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选择海南岛最主要的4类岸线开发利用类型,即围塘堤坝岸线、防护堤坝岸线、工业与城镇岸线、港口码头岸线,以海洋功能区划为基础,采用海岸线人工化指数、海岸线开发利用强度标准、海岸线开发承载率指数、海岸线开发承载力指数作为评估因子,构建海南省海岸线开发利用评价标准,开展了海南岛海岸线开发承载力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13个评价单元中,2个海岸线开发承载力评估结果超载,3个海岸线开发承载力指数处于临界超载区间,其它8个单元海岸线开发承载力指数属于可载区域。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强化依法治海、推进生态管海和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伍龙畅 《海洋科学》1986,10(4):61-64
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位于东经108°36′—119°00′、北纬18°09′—20°16′;西临北部湾、东部与南部濒临南海、北靠大陆和雷州半岛只有琼州海峡一水之隔;岸线长达1447千米、有大小港湾60多个和可供海水养殖的滩涂约20万亩。该岛气候温和,热带、亚热带性海藻生长繁茂,资源丰富。经济价值高的品种有凝花菜(Gelidiella)、江蓠(Gracilaria)、凤尾菜(G.eucheumoides)、马尾藻(Sarga-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迅速,成为能源开发和海洋资源开发领域的灿烂新星。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二大岛,四周被浩瀚的南海包围。经过中外科学家二十余载大量的海洋地质勘探,发现海南岛周围的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  相似文献   

4.
5.
海南岛的海岸侵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海南岛南部的三亚湾、大东海、亚龙湾和石梅湾为例,在假定人为因素导致海岸侵蚀受到严格控制的基础上,分析计算了在未来全海平面上升20cm和50cm的情况下上棕海滨沙滩的可能损失重,并提出耵应的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海南岛的滨海旅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戈健梅  龚文平 《海岸工程》1999,18(2):104-108
海南岛位处中国的最面端,为热带季风气候区,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特别是滨海旅游资源丰富,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等要素齐全,再加上珊瑚礁、红树林等独特的海洋生态系统,为海南进行生态旅游及从观光旅游向观光度假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海南建省后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景点和旅游设施逐渐完善,旅游市场不断规范。今后的发展趋势将是生态旅游,特别是在珊瑚礁和红树林区域,将科学考察、探险与休闲结合,在进行旅游的  相似文献   

7.
8.
海南岛的海涂土壤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希然 《海洋通报》1991,10(5):45-51
  相似文献   

9.
10.
文章先总结海南岛周边海岛的特点,根据海岛特点分析旅游开发过程中海岛开发单位需要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以一些已开发和拟开发旅游的海岛情况为例,从宏观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和措施,以期供海岛开发单位在对海南岛周边海岛进行旅游开发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海南岛海区的多毛类Ⅱ孟凡,洪旭光,吴宝铃(青岛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66003)沙蚕科Nereidae68.单叶沙蚕Namalycastisaibiuma(Muller)Namalycastisaibiuma:吴宝铃等,1981:43;赫列勃...  相似文献   

12.
1988年春,中央开始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进一步扩大沿海经济区域开放范围,正式确立海南建省办大特区。 1 海南岛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 海南建省办特区后,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仅建省头三年固定资产投资达170亿元,超过了海南建国后三十多年全民所有制国家资产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海南岛海区多毛类研究的第一部分.标本系根据自1955年至1991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苏、中澳和中德国际合作考察的标本.在我国、原苏联、联邦德国和澳大利亚经系统整理而成。本文共报道134种.隶属26科。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红树林分布的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沿海潮间带滩涂上特有的植物群落。因植物体富含单宁,可以提取栲胶,有的种类木材可供建筑、桥梁、家具、农具和薪柴;有的果可以食用、酿酒,叶可以做绿肥,有的种类茎、叶可入药,它是用途较广的植物资源。另一方面,在抑阻浮土,促进淤泥沉积,使海滩不断向外伸延,能防风阻浪,巩固堤岸、保护沿海农田、村庄以及增加水产资源等,红树林均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效益。因此,红树林历来就引起沿海人民的重视,被称为海涂上的绿色珍宝,而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5.
16.
海南岛珊瑚礁的主要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前言 中苏海洋生物考察团,于1958年3—6月在中国南海的海南岛进行了考察工作,对该地区的海洋潮间带动物群的栖息条件和沿岸的动物生态学进行了调查研究。工作中除考察了岩石、红树丛、沙滩及泥滩的生物群落外,同时考察了热带海洋中典型的生物群落——珊瑚礁。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海南岛海区多毛研究的第一部分,标本系根据自1955年至1991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苏、中澳和中德国际合作考察的标本,在我国原苏联、联邦德国和澳大利亚经系统整理而成。本文共报道134种,隶属26科。  相似文献   

18.
珊瑚礁是热带海岸的生物堆积,我国海南岛沿岸珊瑚礁分布甚广,在全岛1620公里的岸线中,约有四分之一的岸段分布着珊瑚礁。海南岛的珊瑚礁主要由造礁石珊瑚的骨骼组成。礁的类型主要为岸礁,还有少数岛礁和泻湖岸礁等。海南岛的岸礁在沿岸成不连续分布。在  相似文献   

19.
20.
海南岛是一个热带海岛,面积约3418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1470公里。除基岩(玄武岩,花岗岩)海岸和沙岸(包括三角洲海岸和泻湖海岸)外,沿海还有热带特有的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海岸。全岛有滩涂面积约38.5万亩,海洋渔场7800平方公里,适宜于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全岛海岸线迂回曲折,有大小港口68个。海南岛位于热带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资源相当丰富。沿海年日照时数在2069—2750小时之间,年太阳辐射能量在123—141千卡/厘米~2之间,极有利于发展晒盐业和进行太阳能的研究利用。沿海年平均气温23.4—25.4℃,≥10℃的年积温达8562—9255℃。冬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