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斗正式服务应用拉开帷幕 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宣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今起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区域服务.北斗向亚太地区正式提供区域服务,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顺利完成.而随着北斗应用的开放,主要依赖GPS系统应用发展起来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也将拉开崭新的一幕. 北斗系统自2011年12月起提供试运行服务以来,2012年又发射了6颗卫星,扩大了系统覆盖范围,提高系统服务精度.  相似文献   

2.
动态信息     
《全球定位系统》2012,(6):36+83+86
北斗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召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宣布:自今日起,北斗系在继续保留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有源定位  相似文献   

3.
北京时间10月25日23时33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划破夜空,成功将中国第1 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 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它将与先期发射的15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根据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明年初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  相似文献   

4.
《全球定位系统》2014,(1):90-90
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高工王如龙在题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应用”的报告中介绍:在系统建设方面,对覆盖亚太地区的服务信号的监测评估数据表明,已建成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系统服务性能满足10 m的指标要求,部分地区性能略优于10m 。如在北京、郑州、西安、乌鲁木齐等地区,定位精度可达7m左右;在东盟国家等低纬度地区,定位精度可达到5 m左右。根据系统建设计划,北斗系统将于2014年下半年发射新一代的北斗导航卫星,开始北斗系统“第三步”组网建设工作。目前,北斗全球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已基本完成,即将进入工程化阶段,后续将发射30多颗导航卫星。2020年左右,北斗系统实现全球覆盖后,系统性能也将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试运行服务性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试运行服务,给出了系统覆盖区、服务精度、服务连续性、服务可用性的测试方法及计算公式。测试结果表明,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够为覆盖区内用户提供20m(95%)左右的定位精度,且其服务连续性指标优于0.92/h,可用性指标优于90%。随着系统研制建设的全面完成,有望全面达到系统设计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亚太区域服务已4个多月,北斗系统在轨卫星和地面系统工作稳定,北斗的行业及区域应用示范项目也在全面推进. 另一方面,中国正在建设的广域室内外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羲和"系统,已有效解决卫星导航普遍存在的室内定位盲区,使北斗具备室外优于1米、室内优于3米的无缝定位导航能力.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到消防、测绘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7.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日趋广泛,文中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STK模拟完整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星座,实现基于STK的北斗系统的星座仿真、卫星轨道仿真,同时完成卫星的可见性分析与卫星覆盖分析,实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仿真应用。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处于建设阶段,文中结论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去年12月27日,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试运行服务.更多卫星导航系统的存在,增加了精度,提高了稳定性,提高了可靠性.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中国北斗,群星璀璨的卫星导航星空,中国北斗定然会闪耀出它独特的光芒.  相似文献   

9.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日益成熟,基于该系统建立覆盖广州市北斗卫星导航连续定位服务系统,经对网络实时载波相位差分(RTK)初始化时间和精度进行的测试,进一步证实了系统服务效率与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丹妮 《中国测绘》2022,(10):40-43
<正>2020年6月,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顺利入轨,至此,从覆盖全国到服务亚太地区再到覆盖全球,我国卫星导航工程建设试验系统、区域系统、北斗全球系统“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顺利完成。让北斗“天上好用,地上用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首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一直提倡的,“在应用中发展,在发展中应用”,是将北斗系统的科研成果做成北斗卫星导航强势产业的必由之路,而地上是否能用好最关键在于北斗导航终端里的“芯”,作为北斗系统地面应用的灵魂和心脏,实现芯片的自主可控是必走之路。  相似文献   

1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完成区域系统的建设任务。相比GPS而言,由于其星座结构的特殊性,目前仅对部分地区提供可用服务。本文以STK软件为基础,仿真计算了当前北斗导航星座对中国地区单一测站的卫星可视情况和GDOP变化情况,并计算了全球范围内7天观测周期内的平均GDOP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当前星座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够完成对中国及周边大部分地区的覆盖。  相似文献   

12.
正一、引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是继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根据系统建设总体规划,截至2012年10月,已成功发射16颗导航卫星,至此,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组网顺利完成。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公开服务信号(1.0版)正式公布,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1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服务,消息振奋人心。北斗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启动研制,按"三步走"战略,实施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先有源后无源,先区域后全球,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进一步向全球拓展,广袤的太空中,中国人的"天眼"视角越来越开阔。如何进一步开启这扇智慧之门,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更好地服务四川、辐射八方?历经数载奋斗,一张覆盖全川的基准站网编织完成、日趋完善,将天府之国与北斗卫星实现精密的天地连接。政策扶持快速发展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四川省委、省政府高  相似文献   

15.
北斗之光     
<正>中国北斗三号卫星导航基本系统于2018年12月27日建成并提供全球服务,标志着中国北斗正式提供全球定位服务,真正成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本期我们重点关注北斗三号系统,关注系统建设与运营,关注北斗的商业应用和产业化价值,尤其是北斗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应用。说起卫星导航,我们早就熟悉,十多年前,我们就已经用导航仪指引行路,位  相似文献   

16.
陈阳 《中国测绘》2023,(1):14-18
<正>不久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指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经过多年发展,北斗系统己成为面向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的重要新型基础设施。2020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北斗系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天上好用,地上用好。”  相似文献   

17.
北斗升空记     
<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它也是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欧洲伽  相似文献   

18.
《全球定位系统》2010,(5):82-8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12年25日23时3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将与先期发射的1 5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形成区域服务能力.根据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明年初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伪卫星技术,在借鉴GPS伪卫星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伪卫星技术来增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功能的思路和想法。初步分析了基于北斗系统的伪卫星系统建设的一些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为北斗系统的伪卫星增强系统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