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依据矿床地质变量概率分布的不同类型将矿床分为正态分布型、Г分布型、对数正态分布型(简称之为正态型、Г型和对数正态型),并着重对Г型矿床展开了详细讨论。讨论了Г型矿床资源量的评估模型。提出Г分布中的参数p可作为表征Г型矿床成矿期次的数量指标。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经典最小二乘模型常用于一般的曲线拟合。设变量x,y有函数关系 y=f(x,β) ε (1)式中β是待定参数,ε为误差。x和β通常是向量,f是它们的线性或非线性函数。问题是给出n次观测数据(x_k,y_k),k=1,…,n,要求确定β使Q=sum from k=1 to n W_k〔y_k-f(x_k,β)〕~2→min  相似文献   

3.
供水工程     
《地下水》1991,13(1):56-58
咸水灌溉次数的计算公式咸水灌溉次数是根据“降雨淋洗值”确定的。用以下公式计算:L=sum from i=1 to n (M_iq_i C_o C_H) (1)C_H=C_o C_s (2)式中:L——降雨淋洗值,kg/亩;M_i——灌溉水含盐碱量,  相似文献   

4.
(一)研究矿块体积计算的必要性 在双剖面法储量计算中,矿块体积一般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1)V=L/2(S_1+S_2)…… 梯形公式; (2)V=L/3(S_1+S_2+(S_1S_2)~(1/2))…… 截锥公式。 式中V——矿块体积; S_1及S_2——分别为矿块两端之切面积; L——矿块的长度。 以上两式当S_2=0时(1)式可演变为V=L/2S……(3)(即楔形公式),(2)式即演变为V=L/3S……(4)(即角锥公式)可见(3)(4)为(1)(2)之特例,故只须讨论(1)(2)式即可. 通常当 (S_1-S_2)/S_1×100%<40%时采用(1)式;  相似文献   

5.
华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铀成矿区,特别是中新生代强烈的岩浆活动形成了众多的花岗岩型和火山岩型等热液铀矿床。本文运用构造扩散模型对华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床和火山岩型铀矿床的潜在资源量进行了分析与评估。构造模型从地壳构造运动的角度出发,引入折返速率、侵蚀速率、矿床形成速率等参数,利用矿床的年龄-频率分布以及形成深度来模拟U元素在地壳中的迁移,从而预测矿床的资源量。研究结果表明,华南地区具有潜在的热液铀矿床总数约459个,其中近地表约86个, 0.5~1 km深处约348个, 1~2 km深处约25个。铀矿床主要集中在0.5~1 km深度,占矿床总数的75.8%,其潜在花岗岩型和火山岩型热液铀矿总资源量达到数十万吨。该区还有较好的铀矿找矿潜力,大多数矿床被剥蚀至地壳深度2 km以内,并且集中在地壳0.5~1 km深度内,应当要加强深部铀成矿理论研究与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6.
极限资源量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床金属储量最大容量(即极限资源量)是确定矿床是否还具有找矿潜力的重要参考数据.以矿床中多个矿体资源量统计分形模型为基础,并假定矿体储量连续变化,建立了极限金属资源量(T)预测模型,其与矿体极限数(C)基本呈线性变化;与矿体储量规模分布分维值(D)呈显著非线性变化.利用极限资源量模型,分析了胶东蚀变岩型大尹格庄金矿床的极限金属储量;考虑到大型矿体存在深部延伸,储量仍在不断增加,同时小型矿体统计不全,以中型矿体的金属储量为主要参考,建立了统计分形模型,并估算其极限金属储量为1.35×105 kg,说明大尹格庄金矿床深、边部还存在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数字矿床模型,实现了对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稀有金属矿开发现状及潜在经济价值的评估。数字矿床模型分为2个部分:地质体三维模型和钻孔三维品位模型,前者以地质剖面、地表模型、开采线等数据为基础,以Micromine软件为平台,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再现了矿床的空间形态和内部结构,后者以钻孔测试数据为基础,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模型区范围内的成矿元素品位进行了三维插值,展示了成矿元素异常在空间上的分布。2种模型相互结合,对矿山开采现状进行了评估,对剩余矿体的位置进行了限定。最后,结合数字矿床模型,利用一种“等腰三角形”方法对矿床潜在资源量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显示,虽然矿床“钟形体”部位已开采殆尽,但在钟形体南侧缓倾斜部位还存在较大规模具有经济价值的矿体,氧化铍潜在资源量在822.69~1992.41t之间。  相似文献   

8.
中国铁矿床品位-吨位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2005年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铁矿储量数据为依据,在拥有翔实和权威的铁矿数据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整理和统计计算,以铁矿的6种矿床类型(沉积变质型、沉积型、矽卡岩型、岩浆岩型、火山岩型和风化型)为划分依据,建立了中国铁矿及其伴生矿种的品位和吨位模型,并对其品位-吨位联合分布的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中国铁矿的资源量不服从正态分布,经过对数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品位除了矽卡岩之外都直接服从正态分布。由于铁矿的品位和吨位之间相关性较差,因而不具备分形特征。最后通过建立吨位和品位的直方图来构造正态分布函数,从而实现累计概率曲线的拟合。在取得了远景区的矿床类型、矿床数分布以及矿床的品位和吨位的累计概率曲线后,可以使用计算机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来实现远景区资源量的预测和模拟。  相似文献   

9.
满丈岗金矿是青海省近几年新发现的又一中型金矿床,累计圈定了金矿体30条(M1~M30),其中工业矿体18条、低品位矿体12条。该矿床以石英脉型、蚀变凝灰岩型为主,局部见破碎蚀变岩型。其中石英脉型品位普遍较高,蚀变凝灰岩型次之,破碎蚀变岩型略低。矿体一般长度在275~530m,厚度2.2~4.02m,平均品位Au 3.31~5.83g/t,估算金资源量15.68吨。该文通过对矿床区域及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的分析,对矿床控矿因素、成因、成矿模式等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变差函数(Variogram)又称半变差函数(Semivariogram),是研究区域化变量的基本工具,记Z(x)为所研究的区域化变量(如矿石品位),γ_z为其变差函数,则变差函数的数学定义为γ_z(x,h)=1/2E{[Z(x+h)-Z(x)]~2}(1)(1)式又称为理论变差函数.按一般的统计学观点,应由下列统计基来估计γ_z,即γ_2(x,h)=1/2N sum from i=1 to N′(i/1)[Z_i(x+h)-Z_i(x)]~2(2)但是在地质问题的应用中,通常是不可能由(2)式来估计γ_z的.因为,在确定的空间位置点X_0上只能有Z(X)的一次观测值,即Z(X_0).因而,只得利用下式来估计γ_z(但这样做仍是有一定条件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预测江苏省铅锌矿的资源潜力,首先分析了省内铅锌矿的资源现状,并按照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矿产预测方法,在中、大比例尺勘探数据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矿床类型建立了3个矿床综合评价模型,划分了4个铅锌矿预测工作区;然后在此基础上圈定预测单元,优选出29个最小预测区;再使用地质参数体积法估算了全省铅锌矿潜在资源量,预测1 000 m以浅铅潜在资源量为96.83万 t,锌潜在资源量为162.95万 t;并进一步对铅锌矿的成矿条件及资源潜力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宁镇西段的4个最小预测区具有很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MORPAS”软件平台,对矿区地质、化探、遥感等地学多元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厘定了找矿模型,开展了研究区的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圈定了4个找矿靶区,并根据矿床值随各控矿因素及其组合的变化规律,选取一定的模型单元,建立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的综合值——信息量与资源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对圈定的4个靶区的资源量进行定量估算,对研究区进行资源潜力评价,对该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应用“三步式”矿产资源定量评价方法,在对苏门答腊岛典型斑岩型铜(钼)矿床成矿特征进行分析基础上,构建该类铜(钼)矿床的描述性模型,认为该区斑岩型铜(钼)矿床与苏门答腊岛弧新生代中酸性次火山岩系关系密切,NW向苏门答腊断裂及其次级断裂起到控岩控矿的作用;结合该区已知铜(钼)矿床(点)分布及1:100万低密度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圈定了4处铜(钼)成矿远景区;根据密度模型公式估算出该区在90%、50%和10%预测概率下的矿床数;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预测该区斑岩型铜(钼)矿产在不同预测概率下的铜(钼)资源量,结果显示苏门答腊岛斑岩型铜(钼)矿产资源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4.
我国首次发现的镉银黝铜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发现的镉银黝铜矿产于青海省锡铁山铅锌矿床氧化带中,颗粒细微,最大颗粒为30μm,一般为2—5μm,平均颗粒为3μm。4个颗粒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是:Ag15.582—17.503,平均16.863; Cu22.419—23.555,平均22.802;Cd9.042—11.966,平均10.748;Zn0.175—1.007,平均0.516;Fe0.050—1.528,平均0.426;Sb24.970—26.247,平均25.691;As0.871—1.216,平均0.988;S20.960—21.823,平均21.507。根据平均化学成分计算的分子式为;(Cu_(6.95)Ag_(3.03))_(9.98)(Cd_(1.86)Zn_(0.15)Fe_(0.15))_(2.15)(Sb_(4.09)As_(0.25))_(4.34)S_(13),简化式为Cu_(10)Cd_2Sb_4S_(13)。  相似文献   

15.
含矿地质体体积法是基于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预测资源量估算方法,其核心算法是:预测资源量=最小预测区面积×延深×含矿地质体面积参数×相似系数×模型区含矿系数。该方法显著的优越之处在于引用大比例尺精度的典型矿床及其深部和外围的预测资源量作为中等比例尺精度的模型区资源总量,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模型区含矿系数的准确性,能够使预测结果明显趋于合理可靠。以江西德兴地区铜矿资源潜力评价为例,系统阐述了含矿地质体体积法的应用过程,预测2 000 m以浅铜矿潜在资源量767.11 万t。  相似文献   

16.
贵州赫章猪拱塘铅锌矿床是贵州省内发现的首个中低温热液型超大型铅锌矿床。铅锌矿体严格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主要赋存于北西向F1、F2及隐伏F20、F30断裂破碎带及次级断裂破碎带内。根据矿体的空间展布特点,以控容矿断裂作为矿体对比连接的依据,圈定69个铅锌矿体,探明铅锌金属资源量275万吨。Ⅰ-1号主矿体为区内规模最大铅锌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于猪拱塘断层(F1)破碎带内,赋矿围岩建造为二叠系中统栖霞组(P2q)泥灰岩、灰岩、白云质灰岩建造。矿体长度1 640 m,平均厚11. 01 m,铅平均2. 81%,锌平均8. 71%。铅锌资源量182万吨,占矿床总资源量的57%,资源量规模达特大型。通过对Ⅰ-1号主矿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详细论述,为矿床总体特征及成矿规律总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四川地质学报》2022,(2):223-227
满丈岗金矿是青海省近几年新发现的又一中型金矿床,累计圈定了金矿体30条(M1M30),其中工业矿体18条、低品位矿体12条。该矿床以石英脉型、蚀变凝灰岩型为主,局部见破碎蚀变岩型。其中石英脉型品位普遍较高,蚀变凝灰岩型次之,破碎蚀变岩型略低。矿体一般长度在275M30),其中工业矿体18条、低品位矿体12条。该矿床以石英脉型、蚀变凝灰岩型为主,局部见破碎蚀变岩型。其中石英脉型品位普遍较高,蚀变凝灰岩型次之,破碎蚀变岩型略低。矿体一般长度在275530m,厚度2.2530m,厚度2.24.02m,平均品位Au 3.314.02m,平均品位Au 3.315.83g/t,估算金资源量15.68吨。该文通过对矿床区域及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的分析,对矿床控矿因素、成因、成矿模式等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龚鹏  胡小梅  李娟  仇一凡 《地质通报》2013,32(10):1601-1612
区域地球化学定量预测是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了提高其预测结果的可信度,科学合理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是关键,也是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区圈定和资源量估算过程中相似类比的“标准样本”。在中国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建立的基本思路、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通过收集、整理、归纳西藏冈底斯成矿带甲玛“三位一体”(夕卡岩型-角岩型-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最新资料,构建了甲玛典型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该模型由区域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地质-地球化学特征、重要控矿因素6个方面组成。  相似文献   

19.
商朋强  祁才吉  焦森  熊先孝  关炳庭  张杨 《地质通报》2019,38(10):1758-1767
为摸清全国钾盐矿资源家底,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产业政策,依据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和成果,系统地开展了中国钾盐矿成矿特征研究和资源潜力评价。研究和评价结果显示,中国钾盐矿已发现的矿产资源以第四纪盐湖型钾盐矿为主,成矿时代以第四纪为主。钾盐矿主要分布在西部大型新生代陆相成盐盆地,在空间上可划分为12个Ⅲ级成矿区带。在典型矿床、区域成矿要素和预测要素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第四纪盐湖型、深藏地下卤水型、碎屑岩型、碳酸盐岩型4类钾盐矿的预测评价模型特征。以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共圈定钾盐矿最小预测区320个,归并圈定了42个3级预测区,并对各预测区进行了定量预测评价,6000m以浅钾盐矿预测资源量计32.63×10~8t(KCl),其中500m以浅钾盐矿预测资源量计15.10×10~8t。分析结果显示,全国以柴达木盆地及北缘钾盐成矿带和塔里木盆地钾盐矿成矿带预测资源量较大,预测资源量主要为第四纪盐湖型和深藏地下卤水型。潜力预测工作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前的钾盐矿床地质和勘查信息资料水平,对指导钾盐矿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煤田教研室鄂尔多斯科研组于“七五”项目初期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发现了大型砂岩型高岭土矿床。经数年研究,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分布规律,较深入探讨了其成因及形成条件;计算了资源量并分析了区域含矿性及潜力,指出了进一步找矿预测的方向;对高岭土的质量及其应用前景作出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