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莫宣学院士男,1938年12月生,广西融水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岩石学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并留校任教;1981~1983年在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及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L)作访问学者;曾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六、七、十、十一届学科评审专家组成员,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学术委  相似文献   

2.
<正>翟明国院士男,1947年12月生,河南济源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原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前寒武纪与变质地质学家,岩石学家,197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学系,1979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读研究生,先后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82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北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3.
国际大陆边缘地质科学讨论会于1986年10月21—27日在南京大学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学者专家、教授和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西德、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地质学家等共百余各代表。日本著各大地构造学家上田城也和美国著名地体学家HoweII等参加了会议。近些年来,随着板块构造理论对大陆内部的实践和探索,大陆边缘地质的研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不仅因为它对发展地质理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促进固体矿产和油气资源的开发,也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在这次讨论会上,各国学者着重就大陆边缘构造及地球物理学、大陆边缘岩石学及大陆  相似文献   

4.
第四纪地质学家孙建中教授孙建中,男,汉族,1931年4月出生于陕西省潼关县,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于1949年考入西北工学院,1953年毕业于东北地质学院矿产系;1954~1956年在长春地质学院读研究生,随苏联专家学习工程地质,毕业后留校任教...  相似文献   

5.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5,27(4):F0002-F0002
刘光鼎院士 著名海洋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9年12月出生.山东蓬莱人.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历任海洋物探队队长.海洋地质调查大队技术负责人.海洋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综合研究队大队长.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司副司长,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副局长,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全国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6.
著名矿床地质学家──祁思敬教授祁思敬教授是在新中国成立之际选择了地质事业,是解放初期我国自己培养出来的著名地质学家之一.他曾经是张炳扭先生和冯景兰先生的学生和助教,同他们一起为我国矿床学学科教学建设做过多方面的基础性工作。他先后在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  相似文献   

7.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4,26(4):F002-F002
薛春纪教授,男,汉族,1962年生,陕西眉县人。1983年和1989年分别获得西北大学岩石矿物学专业学士和矿床学专业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成都理工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博士学位。1992年被原地质矿产部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8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8.
正秦克章研究员男,1964年生,湖北随州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矿床学首席教授,经济地质学家。1985年浙江大学地质学系学士毕业后,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工作,师从著名花岗岩矿床学家石原舜三教授,1997年获得  相似文献   

9.
图文报道     
正10月14日至15日,受吉林大学教授佴磊、代树林与辽宁省第十地质大队共同邀约,由墨西哥玻利瓦大学国际著名火山及地质灾害专家教授Zobin、韩国东西大学公共设计著名教授安炳珍、韩国现代土木工程部部长韩星吉、北京防灾科技学院博士门妮、吉林建筑大学博士刘畅等一行9人国际地质灾害专家组,在十队总工程师任立国等  相似文献   

10.
刘国昌教授,男,1912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饶阳县,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早年从事地质矿产调查和研究,解放后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转入地质教育事业,在我国最先创建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是我国著名的工程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他曾先后长期担任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主任和西安地质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西安地质学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  相似文献   

11.
西安地质学院地球物理勘探系主任、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朱光明教授,男,汉族,1935年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朱光明同志1952年高中毕业后,曾在中学任教和在南京市委文教部工作。1956年进入长春地质学院物探系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成都地质学院任教,1980年调入西安地质学院物探系任教,并负责组建地震勘探教研室和研究室。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质学会于1992年9月20日至24日,在北京西郊宾馆集会庆祝中国地质学会70华诞,并举行“当代地质科学进展与展望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有500余位新、老地学工作者,其中有专程来京参加庆祝活动的台湾著名学者阮维周,李庆远,毕庆昌教授以及法国华裔江博明教授和澳大利亚地质矿产局局长鲁特兰德教授  相似文献   

13.
2012年8月4日至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著名的矿床学家和地质教育家翟裕生到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作学术报告,并作为学术委员会主任主持了国土资源部金矿成矿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金属矿产成矿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建设暨学术委员会会议。  相似文献   

14.
<正>翟裕生院士男,1930年生,河北文安人,著名矿床学与区域成矿学家、地质教育家;1952年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毕业后被分配至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任教,1957年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研究生毕业;先后任北京地质学院讲师、副教授、系主任,武汉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副院长,地质矿产部北京地质教育中心主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曾兼任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  相似文献   

15.
冯景兰(1898—1976年),河南省唐河县人。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地质学家、矿床学家和地质教育家。今年是冯景兰教授诞辰90周年。中国地质杂志1988年第3期,地球科学杂志(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都刊载专文介绍了冯景兰教授的生平和主要业迹。但是这些文章都忽略了冯景兰教授一生中最光辉的成就之一——在发现平顶山煤田中的重要贡献。现写此短文,以作补遗。平顶山市从建立起已经过三十余个春秋。三十多年来,平顶山市的发展,平顶山市对全国的贡献无不与其蕴藏丰富、品质优良的煤炭资源戚戚相关。而论在发现平顶山煤田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东秦岭是中国最著名的钼多金属成矿带之一,深源浅成型的酸性斑岩是钼的成矿母岩。本文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该区含钼花岗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特征,并根据其地质特征及氧、硫、锶、铅同位素与稀土配分的特征,进而阐述了含钼斑岩的成因、形成环境、构造机制及其与钼矿床的成因关系。  相似文献   

17.
面对湖南这个"有色金属之乡"的矿物晶体日渐枯竭的情况,许多人对此表示担忧.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地质矿床专家戴塔根更是公开疾呼"要把某些珍稀的矿物晶体提升到国宝的力度,禁止出口".矿物晶体20年,似乎开始要原罪了.  相似文献   

18.
通过1:5万栖霞幅地质填图,在太古界胶东群变质地层中划分出了经过变质变形的英云闪长岩体。本文论述了区内英云闪长岩的地质特征及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特征和U-Pb同位素地质年龄。岩体侵入太古界胶东群,据同位素年龄初步划分为两期岩浆侵入活动,分别在28亿年和26亿年。英云闪长岩在胶东地区是首次确定,对于该区基础地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山东国土资源》2010,26(4):F0003-F0003
201O年新春伊始,山东省地质科学院领导于2月上旬和3月下旬先后两次专程到北京看望拜访几位多年来给予山东地科院许多关心、支持和热心指导的地质前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地质学家陈毓川、赵鹏大、翟裕生、李廷栋、裴荣富教授。几位院士对山东地科院近年来在科研和地质找矿等方面工作中取得的进展给予充分肯定,对山东地科院工作给予很多鼓励,对今后发展寄予厚望,提出许多非常重要、非常宝贵的意见,对山东地科院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9,31(3):F0003-F0003
薛春纪教授男,汉族,1962年4月出生于陕西省眉县。1983年于西北大学本科毕业,获岩石矿物学专业学士学位,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获得西北大学矿床学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获得成都理工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博士学位。2001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完成博士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