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长江口大型桩基码头勘探中的单元体划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桩基持力层的岩性岩相变化十分复杂,应用常规的工程地质单元体划分方法时常出现分现混乱、使用困难等问题,现以第四纪地质研究为基础、以桩基工程评价需要为目的,改进了工作方法,获得较好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2.
杨松青  李万逵  崔东 《岩土力学》2006,27(Z2):615-620
新疆长距离引水工程通过区的各种地质现象极为丰富和复杂,除常规的地质问题以外,各地段的工程地质现象和地质体又有其独特的性质和特征,对不同地区的地质体、地质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乌伦古河南岸引水工程中遇到了常规的地质问题以外,还有软岩隧洞、“500”水库大坝下的软基和沙漠风积沙等各种复杂工程地质问题和不良地质体、地质现象,经过仔细地工程地质勘测工作,该庞大的引水工程体系目前已建成并投入正常运行,但仍有许多工程地质问题如盐胀、冻胀等,在今后的工程运行实践中有待于进一步的证实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大瑶山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中遇到了较多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本文在论述隧道围岩基本工程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变形破坏以及隧道水害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井田基本地质特征;利用地质报告资料对本区的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确定本区的工程地质问题复杂程度为中等,将区内煤系地层划分为8个工程地质岩组;重点阐述了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特性;指出了煤矿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对区内可能发生的不良地质现象提出了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 80周年 ,充分发挥工程地质在西北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决定于 2 0 0 2年 10月在西安举办“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受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委会的委托 ,本次会议由长安大学等 14个单位举办 ,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协办。会议的主要议题 :(1)青藏高原构造活动与地质环境 ;(2 )西北地区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 ;(3)深埋长大隧道工程地质问题 ;(4 )特殊土 (黄土、高原冻土、沙漠土、盐渍土、膨胀土 )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问题 ;(5 )重大工程中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黄河上游水电…  相似文献   

6.
城市,海洋及海岸带建设中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城市,海洋及海岸带建设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内容涉及及建筑场地岩土体工程地质问题,人工地基与深基基础工程地质问题,城市地质环境及工程地质问题,海洋及海岸带工程地质问题等。  相似文献   

7.
岩溶的存在,一直是岩溶地区水利、水电、交通、建筑等工程中较棘手的地质问题。因此,采用恰当方法勘测工程地质中岩溶的分布与发育情况,对工程地质给予综合评价,就成为工程地质勘  相似文献   

8.
丁华  丁辉  张悦  廖文强  陈鑫源 《地质论评》2021,67(2):467-474
区域综合地质调查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技术支撑。本研究基于地质视角解读乡村振兴,围绕乡村人地安全、产业发展、地质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剖析,提出地质灾害调查、工程地质评价、水文地质调查、农业地质调查、旅游地质遗迹调查等区域综合地质调查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内容;为提高助力效率效果,需做好项目顶层设计、制定乡村地区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等标准、构建服务地方工作机制、开展系统人才培训培养等战略路径。未来乡村发展中,应进一步解决区域统筹部署与重点发展村镇选择、综合地质调查与乡村规划建设空间尺度匹配、综合地质调查和纵向专业性调查配合使用、工程地质评价与乡村地下空间集约利用、地质文化村建设与乡村规划建设衔接等问题,不断提高区域综合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的服务能力,为乡村可持续振兴提供解决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9.
丁华  丁辉  张悦  廖文强  陈鑫源 《地质论评》2021,67(1):67020010-67020010
区域综合地质调查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技术支撑。本研究基于地质视角解读乡村振兴,围绕乡村人地安全、产业发展、地质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剖析,提出地质灾害调查、工程地质评价、水文地质调查、农业地质调查、旅游地质遗迹调查等区域综合地质调查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内容;为提高助力效率效果,需做好项目顶层设计、制定乡村地区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等标准、构建服务地方工作机制、开展系统人才培训培养等战略路径。未来乡村发展中,应进一步解决区域统筹部署与重点发展村镇选择、综合地质调查与乡村规划建设空间尺度匹配、综合地质调查和纵向专业性调查配合使用、工程地质评价与乡村地下空间集约利用、地质文化村建设与乡村规划建设衔接等问题,不断提高区域综合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的服务能力,为乡村可持续振兴提供解决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10.
城市工程与地质评价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中关于城市工程地质评价专题的一个综述,主要包括城市基础地质填图与工程地质评价、城市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信息技术两项内容。本文除对此部分论文作以概要介绍外,重点对工程地质评价的有关问题作以阐述。同时对相关问题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应用跨孔地震CT技术检测锚基基础断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孔地震CT技术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手段,文章叙述了地震CT技术原理及其具体工作方法,并通过锚基基础断裂探测实例与效果,指出跨孔地震CT技术和已知地质资料相结合,将在地质工程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张玉池 《矿产与地质》1998,12(6):421-426
直流电法主要有电阻率法(联合剖面法和电测深法)和充电法,广泛应用于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中,如地基勘察,水库涌水处理,矿山岩溶水测量等。直流电法能有效地圈定含水体的位置,确定其产状,特别是选择的方法组合应用效果更佳,为工程水文地质提供准确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张国鸿  姚南  吴经武 《安徽地质》2005,15(4):285-288,306
归纳磁源瞬变电磁法在地质矿产、地质灾害和工程地质中的勘查应用,并对该方法的野外数据采集、资料处理等方法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高密度电法集电测深和电剖面装置于一体,具有观测精度高、数据采集量大、地质信息丰富、生产效率高,以及探测深度较大等特点,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查中被广泛应用。这里将高密度电法应用于新疆某矿区的滑坡体调查中,通过该矿区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验证了实施高密度电法调查滑坡体的可行性。采用温纳装置,对矿区内的地层结构、滑床位置及深部地层情况的分析解释,证实了高密度电法应用效果良好,为进一步认识滑坡及其勘察治理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唐世庚 《地质与勘探》2012,48(3):611-617
[摘 要]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激发极化法已逐渐被普遍的应用于地质矿产普查、工程地质、水文 地质、灾害地质、深部油气等方面勘测,获得了理想的效果。但之前鉴于设备性能以及供电功率等方面 的限制,激发极化法的有效探测深度几乎一直停留在500m 之上,对500m 以下的地质体激电响应难以 准确摄取。本文所讨论的激电测深单极-偶极工作装置拟地震观测系统测深技术以其探测深度大、测深 效果好、工作方便效率高等优点正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现阶段的地质找矿需求。文章结合某Pb、Zn、Ag 多金属矿区实际应用重点对该测深技术野外工作方法与特点进行讨论,同时结合地质认识对应用效果 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6.
彭苏萍  袁亮 《安徽地质》2011,21(2):95-99
如何有效精细探明煤矿地质条件和准确预测地质灾害,为煤矿安全生产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地质基础,近20年来,淮南矿业集团与有关单位合作,开展了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应用研究,在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利用三维地震勘探已发现较大特殊地质异常体,诸如陷落柱、新地层构造、旋转构造等;在地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能够基本查明主要煤层落差2m断层。实践表明,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不断发展,煤矿地质技术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企业综合效益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7.
王宇  袁道先  杨世瑜 《中国岩溶》2007,26(2):155-161
由于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性,决定了岩溶水的埋藏分布也具有不均匀的特征,含水层富水性的空间差异极大。岩溶水的不均匀性给岩溶水勘查和开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以至于裸露型岩溶石山区的供水勘探孔成井率仍然很低。要有效地发挥岩溶水资源的优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电阻率测深法寻找水泥用灰岩,通过对测深数据进行定量反演,确定灰岩的分布范围和覆盖层厚度。  相似文献   

19.
“六五”期间,特别是1984年国务院决定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以来的两年中,完成近40个大中城市以航磁、重力和电测深等传统物探方法为主的,比例尺为1:5万级的区域物探扫面,为基础地质、工程地质、地下水和地热资源调查提供了基础资料,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适应近代城市建设的广泛而多方面需求,提出了新一轮城市区域物探工作内容、方法和程序的目标,其中包括地震烈度小区划,断层活动性调查,地基岩土力学分层与区划,基岩裂隙水和隐伏地热区域调查.新一轮城市区域物探工作内容、方法和程序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城市区域物探工作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高飞  张立军 《地质与资源》2001,10(2):116-118
利用测地工作、重力测量、高精度磁测、甚低频电磁法、电测深测量、浅层地震折射波法等物探方法,勘查评价了抚顺榆林局部塌陷区.利用物探方法可查明本区内的断裂构造、地下空洞、含水层位的分布情况,并综合所有物探成果及地质、地形测量工作成果进行推断解释.研究了该塌陷区沉降与塌陷的机理,总结塌陷原因,指出塌陷隐患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