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长江口1990年6月的一次中肋骨条藻赤潮发生过程中营养盐含量变化可见,由于潮汐的作用,观测水域各营养盐要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周日波动特征,其中,NO3-N在一个潮周期内变化幅度可达1倍以上。赤潮发生时表层水体NO3-N,PO4-P和SiO3-Si值都呈下降趋势,降幅最大的PO4-P达3倍上;N/P值则急剧上升,峰值为450。随着赤潮肖亡,NO3-N,NO2-N和SiO3-Si浓度很快恢复正常,N  相似文献   

2.
根据1990年7月辽宁省海岛调查资料,本文讨论了北黄海大鹿岛海水营养盐(PO4-P,SiO3-Si,NO3-N,NH4-N,NO2-N)分布特征,并对海域环境质量作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3.
乳品厂污水养殖螺旋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了螺旋藻在乳品厂污水中生长的生态条件及藻对污水中营养盐及有机质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低接种密度有利于藻的增殖。乳品厂污水需要经过一定的前处理。添另碳酸钠(NaCO3)调节PH值并且适量添加尿素(CO(NH2)2)调节氮、磷比,最佳PH值为10.60,最佳氮、磷比为21:1。在此条件下螺旋藻的蛋白质含量可达67.35%。污水中COD、PO4-P、T-P、T-N及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4.8  相似文献   

4.
胶州湾营养盐的现状和变化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沈志良 《海洋科学》1997,21(1):60-64
报道了1991年5月至1994年2月12个航次胶州湾NO3-N,NO2-N,NH4-N,PO4-P和SiO3-Si的时空分布基本特征,60年代于至90年代的变化表明,胶州湾营养盐的浓度和分布已发生显变化。尤其从60年代至80年代,30年来,胶州湾中东部水城PO4-P,NO3-N和NH4-N浓度分别增加2.2,7.3和7.1倍,TON浓度也增加了3.5倍,TIN/PO4-P从10增加至24.2;T  相似文献   

5.
营养盐对中肋骨条藻和新月菱形藻生长及氮磷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于1995年5月1996年3月通过一次培养实验,研究了培养介质中营养盐含量变化对中肋骨条藻和新月菱形藻生长速率和藻体氮、磷含量的影响。根据Monod方程,磷酸盐影响中肋骨条藻和新月菱形藻生长速率的半饱和常数分别为0.54μmol/L和0.50μmol/L;硝酸盐影响两种藻生长速率的半饱和常数分别为4.0μmol/L和14.6μmol/L,相比之下新月菱形藻更容易受到氮不足的限制。将Monod方程扩展得到营养限制复合模式,限制程度可用限制作用系数定量化表示,代表氮或磷。培养介质中营养盐浓度是限制浮游植物生长的决定因素,其N/P比值则反映NO_3-N和PO_4-P何者起主要限制作用。藻体氮、磷含量随和有明显变化。当<0.80时较低,磷含量因贮存而明显升高;当<0.80时藻体磷含量下降,氮含量略有增加。藻体氮含量或>0.80时基本上为非限制状态。  相似文献   

6.
大鹏湾南澳养殖水域的氮,磷含量特征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杨美兰  钟彦 《热带海洋》1998,17(2):74-80
通过1995年4月至1996年1月间对大鹏湾南澳水域网箱养殖区、非养殖区、某养殖场进出水口处理水营养盐(NH4-N,NO3-N,NO2-N,PO4-P)的含量检测,分析了其含量水平、平面与垂直含量分布、含量季节变化以及海水氮磷比值(N/P)和海水营养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7.
珠江口水域溶解氧与营养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云辉  陈玲娣 《热带海洋》1994,13(1):96-100
根据1987年2月至1988年2月的调年调查资料,对珠江口水体中的溶解氧与营养盐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PO4-P与AOU(表观耗氧量),NO3-N与AOU,AOP(表观产氧量)与Chl.a之间显著或高度显著相关,进而估算了PO4-P和NO3-N的氧化部分,丰水期各占测定值的63.7%和53.7%:枯水期各占31.3%和69.6%。  相似文献   

8.
根据1987年2月至1988年2月的周年凋查资料,对珠江口水体中的溶解氧与营养盐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PO4-P与AOU(表观耗氧量),NO3-N与AOU,AOP(表观产氧量)与Chl.a之间显著或高度显著相关。进而估算了PO4-P和NO3-N的氧化部分,丰水期各占测定值的63.7%和53.7%;枯水期各占31.3%和69.6%。  相似文献   

9.
台湾海峡海拔1983-1988年多次调查资料表明,该海域夏季表现耗氧量(AOU)变化幅度较大,其分布特征呈近岸,底层高,向上层,外海递减,诸上升流是其主要控制因素,各上升流区AOU与温度,盐度,诸营养盐呈显著相关关系。PO4/AOU与NO3/AOU比值平均分别为0.0058和0.076。上升流海域夏季初始营养盐(PO4pre和(NO3pre较低,而再生营养盐高,是现场营养盐的主要部分,有机物质分解  相似文献   

10.
于1997年在香港科技大学,采用LACHAT自动离子分析仪对裙带菜雄配子体(1992年6月自青岛分离的野生品系)进行营养分析,结果表明,在恢复营养供给后的1小时内,雄配子体对NH4-N、PO4-P和NO3-N三种营养盐的吸收速率依次为22.71μg/(g.h)、14.86μg/(g.h)和8.08μg/(g.h),吸收速度的排列顺序不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变化;雄配子体对氨氮的吸收速度远高于对硝酸氮的  相似文献   

11.
1985年5、8月中法联合调查黄河口海域的营养盐,其样品采用常规的分光光度法测定。营养盐的分布总趋势是河口附近浓度高,外海浓度低,河口与外海浓度之比达数百倍。在河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的分布梯度与盐度的分布一致。在河口控制营养盐含量的主要因素是河水和海水的混合过程。在119°30′~50′E,37°25′~38°5′N,PO_4—P,SiO_3—Si出现低值区。在此范围附近恰恰浮游植物的总量比较高。对8月份的02站进行了25h的连续观测,其结果是底层营养盐与盐度有良好的负相关性,而表层的相关性较差 黄河具有很高的氮磷比值,这很可能是农业上用氮肥量增多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胶州湾浮游植物对营养盐添加的响应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勇  焦念志 《海洋科学》2002,26(4):8-13
于1998年8月、11月、1999年2月 ,在胶州湾采用现场实验的方法初步研究了浮游植物对营养盐添加的时间响应效果。分级叶绿素a的结果显示 ,网采浮游植物(netphytoplankton ,简称net ,20~200μm)对同时添加氮(N)与磷(P)营养盐有最明显的响应 ;1998年8月微型浮游植物(nanophytoplankton ,简称nano ,2~20μm)对铁(Fe)或N +P的添加有比较明显的响应 ,在1998年11月与1999年2月则几乎无营养盐限制nano 的生长 ;1998年8月与1999年2月超微型浮游植物(picophytoplankton ,简称 pico ,<2μm)对N +P或N的添加有较明显的响应。  相似文献   

13.
北黄海浮游植物营养盐限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王勇  焦念志 《海洋与湖沼》1999,30(5):512-518
于1997年11月,在北黄海采用现场实验的方法,研究营养盐对浮游植的的上行效应。将浮物植的分为3个粒级:网采浮游植物(netphytophlankton,简称net,20-200μm)微型浮植物(nanophytoplankton,简称nano-,2-20μm)和超微型浮游植物(picophytoplankton,简称pico-,〈2μm)实验期间pico-味绿素a的生物量占整个浮的群总叶绿素a生  相似文献   

14.
渤海春季营养盐限制的现场实验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邹立  张经 《海洋与湖沼》2001,32(6):672-678
1999年4-5月,在现场条件下对天然水体中浮游植物以外加营养盐受控培养的方式,研究和探讨春季渤海中部、莱州湾和渤海海峡3个海区的浮游植物生长的营养盐限制问题。结果表明,在莱州湾附近浮游植物生长受到显著的磷限制;尽管水体中硅酸盐浓度较历史水平大大降低,并且实验进行时硅藻为优势种,但是硅酸盐尚不成为限制因子;渤海中部不存在营养盐的限制问题,营养盐浓度和结构相对适宜;渤海海峡也不存在营养盐的限制问题,但是溶解无机氮的相对含量略低。  相似文献   

15.
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对山东近岸的威海湾、荣成湾、桑沟湾、靖海湾、五垒岛湾及乳山湾(37°28.7'-36°46.3'N,121°28.8'-122°39.6'E)的26个站位按季节进行了4个航次的现场调查,分析了6个海湾不同季节的微型藻类及营养盐情况,并进一步对几种主要微藻类群与各种营养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海湾微型浮游植物的平均丰度在456.3×104-2332.2×104cell/L之间;夏季和春季的主要优势种为硅藻:冬季主要优势种为黄藻;秋季主要优势种为隐藻.不同微藻类群与不同营养盐的相关性差异显著,其中,与NH4-N的相关性依次为:绿藻>黄藻>隐藻>甲藻>硅藻>金藻,相关系数依次分别为0.965、0.929、0.761、0.748、0.671和-0.304;与NO3-N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为金藻>隐藻>甲藻>硅藻>黄藻>绿藻;与PO4-P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则为甲藻>金藻>绿藻>黄藻>隐藻>硅藻.  相似文献   

16.
胶州湾营养盐限制浮游植物生长的初步模拟现场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勇  赵澎  单宝田 《海洋科学》2002,26(10):55-59
于1998年8月至1999年2月,有胶州湾采用现场添加营养盐的实验方法初步研究了硝酸盐,磷酸盐,铁,硅酸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作用。分级叶绿素a的结果显示,在1998年夏季,氮(N)或单独,或与磷(P)同时限制浮游植物的生长;在1998的秋季则可能是N与P共同对浮游植物群落产生调控作用,而在1999年冬季,硅(Si)则是首要的限制浮游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  相似文献   

17.
王琰  曹文达 《海洋与湖沼》1993,24(4):360-366
研究了海洋碎屑小生境形成、演化过程中营养盐特殊迁移过程和脱氢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充氧水体中同时存在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并有高浓度No(?)富集。脱氢酶活性在实验第4天达到最高值,在第96天和192天出现波动。碎屑聚集体表面不但有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而且存在物理化学微环境的连续变化;当碎屑表面O_2被消耗而出现氧化还原电位梯度时,电子最终受体出现更替,非平衡过程发生改变,为适应这种改变,微生物群落重新调节新陈代谢,在分叉点附近,脱氢酶活性增大。  相似文献   

18.
胶州湾营养盐结构的长期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8,自引:10,他引:48  
沈志良 《海洋与湖沼》2002,33(3):322-331
根据 1 962年— 1 998年 81个航次的调查和历史资料 ,讨论了胶州湾营养盐及其结构的长期变化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近 40年来 ,胶州湾无机N和P浓度分别增加了 3.9倍和1 .4倍 ,DIN/PO4 P摩尔比从 1 5 .9± 6.3增加到 37.8± 2 2 .9,SiO3 Si浓度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高的DIN/PO4 P比例和很低的SiO3 Si/PO4 P比例 ( 7.6± 8.9)及SiO3 Si/DIN比例 ( 0 .1 9±0 .1 5 )表明 ,胶州湾营养盐结构已经从比较平衡到不平衡。根据化学计量营养盐限制的标准 ,DIN和PO4 P作为胶州湾浮游植物限制因子的可能性已经减少或消失 ,SiO3 Si限制已经增加。营养盐结构的变化已经导致大型硅藻的减少和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的变化 ,大型硅藻可能趋向于小型化。胶州湾生态系统的这些变化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直接结果。  相似文献   

19.
黑鲷的营养需要及配合饲料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论述了黑鲷饲料中最适蛋白质含量及动,植物蛋白比例的有关研究,黑鲷对于饲料中磷的需要量及钙磷化,黑鲷饲料中必需氨基酸添加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制成黑鲷配合饲料并与冰冻玉筋鱼进行了比较养殖试验,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