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遥感中轴线法在江苏辐射沙洲潮沟演变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88~2008年的4景TM影像,对江苏辐射沙洲地区5条主要潮沟的动态演变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针对潮沟的特殊地形和复杂多变情况,引入数学中的中轴线概念,提出了遥感中轴线法,通过中轴线位置的变化定量地表述潮沟演变。根据GIS中Voronoi图(V图)的特性,将中轴线的求取转换成V图的生成过程,用ArcGIS软件实现,将传统的目视解译方法改进为自动提取,提取不同时相影像中轴主轴。研究结果表明:(1)用遥感中轴线法对不同时期的大型潮沟进行分析,可较快、较准确地揭示潮沟的动态演变;(2)比较1988~2008年的潮沟轴线,西洋深槽变化最大,西岸蚀退、东岸东移;其他4条潮沟均在南北方向上做往复摆动,且逐渐趋于平缓。中轴线法可以实现对潮沟动态演变快速、准确地监测以及为整个辐射沙洲的开发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条子泥一期工程对条子泥发育影响及工程防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历史和现场观测资料并结合遥感卫片资料,对条子泥匡围一期工程两年多的建设过程中,由工程所引起对条子沙洲西大港、东大港、条鱼港等主要的潮沟,及相应的潮盆系统和二分水的剧烈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潮沟摆动治理经验。治理方法主要为丁坝群结合砼连锁块镇压排布防护技术等。 相似文献
4.
基于第三代海浪模型SWAN,采用自嵌套的方法提供谱边界条件,对影响苏北辐射沙洲海域的一次冷空气过程和一次台风过程作用下的波浪进行了模拟。考虑到沙洲海域强潮水动力环境,分析了潮位和潮流的变化对该海域波浪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洲处波高和波周期受潮位影响显著,受潮流影响弱,具有潮周期起伏的特点,而波向受潮位潮流影响不显著;考虑高潮位后,以弶港为界,南北辐射沙洲波高显著增加的区域与波浪传播方向有关:波浪由北向南传播,相差不大,波浪由东向西传播,北部明显大于南部。 相似文献
5.
近四十年来的水下地形资料对比显示:南黄海辐射沙洲区水道普遍存在逐渐向南偏移的趋势(西洋主槽冲深、南延,南翼烂沙洋水道、小庙洪水道向南逼进)。有关辐射沙洲整体南移的原因及机理虽有诸多猜想,但至今没有统一可靠的认识,这种趋势性过程的驱动力成为辐射沙洲区海岸冲淤动态研究及港口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恢复黄河北归以来苏北黄河三角洲海岸不同发育阶段的岸线位置和水下地形的基础之上,通过所建立的潮波数学模型,研究了在苏北黄河三角洲不同演变阶段南黄海潮波系统的特征及水动力变化。研究表明,随着岸线后退和水下三角洲的夷平,辐射沙洲地区潮差不断增大;水动力不断加强,而且加强的区域逐渐向南偏移,这种大范围区域性水动力主轴的向南偏移就有可能是导致辐射沙洲整体南移的主导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Island shoreline mapping based on field measurements by collecting visually discernible features is costly and even unrealistic to be implemented in practice because of the nonuniqueness, fuzziness, and ambiguity of shoreline features. The MHHW (the mean higher high water) shoreline, i.e.,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coastal profile with the MHHW, is recommended to be chosen as a significant shoreline indicator of an island. An approach for mapping the MHHW shoreline using the aerial/satellite stereo images is proposed. In the proposed procedure, first, the heigh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stantaneous shoreline and the MHHW shoreline is calculated by the ocean tide model; then the orthometric/normal height of the instantaneous shoreline is determined from the stereo images; last, the instantaneous shoreline is used as an intermediate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height of the MHHW shoreline. The proposed procedure is applied to the MiaoZiHu Island located in the East China Sea. Preliminary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s that in ideal cases, the horizontal positional accuracy of the extracted shoreline can reach 0.2 m from aerial images of 0.1 m resolution. 相似文献
7.
90年代海洋自动观测仪器和平台技术发展动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分析了90年代国我海洋自动观测仪器和平台技术的发展动态,并根据国内的技术基础和实际需要,对21世纪初期我国海洋自动观测仪器和平台技术的发展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黄海沿岸人工岸线潮间带大型海藻调查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调查辽宁省黄海沿岸人工岸线上潮间带大型海藻多样性情况,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在大连湾、獐子岛、旅顺及丹东进行采样,并与其附近天然岸线上海藻进行对比。调查结果显示,在人工岸线上共发现17种海藻,以红藻与绿藻为主,其中11种可在相邻天然岸线发现。海藻多样性天然岸线>混合岸线>人工岸线,但人工岸线上绿藻种类与天然岸线上的基本相同。在大连湾及獐子岛地区,无机氮低的海域,海藻多样性高;pH高的海域,海藻多样性高。调查中发现有人工岸线与天然岸线共存的混合岸线,此岸线可看作是生境岸线(livingshoreline)的一个变形,为生物保护及生态恢复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海岸线是海岸开发活动的重要载体,随着沿海开发活动日益活跃,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海岸线保护与利用已成为研究热点。文章基于海岸属性特征,从底质类型、生态特征、海岸动态和人为干扰4个方面建立海岸线类型划分标准,并以江苏省海岸线为例,对岸线属性空间分异和空间关联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海岸线底质类型以泥质岸线为主,占比可达89.37%,基岩岸线和砂质岸线仅在北段部分区域分布;生物岸线分布广泛,覆盖34.16%的海岸线区域,集中分布中段和南段的淤长型泥质岸线;海岸动态方面61.00%岸线属于淤长型,主要分布在中段和南段,23.78%的岸线为稳定型,主要分布在北段,15.22%的岸线为侵蚀型,集中分布在废黄河口两侧岸段;海岸线人为干扰显著,原生岸线仅占总长度的3.85%,分布在北段基岩岸段和中部自然保护区内的淤长型泥质岸段;江苏省海岸线可划分为11种岸段类型、55个岸段,岸段类型集中在"泥质-非生物-淤长型-次生岸线"和"泥质-生物-淤长型-次生岸线"两种,累计长度分别为233.03km、200.80km,合计占比达57.73%。研究成果可为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实践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江苏岸外东沙沙脊群的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岸外辐射沙洲共由10多条形态完整的大型海底沙脊群构成,地形地貌复杂独特。东沙沙脊群是其中的第二大沙脊群,研究其沉积特征可以为揭示东沙乃至整个辐射沙洲海域的沉积环境提供依据。根据在江苏岸外东沙沙洲和条子泥沙洲(高泥和二分水)分别选取的8个和2个剖面的表层沉积物样粒度分析资料,分析其表层沉积物特征,结果表明:(1)东沙沙脊群的沉积物主要有砂、砂质粉砂和粉砂质砂三种类型;(2)搬运形式以跃移组分为主,悬移组分次之;(3)沉积物的平面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东沙沙脊群的外缘沙洲和沙洲外缘沉积物较粗、越向沙洲中部沉积物越细;在东西方向上,西部细、东部粗;在南北方向上,具有对称分布、分级分布的特点;(4)东沙沙脊群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受风浪和潮流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