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92,’96国家高精度GPS A级网进行了不同方案的整体平差,研究了利用全国范围的高精度GPS网进行我国地壳形变监测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利用具有可比性92◇和96Ⅱ平差方案建立了在ITRF93框架下的我国块体运动模型,并与NNR-NUVEL1A模型进行了比较;同时研究了我国的板内块体运动模型,这一结果与地质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2.
国家高精度水准网动态平差的基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高精度水准网动力平差的实际,在论述固定基准,均衡基以及基的基础上,提出了单点动态垂直基准,并就其采用进行了讨论,认为利用国家高精度重复水准测量资料研究我国大陆现地壳垂直运动进行了水准网动态平差,采用单点动态垂直基准较合适。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惠州市高精度三维GPS控制网的概况,讨论了利用GAMIT软件处理控制网的基线解算方案和利用GLOBK软件进行网平差的方案。统计分析了基线中各分量的精度、同步观测环闭合差、异步观测环闭合差、复测基线的长度差以及网平差后的点位精度。结果表明,该网能够满足相关规范与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使用GNSS技术获取高精度的CGCS2000坐标网平差理论与程序优化设计问题,笔者详细地阐述了基于GAMIT/GLOBK软件的独立基线提取、随机模型生成、系统参数与误差模型、基线粗差处理、程序运行效率等功能开发了网平差软件,采用我国东北部某区域连续运行基准站数据与GLOBK结果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软件模型准确、平差结果可靠、计算效率快,可满足高精度网平差要求。  相似文献   

5.
季善标  王解先 《测绘科学》2004,29(Z1):37-38
本文介绍了应用GPS技术对上海城市平面控制网的改造方案,基线由GAMIT软件解算,利用空间平差模型进行了三维坐标平差,平面平差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在上海平面坐标系统平差时,采用原点不变并固定部分稳定控制点坐标值,在北京54坐标和西安80坐标平面平差时,采用原由坐标控制点坐标改正数之和为零的条件,保证了GPS网的内部一致性。并对新旧控制网的精度进行了比较,改造网的精度大大优于原控制网,能适应现代高精度大型工程控制网的需要。最后利用七参数转换方法计算了各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6.
框架控制网(CP0)作为高速铁路平面控制测量的起算基准,采用适合长基线解算的高精度专用软件,利用精密星历,按照多基线模式进行解算。结合相关测量数据处理经验及通用GPS网平差软件研发,对框架控制网GPS基线网平差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就网平差观测值提取及随机模型重构、框架基准转换及基线网平差等提出见解,提高了基线解算的可靠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7.
GPS测量以其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特点,已逐步取代了最初的常规大地测量和工程测量。文章以某大学新校区首级控制网为例,在Pinnacle软件的支持下用三种方案对控制网进行了平差,得出了各测站点的坐标。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战役模式的基线解算方案,平差精度最高,其结果为控制网的最终优选结果,可应用于该大学新校区的后期规划与建设。  相似文献   

8.
高精度GPS网的统一与数据处理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隋立芬 《测绘学报》2002,31(1):93-93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由不同部门先后建成了全国GPS一级网和二级网、国家GPS A级网和B级网、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以及全国GPS地壳运动监测网和区域地壳形变监测网等.分布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陆地和岛屿,总计2 400多点. 对于我国早期布测的各个GPS网,由于观测时刻卫星星座和星历的不完善,接收机的精度偏低,且由于财力不足,同步观测仪器少,各单位不得不分期观测、分级观测、分区观测.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致使各个GPS网的兼容性很差;在标定基准方面,并不具备全球背景,各个子网存在着明显的系统差和基准定义差;资料零乱,信息不能共享,使用效率低,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为了能充分利用现有各个GPS网,使其发挥整体效益,特别是利用网络工程基准站和基本站的高精度观测信息提高现有GPS网的精度,维持大地测量动态坐标框架,更好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对这些高精度GPS网的联测和观测资料的联合处理进行研究非常必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提出了全国GPS网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联测的设计思想.完成了全国GPS一、二级网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联测的技术设计方案,并用于实际联测. 2.系统地讨论了高精度GPS网数据处理的平差方法及其对应基准的意义,提出了基于Bayes理论的GPS数据处理方法,推导了相应的参数估值公式及其验后协方差估值公式,推导了基于不同基准、不同历元平差结果的转换公式. 3.详细研究了GPS数据处理中基准站的选取、基准站坐标的约束等问题,首次系统地讨论了基准站选取的几何意义、统计意义与物理意义,提出了基准站选取的一般原则. 4.建立了同时顾及坐标框架系统参数和地壳运动参数的GPS网联合平差模型.使用该模型可使块体的运动参数与全网的坐标转换参数相分离,从而提高所求坐标转换参数的精度和可靠性,并用多组GPS实测数据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5.利用国内多个GPS网的联测数据分析了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块体的相对运动特征,讨论了相应的应变场,为研究我国的大地构造及地球动力学提供了重要的约束. 6.将抗差估计理论用于地壳运动应变场的分析,推证了应变参数的抗差估计解式,以及观测误差对各类解的误差影响函数和解差函数,分析了观测异常对应变参数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前广泛应用的月球统一控制网2005(Unified Lunar Control Network 2005,ULCN2005)是由1994年的克莱门汀(Clementine)影像和之前的遥感数据联合平差构建的。提出利用21世纪获取的分辨率更高、精度更好的多探测任务数据,建立新一代月球控制网的方案与关键技术。该方案基于全球覆盖的月球遥感影像与激光高度计数据的联合平差,同时利用在月球轨道侦察器窄角相机影像上能高精度定位的绝对定位精度在厘米级的5个激光棱角反射标志点作为绝对控制。此外,还通过新的无线电测量方法对嫦娥三号着陆器进行高精度定位,将其定位结果也作为一个新的绝对控制数据。新一代控制网构建的重点有高精度的轨道器严密及通用成像几何模型的构建、多任务多模态数据间的多尺度特征提取与匹配、最优化多重覆盖影像的选择、全月球整体平差等。基于新的数据和技术,新一代月球控制网的精度和点的密度有望远超ULCN2005。  相似文献   

10.
国家高精度GPS网整体平差中的粗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国家高精度GPS网中的粗差观测量的特点,提出了采用相关分析的粗差探测理论,对国家高精度GPS网的各子网和相邻子网进行粗差探测,并采用稳健估计的平差方法,消除粗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国家高精度GPS网的整体平差精度。  相似文献   

11.
国家高精度GPS网整体平差中的粗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家高精度GPS网中的粗差观测量的特点,提出了采用相关分析的粗差探测理论,对国家高精度GPS网的各子网和相邻子网进行粗差探测,并采用稳健估计的平差方法,消除粗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国家高精度GPS网的整体平差精度。  相似文献   

12.
一种高精度GPS基线网平差及软件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精度GPS基线向量网平差所涉及的理论技术问题,系统地论述了GPS基线向量网平差的流程,着重研究讨论了基线协方差、抗差估计、系统参数、基准模型等在GPS基线网平差中的应用,最后介绍了基于上述理论方法所编的高精度GPS基线向量网平差软件HPGPSADJ1.0,通过解算实例,与精密水准结果相比较,分析讨论软件解算精度。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所建立的空间基线向量网,对于改善已有地面网,分析网的系统误差和进行地球动力学的监测等具有广泛的意义。本文着重讨论了上述空间基线向量网和地面控制网的三维联合平差和二维联合平差的方法和模型。指出,为了避免地面网高程误差以及引入地面网尺度因子的模型误差对三维联合平差结果的影响,在二维大地坐标系统中进行上述两网联合平差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多历元大地网络合平差必然涉及地壳形变影响及改正问题。本文给出了3种可能采用的地壳形变改正模型,包括:点位形变预改正模型、观测值预改正模型、已知点强约束平差改正模型,通过对这些改正模型进行认真分析和比较,业已证明,不同历元的大地网联合平差的形变改正可以通过固定高精度、现势性好、基准意义明晰的GPS空间大地网的点位坐标,从而实现多历元大地网坐标系统的统一。对于我国大规模的国家大地控制网而言,如此可省去约40多万个观测量的形变改算工作。文中给出的模型及其分析将为我国大地网联合平差的形变改正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狭长区域GNSS控制网边长差异较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划分子网来降低数据处理的难度,从基线处理和网平差两个方面,分析了系统误差来源,研究了基准处理中卫星轨道误差、对流层误差以及网平差中位置、尺度、方位和时间演变基准误差的改正方法,形成了一套高精度数据处理方案。基于该方法,对三峡库区GPS滑坡监测网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与处理,获得了高精度的处理结果,本研究对狭长区域GNSS控制网的建立具有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仅用虚拟控制点的超大区域无控制区域网平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博  王密  皮英冬 《测绘学报》2017,46(7):874-881
利用光学卫星影像进行无控制测图是摄影测量追求的目标。针对超大区域无控制测图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单景影像为平差单元,基于虚拟控制点的光学卫星影像超大规模无控制区域网平差方法。该方法利用待平差影像的初始RPC模型生成虚拟控制点,并将其作为带权观测值引入平差模型中以改善平差模型的状态,克服了在无控制点条件下平差精度不稳定、误差过度累积引起的网的扭曲变形等问题。为了验证本方法的有效性和精度,利用资源三号卫星获取的覆盖全国的26 406景影像进行区域网平差试验,并利用全国范围内分布的约8000个高精度控制点对平差后自动生产的DOM和DSM产品的几何精度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平面和高程中误差均达到了4m以内,同时,区域网内部相邻影像之间的几何拼接精度优于1个像素,满足无缝拼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杨正银  桂木政  李跃宇 《测绘》2012,(4):174-176
本文对同一地方的无人机影像利用不同像控点布设方案进行区域网平差解算,利用野外检测点对不同像控点布设方案的平差结果进行精度检查,将检查结果与国家标准、规范进行比较、分析,选择满足精度要求的较佳布点方案区域网平差结果进行地形图测制,对测制的地形图进行了实地检核。  相似文献   

18.
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网联合平差二期工程参加平差的观测量达到42万条,观测年代跨度40多年,测量仪器、测量技术规范和测量方法差别很大。虽然平差之前对观测数据进行了粗差探测与剔除,还是无法确保观测数据完全准确,有必要利用抗差估计方法实施联合平差解算,提高联合平差结果的精度。本文详细地讨论了抗差估计在联合平差中的应用,对Huber和IGGUI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合适的权函数,有效控制观测异常对平差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GNSS布设平面控制网已在工程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获得满意的平差结果的前提条件为:①高质量的基线数据;②约束GNSS控制网的已知点精度足够高,使得GNSS控制网的整体精度不受已知点约束而有明显改变;③优化的平差方案;④科学严密的平差模型.通过对某项目GNSS控制网的布设进行优化设计,并利用不同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针对评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独立建立超高层建筑施工控制网的可行性,分析不同约束条件对网平差的影响,该文结合建立超高层建筑施工控制网工程实例,比较了BD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静态控制测量的精度差异,研究了高精度全站仪距离测量作为约束条件对网平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BDS独立建立超高层建筑施工控制网完全可行,BDS静态控制网坐标约束平差后整体点位精度相对于GPS平均高出15.7%;进一步将全站仪测距值作为约束条件进行网平差后,相对于坐标约束平差,使用GPS观测值的网平差结果在施工坐标系两个方向上分别平均改善了10.3%和29%,BDS分别平均改善了16.7%和18.9%,GPS+BDS组合则分别平均改善了11%和24.7%,同时还将网平差的尺度差平均减少了65.9%,使基线向量平差后的尺度与地面网的尺度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