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煤炭地质》2011,(2):77-77
《中国煤炭地质》,原名《中国煤田地质》,创刊于1989年,是由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办的以煤炭地质科技为主的综合类学术性期刊。 2010年《中国煤炭地质》跻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行列,即"中国科技 核心期刊"。殊荣的获得,铭刻着广大作者与读者的厚爱、编委学者与理事 的正确指导,同时标志着《中国煤炭地质》的学术影响的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
《中国煤炭地质》2014,(4):75-75
《中国煤炭地质》,原名《中国煤田地质》,创刊于1989年,是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办的以煤炭地质科技为主的综合类学术性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主要栏目有:煤田地质、煤层气、岩页气、矿井地质、矿井安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物探、钻探等,征稿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煤炭地质》2011,(1):75-75
《中国煤炭地质》,原名《中国煤田地质》,创刊于1989年,是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办的以煤炭地质科技为主的综合类学术性期刊。2010年《中国煤炭地质》跻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行列,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殊荣的获得,铭刻着广大作者与读者的厚爱、编委学者与理事的正确指导,同时标志着《中国煤炭地质》的学术影响的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4.
《中国煤炭地质》2013,(12):125-125
《中国煤炭地质》,原名《中国煤田地质》,创刊于1989年,是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办的以煤炭地质科技为主的综合类学术性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主要栏目有:煤田地质、煤层气、岩页气、矿井地质、矿井安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物探、钻探等,征稿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国煤炭地质》2019,(4):I0002-I0002
《中国煤炭地质》(原名《中国煤田地质》)期刊创刊于1989年,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办的以煤炭地质科技为主的综合类学术性期刊,现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主要栏目有:煤田地质、煤层气、岩页气、矿井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物探、钻探等。征稿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6.
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煤炭地质勘探是煤炭工业的基础,贯穿于煤炭工业发展的始终。徐水师局长在总局2006年工作会议上,在深刻分析煤炭地质勘查面临形势的基础上,从煤炭地质发展和改革的高度,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坚持地质勘查主业,加快构建煤炭地质勘查新体系煤炭地质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必将有力促进煤炭地质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是能源安全的基石。煤炭地质勘查是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贯穿于煤炭工业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它既担负着为煤炭工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重任,又担负为煤炭开发、利用、安全和环境保护提供地质服务的责任。煤炭地质发展必须依靠煤炭地质科技,煤炭地质科技必须围绕着煤炭工业发展而开展工作。建立新型煤炭地质勘查体系,推进煤炭地质科技创新,是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国煤炭地质》2009,(3):79-79
本刊2008年由原《中国煤田地质》更名为现在的《中国煤炭地质》(月刊),是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办的以煤炭地质科技为主的科技性期刊,现开设煤田地质、煤层气、矿井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物探.钻探.测量与地质人生等栏目。本刊在广大读者、作者的关心与支持下,期刊质量不断提高,早已成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为更好地提高《中国煤炭地质》期刊稿件的学术质量,特向广大煤炭(田)地质工作者和地学院校师生征稿,征稿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9.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的煤化工原料,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探明了急需的煤炭资源,保障了国家煤炭能源供应。通过系统总结近年来我国煤炭地质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了当前新条件下煤炭地质工作发展面临的重大研究问题,明确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定位,提出“1个理论、10个主要技术”的重点攻关研究思路,拓展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的研究范围,对保障煤炭资源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好“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研究认为:(1)新条件下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已由以保障煤炭能源资源安全为主发展为既要保障煤炭能源资源安全供应,还要为绿色矿山建设、矿山智能化开采与生态安全服务的煤炭生态地质勘查新阶段。(2)提出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今后的重点是资源勘查与利用、地质条件评价与动态地质事件预警、矿山环境治理修复与生态地质层功能作用复原、地质条件改性等方面的10大重点攻关问题。(3)针对煤、煤系及煤盆地多能源多矿产资源赋存特点,需研究建立煤与煤系共伴生矿产协同勘查模式,在关注“煤”的同时,加大对煤系、煤盆地全域性的多矿产聚集规律和各类资源研究,推动煤、煤系及煤盆地多能源...  相似文献   

10.
《中国煤炭地质》2010,(2):78-78
<正>本刊2008年由原《中国煤田地质》(双月刊)更名为现在的《中国煤炭地质》(月刊),是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办的以煤炭地质科技为主的科技性期刊,现开设煤田地质、煤层气、矿井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物探.钻探.测量与地质人生等栏目。本刊在广大读者、作者的关心与支持下,期刊质量不断提高,早已成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为更好地提高《中国煤炭地质》期刊稿件的学术质量,特向广大煤炭(田)地质工作者和地学院校师生征稿,征稿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煤炭地质》,原名《中国煤田地质》,创刊于1989年,是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办的以煤炭地质科技为主的综合类学术性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主要栏目有:煤田地质、煤层气、岩页气、矿井地质、矿井安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物探、钻探等,征稿要求如下。1来稿要求理论、技术有创新,论点明确,资料数据可靠,文字简练通顺。要附有200~300字的中(英)文摘要及3~8个关键词。2来稿必须提供作者姓名、单位、详细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电子信箱。另外,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应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毕业院校、专业、技术职称、研究方向或从事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煤炭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煤炭地质勘查是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应以科学发展观来审视煤炭地勘单位的定位与发展方向。煤炭地质勘查单位应树立“大地质、大市场”的发展理念,在全面开放的市场管理体制下,充分发挥技术、人才、设备、资料等方面的主业优势,积极开展地质服务;建立并健全包括人事、资金、质量等方面的管理体制,为地勘单位的科学发展提供保障;以人为本,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形成绩效考评、质量技术考核、安全考核和党建及精神文明考核联动机制,以此推动煤炭地勘单位的改革,实现煤炭地质勘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传统煤炭地质勘查产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煤炭地质勘查产业链的重构势在必行。通过对煤炭地质勘查产业发展历程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新时期煤炭地质勘查产业链的重构方向,不仅要纵向延伸,形成绿色矿山全生命周期内煤炭地质技术服务的完整产业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而且还要横向拓展,充分发挥煤炭地质勘查行业的专业优势、技术优势,开拓城市地质、农业地质、灾害地质等新领域新产业,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确保煤炭地质勘查行业绿色、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煤炭地下气化是对传统采煤技术的变革,气化炉选址是煤炭地下气化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基于煤炭地下气化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煤炭地下气化原理和气化炉选址的地质影响因素,重点分析煤级、煤层、地下水、围岩、构造等地质条件。结果表明:褐煤最适合地下气化;地下气化煤厚度应大于2 m、煤层倾角小于70°、埋深300~2 000 m适宜。同时,煤炭地下气化过程可能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地下水涌入气化盘区也会导致气化失败;煤炭地下气化容易引起围岩破裂,造成地下水贯入气化区以及地表沉降;煤炭地下气化炉选址应避开构造复杂区域;地下气化可能会影响附近含水层微生物的活性,破坏地下生态环境系统。   相似文献   

15.
绿色煤炭基础地质工作框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煤炭是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的具体体现,绿色煤炭对煤炭地质工作提出新要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煤炭地质工作贯穿于绿色煤炭产业体系的全过程,可以分解为三大目标任务:矿产资源地质,寻找绿色资源实现绿色勘查;安全开采地质,为绿色开采提供可靠的地质保障;加工利用地质,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供充分的地质依据。分析了绿色煤炭各阶段对地质工作的需求特点,初步建立了绿色煤炭基础地质工作框架,提出了各阶段基础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而如日中天的煤炭地质勘查单位也难以独善其身,其表现如下:煤炭需求量下降,直接造成煤炭资源勘查投资与项目减少;与基础施工项目相关的工程勘察、桩基检测、建材测试等业务大幅度减少;加工制造业特别是涉外企业经营困难,出口量骤减;房地产开发明显下滑及资金流转不畅等。随着中央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的实施,也为地质勘查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机会,因此煤炭地质单位要适时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力求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主业,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拓展市场;二是加强矿权运作,推进探采一体化;三是实施大地质战略,拓宽服务领域;四是坚持“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7.
(2013年9月28日)首先,请允许我对各位领导、理事代表,各位编委及与会的同志们放下各自繁重的工作,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福州,出席《中国煤炭地质》杂志第三届理事会、第五届编委会会议暨第三届全国煤炭地质暨勘查技术论坛,共商《中国煤炭地质》杂志未来创新发展的大计,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监理咨询分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下属专业从事固体矿产勘査、地质钴(坑)探、地球物理勘査、气体矿产勘査、液体矿产勘査、区域地质调査、环境地质调査、遥感地质调査、测量、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质灾害等工程监理和咨询的分公司。北京监理咨询分公司具有中国煤炭建设协会核发的工程监理甲级资质。是煤炭行业指定的煤炭项目技术咨询和人员培训单位之一,为中国煤炭建设协会建设监理委员会理事单位、《煤炭地质工程  相似文献   

19.
他出生于煤海之乡,上大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原山西矿业学院的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毕业即刻到煤炭地质勘探队.立志把理想定位在尚待勘查的煤海。如今,他与煤炭地质相伴23载,无论工作角色随着岁月的推移在不断地转换着,他都能在每个岗位游刃有余、发光发热、勇当尖兵,为山西省煤炭及煤层气产业快速发展和矿山救援抢险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他就是山西省煤炭地质114勘查院院长、高级工程师李新民。  相似文献   

20.
李生红 《探矿工程》2006,33(2):10-10
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是能源安全的基石。煤炭地质勘查是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推进煤炭地质科技创新,建立新型煤炭地质勘查体系,是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