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中国、芬兰合作建立的北京长阳标准基线场已于1985年9月16日举行了落成典礼。北京长阳标准基线由我方负责建造,芬兰大地测量研究所负责提供维塞拉比长仪并进行观测。本文简略地介绍有关标准基线、维塞拉光干涉比长仪测距原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正> 编辑同志:贵刊90年第2期第8页右半栏第3自然段中,“采用ME3000等多种高精度测距仪……得到的。”的提法与实际情况不符。本中心建造的沙河基线场,是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基线组使用因瓦基线尺,并以优于一等基线丈量规范的方法进行丈量的:近三年内,已先后丈量三次,精度优于1ppm:该基线场的丈量方法和精度,与ME3000等测距仪毫无关系。对此,望贵刊能给予澄清。  相似文献   

3.
十三陵基线场位于北京市北郊昌平县,基线场全长4236m,是“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建立国家光电测距仪检测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5年建场以来,先后3次按优于Ⅰ等基线丈量要求进行基线丈量,并经24次ME3000和ME5000光电测距仪的比测,5次一等水准测量。对基线长度及标石稳定性进行了长期的  相似文献   

4.
北京长阳标准基线复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葵 Kontt.  R 《测绘通报》1992,(1):12-24,29
根据中芬技术合作协议,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局和芬兰共和国大地测量研究所共同商定,拟采用维塞拉光干涉仪测量方法在北京建立一条高精度的野外标准基线。定名为北京长阳标准基线。  相似文献   

5.
<正> 1991年10月23日,国家测绘局在测绘研究所主持召开了十三陵基线场鉴定会。该基线场属于国家“六五”科技攻关课题“建立国家光电测距仪检测中心”中的一个项目,由国家光电测距仪检测中心筹建。该基线场于1987年建成后,曾先后用因瓦基线尺丈量三次,用精密测距仪ME3000,MES000丈量多次。  相似文献   

6.
北京长阳标准基线场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1年,芬兰共和国大地测量研究所前任所长库卡马奇教授来中国访问期间,建议中国采用维塞拉光干涉测量方法建立一条标准基线,并表示芬兰愿与中国合作。1983年2月,国家测绘局派人前往芬兰考察访问,参观了努眉拉(Nwmmela)标准基线。同年9月,双方在北京商定,并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1997年3月21日至23日,中国科学院院土、国家测绘局顾问陈俊勇教授陪同芬兰国家大地测量研究所所长卡库里教授来川,对“成都标准基线场”进行了考察,四川省测绘局局长、四川省测绘学会理事长唐孝苟高级工程师会见了两位专家,并就芬兰国家大地测量研究所帮助四川测绘局对“成都标准基线场”实施维塞拉光干涉测量进行了会谈。在考察过程中,陈俊勇教授和卡库里教授仔细察看了“成都标准基线场”的观测墩、强制对中装置及场地环境情况,详细了解了该基线场场址的地质构造、墩位基础结构及其稳定性,地下水位变化对墩基的影响等情况…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ME 5000仪器的理论测距精度。并根据ME 5000 NO.357039及其它同类型仪器的测定结果与维塞拉光干涉仪的测定结果的比较,说明了该仪器的实际测距精度,进而说明它在长度基准建设以及其它精密长度测量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谢先明 《测绘科学》2015,(12):50-54
针对传统多基线合成孔径雷达干涉相位估计方法存在稳健性不高、适应性不强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稳健的多基线合成孔径雷达干涉相位估计方法。利用最大似然频率估计准则从最短基线干涉图中提取每一复像元随基线变化频率的粗略估计值,并把提取的粗略频率通过共轭复乘补偿给相应的抽样复干涉信号,来降低抽样复干涉信号频率,避免了干涉基线间隔过大导致的抽样复干涉信号频谱混叠现象,从而克服了干涉基线间隔对长基线干涉相位估计精度的限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干涉基线间隔的限制,能较为精确地获得长基线干涉相位估计值,对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应用拓展以及高精度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精度海洋重力仪系统误差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出高精度海洋重力仪系统的速度控制方程、角速度控制方程和纬度控制方程。以高精度海洋重力仪系统中平台的横倾角、纵倾角、运载体的东向速度误差、北向速度误差和运载体的纬度误差为变量,导出高精度海洋重力仪系统误差模型,并进行了系统误差仿真实验.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高精度海洋重力仪的系统误差形成过程分为误差积累、误差衰减和误差稳定三个阶段;0~1800 s是系统误差积累阶段,最大系统误差约为3.0×10-6m/s2;由于水平阻尼网络的作用,从1800~3000 s是仪系统误差衰减阶段;3000 s以后,系统误差进入稳定阶段,仿真4000 s时,系统误差约为2.246×10-6m/s2。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星载分布式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三维基线的高精度定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线定标新方法。首先,该方法将辅雷达多普勒方程与辅雷达距离改化方程相结合,形成基线定标模型,再基于地面控制点,采用最小二乘迭代解算基线三个轴向误差。与基于辅雷达距离改化方程的基线定标模型相比,该基线定标模型优化了法方程系数矩阵条件数,减小了矩阵的病态程度,提高了定标精度。然后,根据基线定标实际上是利用多个地面控制点交会出基线矢量,以及增大交会角可提高交会精度的原理,给出了控制点布设策略,即在近、远距端两侧布设控制点。与均匀布设控制点方式相比,该方式能显著提高定标精度和稳健性。最后,利用星载分布式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仿真数据进行基线定标实验,先后开展基于不同控制点数量、不同控制点精度、不同控制点布设策略的基线定标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三维基线高精度定标,对跨轨、顺轨、径向基线的定标精度能达到毫米级,可为星载分布式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基线定标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光干涉测量中几个主要问题,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光学补偿器格值的检定方法和室内新的补偿公式;通过对石英球端面标准米尺尺长的相对测量,提出了建立我国石英米系统的可行方案;找出有利干涉测量的气候条件,研究和验证了光干涉测量新的大气修正公式。最后通过礼泉光干涉标准基线的实测,使以上工作得到综合验证。  相似文献   

13.
早在1923年芬兰学者维塞拉(D.Y.VaisaLa)实验成功用变形的瑞利(Rayleigh)光波干涉仪测量几百米的长度,半个世纪来在测量比较基线以及检定24米基线尺长度方面被不少国家测量学者所引用,至今仍不失为测量大长度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种机载双天线InSAR干涉参数定标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干涉参数定标对于机载双天线InSAR系统的大面积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获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高效地进行干涉参数定标,从双天线InSAR获取DEM的基本原理出发,构建一种考虑干涉相位偏置、基线长度和基线水平角三个参数的定标新模型,设计该定标模型的未知参数解算方案。利用GPS实测的高程控制点对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自主研制的机载双天线InSAR系统进行了干涉参数定标实验,统计利用定标后干涉参数反演地面高程的误差,验证该干涉参数定标模型及解算方案。  相似文献   

15.
根据SAR干涉原理,提出基于牛顿迭代法的干涉SAR基线估计算法,利用1996年4月15日和16日的ERS-1/2C波段的单视复数据,用该算法求得的基线值和用从欧洲空间局(ESA)的有关基线数据库中查到该景干涉雷达数据相应的基线值分别进行去平地相位的实验,证明基于牛顿迭代法的干涉SAR基线估计提取的基线参数比较精确。  相似文献   

16.
张涛  万玲  吕孝雷  洪峻 《遥感学报》2019,23(6):1123-1131
星载重轨干涉SAR卫星在高程测绘和形变测量中有着全天时全天候和大范围的优势,其中干涉基线是决定干涉性能的重要指标,而卫星重访轨道对干涉基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现有高分三号干涉数据轨道参数的分析,发现干涉基线相比国外先进卫星过长且稳定性有待提高。本文通过对相对轨道根数和机动控制的分析,得到满足重轨干涉SAR系统要求的稳定基线。以第一次观测的轨道为参考轨道,基于在摄动情况下重复观测轨道与参考轨道的相对轨道根数,计算得到重轨干涉基线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纬度的观测目标进行了样例分析。在基线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利用机动速度和相对轨道根数的关系,进一步计算得到满足基线状态需求的机动控制方法。通过实际数据分析,给出了相对轨道根数变化对初始理想构型的影响,验证了重轨干涉基线变化规律符合本文的分析,并利用仿真样例给出了使得重轨干涉基线达到预期要求的机动控制方案。实际数据和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够通过可长时间观测并准确获得的轨道根数直接计算基线状态,并能从干涉基线需求出发,快速准确的得出对卫星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7.
王晓光  王治强  杨新 《测绘学报》2010,39(6):561-565
星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基线的高精度测定是获取地面数字高程信息的关键技术。对双天线InSAR系统,采用光学相机和激光测距仪相结合实时动态测量基线。由于存在仪器误差和几何误差等,为满足干涉基线的确定精度,基于基线测量系统,构建状态方程和测量方程,并结合天线支撑臂模态分析,设计了Kalman滤波器,确定干涉基线的长度和指向。模拟仿真结果显示,该滤波器能够有效地估计干涉基线长度和指向,满足基线确定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高精度星间基线确定是分布式InSAR干涉测量中的关键技术。针对卫星在轨运行期间的质心与地面标校结果不一致问题,仿真分析了星体系x、y、z不同方向1 cm质心误差对InSAR星间基线确定的影响。结果表明:x、y方向的质心误差对基线解算影响很小;z方向的质心误差对基线解算影响显著,使得InSAR基线产品中含有明显的系统误差。提出了两种消除卫星质心误差影响的方法:一是在星载GNSS定轨过程中增加轨道径向的经验加速度予以补偿;二是增加星体系z方向的质心偏差估计。实验结果表明,经两种方法处理后得到的InSAR基线3维误差由8.8 mm分别降至0.13 mm和0.09 mm,98%以上的卫星质心误差影响被消除。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最大似然估计的多基线InSAR相位解缠算法对噪声比较敏感且难以解缠低信噪比干涉图的缺点,该文提出一种多基线迭代与最大似然估计相结合的多基线相位展开方法。首先利用多基线迭代法得到最长基线干涉图粗略的干涉相位;然后在以此粗略相位为中心的相位区间里,利用多基线最大似然估计得到最长基线干涉图的干涉相位精确估计值。该文采用仿真的金字塔场景、多山场景以及城市场景干涉图进行相位解缠实验。实验表明,该方法的相位展开精度比多基线迭代法和最大似然估计法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以非定值角倍增法进行小角度干涉测量的方法,推导出了非定值角激光干涉测角公式及有关的理论公式。依照该方法拟定了以光、机、电、算为核心的激光干涉小角度测量方案,并建立了一整套包括小角度旋转平台、测量干涉条纹宽度的光栅测量系统以及用微型计算机自动处理测量结果的小角度激光干涉测量装置。最后证明了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是相符合的,其测角可重复性误差小于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