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际地层表”与GSSP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近年来,“国际地层表”不断被国际地层委员会更新,用GSSP来定义年代地层单位而建立起来的“国际地层表”,使得大家在叙述地质历史时有一种共同的语言、有一个全球性的标准。在显生宇的96个阶(统)中已有4 6个阶(统)确立了GGSP,其余的有望在2 0 0 8年全部确立。我国已取得了4枚金钉子,即将取得3枚,还有可能再获得4—6枚。根据区域特点,我国已编制了“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并正在开展区域性建阶工作  相似文献   

2.
国际地层委员会最近发布了《国际年代地层表》(2018/08版),笔者据此同步制作并发布了最新的中文版,供国内同行使用。与笔者等2016年发表的《国际年代地层表》(2016/04版)相比,这一版本中增加了过去两年里批准通过的六枚金钉子。其中,全新统三分,三个阶均已正式命名并确立金钉子,自下而上分别为格陵兰阶、诺斯格瑞比阶和梅加拉亚阶。  相似文献   

3.
“国际地层表”(2008)简介   总被引:42,自引:11,他引:31  
简要介绍"国际地层表"(2008)对"国际地层表"(2004)作出的一些修改:恢复了第四系,完善了下古生界与前寒武系的年代地层单位系统,增加了14枚金钉子,更新了一些同位素年龄数据。为了使读者了解更多磁性地层学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的情况,在刊出"国际地层表(International Stratigraphic Chart)"(2008)的同时还附上了"地质年代表(Geologic Time Scale)"(2008)。  相似文献   

4.
边步 《地层学杂志》2005,29(2):108-108
一个多世纪以来,有关第四纪的争论一直不断(第四纪算不算一个正式的年代地层单位,它的时限如何),尤其是“国际地层表,,(2004)未将第四系作为一个正式的年代地层单位,引起了激烈争论。为了解决第四系的定义问题,2004年9月国际第四纪联合会(INQUA)主席John Clague和国际地层委员会(ISC)主席F.M.Gradstein在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主席Ed de Mulder的支持下决定建立一个第四纪联合任务小组(The ICS—INQUA joint task force on the Quaternary),  相似文献   

5.
国际地层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之一是精确定义全球年代地层单位并制作《国际年代地层表》,为国际地学研究提供共同语言。国际地层委员会于近期发布了《国际年代地层表》(2016/04版),笔者据此同步制作并发布了最新的中文版,供国内同行使用。此外,在实际应用中,许多用户对《国际年代地层表》的配色方案并不熟悉,导致其应用中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特撰写本文,对《国际年代地层表》中各单元的配色方案进行介绍,并举例说明如何使用该配色方案绘制国际年代地层框架。  相似文献   

6.
国际地层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Stratigrahy,ICS)是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logical Sciences,IUGS)下属最大的一个科学机构,它的职能和组织可以下表来表达(表1)。2005年9月初,在比利时的吕文市(Leuven)召开了国际地层委员会的全会。除3位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地层委员会的倡导和推动下,确定金钉子的工作在不断推进中,《国际年代地层表》中已有了67枚金钉子。中国和意大利已确立了10枚"金钉子",成为拥有"金钉子"最多的国家。在新近颁布的《中国地层表》中,没有采用国际通用的正式系级单位——埃迪卡拉系,同时还建立了一套中国的年代地层单位序列,与国际年代地层单位相对应,其中还建立了许多陆相地层的阶。这些做法,不利于《国际年代地层表》在中国的全面推广和应用、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8.
边步 《地层学杂志》2005,29(3):234-234
国际地层委员会秘书长、美国Purdue大学教授James Ogg博士应邀于2005年5月26日访问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并做了题为“国际地质年代表(2004)(Geologic Time Scale 2004)”的学术报告。借此机会我刊编辑部通过他向国际地层委员会赠送了中版“国际地层表(2004)”及29卷2期《地层学杂志》。  相似文献   

9.
第三纪年代地层研究和中国第三纪年代地层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主要介绍国际上第三纪年代地层和年代学研究最新简况 ,显示几个重要的年代地层表或年代表 ,并报道全国地层委员会 1999年 12月断代专业组工作会议关于建立中国年代地层表中第三纪年代地层构架讨论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10.
王泽九  黄枝高 《地质论评》2006,52(6):747-756
近10余年来,特别是2000年召开第三届地层会议后,中国年代地层研究得到很快发展。首先,在全国地层委员会主持下,经各断代工作组专家们的共同努力,编制完成了《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系统建立了从震旦系至第四系中共102个阶(其中包括52个陆相地层区的阶)和新建3个系级单位。从2001年开始,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大力支持下,由全国地层委员会主持,组织全国知名地质科研院所、高校和部分地质调查院的专家,围绕中国区域年代地层表,开展了系统的建阶研究。5年来,共涉及45个阶,9个界线层型和2个新建系及2个统级单位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先后已有4个全球界线层型(GSSPs)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批准建立在中国,还有3~4个全球界线层型正待国际地质学科学联合会批准建立在中国,另有3~4个界线层型剖面有望争取成为全球的界线层型。其他研究所涉及到的阶、系、统等单位,也有明显进展,成熟度明显提高,为《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的广泛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彭善池 《地层学杂志》2005,29(2):171-177,204
评述了国际地层委员会最新公布的2 0 0 4年版“国际地层表”的寒武系部分,包括它的底界全球层型和点位的确定和存在的问题、寒武系当前的再划分情况、芙蓉统和排碧阶及其底界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寒武系的时代跨度。介绍了全球寒武系年代地层的研究方向和正在表决中的全球寒武系最新划分方案。讨论了与我国寒武系年代地层的划分和建立地方性、区域性年代地层系统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国际三叠纪年代地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简要概述了近年来国际三叠纪年代地层等方面所取得的一些重要进展:国际地层委员会三叠系分会已于上世纪90年代确定将三叠系划分为3统7阶,但至今仅确定了三叠系底界一个“金钉子”,安尼阶-拉丁阶界线层型有望在近期内被最后确认,而其他5条界线仍在加紧工作中;随着同位素测年技术和手段的不断改进,三叠纪一些重要的年代地层界线的地质年龄也在不断更新;亚阶虽然不是国际三叠系研究的重点,但亚阶的划分也是三叠纪年代地层研究的重要方面,尤其在下、中三叠统研究中已有较好的基础;以脊椎动物为基础的陆相三叠纪年代地层划分方案有待在推广应用中得以完善。全国地层委员会于2 0 0 0年提出了3统6阶的中国海相三叠系划分方案和3统7阶的中国陆相三叠系划分方案,为启动中国三叠纪年代地层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国际地层委员会将地球上的岩石划分成两大部分,即显生宇和前寒武系。两者划分的依据不同,显生宇是依据"全球层型剖面和层型点",而前寒武系则是依据"全球标准地层年龄"。为了建立一个"自然的"前寒武纪地质年代表,人们提出了2004~2008年前寒武系划分参考方案,它指明了前寒武纪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国际地层委员会最新表决通过第四系为系级年代地层单位,它位于新近系之上,底界由意大利西西里岛的Monte San Nicola"金钉子"定义,也就是由定义格拉斯阶底界的"金钉子"来定义,年龄值约为2.59Ma;更新统的底界也下移到这个位置,格拉斯阶划归更新统,长期争论的第四系的地位和定义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5.
埃迪卡拉系于2004年正式建立,是目前《国际年代地层表》中最晚建立的一个系级单元.中国震旦系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含义几经变化,2000年全国地层委员会修订的震旦系是与埃迪卡拉系涵义相同的系级单位.近年来,中国埃迪卡拉系综合地层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在岩石地层划分对比方面形成了若干新认识.本文基于对已有地层资...  相似文献   

16.
边步 《地层学杂志》2005,29(11):415-415
自“国际地层表”(2004)将第四系从“国际地层表”中取消之后,反响强烈。由于国际地科联并没有批准取消第四系,所以有关第四系存在与否的不同意见还在激烈争辩中。2005年9月在比利时召开了国际地层委员会的工作会议,就这一问题再次进行专题讨论,讨论的最后结果有待国际地层委员会正式分布,但似乎已可不必担心“第四系被取消”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层委员会2014年发布的《中国地层表》,在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划分等方面和原地层表相比都有很大变化,作者在对该表进行初步解读的基础上,将冀北侏罗系与其做了对比,以期引起广大同行的关注和重视。作者认为:河北省北部的下花园组时代应由早—中侏罗世改为中侏罗世,层位与西山窑组一致;南大岭组与八道湾组层位相当;九龙山组和髫髻山组的层位相当于头屯河组;后城组时代为晚侏罗世,同层位地层是土城子组;张家口组划归下白垩统。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第四纪岩石地层序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国际地层指南》(1979)和《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2001,修订版),总结多年的研究成果,按照多重地层划分原则,厘定安徽省第四纪地层序列,并结合年代地层和气候地层研究,试与最新的国际地层表(2004)和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2002)对比。安徽省第四纪地层主要发育于淮北平原、江淮波状平原和沿江丘陵平原。平原与山麓、河谷与波状平原、河谷与垅状平原,分别平行地发育两套地层,其沉积环境不同,在剖面上相互交错;而且绝大部分岩石地层单位是穿时的  相似文献   

19.
第四纪代表了地质历史时期最新的地质年代,持续了2.58个百万年,以两极发育冰盖、多期次的冰期-间冰期旋回和人属的出现为特征。第四纪年代地层学研究在建立高精度地层格架、了解地球气候系统演化规律和预测气候变化趋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依据现今的定义,第四系包括更新统和全新统,而更新统进一步划分为4个阶。其中,杰拉阶底界、卡拉布里雅阶底界和全新统底界全球层型剖面与点位(GSSP)已确立,而更新统中阶和上阶底界GSSP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界线标志已确定。近年来,随着同位素测年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天文旋回理论的普遍应用,第四纪年代地层界线年龄在不断更新,天文轨道旋回控制的万年尺度气候事件可以作为全球对比的标尺。当前国际地层委员会第四系分会的主要任务包括更新统中、上阶底界金钉子的确立、全新统进一步划分和"人类统"概念的提出。  相似文献   

20.
王成源 《世界地质》2005,24(4):319-333
在国际地层委员会的领导下,经各国科学家的努力,已确定了显生宙各地质时代的主导化石门类。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应注重主导化石门类,以便更有效地解决地层问题。国际地层表(2004)已有很大进展,并正在完善,中国科学家对此做出了重要贡献。应大力倡导国际地层表在区域地质和其他领域的应用,与国际接轨;但也要科学地、有区别地对待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