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李红林 《东北测绘》2014,(6):134-136,139
在山西省地理国情普查实验区朔州市资源3号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中,需要使用多种软件处理遥感影像数据。本研究结合多种处理流程和技术方法,通过对处理后的影像数据分析比较,找到了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处理的最佳途径,重点分析了卫星遥感影像的纠正方法,为在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提高多源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处理效率和质量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主要基础影像是航空摄影遥感影像,但是卫星遥感影像在本次地理国情普查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可以作为无法获得航空摄影遥感影像地区的基础影像补充,并将成为地理国情普查时点核查数据更新和修正的主要数据源影像。中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可以用于时点核查时快速发现变化地类,并用于评估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准确度。卫星遥感将是未来实现持续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地理国情普查项目中,多源卫星遥感影像应用广泛,制作图幅DOM、要素解译时都需要确定卫星遥感影像各景的有效使用范围。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应用景范围线,有效提高图幅DOM、要素解译和元数据生产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各地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陆续完成,地理国情监测与更新已进入常态化。遥感影像作为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数据源,具有数据量大、范围广、影像类型多等特点,基于影像匹配等技术,使用PixelGrid-GEO光学卫星影像数据处理系统,可快速批量地制作遥感卫星影像,为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顺利展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卫星遥感影像已经广泛应用于测绘领域,覆盖范围广、重叠度小、排列方式杂乱无章等特点,给影像纠正带来了新的课题。地理国情普查项目主要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生产,特别在西部地区存在控制资料稀少且分布不均匀等特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一体化测图系统PixelGrid软件突破了大范围区域稀少或无地面控制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的关键技术,但是对于不同卫星影像、不同区域纠正精度能否达到设计要求,本文针对地理国情普查试生产某区域采用稀少控制进行遥感影像区域网纠正进行多方案试验论证和精度分析,对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的全面开展,以WorldView-2数据为代表的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广泛应用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DOM生产制作技术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传统测绘行业采用的数字摄影测量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分别采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和传统遥感影像处理方法,以WorldView-2数据为例,对地理国情普查DOM生产制作方法和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地理国情监测项目中,使用了大量的卫星遥感影像,这些卫星遥感影像单景数据都大于2GB。利用GDAL的快速高效的影像读取功能,动态分块读取图像,能够很好地处理这些大数据,采用扫描线算法提取地理国情监测项目的影像有效边界,实现影像接边和影像坐标范围检查。  相似文献   

8.
地理国情普查是国务院部署的重大项目,其中,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标准时点核准工作于2015年正式启动。面对多源的卫星遥感数据,对于影响因素复杂区域很难实现影像的自动纠正,因而,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PixelGrid软件进行单景影像几何纠正的方法,为其他项目的困难区域影像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北京拓普视野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10月完成浙江省地理国情监测历史遥感影像项目的验收工作后,2014年2月又完成了江苏省地理国情监测历史遥感影像项目。成果包含了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多期珍贵中高分历史遥感影像。目前陕西省地理国情监测历史遥感影像项目也在收尾验收中,象征着历史遥感影像应用于地理国情监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范围、短周期卫星影像获取覆盖的难题,本文提出了分区影像统筹的方案。采用影像获取难易程度分区及统筹学的思想,设计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标准时点核准影像获取及覆盖方案,实现对普查标准时点核准遥感影像任务区的优化覆盖。基于影像获取覆盖的实施结果表明:分区统筹的思想可以针对不同地区制定适宜的影像获取方案。该思想可以应用于新型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等测绘任务的影像获取保障工作。影像统筹的方法可以最优化满足任务区的影像需求,最大限度挖掘可用卫星影像资源。  相似文献   

11.
Although it is well known that coseismic gravity changes take place during an earthquake, previous research has not yielded convincing evidence demonstrating that significant gravity changes occur before large earthquakes. Furthermore, even if we suspect that gravity changes occur before large earthquakes, we have yet to demonstrate how to consistently observe these changes for useful earthquake forecast that would bring benefits to society. We analyzed ground gravity survey data obtained in 1998, 2000, 200...  相似文献   

12.
3维技术以其直观、眩目的表现力深受人们喜爱.利用3S技术和Skyline开发平台,可以构建大型企业3维地理信息系统,以满足企业设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兼容原有2维系统的总图3维信息系统,将为企业的日常管理、设计施工、分析统计、规划决策等提供更加可靠、直观、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服务信息.  相似文献   

13.
 采用Landsat TM数据分析了阿克苏河—塔里木河断面水质污染状况,通过波段的DN值和常规监测数据建立能反映水质状况的 污染物监测模型。结果发现,将2000年常规监测数据代入模型后,与遥感数据的结果基本吻合| 重建阿克苏河—塔里木河的连续水体 污染变化曲线,得出污染物浓度随着远离上游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
董群 《现代测绘》2009,32(4):16-19
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正射影像是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核心载体.两者数据都是连续的地表模型数据.本论文旨在研究建立一个以这两种数据为主体的数据库集成管理系统,并能够提供基本的分析和应用功能,为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社会各行业提供完善、优质和高效的地理空间数据服务.论文以宁波市两者数据的建库为例.首先介绍一些有关背景资料;然后详细研究了该系统的设计情况,包括设计的原则、技术路线,数据组织和功能规划;最后进行总结,分析了该系统架构设计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的地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136,自引:0,他引:136  
张犁  林晖  李斌 《测绘学报》1998,27(1):9-15
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进展,探讨在互联网时代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技术,提出了以构件化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并以新的概念探讨了以互联网为平台的GIS的构件模型和客户-服务器模型为基础的GIS服务模型。  相似文献   

16.
如何有效存储GML数据是当今GIS界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现有XML数据存储技术,并根据GML的特性,提出了GML数据存储策略以及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7.
浅谈MapGIS到ArcGIS数据自动转换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本介绍了如何用编程方式实现MapGIS点、线、面数据及渲染(Render)样式到Arc—GIS的自动转换,并对关键技术、难点进行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8.
Tikhonov正则化方法在GOCE重力场求解中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在阐述Tikhonov正则化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四类可用于重力场解算的正则化矩阵(零次、一次、二次和Kaula),以及用于确定正则化参数的L曲线法和GCV方法的数学模型。基于SA方法利用模拟数据分析讨论了零次、一次以及Kaula正则化矩阵应用于GOCE全球重力场模型确定的有效性,并由Kaula正则化矩阵分析了L曲线法和GCV方法确定正则化参数的可行性。数值结果表明三类正则化矩阵获得的最优解(以大地水准面MSE最小为准则确定)的精度水平相近,关键在于相应正则化参数的确定,数值结果同时说明了GCV方法和L曲线法可用于确定正则化参数,且前者较后者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在日本和中国中东部地区,就日本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对GPS导航精度增强、完好性增强以及可用性增强进行了仿真计算比较。结果表明,只有3颗卫星组成的QZSS在这些区域内对GPS提供了有效的性能增强,而且随着卫星截止角的增加,这种性能增强显得更为明显;QZSS在战时可有效降低由于部分GPS卫星失效而导致的性能恶化程度。分析结果对于我国在中部地区和东部热点地区有效利用GNSS导航资源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及进展(1)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IS的基础背景和发展阶段与GIS业务化应用系统的建设两个部分,着重叙述了GIS建设的探索过程和发展思路,指出GIS建设从初步发展时期的研究实验、局部应用向着实用化、集成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普遍使用的工具,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用实例说明GIS业务化应用系统,在我国大体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