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近几年,我们参加西藏地质局组织领导的一些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工作地区涉及拉萨、那曲、山南等地区。本文只是根据近年实际工作,并参考和引用西藏地质局、青海地质局、四川地质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等兄弟单位的工作成果,试图对西藏东部地区的地质与大地构造轮廓作一梗概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2.
一、岩石学及岩石化学文内所指念青唐古拉地区为北起班公湖—怒江断裂,南至念青唐古拉山。晚中生代火山岩主要分布于班戈县的新吉—总庆一线;那曲地区的蓬错—那曲一线以及安多地区的东巧—安多一线。除新吉—德庆火山岩稍具规模外,其它的均呈零星孤立出露,文中所述德庆、那  相似文献   

3.
毕孔彰 《地质论评》1980,26(2):181-182
以美国加里福尼亚理工学院地质地球物理系C.艾伦教授为团长、纽约州大学地质科学和环境研究系吴大铭教授为副团长的、由著名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组成的板块构造代表团一行十人,于1979年10月5日—11月2日在我国先后访问了北京、成都、拉萨、昆明、广州,到实地考察了雅鲁藏布江南岸的日喀则冲堆蛇绿岩剖面、中贝混杂岩堆积剖面和拉萨西  相似文献   

4.
概况:药王山位于拉萨市幸福西路至公园路的南侧,与驰名中外的布达拉宫隔路相望,其距离不过600米。药王山与布达拉宫所坐落的山体,是在挽近时期地质作用下,拉萨地块不断上升和拉萨河水长期切割、冲刷而形成的。药王山的地质时代,由于缺乏古生物资料而长期未有统一认识。1953年中国科学院西藏工作队地质组李璞等,将拉萨—曲水一带的黑色板岩、泥灰岩、碳酸盐岩、火山岩统归属于石炭—二  相似文献   

5.
安多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为拉萨地体、羌塘地体及安多微陆块的结合部位,是研究拉萨地体、羌塘地体起源以及特提斯造山过程的关键位置。我们对采自安多地区的前中生代基底岩石及侏罗系沉积岩样品进行了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安多花岗片麻岩中锆石同时记录了510~505Ma岩浆年龄以及187Ma变质年龄;187Ma的变质锆石与510~505Ma的岩浆锆石具有相似的Hf同位素模式年龄(1.7~1.5Ga),表明寒武纪花岗岩主要来源于古老地壳重熔。碎屑锆石年代学分析结果揭示了安多微陆块石英岩具有498~484Ma、800~1000Ma和1800~1950Ma的年龄峰值,与南羌塘地体及特提斯喜马拉雅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相似,表明其在早古生代时位于冈瓦纳大陆北部印度陆块边缘。南羌塘坳陷东南部中侏罗世砂岩及钙质砂岩碎屑锆石年代学分析结果显示其具有182~171Ma、450~600Ma、800~1000Ma、1800~1950Ma及2400~2600Ma的年龄峰值,这种年龄分布特征与安多微陆块及南羌塘地体相似,而与拉萨地体不同,说明南羌塘坳陷东南部下-中侏罗统物源主要来自安多微陆块及南羌塘地体,在早-中侏罗世时安多微陆块与南羌塘地体已经发生了碰撞造山。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年来地质研究程度的提高,青藏高原晚古生代-中生代的板块构造演化过程已经日趋清晰,但是对于青藏高原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演化历史的认知程度仍然很低.本文报道了青藏高原拉萨地块安多地区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这些花岗岩形成于早奥陶世(481~487Ma),为I型花...  相似文献   

7.
1980~1982年中法合作的西藏喜马拉雅山地质科学考察工作,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中法双方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共同努力,对北起申扎—那曲一线、南至聂拉木—亚东一线的广大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地层和古生物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西藏拉萨地块北部广泛分布着中生代岩浆岩,然其岩浆源区和岩石成因仍存在多种争议。本文对那曲地区中酸性火山岩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的研究。结果显示:1)那曲地区粗面安山岩的时代为111.9±1.2Ma,英安岩为109.2±3.5Ma,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均为早白垩世;2)火山岩Si O2为51.88%~74.62%,具有低MgO含量(0.37%~3.65%),并且样品大多显示较低的Mg#(16~40)值。岩石为过铝质特征,在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显示Th-U正异常,而Nb、Ta、P、Ti等负异常。稀土元素整体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趋势,且轻重稀土分异程度强,(La/Yb)N=8.79~14.85,具负Eu异常(δEu=0.46);3)那曲中酸性火山岩体的锆石Ti温度计为720℃左右。锆石Ce(Ⅳ)/Ce(Ⅲ)300,普遍在2~250之间,指示岩浆具有低的氧逸度;4)那曲中酸性火山岩锆石εHf(t)值大多集中在-7.7~0.5之间,对应的Hf模式年龄(tCDM)为918~1336Ma。综合以上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数据,认为那曲中酸性火山岩为壳幔混合成因,可能是在班公湖-怒江洋壳南向俯冲引起板片断离背景下,羌塘与拉萨地块碰撞引起地壳加厚继而发生部分熔融,并加入了少量的受早期流体交代的安多微陆块古老岩石圈地幔物质,且其熔融产物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  相似文献   

9.
西藏首次发现含金刚石的阿尔卑斯型岩体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地质论评》1981,27(5):455-456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铬铁矿研究队,曾于1976—1978年间与西藏地质局第二、五地质队合作,对安多岩体和曲松岩体的地质成矿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两个岩体的岩石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构造并显示受高压作用的特点;在岩体的人工重砂和天然重砂样品中存在着如铬镁榴石、碳化硅、自然铬和高铬铬尖晶石等金刚石伴生矿物。据文献及岩体的地质特征,认为有可能赋存金刚石。  相似文献   

10.
卓嘎  罗布  巴桑曲珍 《冰川冻土》2021,43(6):1704-1717
青藏高原土壤水热状况对气候变化和植被退化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土壤湿度的准确刻画还会影响到数值预报模式对当地及其下游地区降水的模拟能力。为此,采用中国科学院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安多观测点2014年1—12月的土壤温度、土壤湿度观测资料以及同期安多气象站观测数据,分析了青藏高原那曲中部不同深度土壤温湿度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量等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在浅层为正弦曲线,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曲线逐渐接近直线。土壤升温迅速而降温过程缓慢。封冻和解冻日期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推迟,封冻期逐渐缩短。不同层次土壤湿度日内变化较小。月变化呈单峰型结构,峰值和谷值基本出现在8月和12月。土壤湿度上升速率较下降速率缓慢。区域尺度上GLDAS-NOAH资料显示出类似的变化特征。土壤温湿度在一年中的变化不一致,但土壤温湿度呈显著正相关。浅层土壤的温度梯度明显大于深层;浅层土壤湿度最大,中间层较大,深层土壤湿度最小。随着干季向湿季的转换,由于太阳辐射的增加,非绝热加热呈增加的趋势。土壤湿度与气象要素在不同时段的相关性存在一些差异,但总体上土壤湿度与气温、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风速、日照时数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利用GAME-Tibet1998年加强观测期安多探空观测资料与CAMP-Tibet2004年加强观测期那曲探空资料, 分析了藏北高原夏季大气边界层加热(冷却)特征. 结果表明: 夏季, 藏北高原大气边界层的大气加热(冷却)率的逐日变化特征明显, 晴天时较大, 多云和降雨时较小. 白天大气加热率和夜晚大气冷却率的平均值都基本相当, 印证了大气能量守恒.  相似文献   

12.
藏北高原夏季典型天气大气边界层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加密探空资料,分析了藏北高原那曲和安多地区夏季典型晴天与阴天边界层风速、位温与比湿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在夏季8月,上述地区东西分量风速(切变)晴天均比阴天小,安多地区盛行偏西风,那曲地区盛行偏东风;南北分量风速(切变)晴天比阴天大.边界层晴天和阴天白天(晚上)的对流(稳定)边界层特征明显,阴天稳定边界层的厚度和对流边界层的高度较晴天时的都低;比湿夜间比白天大,阴天比晴天大.在安多地区和那曲地区都出现了逆湿现象,强逆湿主要出现在午夜或正午.  相似文献   

13.
由甘肃省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发起,联合金川有色金属公司、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甘肃省有色金属学会、兰州大学等单位共同举办的国际硫化矿床专题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8月27—30日在金川召开。与会的国内外代表有70余人。会前代表们考察了以海相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厂坝层状铅锌矿床、与海相火山岩有关的白银厂黄铁矿型铜多金属矿床和金川含铂硫化铜镍矿床。  相似文献   

14.
拉萨地块北部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拉萨地块北部发育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NLT),由前锋纳木错构造带,根部安多-伦坡拉构造带和底部滑脱构造带所构成,前锋纳木错构造带总体呈WNW向展布,由20多条向北倾斜的逆掩断层,宽阔的韧性剪切带,4条蛇绿岩片带与大量不同类型的构造岩片所组成,根部安多一伦坡拉构造带位于班公-怒江缝合带中段,由3条WNW向一近EW向逆冲断裂带,宽阔的绿蛇混杂岩岩片中与发生褶皱的古近纪盆地所组成,底部为中上地壳滑脱带,对应于15~30km深处的高导层,主要由蛇绿岩和构造岩组成,NLT推覆距离达120~150km,主要形成时代为古近纪晚期一新近纪早期。  相似文献   

15.
西藏安多地区粗面岩的特征及其锆石SHRIMP U-Pb定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安多粗面岩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紧邻安多蛇绿岩带的北侧,出露面积约30km2,堆积厚度约1500m,属陆相火山岩。火山机构面貌保存较完整。岩石类型包括安粗岩、石英安粗岩、粗面岩及少量火山碎屑岩,以粗面岩为主,属钾玄岩系列。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示踪特征表明岩石属相对高压型的粗面岩,是与大陆碰撞后造山有关的钾质火山岩。岩浆主要来源于加厚的陆壳下部,但也有幔源组分的贡献。粗面岩中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79.9Ma±1.9Ma,是粗面质岩浆上侵结晶的年龄,表明安多粗面岩的喷溢时代为晚白垩世, 也暗示班公湖-怒江洋盆安多段早白垩世晚期已经闭合,晚白垩世时期羌塘地块与拉萨地块已成为统一的陆块,并具有加厚的陆壳。  相似文献   

16.
安多北断裂是青藏高原中部安多—错那盆地的北边界断裂(图1)。安多—错那盆地是青藏高原中部当雄—羊八井活动构造带北端的一个断陷盆地,盆地的北缘和南东缘分别为安多北断裂、安多南断裂和错那东断裂,这些断裂均为全新世活动断裂,安多北断裂和安多南断裂控制形成安多盆地,错那断裂控制形成错那盆地。安多盆地总体呈NNE走向,长约80km,南北宽约6~15km,盆地面的海拔高程为4580~4700m,呈东北部高、西南部低的趋势。以前的活动构造研究多集中在当雄—羊八井活动构造带的主体部分,如对念青  相似文献   

17.
班公湖-怒江带作为羌塘地块与拉萨地块晚中生代聚合而形成巨型构造带,其形成时代与如何汇聚是构造研究关键所在。本次研究选择班公湖—怒江带中段的安多—聂荣地块发育为研究区,对地块内部基底发育的近东西走向的韧性剪切带,开展了韧性剪切变形分析与同构造年代学研究。剪切带面理和线理测量分析指示北东—南西向构造挤压,其同构造矿物40Ar/39Ar的测试分析获得年龄约为167 Ma,表明班公湖-怒江带中段形成于中侏罗世中期北东—南西向汇聚的构造背景下。结合区域构造分析,东亚大陆西缘羌塘地块与拉萨地块在中侏罗世中期以北东—南西向碰撞聚合的构造方式完成大陆拼接,为东亚大陆西缘中侏罗世变形提供了直接构造证据。  相似文献   

18.
刘德镒 《地质论评》1987,33(1):104-104
第十二届国际沉积学大会于1986年8月24日—30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Canberra)举行。大会由国际沉积学家协会、澳大利亚地质学会、新西兰地质学会和地质地球物理矿产局联合主办。与会代表约900多人,分别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日本、英国、法国、  相似文献   

19.
《古地理学报》2005,7(2):156-156
第 3届全国沉积学大会将于 2 0 0 5年 9月在成都召开。大会将围绕“沉积学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 ,重点讨论沉积作用与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与沉积体系有关的矿产资源、全球环境变化与沉积作用、超大陆重建与大地构造沉积学、理论沉积学与新技术应用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会议要求 2 0 0 5年 1月 31日前填报一号通知回执 ,2 0 0 5年 3月 30日前提交论文摘要。会后还有龙门山—九寨沟、峨眉山—乐山、拉萨—聂拉木地质考察。会议一号通知可向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索取。联系人及电话 :王 剑  0 2 8- 832 2 75 96王小龙 …  相似文献   

20.
《古地理学报》2005,7(1):33-33
第 3届全国沉积学大会将于 2 0 0 5年 9月在成都召开。大会将围绕“沉积学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 ,重点讨论沉积作用与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与沉积体系有关的矿产资源、全球环境变化与沉积作用、超大陆重建与大地构造沉积学、理论沉积学与新技术应用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会议要求 2 0 0 5年 1月 31日前填报一号通知回执 ,2 0 0 5年 3月 30日前提交论文摘要。会后还有龙门山—九寨沟、峨眉山—乐山、拉萨—聂拉木地质考察。会议一号通知可向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索取。联系人及电话 :王 剑  0 2 8- 832 2 75 96王小龙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