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一种从DLG生成高质量DEM的混合方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由DLG生成DEM的质量问题为核心,讨论了原始DLG数据的粗差检测与剔除、自动生成地形特征点、TIN的生成及优化、平三角形的剔除、内插方式的选择以及质量评定等方面,提出了集自动、半自动、手工处理为一体的混合方式。  相似文献   

2.
以由 DL G生成 DEM的质量问题为核心 ,讨论了原始 DL G数据的粗差检测与剔除、自动生成地形特征点、TIN的生成及优化、平三角形的剔除、内插方式的选择以及质量评定等方面 ,提出了集自动、半自动、手工处理为一体的混合方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数理统计学中近期发展起来的线性回归诊断理论,着重讨论了平差函数模型和观测数据的诊断问题,介绍了检验强权点、强影响点和奇异点的统计量及其检验公式,并提出了初步处理意见,通过测边网的算例,作者认为:对于粗差的发现、剔除,粗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及其处理方法还应作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网联合平差二期工程参加平差的观测量达到42万条,观测年代跨度40多年,测量仪器、测量技术规范和测量方法差别很大。虽然平差之前对观测数据进行了粗差探测与剔除,还是无法确保观测数据完全准确,有必要利用抗差估计方法实施联合平差解算,提高联合平差结果的精度。本文详细地讨论了抗差估计在联合平差中的应用,对Huber和IGGUI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合适的权函数,有效控制观测异常对平差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的测深数据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结合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作的3维水下地形测量,探讨了测深数据的粗差剔除问题,提出了每秒测深数据的处理方法,有效剔除了测深数据的粗差。  相似文献   

6.
在测量平差的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中,随机误差属正态变量,其数学期望假设为零,即观测值中是不能包含粗差的。一般认为,只要观测者细心,严格按规范操作,观测值的粗差总是可以避免的,但其实并不完全如此,还有其它许多原因。例如,激光测距仪连续多次读数,由于仪器内部原因,其中有的读数超出了偶然误差的限值;归算观测值的改正公式过于粗糙造成参与平差的观测值包含了粗差;由于测量返工的凑合也可能产生粗差等等。因此,不管怎样预防,观测值中还是有可能存在粗差的。包含粗差的观测值是不能参与平差的,然而也不能凭主观任意剔除被认为可疑的观测值,正确的方法是藉助于数理统计理论去发现这种粗差并剔除之,以保证成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最小绝对值和法平差是近年来人们为剔除粗差而引入测量领域的一种新的方法。其直接解法的一种途径测线性规划,这种平差方法具有很强的粗差检测能力。本文结合解析摄影测量中相对定向的典型图形并顾及几何条件进行了带权最小绝对值和法平差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带权的最小绝对值和平差进一步改善了一般最小绝对值和平差粗差定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熊建明  王宇飞 《四川测绘》2002,25(3):115-118
本文对GPS短边方位测量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如仪器的检验,数据剔除率,检核测量误差的方法和方位平差及精度估计等。通过分析推导得出GPS方位边的平差公式和精度估计公式。  相似文献   

9.
车载全景相机的影像匹配和光束法平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顺平  史云 《测绘学报》2013,42(1):94-100
提出一种针对车载全景影像序列的自动匹配和光束法平差方法.首先在单景鱼眼相机上进行多特征联合的初匹配;然后将同名特征投影到全景相机坐标系,并利用GPS/IMU数据进行粗差剔除和精匹配;再建立全景坐标下的透视投影几何模型,对匹配获得的连接点进行GPS/IMU辅助的光束法区域网平差,根据连接点的距离设定初始权,并通过选权迭代法剔除粗差,获得最终平差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多特征匹配和全景坐标系平差的方法能够很好地处理全景相机的连接点提取和平差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动可靠地获取精确且均匀分布的连接点并进行区域网平差解算,是使用倾斜航空影像进行高精度测绘、三维信息提取和三维城市模型构建等应用的前提。本文提出了一种实用化的大重叠率倾斜航空影像的全自动连接点匹配和联合区域网平差方法。一方面,针对倾斜航空影像因遮挡严重、尺度变化大和几何变形严重而引起的同名点匹配困难问题,充分利用POS数据和平均飞行高度等初始数据,同时顾及这些数据的误差,通过有效组合一种改进的ASIFT算法和基于窗口的多角度多视影像匹配模型(WMVM),使用由粗到细的多分辨率分层匹配策略完成连接点的全自动提取;另一方面,在传统的最小二乘光束法平差的基础上,根据倾斜航空影像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稳健估值原理的粗差自动探测与剔除关键算法。最后,利用多组典型试验区域的倾斜航空影像数据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靠性、精度和实际性能。  相似文献   

11.
控制网的闭合差检验是平差计算前的一个重要步骤,目的是发现原始观测数据中的粗差并予以剔除,并评估外业观测的质量。根据测量控制网的数据结构特点,提出基于边集数组存储结构的控制网最小独立闭合环搜索算法的实现原理及具体过程。最后通过不同算例对算法的正确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2.
航空摄影测量成果具有信息量大、现势性高、直观性强等特点,很多大型项目的测绘工作都选择航空摄影测量的方法,空三加密是航空摄影测量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采用两种不同的自动空三软件Ge-olord-AT与PixelGrid-AT,分别对同一区域进行空三加密,并在关键环节上采用有效的剔除粗差的方法,平差后对加密网进行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3.
论粗差修正与粗差剔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粗差修正与粗差剔除是保证测量成果质量的基本措施。本文基于均值漂移模型论证了粗差剔除与粗差修正估计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粗差修正和粗差剔除均基于同一均值漂移模型时,二者求得的参数估值及残差二次型是等价的。  相似文献   

14.
SAR影像特殊的成像机理使得SIFT在SAR影像配准中的错误率较高,加入相干系数的辅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SIFT的错误配准。由于仅考虑灰度的配准策略对精度的提高有限,本文将摄影测量中粗差探测和剔除的方法与SIFT算法相结合。在二次多项式平差的过程中,将错误同名点视为粗差,利用粗差剔除的方法提高配准精度。实验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参数的期望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杰 《黑龙江测绘》1997,20(2):10-12,41
本文提出了一种能自动抗拒粗差的严密的估计方法.当没有粗差混入时,经典平差与期望平差结果基本一致;而当有粗差混入时,经典平差受粗差观测值的影响严重,而期望平差基本不受粗差观测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对倾斜航空多视影像之间角度差异大、重叠度大,造成自动获取精确且均匀分布的连接点的难度增大且连接点精度差,导致常规像方粗差剔除模型不收敛,该文提出一种通过影像物方航带连接进行倾斜影像粗差探测的方法,将初始POS数据作为辅助数据,将连接点转为加密点,从物方进行航带之间的粗差剔除,解决了由于航带之间的姿态差异导致像方粗差剔除困难的难题,提高了连接点的可靠性,为后续倾斜影像平差打下很好的基础。分别采用山区和城区的倾斜影像数据进行实验,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张兵  赵瑞 《测绘科学》2010,35(5):65-67
不同等级或分属不同区域的控制点间,以及由不同单位布设的控制点间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若将这些存在较大误差的已知点作为平差计算或坐标转换的约束,其结果必然会扭曲GPS测量的原有精度,特别是当这些点误差较大或含有粗差时,将严重影响GPS成果的可靠性,使高精度的GPS定位成果失去其本来的意义。本文分别探讨了平差结果直接分析法、实测基线比较法、单位权方差假设检验法和附合路线坐标闭合差检验法等对GPS控制网起算数据进行兼容性分析的方法,并采用其中几种对GPS控制网起算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和计算,剔除了含有粗差的已知点,保证了控制测量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测绘科学与工程》2006,26(4):F0003-F0003
返回型测绘卫星像片姿态计算系统由数据预处理、星像片自动判认量测,恒星视位置计算、星地像片姿态角计算以及成果入库等五个模块组成。具有自动剔除粗差功能,可进行单片解算和多片联合平差计算,取代了传统作业方法,实现了卫星像片姿态计算由解析到数字的飞跃。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机载Li DAR点云数据的粗差剔除和滤波,直接关系到后续数据处理的精度,本文运用KD树组织数据建立三维索引,快速查找并计算目标点与k个最近邻点的平均距离,根据距离阈值判断并剔除粗差点。实验选取3种典型测区的点云数据进行实验,分别采用形态学粗差剔除法和本文粗差剔除法对3组点云数据进行粗差剔除,并采用渐进不规则三角网滤波法对原始点云数据及两种粗差剔除结果进行滤波,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验证,本文方法能有效剔除点云粗差,提高后续滤波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天文大地网与GPS2000网联合平差是一项大规模的测量数据处理工程,解算的未知数众多,为了便于检查原始观测数据粗差以及验证地面网与空间网的权匹配关系,需要进行单区平差数据处理研究和计算。本文主要讨论单区平差数据处理中的主要模型、大规模稀疏矩阵有效的解算方法并用软件加以实现,用此软件对5000点的实验区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得到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