,并可在有利部位富集形成钛矿床。  相似文献   

9.
铀的迁移富集机理新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描述了铀迁移、富集成矿的新机制。通过对铀氢化物、铀合金氢化物的形成条件及理化性质,铀矿石的矿物流体包裹体物质成分,主要内生铀矿物化学成分及其微观结构,铀矿物的共、伴生矿物组合的研究,并结合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史,认为铀主要呈铀氢化物、铀合金氢化物从地壳深部迁移至地壳浅部,由于环境发生变化,氢逃逃、氧化,上述氢化物被氧化分解、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0.
苏北榴辉岩中金红石矿床的形成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钛的迁移形式和条件的研讨,结合苏北地区的地质背景、有关矿物流体包裹体的化学成分、榴辉岩中有关矿物的化学成分、金红石的赋存状态、含金红石榴辉岩主要矿物组合等情况,认为该类金红石矿床的形成机制可描述为:华北、扬子两大板块碰撞、俯冲,将苏北地区地壳浅部的基性岩等带入上地幔的高温、高压、强还原富氢环境,岩石中部分钛呈氢化物活化。此后,由于地壳运动,榴辉岩折返、抬升,地幔深部的钛氢化物与岩石中活化的钛氢化物随榴辉岩一同迁移至地壳浅部,由于氧逸度大增,压力、温度大降,还原性气体逃逸、氧化,逐渐演化为相对氧化性的环境,钛氢化物被氧化成金红石、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1.
大疃刘家铍矿铍元素主要以羟硅铍石单矿物赋存在矿石中。以羟硅铍石单矿物存在的BeO占79.45%;少部分分散在其他矿物中,以赤铁矿、褐铁矿中 BeO 含量较高,其次是绢云母、重晶石等。BeO 呈分散状态占20.55%,主要集中在绢云母中,这是由于矿石中绢云母含量高所致,分散状态的BeO无法回收。根据矿石中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组合,矿石类型为羟硅铍石绢云母碳酸盐岩长石石英型铍矿石。  相似文献   

12.
核-幔物质晶体化学、矿物学及矿床学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量的高温、高压实验表明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增加 ,地幔氧化物及硅酸盐的晶体结构会发生与其温度和压力相适应的多型转变 ,并导致元素金属性的增加 ,即氧离子半径的缩小以及硅和其他阳离子半径的增大。来自地核部分物质的晶体化学及晶体物理目前还很少涉及 ,根据其物质组成 ,可能具有金属及金属互化物的性质 ,即原子呈等大球最紧密堆积 ,具有高熔点、难溶性等特征。在地球形成时作为地核物质是最先凝聚的 ,并由于重力分异沉入地核 ,上升至浅部时不与其他元素化合 ,保持了零价状态 ;等大球最紧密堆积使其在地球各层圈中晶体结构保持恒定。地幔热柱使核、幔物质上升至地球浅部成为可能 ,并形成矿物及矿床。以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床为例 ,已经发现了多达 5 0种的铂族元素矿物、铁族元素矿物及其金属互化物 ,包括成分复杂多变的Os Ir ,Os Ir Ru ,Pt Fe ,Ir Fe Ni,Fe Ni Cr及Fe Co等矿物 ,它们还与来自核幔边界的Si,Fe ,FexSiy,FeO和SiO2 矿物共生 ,其中铂属矿物及其金属互化物矿物应视为来自E层的地核矿物 ;探讨了该区矿物与陨石矿物在共生组合方面的相似性 ,地核矿物的聚集可能会形成新型的金属元素矿床  相似文献   

13.
江西洋鸡山金矿矿相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洋鸡山金矿矿相学研究楼亚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关键词洋鸡山金矿,矿相学,矿物标型特征,隐爆角砾岩江西瑞昌洋鸡山金矿为长江中下游钢-金矿田中一个典型的独立金矿床。矿体赋存在燕山早期石英闪长玢岩与五通组地层接触带附近的隐爆角砾岩筒中,矿...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玉门市三白墩硅石矿石英纯度高,杂质少,可以用作高纯石英的加工原料。通过对硅石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控矿因素和矿石质量的研究,分析了矿床成因,认为该硅石矿严格受华力西期侵入岩及接触带构造控制,属于岩浆伟晶岩型石英脉矿床。伟晶岩分带结构比较明显,其中石英核(带)SiO2含量最高达99.71%,具备高纯石英—云母等岩浆型伟晶岩系列矿产的成矿条件,对区域上寻找同类型高纯石英矿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阳储岭斑岩钨钼矿床的成因特点是物理化学条件多变,同化作用和混杂作用较强。其工业矿物有白钨矿和辉钼矿,其共生矿物以金属硫化物为主。钨钼矿物及其共生矿物与矿床的成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金矿床中黄铁矿的化学元素、晶体形态、粒度等标型特征与其形成的物理化学环境及介质条件密切相关.通过对陕川丁家林-太阳坪金矿区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在韧性剪切变形-构造分异热液期与脆性剪切变形-构造分异热液期化学元素含量对比,以及黄铁矿形态、粒度分析,研究黄铁矿与金矿物关系.丁家林-太阳坪金矿黄铁矿形态以{100}、{210}单晶及{100} {210}聚晶为其标型.黄铁矿在空间分布特征来看,深部成矿的可能性不大.应沿丁家林-太阳坪脆-韧性剪切带寻找金矿.  相似文献   

17.
Typomorphic peculiarities of ore minerals are discussed from a theoretical approach, as exemplified by studies of wolframite, chalcopyrite, pyrite, pyrrhotite, marmatite, molybdenite, arsenopyrite and cassiterite from the XS copper-tungsten deposit. Important data on ore genesis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study of typomorphic peculiarities of ore minerals in term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physical properties, morphology and crystal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8.
Secondary native Se minerals that are appreciably coarser grained and vary morphologically than primary native Se minerals were observed in the abandoned dumps of the No. 3 and No. 4 orebodies of the Yutangba Se deposit, western Hubei Province, China. The secondary native Se minerals exhibit three crystal forms, namely prismatic, tabular, and granular. Based on geochemical and mineralogical data, the secondary native Se minerals are interpreted to have resulted from natural oxidation of selenide minerals in the primary Se ores, or from vaporization of Se caused by burning of “stone coal” (a highly carbonaceous mudstone)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lime. The occurrence of secondary native Se minerals in the deposit would be helpful not only to further study on mineralogy, ore geo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of Se, but also to improve the technology of reclaiming Se from the black rock series.  相似文献   

19.
云南老王寨金矿床主要矿物的标型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老王寨金矿床产于哀牢山金-多金属成矿带北段浅变质岩系的断裂破碎带中,为一大型构造蚀变岩型中低温热液矿床,黄铁矿,石英,碳酸盐矿物,绢云母等是矿体中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主要矿物,从产状,形态,化学成分,晶胞参数,热电性及红外光谱等方面,总结这些矿物的标型特征,可用于指导矿区深部和外围进行成矿预测和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20.
松辽盆地钱家店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罗毅  何中波  马汉峰  孙祥 《矿床地质》2012,31(2):391-400
通过对钱家店铀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地质构造环境、矿床铀矿物特征、蚀变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年代学等综合研究,认为钱家店铀矿床受"晚白垩世姚家期辫状河道洼地、晚白垩世嫩江期末反转隆升剥蚀构造天窗、NNE向贯通性基底断裂"三位一体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同生沉积后生叠加复成因型。这为进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