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峰均功率比(PAPR)过高.选择映射法(SLM)是一种有效的降低OFDM系统的峰均功率比的方法.采用一种改进的选择映射法,把降低峰均功率比和信道编码相结合.仿真结果表明,不仅能够降低OFDM系统的峰均比,而且系统的误比特性能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分析传统的应用于CDMA系统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带给系统的复杂度,采用先把接收信号与本地扩频码相乘解扩后再进行基于扩频码滤波的波束形成技术,并基于最大化信干噪比准则,提出一种计算复杂度小、在不同通信环境下性能良好的综合方案.仿真结果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发送分集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中的一种关键技术.在详细分析了空时编码技术的基础上,比较了几种基于空时编码的发送分集技术性能.最后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并对发送分集技术在后3G宽带移动通信系统中如何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跳频通信是一种有效的抗干扰通信技术,跳频序列的性能对跳频通信系统的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重点阐述了RS码作为跳频序列的编码方法及其性能,介绍了RS码序列的具体编写方法,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计算了所生成RS跳频序列的汉明相关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由水声传感器网络信道带宽小、传输延迟长等特性引起节点使用信道时出现的时—空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念状态空间的水声传感器网络MAC协议(BSPMDP-MAC)。该协议将传感器的接收节点时间轴平均划分n个时隙,按照每个节点的链路质量和剩余能量的等级划分传感器发送节点的动作状态信息,接收节点依据信道占用的历史观测和动作信息的联合概率分布,得出传感器发送节点竞争信道使用权的决策策略序列;根据决策策略序列,发送节点在所分配时隙内依次向接收节点发送数据包,根据当前的信念状态和动作,接收节点对信道的占用进行预测,感知下一个周期的信念状态和接入动作。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可以降低数据包冲突率,提高网络吞吐量与数据包传输成功率,从而降低网络的能量开销。  相似文献   

6.
基于OptiSystem的GPON光传输链路接收性能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GPON光传输链路的设计原理,阐述了OptiSystem软件针对光纤链路的强大仿真功能。在设计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OptiSystem的GPON光传输链路仿真模型。给出针对2.5Gbps下行数据业务和视频业务光链路传输性能的仿真结果,并进行分析。给出相关结论,并指出对光传输链路进行优化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了RBF神经网络对于混沌时间序列的预测性能,从相空间重构理论出发,建立RBF神经网络,并且改变RBF神经网络训练参数及训练样本数,以Logistic及Lorenz混沌时间序列进行预测仿真,取得了不错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霍尔序列设计一种半导体激光天气雷达的发射波形,解决了用m序列时无法解决的信号压缩比要求和系统运算速度限制之间的矛盾。文中给出了波形的设计和产生方法及其性能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中抑制窄带干扰的一种算法。该算法是将频移与非抽取小波包变换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并且误比特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基于Internet的网络控制系统,采用Socket通信方式构建了网络控制系统的通信平台,在此平台上对网络延时进行测试、基于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对Internet网络延时特性以及延时时间序列的自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网络延时预测方法。仿真结果说明,支持向量机预测网络延时具有较高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1.
江平盆地侏罗系为一套内陆河湖相沉积,地层结构及岩性变化复杂。可分3个基本层序组,其变化特征,反映了中晚侏罗世江平盆地从扩张到萎缩时期沉积变化规律和沉积体系域变化过程,具有物源丰富、湖水浅、相变快等沉积特点,其层序地层及体系域特征与大陆边缘盆地相比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东河塘组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塔里木盆地东河塘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野外剖面观测、钻井岩心观察,研究了东河塘组层序划分和特征,共划分4个(SQ1、SQ2、SQ3、SQ4)3级层序,论述了不同层序在不同地区层序内体系域的构成特征;研究了层序对比,得出各层序在不同地层分区发育程度不同。为了能更好地揭示东河塘组层序的发育、展布规律,分别建立了东西和南北向的层序地层格架模型。  相似文献   

13.
The 5‘-end of the mitochondrial control region sequences of three flatfishes (Pleuronectiformes: Pleuronectidae) were amplified and sequenced. These sequence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other three Pleuronectids species retrieved from GenBank. A phylogenetic tree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partial control region sequences. The results of phylogenetic analysis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conventional systematics. Compared to previous studies, the structure of the 5‘-end of mitochondrial control region was analyzed. The terminal associated sequence motif and its complementary motif were identified at the 5‘-end of the sequences. A conserved sequence block, named as CM5‘ d, was identified in the 5‘-end of control region sequences in all Pleuronectids. Another central conserved sequence block, named as CSB-F, was detected in the central conserved blocks.  相似文献   

14.
传统灰色关联度在分析构成因素系统时不能顾及因素序列分量占行为特征序列对应分量的比重,为此,通过斜率的相对变化率表征序列的发展态势,通过用紧邻均值化值的比来表征序列比重,综合这两个量,并用斜率之积的正负性来表征正负关联性,从而提出了一种称作TRA的灰色关联度。TRA灰色关联度具有规范性、整体性、对称性、唯一性和接近性等性质。对于由第一、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构成的地区生产总值的构成因素系统,通过TRA关联度的分析表明分析结果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全空间信息系统通过对复杂、动态的交通拥堵过程进行多粒度抽象、多尺度建模和多层次综合分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供了新的途径。当城市交通发生严重堵塞时,通常伴随着“道路拥堵”预警信息传播,用以影响人类的出行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交通拥堵传播。为了深入分析城市交通网络拥堵的动态演进过程,本文建立了交通拥堵传播的改进易感-感染-易感(susceptible-in fected-susceptible,SIS)的病毒传播模型,利用状态转移概率方法,基于多层复杂网络分析交通拥堵和预警信息交互传播的动力学行为特征,揭示预警信息传播对交通拥堵传播的影响。该方法不仅能够描述基于交通流传播特点的拥堵传播过程,而且能够描述交通网络中的预警信息传播过程。数字仿真实验表明,交通拥堵的传播过程与交通网络中的预警信息传播动力学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直扩系统中,为了硬件实现的简便,PN码的捕获一般都采用串行搜索的方法.但当PN码很长时,由于搜索相位点很多,串行搜索法将使捕获时间过长.并且当信噪比较低时,会有较高的虚警概率.这些都会使系统的捕获性能降低.提出一种基于匹配滤波器的快速捕获算法,改善了在极低信噪比下的性能.降低了平均捕获时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胶北臧家庄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系的构造位置、产出状态、岩石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相序列组合及同位素年龄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区域构造特征,认为其属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带之桃村—莱阳火山 沉积盆地构造组成部分;岩石类型为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及流纹岩等,属钙碱性系列,按相序列可划分为安山质岩系、英安质岩系及凝灰质粘土岩三个相组;构成两个火山旋回。  相似文献   

18.
The sequences of the 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and 5.8S rDNA of three cultivated strains of Porphyra haitanensis thalli(NB,PT and ST) were amplified,sequenced and analyzed.In addition,the phylogenic relationships of the sequences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with those of other Porphyra retrieved from GenBank were evaluated.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the sequences of the ITS and 5.8S rDNA were essentially identical among the three strains.The sequences of ITS1 were 331 bp to 334 bp,while those of the 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