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菜育种的困难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菜是紫菜属(Porphyra)大型红藻总称。紫菜广泛分布于寒带到亚热带的潮间带。中国北到辽宁南至海南都有分布。中国栽培紫菜主要是坛紫菜(南方)和条斑紫菜(北方),只在浙江两种紫菜都有栽培。目前,中国紫菜育苗亲本基本上采自野生群体或未经遗传改良的栽培群体,遗传纯合紫菜品种(系)培育和栽培多处在实验研究阶段。在面临病害频发及产量、质量下降等问题的情况下,为保障中国紫菜栽培业持续健康发展,系统的紫菜育种迫在眉睫。但是,紫菜栽培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其育种还处在初级阶段,另外,紫菜的生物学特性不利于育种。作者对紫菜育种的困难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紫菜育种的方法学对策。  相似文献   

2.
坛紫菜与条斑紫菜轮栽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1987—1989年利用人工培苗和潮间带栽培方法进行了坛紫菜和条斑紫菜轮栽试验。结果表明,用加大育苗室的采光面积、保温和缩短光照时间促熟措施,可使坛紫菜丝状体在8月初开始大量放散壳孢子,8—9月中旬采壳孢子苗,采苗后约35天开始采收紫菜,至12月初结束。9月中旬采苗的,亩产干品83.3kg。条斑紫菜丝状体按常规法育苗,于10月中旬采壳孢子苗,先在海上密挂育苗,至11月底取下坛紫菜网,将条斑网分挂到坛紫菜架上,进行了两种紫菜的轮换栽培,直至翌年5月初结束,亩产干品120.1kg。两种紫菜总产量达203.4kg,比单作增产近一倍。  相似文献   

3.
紫菜在分类上属红藻门(Rhodophyta)、红藻纲(Phodophyceae)、红毛菜亚纲(Bangiophycidae)、红毛菜目(Bangiales)、红毛菜科(Bangiaceae)、紫菜属(Porphyra),全世界约有134种,广泛生长在全球海岸的潮间带,其栽培生产国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中国北起辽宁省,南至海南省都有紫菜的分布,共记载过22个物种或变种,其中主要栽培品种有2个,北方的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 Ueda)和南方的坛紫菜(P.haitanensis Chang et Zheng)。  相似文献   

4.
紫菜栽培在我国福建、浙江、江苏等省已形成大规模生产。但在山东沿海目前基本无人生产。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从事紫菜栽培研究的科研人员,为振兴山东紫菜养殖事业,积极进行了坛紫菜条斑紫菜轮栽试验的研究。坛紫菜广泛分布于福建、浙江沿海,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等优点。该所首先进行了坛紫菜北移试验,对坛紫菜丝状体在北方自然光、温下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重要经济红藻法紫菜属物种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修订了法紫菜属中文名称,回顾了紫菜生活史研究的历程,基本概括了法紫菜栽培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根据文献报道及最新研究成果,认为紫菜属和法紫菜属共有138个物种,集中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亚热带海域,其中我国是物种多样性较高的国家之一,其物种及变种数达到25个。法紫菜生活史的阐明对紫菜栽培产业的发展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其中我国藻类学家曾呈奎和张德瑞在法紫菜生活史研究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提出了壳孢子的概念,被广泛接受并沿用至今。壳孢子采苗和丝状体培养技术是发展紫菜栽培业的重要基础,丝状体生长发育及壳孢子形成的分子机制将是未来法紫菜生物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尽管根据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大致梳理了法紫菜相关生物学基础研究的成果,但限于篇幅对栽培生产中相关技术的优化、完善与推广以及新品种培育等均未作介绍。  相似文献   

6.
紫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工栽培海藻,全世界紫菜初级产品的年产值占人工栽培海藻总产值的2/3。目前我国的紫菜栽培面积已跃居世界第一。紫菜育苗是必不可少的生产步骤和关键,决定全年生产的成败,常规的紫菜育苗期通常仅限于每年晚秋的10~20d内,受到海况气象条件和育苗管理水平的制约,不能适时采苗和优质苗网的育成率低,出现苗期大面积病烂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一旦出现这类情况,其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这正是目前普遍采用传统的紫菜贝壳丝状体室内水槽育苗技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加快研究改进。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紫菜生产已有200多年的悠久历史,但是全人工栽培紫菜到本世纪60年代才开始,而条斑紫菜的人工栽培则始于70年代。目前我国条斑紫菜栽培面积最大的是江苏省沿海,该地区滩涂广阔平坦,适合紫菜生长,现在紫菜已成为群众性生产的海产品之一。 条斑紫菜生活史分丝状体和叶状体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可以产生三种孢子:紫菜叶状体成熟后放散的果孢子,它萌发长成紫菜丝状体;紫菜丝状体成熟后可以放散壳孢子,这种孢子萌发长成紫菜叶状体;紫菜叶状体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形成、放散单孢子,这种单孢子也长成叶状体(曾呈奎、张德瑞,1954)。 在条斑紫菜栽培中,一般应用紫菜丝状体所放散的壳孢子为苗源,所以对壳孢子苗的生理生态特性已有较深入的了解(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78)。但有关单孢子的生理生态,则未见较系统的报道。 在条斑紫菜的试验和栽培中,早已观察到紫菜叶状体在生长过程中放散单孢子,这些单孢子对增加紫菜苗量起到一定的作用。60年代王素娟等曾利用紫菜这一特性在自然苗网上进行过“母子网”附苗试验,之后崔广法等又用人工苗网进行了“母子网”附苗的生产性试验。这种方法可以增加栽培面积和收获量,但不能全部替代壳孢子苗,还需要培养紫菜丝状体。培育紫菜丝状体所需设备多、时间长,并易发病害,管理技术比较复杂。如果充分利用单孢子作为苗源来取代壳孢子苗,就可简化条斑紫菜的生产过程。为此,作者对条斑紫菜单孢子及其幼苗的生长发育进行了室内、外的培养实验,研究它同环境因子的关系,及其在大面积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坛紫菜叶状体形成放散单孢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盛产于我国福建、浙江两省,是闽、浙沿海栽培的主要种。生产上通常是利用坛紫菜丝状体放散的壳孢子作为苗源。到目前为止,人们一般认为坛紫菜是不放散单孢子的。 近几年来科学工作者试验采用酶分解法把坛紫菜叶状体分解为营养细胞和原生质  相似文献   

9.
启东市吕四港镇是江苏沿海的渔业大镇,全镇拥有海岸线15千米,潮间带滩涂面积8.4万亩。目前,吕四港镇已开发利用滩涂3.1万亩,滩涂实际利用率为37.1%,其中文蛤围网养殖面积2.29万亩,紫菜养殖面积0.8万亩,养殖户总数1373户(文蛤围网养殖户1143户,紫菜养殖户230户),  相似文献   

10.
坛紫菜(P.haitanensis T.J.Chang et B.F.Zheng)是我国特有的暖温带性海藻,自然分布于长江以南诸省,是闽、浙等省的紫菜优势种。坛紫菜具有良好的栽培(养殖)性状,有较长的生长期;对海区、附着基有广泛的适应性;藻体大、生长快、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冬季生产的坛紫菜质地柔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有独特的风味,产品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它已成为我国人工养殖海藻的主要对象之一,年产量占全国紫菜产量的百分之九十左右。坛紫菜的单位面积产量和条斑紫菜一样,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不同单位之间都  相似文献   

11.
福建海区条斑紫菜的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琼珊 《台湾海峡》2001,20(2):210-215
本文报告了对采集自福建自然海区的条斑紫菜进行的2a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条斑紫菜壳孢子的放散时间比坛紫菜迟1-1.5个月;壳孢子放散延续时间比坛紫菜长;放散高峰期间出现在11月中旬;骤然降温可以促进壳孢子集中放散;单孢子放散以水温20℃左右较佳。莆田及其以北海区可能比厦门更适宜栽培条斑紫菜。  相似文献   

12.
吴铁民 《海洋科学》1982,6(5):60-61
紫菜半浮动筏式栽培法是晋江紫菜试验场的前身——福建晋江祥芝公社祥光大队于1958年创造出来的一种紫菜栽培方法。它有很多优点,本文对这一方法的发展历史、半浮动栽培筏架的结构和特点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紫菜的丝状体阶段比叶状体阶段更容易培养和保存,为了加深对丝状体阶段的认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紫菜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丝状体阶段,其中大量的工作涉及丝状体不同阶段对光温条件的需求上。1 光对紫菜丝状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由于植物生活的地域环境和季节不同,导致了植物受光量的不同,植物对这种环境的长期适应结果使其对不同光强、光周期和光质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所以,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所处环境的光因子的变化密切相关。紫菜是一种潮间带藻类,其丝状体阶段却生活在潮下带;紫菜在全世界的分布很广,不同种类生活的地理区域(如纬度、水深…  相似文献   

14.
关于用冷藏条斑紫菜进行大面积采单孢子苗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条斑紫菜全人工养殖由于是用紫菜丝状体放散的壳孢子进行人工采苗,这就必须培养大量丝状体来满足采苗的需要。为了简化紫菜的栽培过程,我们用条斑紫菜单孢子作苗源以代替壳孢子。经过室内外实验,于1979年在青岛海水养殖一埸进行了大面积采单孢子苗  相似文献   

15.
文蛤半人工采苗试验初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蛤Meretrix meretrix(Linnaeus)是一种栖息在潮间带及浅海区泥沙底质的双壳类软体动物,广布于我国各海区。文蛤因其肉质鲜美,为蛤类之上品,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出口海产品,深受国际市场欢迎。文蛤的贝壳在药典上称蛤壳,可作药材和供观赏的工艺品及容器,还可作高标号的文蛤水泥,也是采苗与培养紫菜丝状体的理想基质。  相似文献   

16.
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属暖温性海藻,是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栽培物种,2011年度栽培面积达30余万亩。其生活史过程比较复杂,既有雌雄异体,也有雌雄同体;既存在无性生殖,也存在有性生殖;其能否产生单孢子也常常引起争议。为此,本文总结了坛紫菜的生殖及生活史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坛紫菜的遗传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微管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其结构及动力学机制对提高生物体耐受性具有重要作用。微管网络如何通过结构的动态变化调控适应环境变化已成为胁迫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条斑紫菜(Pyropiayezoensis)能够适应潮间带复杂多变的环境,是研究潮间带大型海藻抗逆机制的良好材料。目前对紫菜微管相关基因家族构成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条斑紫菜基因组中共鉴定出4个Tubulin基因(Pyα-tubulin 1、Pyα-tubulin 2、Pyβ-tubulin和Pyγ-tubulin)和11个Kinesin基因(PyKinesin1—PyKinesin11),并对其理化性质、基因结构、蛋白特征、染色体定位、系统进化和失水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条斑紫菜中有3种微管蛋白(Tubulin)亚型;该家族成员散布于1号和2号染色体上, Pyα-tubulin 1和Pyα-tubulin 2为串联重复基因;PyTubulin家族成员在基因结构和蛋白特征方面均较为保守,且在转录水平对失水胁迫不敏感。条斑紫菜中有5种驱动蛋白(Kinesin)亚型,亚家族种类和基因数量均少于高等植物;该家族基因散布于1号、2号和3号染色体上,无串联重复基因; PyKinesin家族成员在基因结构和蛋白特征方面存在一定差异,PyKinesin1在中高度失水胁迫下表达量显著上调。本研究为进一步理解Tubulin和Kinesin基因家族的进化和功能、解析微管在条斑紫菜响应失水胁迫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光线强度对条斑紫菜单孢子形成、放散和附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条斑紫菜栽培事业和科学实验的进展,人们已对紫菜丝状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有了较详细的了解,从而能够有效地促进紫菜丝状体大量形成和放散壳孢子及壳孢子的附着。然而对于紫菜叶状体形成、放散单孢子及其附着,除右田清治曾对单孢子的附着光强进行过研究外,尚未见到其他的报道。本实验就条斑紫菜单孢子的形成、放散和附着同光线强度的关系做了进一步实验观察,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紫菜体细胞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栽培紫菜常发生大面积的病烂,给养殖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培育出抗逆、高产、优质的紫菜新品种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利用细胞工程、尤其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研究紫菜的生物学特性、培育紫菜的新品种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秦松等对海带等大型经济褐藻类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1,2]并发现氯霉素是海带基因工程的有效选择压力。上海水产大学王素娟在紫菜领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探索外源基因导入紫菜细胞的方法。本文实验表明,氯霉素在紫菜基因工程中可作为有效选择压力,另外四环素也有一定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体细…  相似文献   

20.
利用AFLP技术研究条斑紫菜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利用AFLP技术对11个条斑紫菜品系进行了研究.由16对引物共扩增出778条谱带,其中仅15条为共有谱带,多态位点的比例高达98.07%.日本鹿儿岛,我国的青岛、江苏、浙江等不同地点的野生或栽培条斑紫菜品系之间最近的遗传距离为0.180(两个日本样本之间),最远为0.397(日本样本与江苏样本之间),属于物种内种群间的遗传变异.聚类结果显示日本的样本与青岛的野生样本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较高而聚合在一起;浙江野生条斑紫菜与江苏的样本遗传距离相近,聚合在一起.结果表明,我国条斑紫菜的遗传多样性程度较高而且各品系间的遗传距离与其地理间距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