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给出了位移矢量的矢量球函数表达及其有关的公式。使用这种表达对球形形变问题,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计算,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材料力学中的各向同性弹性体材料,导出了用应变复数表述的应力关系式,用该关系式分析了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并以该关系式对给定的应变分量直接进行平面应力状态的应力分析,计算简便、直观。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山东省地磁感应矢量特征及其构造指示意义,对山东省地磁台阵15个台站的数据进行函数转换和感应矢量计算。频域曲线显示,大部分台站的转换函数和感应矢量随周期变化平稳,山东省地下电性结构的横向差异随深度变化不大,稳定性较好,基本构造格局未随深度发生较大变化。位于鲁西隆起的济宁地区在40~80 min周期内的电流聚集方向发生180°转折,说明该深度在NE方向上存在较大范围的高导区。确立60 d窗长为最优逐日滑动计算参数,时频分析结果显示,转换函数具有1 a周期的变化特征,季节性变化明显,且转换函数A的稳定性优于B,更适合进行时移分析。感应矢量结果显示,沂沭断裂带为显著的电性分界面,其两侧的胶东隆起和鲁西隆起具有明显的电性差异,鲁西隆起区内的横向电性结构差异较小,而断层内部结构复杂,转换函数无明显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材料力学中的各向同性弹性体材料,导出了用应变复数表述的应力关系式,用该关系式分析了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并以该关系式对给定的应变分量直接进行平面应力状态的应力分析,计算简便、直观。  相似文献   

5.
6.
本文用球函数展开法推导出计算轴对称三维稳恒磁场矢势的公式,应用该公式既能计算电流分布区域外部的磁场,又能计算电流分布区域内部的磁场。最后给出了应用文中公式求解轴对称稳恒磁场的具体例子。  相似文献   

7.
基于Web服务的海洋矢量场远程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GIS大部分空间数据的静态网络可视化共享及其服务器端数据集中管理提供底层数据服务的方式,不仅难以满足与日剧增的多源异构海量空间数据共享需求,同时从应用角度也难以满足对动态性较强的海洋环境信息进行实时可视化共享的需求。而网络Web服务和网格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与网络GIS的有机结合,使得分布式、一站式的空间数据实时动态网络可视化共享成为可能。因此,本文针对海洋矢量场信息,深入分析其网络实时动态可视化需求及相应的技术难点,并以Web服务为基础,探讨了在Web服务与网络GIS技术基础上建立一站式海洋环境矢量场网络动态可视化共享系统的技术方法和具体系统结构。文章最后以海洋流场数据为例,具体采用ArcGIS Server的网络服务技术,以及Arc Engine的高效可视化技术,具体实现海洋流场的网络动态可视化共享平台。实践证明,基于Web服务的海流网络可视化系统较好地满足了用户对矢量场数据网络共享与可视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弹性薄片格林函数的GPS三维应变求解方法,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构造变形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应变主要集中在边界断裂上,而在断裂之间的内部块体应变分布相对较小,垂直应变最大值位于日月山断裂以东和海原断裂以南的区域,与块体旋转及物质东向运移有关,且很可能受中下地壳流的影响。本文用三维GPS应变分析为理解大陆内部构造变形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GPS测量揭示的福建沿海地区的现今地形变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根据福建GPS监测网3期(1997,1999,2001)观测资料的计算结果,分析了福建沿海地区的现今地形变特征。(1)福建地区有两个剪应变相对集中区,北部是湾口、闽清一带;南部是泉州、厦门一带。这两个区的剪应变随时间变化有加强的趋势。(2)南部剪应变集中区基本处于压应变环境,并且主要断裂两侧存在相对较高的剪应变集中区,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以分析递进变形序列为主线,论述了主有限应变和增量应变的内部旋转所组合的应变扇形区的空间展布。结合发育于剪切带中的一个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找矿实际,指出该理论的野外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于时谐电磁场,推导出求解矢位的球面波函数展开式,应用该展开式可计算电流分布区域外部和内部的时谐电磁场,给出了用文中公式求解时谐电磁场的具体例子。  相似文献   

12.
?????????г????????????????????????????????÷?????1999??2004???й??????????GPS??????????????????????????????й???????????????????в?????????????????г????????????Ч??????÷???????????Ч????????????о??????????в??????????????????????  相似文献   

13.
该岩体已变形改造为线状花岗质片麻岩体。除残留少量的岩浆流动组构外,主要表现为岩体定位后期或固结稍后的高温固态变形;以强烈的条带状片麻理发育为特征,并发育流褶皱、面理置换、小型韧性剪切带等。斜长石、钾长石多呈眼球状、条带状,为动态重结晶集合体;石英多呈矩形带状;变形温度在700℃~550℃。应变测量显示其变形为压剪应变形,v=0.19~0.58,强度ES=1.46~1.22。该岩体的变形揭示了该区晋宁期区域变形的特点和强度,并限定了其峰期变形时间。  相似文献   

14.
根据云南省楚雄、永胜台的倾斜矢量图在强震前正常年变化被破坏的事实,探讨了矢量图面积异常与地震的关系。认为矢量图所围面积的变化与地下水的作用固然有一定的关系,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地震前应变积累的程度。倾斜矢量图面积的减小可以作为预报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λ???????????2011???????????????????λ?????????????GPS??????????????????????????????????1??????????λ???????????????????λ????????????????????????????λ????λ????????嶼??????е????????о??5 000?????????????3 mm??????????λ???????λ???????GPS????????????????????2??????????????????????????????λ??????????????????????λ???????????1%??4%???С?????????????????????????????6%??15%????????Χ????????ò????????????????????????????????GPS????????2011????????????????????????????????3???????й????????????GPS?????????????2011?????????????????????????????????????(3.24??4.96)??10 22 Nm???????????Mw8.97??9.10??4??2011???????????????????????????????????????????仯????????????????????????????????????????????Ч???  相似文献   

16.
利用球体位错理论计算了2011年日本强震产生的远场同震位移与应变,并利用GPS远场数据修正了该强震的总地震矩。结果表明:1)利用球体位错理论计算得到的理论水平位移场显示,垂直于发震断层的广大区域同震位移较大,位移矢量总体都指向震中地区,震中距约5 000千米的地方亦产生了3 mm以上的同震水平位移。理论位移与远场GPS观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2)比较两个独立断层模型对应的理论同震位移场发现,震源西部地区远场位移总体上只有1%~4%的微小差异,而东部广大海域的差异则达到同震信号的6%~15%,震中周围差异更大。该差异表明,相对于震源仅局域覆盖的日本本土GPS观测数据对2011年日本强震的断层滑动分布模型的约束能力有限;3)依据中国及邻区的远场GPS同震观测数据修正2011年日本强震的总地震矩,把该地震释放的总能量约束在(3.24~4.96)×10 22 Nm,相应的矩震级为Mw8.97~9.10;4)2011年日本强震在华北地区产生的同震应变与该区的长期应力变化背景场大体相反,表明该强震使华北地区的地壳产生了松弛效应。  相似文献   

17.
????Chapman?????????г????????????????????????????????й?????GPS CORS???????????й????????????????????????????????????????????????????в???????0.311 m???????????????????????????????????仯???о???????????÷????????????????н????????????????????????????????????仯????????  相似文献   

18.
野外调研及室内分析表明,秦岭杂岩中存在侧向变质分带.并曾发生侧向物质流动,侧向变质分带于晚加里东期冻结,侧向展市的硅线石-白云母带和硅线石-钾长石带的形成温压条件分别为579~584℃和517~543MPa及685~724℃和535~627MPa,晚加里东期秦岭杂岩的侧向物质流动导致了侧向变质带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