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中国省际海洋经济效率测度及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2001~2012年沿海11个省市区(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海洋经济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对其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 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效率值要明显高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效率值,非期望产出对于海洋经济效率具有明显影响。② 2001年以来海洋经济效率演变分为波动下降(2001~2008)和缓慢上升(2009~2012)两个阶段;区域差距呈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③ 空间上呈现由南北高、中部低的格局向以天津、上海、广东为中心的三极格局演进的趋势;省际变化特征各异。最后对海洋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提高海洋经济效率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叶士琳  蒋自然  祁新华 《地理研究》2020,39(8):1782-1793
集装箱码头效率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2008—2017年长三角地区15家集装箱码头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及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集装箱码头效率总体水平不高,但整体保持增长态势;纯技术效率的提高是推动集装箱码头效率增长的主要动力;长三角集装箱码头效率空间格局发生显著调整,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且近年来其空间差异向均衡化方向发展;沿海集装箱码头与沿江集装箱码头效率演化态势差异明显,前者总体表现更好;人力资源、集疏运条件和港口功能对集装箱码头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股权结构与腹地经济等相关指标未通过模型检验,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王泽宇  程帆 《地理研究》2021,40(10):2885-2896
海洋环境规制效率研究对中国海洋环境治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中国海洋环境规制效率,结合核密度、标准差椭圆以及广义矩估计模型探究2007—2017年中国海洋环境规制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 时间演化方面,研究期间中国海洋环境规制效率均值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由相对有效下降至相对低效,沿海各省区间效率差异逐渐扩大。② 空间演化方面,海洋环境规制效率重心位置变化阶段性特征显著,向西南移动,各沿海省区海洋环境规制效率差异显著,分为提高型、稳定型和下降型。③ 影响因素方面,对外开放、产业结构、科技投入与中国海洋环境规制效率呈正相关,经济发展、市场环境与中国海洋环境规制效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驱动因素及空间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新海  李佳  刘超  匡兵  蔡大伟  侯娇 《地理科学》2022,42(4):611-621
以2009—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测算各城市的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对其驱动因素的空间异质性进行探究与分区。结果表明:①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集聚特征显著,省际、省内差异明显;区域上,呈现西部>东部>中部的格局;规模等级上,随着城市规模等级降低而递增。②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是众多因素交互驱动的结果,且各驱动因素均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呈现出空间带状或片状分布规律。③ 根据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驱动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可划分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环境规制和科技投入水平主导的东南地区;生态资源禀赋主导的华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空间集聚主导的西南地区;土地市场化主导的西北地区;人口集聚、土地财政、基础设施水平主导的东北地区。未来应因城施策、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的措施来提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狄乾斌  孟雪 《地理科学》2017,37(6):807-816
基于非期望产出视角,采用SBM模型测度2005~2014年中国东部沿海地区53个城市(不包括港、澳、台、三沙市)的城市发展效率,并分析其时空差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城市发展效率值低于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城市发展效率值,并且更符合城市实际发展;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发展效率整体水平不高,波动幅度大,阶段特征明显,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时空分析特征中,城市发展效率的区域差异明显,近2 a有缩小的趋势;整体城市发展效率空间呈现“北部围绕青岛市,中部围绕上海市,南部围绕深圳市”的发展格局;在影响因素分析中,经济规模对城市发展效率产生正向影响,第二产业结构水平和污染处理能力对城市发展效率产生负向影响,传统的加工制造业、高耗能重污染工业和污染处理不到位是导致城市发展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选取2010—2020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19个县域单元相关数据,采用非期望SBM模型测算生态效率,并借助核密度估计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考察区域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探讨生态效率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整体生态效率以2016年为分水岭,前期保持平稳,后期因新旧动能转换不畅问题而出现下降,经调整后开始回升。县域间生态效率差异明显,呈现高值区与低值区交叉分布的“川”字型空间格局,19个县域可依据生态效率变动情况分为4类,其中中低位县域波动更为显著。对区域整体而言,科技创新水平、环境治理能力与基础设施保障程度促进生态效率提升,产业结构与对外开放程度具有抑制作用,城镇化水平对生态效率变动影响不显著,生态效率关键驱动因素在时空上均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7.
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环境效率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环境效率是生态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环境效率对于指导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以重工业基地辽宁沿海经济带为例作环境效率研究,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随机前沿分析(SFA)测算辽宁沿海经济带2001~2009年工业环境效率和产出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Tobit模型构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工业环境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1~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环境效率有大幅提高,但与理想状况仍有一定差距。其中大连的工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推动,对环境成本的依赖正在减小,丹东、营口和葫芦岛3市的工业增长需要牺牲更多的环境成本。重工业化、资本密集化和高新技术化不利于工业环境效率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则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环境效率的提高。所有制结构、生产规模、外商投资和环境管理力度等因素因其作用的两面性,对工业环境效率无有效影响。  相似文献   

8.
运用非期望产出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ESDA方法探讨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时空格局,以GIS空间叠加方法对城市绿色TFP变动主要类型进行划分,识别不同类型城市存在的发展问题。研究结果显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TFP提升更明显,污染物减排效应反映出的技术进步对绿色TFP改善贡献突出;区域差异表现为上、中、下游城市绿色TFP增长率依次递减;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TFP变化具有显著空间自相关性,局部热点区域表现为上、中、下游“哑铃”型分布,并开始由下游地区逐步向上游地区转移。最后将长江经济带城市划分为绿色TFP增长严重滞后型、技术进步引发绿色TFP增长滞后型、综合效率引发TFP增长滞后型、技术进步滞后型、综合效率滞后型、绿色TFP增长稳定型等6种类型区域,并从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明确主体功能、强化城市群辐射功能、加快绿色发展动力转换等方面提出长江经济带实现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及其时空分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以1987~2008年东北地区市域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的随机前沿分析,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效率及其空间分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东北地区平均经济增长效率偏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等要素驱动,技术贡献率较低,属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1987~2008年,平均经济增长技术效率不同,但相差不大;总体来看,1987~2000年呈上升趋势,从1987年的0.525增加到2000年的0.659;2001年以来,呈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0.620降低到2008年的0.474。1987~1990年、"八五"、"九五"、"十五"和2006~2008年等不同历史时期下,经济增长效率空间差异不同,1987~1990年,空间差异不显著,其它时期差异都显著,尤以"九五"时期最为显著;总之,大城市经济增长技术效率值较大,中等城市次之,小城市最小。对外开放水平、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政府一般预算支出对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岳立  任婉瑜 《地理科学》2024,(4):630-639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能源效率成为反映一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指标,不断提升能源效率是必然的趋势。本文使用非参数的super-SBM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法、面板Tobit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对黄河流域2007—2018年城市能源综合效率的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城市能源综合效率基本保持平稳,但有下降趋势。效率分布的区域差异有所缩小,且呈现出明显的连片分布特征,具体来说上游城市多处于低效、中低效率区间,中下游城市多位于中低和中高效率区间;(2)影响因素的Tobit回归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绿色创新对城市能源综合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碳排放水平、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对城市能源综合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区域异质性回归结果也基本保持不变;(3)地理加权回归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作用的空间异质性存在并且具有一定分布规律。研究结论为促进黄河流域城市能源综合效率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黄丽  林诗琦  陈静 《世界地理研究》2020,29(6):1161-1171
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存在内在耦合协调需求。在梳理了区域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率的耦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以研究区内30个省际样本实证分析了其“绿色+创新”的耦合协调时空分布规律,得出以下结论:(1)区域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率的耦合度随时间推移不断提升,二者的协调度呈现长期均衡提升短期波动的规律。(2)区域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率高度耦合地区集中分布于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且随时间推移高度耦合地区集聚范围逐渐扩大。(3)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低水平耦合协调状态,各地区协调度的差异正在逐渐缩小。(4)西北部地区较低等级的耦合协调类型更容易发生跳跃式变化,而东南部地区较高等级的耦合协调类型变化较为稳健且方向明确。针对以上发现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Based on provincial panel data of water footprint and grey water footprint, and with the help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odel considering and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unde- sirable output,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n China from 1997 to 2011. The spatial weighting matrix based on economy-spatial distance function is established to discuss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efficiency. With the help of absolute/3-convergence model,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re exists/%convergence in the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efficiency.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considering and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undesirable output, it takes about 52.6 and 5.6 years respectively to achieve the extent of half of convergence. By mean of the spatial Durbin econometric model, this paper studies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 of the provincial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n China.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With considering and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undesir- able output, there is significant spatial correlation in provincial water resource efficiency in China. 2) Under the two cases, the spatial autoregressive coefficients (p) are 0.278 and 0.507 respectively, at 1% significance level. There exist the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 of provin- cial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efficiency. 3) With considering the undesirable output, these factors of the education funds, the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the industrial and agri- cultural water consumption proportion have positive impacts. These factor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 industry value-added water consumption per ten thousand yuan, per capita water consumption, and the total precipitation have negative impacts. 4)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undesirable output, the factor of GDP per laborer has a greater positive significant influ- ence on the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efficiency. However the facts of industry value-added water consumption in ten thousand yuan and the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have no sig- nificant influence. 5) Regardless of undesirable output of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efficiency the assessment of the present real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in China will be distorted and policy-making will be misled. The water efficiency measure considering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gray water footprint) is more reasonable.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工业转型的时空分异特征与机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及工业转型系数、工业高级化指数、空间基尼系数、专业化指数和偏离—份额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了2000-2012年江苏省工业转型的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机理.研究发现:近10年来江苏省工业转型速度呈先快后慢而高级化呈较快提升趋势,工业转型对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滞后性;各工业部门增长速度差异显著,竞争优势行业和主导产业均发生更替,但主导产业的主导作用变化不明显;空间上,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工业转型速度、方向及空间集聚程度各异,形成了苏州—无锡、南京、徐州三个工业空间集聚高地;工业专业化分工梯度差异显著,呈现以苏南为核心向外工业技术层次逐渐降低的圈层式垂直分工格局;资源禀赋、技术创新、贸易需求、区域政策是造成江苏工业转型时空分异格局演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4.
Using the methods of combining landscape ecology with GIS spatial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ynamics of the marsh landscape structure of the Sanjiang Plain in the past 20 years, furthermore, taking Fujin County, located in the north of the plain,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conversion between marsh and other land use types. It is shown that the marsh in the Sanjiang Plain decreased greatly in the past 20 years, but the trend has begun to reverse. The marsh area decreased by 51.33% from 1980 to 1996, whereas it decreased by 4.19% from 1996 to 2000. The fragmentation of the marsh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the patches increased by 326 from 1986 to 1996, whereas it only increased by 18 patches from 1996 to 2000. It is obvious that the speed of patches number diminished and the marsh fragmentation decreased, which shows that the reclamation of the marsh converted from the fragmentation to the brim in a large area of the marsh. The reclaimed marsh has mainly converted to paddy field and dry land. Large-scale reclamation in the Sanjiang Plain influences its natural environment directly: the climate of the region turns from cold and wet to warm and dry, which makes the marsh both in the low-temperature northern part and in the deeply stagnant eastern part suitable for furthe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5.
王钰凯  郭辉 《干旱区地理》2022,45(4):1320-1331
为揭示新疆旅游业生态效率的时序变化、空间差异及来源、动态演进和收敛性情况,运用非期望产出的强有效前沿最近距离(MinDS)模型测度其效率水平,使用ArcGIS技术、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和核密度估计等工具探究2005—2019年其时空分异格局,并构建收敛模型验证其空间收敛性。结果表明:新疆旅游业生态效率呈现出波动稳定上升的“北高南低”的时空分布演化格局,存在β绝对收敛、β条件收敛和俱乐部收敛现象且条件收敛速度显著快于绝对收敛。近15 a新疆各地州市处于Ⅰ级所占比例趋于升高,整体基尼系数存在周期性、波动性特点,区域间差异是旅游业生态效率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新疆整体和北疆的旅游业生态效率存在绝对差异缩小和两极分化特征,而南疆和东疆各区域存在绝对差异扩大趋势。因此,未来协调南疆、北疆和东疆各区域内的旅游业生态效率是实现新疆整体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16.
从人地系统脆弱性视角着眼,基于65个样本点,451份入户调查问卷,65份村庄专题问卷,运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等方法探索了佳县1980—2017年微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时空分异过程。结论表明:(1)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均值已由0.66下降至0.45,空间差异度由3.99%大幅扩大至15.31%,呈现由空间重度脆弱的均衡状态分化至中低脆弱为主体,24.62%的村庄仍处于高脆弱状态的格局。(2)居住、自然、社会子系统脆弱性显著减轻,均值分别下降至0.38、0.42、0.47,居住子系统仅余1.54%的高脆弱村庄。支撑、人类系统脆弱性均值保持或上升至0.54以上的高位,高脆弱村庄比重均超过2/3。(3)居住、自然、社会子系统由高脆弱样本村全局覆盖演化至低脆弱样本村广泛分布,而人类系统呈现由低中脆弱样本村相间分布演化至高度脆弱样本村全局覆盖的时空格局。支撑系统空间格局动荡,低脆弱等级仅集中分布于交通干线沿线、行政中心驻地样本村。  相似文献   

17.
为了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更好地探索促进区域协调绿色发展的新战略,本文采用super-SBM模型和马尔可夫链对成渝经济圈2004–2018年的生态效率值进行了测算与时序分析,同时,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生态效率进行了空间分析。虽然成渝经济圈生态效率在研究期间有所提高,但其经济发展仍然是生态无效的,这意味着成渝迫切需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技术创新。在研究期间,成渝经济圈的生态效率的演变呈现为“π”字形状,并伴随着“俱乐部趋同”的现象,此现象表明生态效率有保持原状的强烈趋势,说明生态效率缺乏足够的改善动力,因此很难实现跨越式转移。从空间上看,生态效率从西北向东南呈高–低–高效率分布,生态效率的时空差异缩小,但集聚效应相对较弱且呈现两极分化趋势。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技术水平、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导致生态效率空间差异的原因。成渝经济圈应针对各自弱点相应采取改善措施提高生态效率,从而促进整个区域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时空动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IntroductionThe wetland ecosystem is the latest one understood by humans and it is the most seriously damaged ecosystem (Williams, 1991). The Sanjiang Plain, located in northeast China, is the largest concentrated area of freshwater wetland in China. Since the 1950s, large-scale reclamation of the marsh in the Sanjiang Plain has been started.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the natural marsh has lost about 80% of its total area. The marsh resources in the Sanjiang Plain decreased greatly and t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