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艾蒂克铜-金矿床位于瑞典北部的耶利瓦拉市,为欧洲年产量最大的露采铜-金矿床。铜-金矿体与中元古代斑状石英二长闪长岩体具有密切的时空分布关系。铜-金矿化主要在古元古代瑞(典)芬(兰)火山沉积岩系和侵入岩脉(墙或株)内呈脉状、网脉状及细脉浸染状产出,并构成似层状、透镜状、囊状矿体。初步研究表明,斑状石英二长闪长岩位于矿体下盘,为复式次火山岩侵入体,与铜-金-银(钼)矿化具有密切的时空联系,是区域上火山岛弧环境下产出的哈帕兰达侵入-火山岩套的一部分,具有典型斑岩型矿床的特征。此外,流体包裹体和矿床年代学研究表明,艾蒂克铜-金-银(钼)矿床是高盐度流体演化的产物,经历了多次铜-金-钼-磁铁矿等多金属矿化的叠加,矿化阶段跨越近160Ma,具有典型的IOCG型矿床特征。艾蒂克铜-金-银(钼)矿床兼具斑岩型和IOCG型铜-金矿床的部分特征,其成因类型尚待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2.
吉林小西南岔金铜矿床的金属矿物及矿石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殿芬  周文茂 《矿床地质》1995,14(2):127-149
小西南岔矿床是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斑岩矿床,以金、铜为主,伴有银、铋矿化。金属硫化物主要是黄铁矿、毒砂、磁黄铁矿、黄铜矿。金矿物是金-银系列的自然金、银金矿及金银矿。金的成色低,平均成色728,且变化在305~993这一较大范围内。另外,还发现了碲银矿、硫碲银铋铅矿、自然铋、赫啼铋矿、富硫铋铅矿等多种银、铋矿物。成矿早期只有微弱的铜(钼)矿化,大量金和铜富集于成矿中期(210~475℃),而银、铋矿化则出现在成矿作用晚期(160~240℃)。  相似文献   

3.
德兴铜矿含铜废石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西德兴铜矿是我国特大型斑岩铜矿,除铜之外,还伴生金,银,钼等多种有益组份,本文论述了本矿多元素综合利用及含铜废石的开发研究成果,查明了该矿伴生有益组份的分布规律,为矿册可持续发展找到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卢氏-栾川地区位于东秦岭多金属成矿带东段,矿产资源丰富,为我国重要钼、钨、金、银、铅、锌、铜、铁、硫等矿产地,矿产勘查及研究程度较高。以往矿产勘查工作侧重于钼、钨、金、银、铜、铁、硫,认为铅锌矿成矿条件差。通过系统收集和研究区内已有资料,按照成矿系列理论和矿床分带分布模式,结合卢氏-栾川地区铅、锌、银矿调查评价的工作实际,认为该区铅、锌、银矿成因可以概括为"同生沉积—后期改造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5.
枪口南银多金属矿床地处东昆仑多金属成矿带东段,枪口—哈龙休玛海西-燕山期铁、银、铅、锌、铜、金、钼成矿亚带部分,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枪口南银多金属矿区目前已圈定9条矿化带,21个矿体,主要矿种有金、银、铜、铅、锌、钼等,矿石类型主要为构造热液(脉)型铜铅锌银矿石、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石。枪口南矿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印支期—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为矿区成矿提供了热源、成矿物质,区内NE向断裂控制区内金、铜、铅锌等矿体的产出,NW向断裂组控制着区内金、银矿(化)体。NW向断裂组,是区内重要控矿构造;区内中部发现的Ⅳ号含矿斑岩体,具有斑岩型矿床蚀变特征,显示其具有斑岩成矿条件。枪口南银多金属矿床成因有构造热液(脉)型、构造蚀变岩型和斑岩型。  相似文献   

6.
应用光学显微镜、化学分析、电子探针和质子探针(PIXE)等多种分析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安庆月山铜(钼)矿区铜牛井矿床不同类型的铜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金呈显微自然金存在,它们分别是含银自然金、银金矿和纯金存在于石英脉型铜矿石、含铜方解石脉以及闪长岩型铜矿石中;主要载金矿物是黄铜矿、黄铁矿等矿物。研究结果为该矿区矿石中伴生金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同类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云南马厂箐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郭晓东  王治华  陈祥  王欣  王淑贤 《地质学报》2009,83(12):1901-1914
滇西马厂箐铜钼(金)矿床是与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岩体有成因联系的内生金属矿床.铜钼金成矿与马厂箐岩体空间上紧密相伴,时间上相近或稍晚.蚀变矿化和元素组合具有明显地分带性:岩体内发育斑岩型铜钼矿化,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产出接触交代型铜钼(金)矿化,围岩地层中则产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铅锌矿化.铜钼矿化主要发育在石英钾长石绢云母化蚀变带中.这些不同成矿作用在时空上紧密共生,在矿化类型、蚀变类型和元素组合分布上连续递变,清晰地展现出成矿流体从岩浆中分凝出来并在向外运移的路径上淀积金属的图像.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岩提供了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铜钼金成矿属于同一个构造-岩浆-成矿系统在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的产物.受富碱侵入伴驱动,成矿作用由斑岩体内部向接触带和围岩地层推进,矿化类型、围岩蚀变和元素组合反映出成矿流体系统由高温向低温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吕夏 《河南地质》1997,15(1):61-66
采用人工重砂,光薄片,X粉晶衍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综合方法,查明铁炉坪银铅矿床中的独立银矿物有银黝铜矿,自然银,辉银矿,硫铜银矿,硫锑银矿,硫锑铜银矿和溴氯角银矿等7种。在原生矿石中,银黝铜矿为主要银矿物,并以包裹体形式分布在方铅矿之中,在氧化矿石中,辉银矿,自然银,溴氯角银矿等均占一定比例,矿石的银主要赋存在独立银矿物之中。银矿物粒度细小,形态复杂,选矿时宜采用浮选或浮选一重选联合流程,对氧化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额尔古纳河-黑龙江上游两岸金、铜、钼成矿作用特点、分布和研究程度.提出了金、铜、钼最具找矿远景的工业类型矿床:斑岩型金(-铜)或含金斑岩型铜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及金-碲矿床;微细浸染型金-硫化物-石英矿床;斑岩型铜、铜钼矿床.此外,对今后区域普查找矿和成矿预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松  丁俊华 《矿产与地质》1997,11(5):342-346
狮子山铜矿床中伴生金以矿物态为主,金矿物主要为银金矿和金银矿。根据金矿物的粒度、嵌布状态及载金矿物特征,结合金在选矿流程中的趋向分析,提出了应考虑采取在浮选前增加重选,并注意破碎同分级设备凹槽中滞留的单体金的回收来提高金回收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安庆月山铜钼矿床金的赋存状态与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光学显微镜、化学分析、电子探针和质子探针等多咎分析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安庆月山铜矿区铜牛井矿床不同类型的铜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研究结果表明,金主要以独立矿物含银自然金、银金矿和自然金等赋存于石英脉型铜矿石、铜方矿化岩石型及闪长岩型铜矿石中,与之共生的矿物为同放、斑放、辉铜矿、辉钼矿和石英等;矿石中金的平均含量为0.3g/t,具有综合利用价值。金-银系列矿物中以含银自然金为主,粒度一般为0.15~0.30mm,大者0.5mm以上。金的矿化随着深度的增加而有明显的减弱趋势,同一水平面则有西低东高的趋向,但水平上的变化幅度比垂直方向小得多。这不仅为矿床伴生金的选冶工作提供了依据,而且对提高矿山经济效益及增加生产附加值.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斑岩型矿床——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的重要对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寿庭  赵鹏大 《地球科学》2011,36(2):247-254
多年来, 斑岩型矿床在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铜和钼的主要来源.然而, 斑岩型矿床成岩成矿地质条件复杂, 矿化类型丰富, 尤其是对一些大型-超大型斑岩矿床, 均为多元素综合性的巨型矿床, 除传统意义上的铜、钼等矿产外, 非传统矿产的成矿-找矿潜力巨大, 包括: 金、银、锡、钨、铋、铅、锌、铼、铀、钴、硫、硒、碲、铂族元素、磁铁矿等, 金红石和稀有金属如钽、铌等也值得关注.开展斑岩型矿床成岩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与非传统矿产矿化富集分布规律研究, 总结斑岩型矿床非传统矿产资源潜力预测评价标志, 指导找矿预测与资源潜力评价,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丰宁县牛圈浅成低温热液型银矿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圈银矿床属浅成低温热液型。该矿床品位高,易采易选。矿床产于华北地台北缘银、金、铜多金属成矿带。围岩为海西晚期粗粒花岗岩与燕山晚期细粒(钾质)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冀北地区红旗营子群、张家口组及燕山晚期浅成-超浅成富钾硅酸盐岩体中银、铅、锌及钼等成矿元素含量较高。在区域上,这些元素组合异常,形成Ag、Pb、  相似文献   

14.
石海岗  王瑞军  孙永彬  王诜 《地质论评》2019,65(Z1):231-232
正红山铜金矿床位处东天山成矿带,区域矿产以铜、镍、金为主,北部以铜矿为主,中部以金、铜、铁、银为主,南部以铁、铅锌、钼、金、银为主。该带分布较多矿床、矿点,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前人在该区已开展基础地质、矿产勘查、专题研究和新技术方法示范等工作(姜寒冰等,2012;方同辉等,2002;许英霞等,2008)。该区地表基岩裸露,  相似文献   

15.
伴生银矿石的工艺类型及其可选性特征(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艺 《矿产与地质》1998,12(1):45-54
根据有色金属矿床伴生银矿石中有用元素的赋存状态与分配、有用矿物的粒度和嵌布形态特征等工艺性质,提出了划分伴生银矿石工艺类型的依据,初步将伴生银矿石划分为伴生银铅锌矿石、伴生银铜矿石和伴生银钨锡矿石三大系列,并系统地研究各系列伴生银矿石的工艺特征,提出了按矿石工艺类型,选择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确定或预测合理的选矿回收指标,达到提高伴生银选矿回收率,提高矿山开发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大别山北麓山店地区发现的斑岩型铜钼矿床均为隐伏矿床,在地质勘探过程中采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查明地球化学晕指示元素为金、银、铜、铜、锌、钨、锡、钼、砷、锑、铋,结合地球化学异常选定勘查靶区;综合研究元素组合的前缘晕、近矿晕和尾晕及各元素的叠合情况,判断是否为矿致异常及矿体赋存部位。实践证明,运用地球化学方法预测隐伏铜钼矿床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找矿方法,采用地球化学资料和地质资料相结合,可有效地判断地质体的含矿性,确定有利的成矿部位。  相似文献   

17.
上海经济区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铜、铅、锌、钨、锡、钼、锰、金、银、稀土、铌、钽等矿种。研究区内金属矿产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产分布规律,对于查明和合理使用金属矿产资源,进一步开发上海经济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倪培  迟哲  潘君屹 《地学前缘》2020,27(2):60-78
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是全球铜、钼、金、银的主要来源之一,具有重要经济价值。这两类矿床之间通常存在紧密的时空关系,对其成矿流体性质和演化的解剖不仅有利于探究金属沉淀机制,也有助于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成因联系。本文在综述国内外重要研究前沿基础上,以中国华南富家坞斑岩型铜钼(金)矿、桐村斑岩钼矿,以及邱村和安村浅成低温热液金矿为例,系统总结了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流体特征、演化规律和金属沉淀机制、探讨了从斑岩型到浅成低温热液型流体演化的“气相迁移”模型,并以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为例,介绍了应用流体填图进行找矿预测的实例。  相似文献   

19.
新疆博罗科努地区典型铜(钼)金矿床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其军  冯京  田江涛 《新疆地质》2012,30(2):176-181
新疆博罗科努地区是西天山重要金、铜、钼矿成矿远景区。斑岩型铜(钼)矿床、斑岩型金矿床、矽卡岩型铜矿床、火山岩型金矿床等几种典型矿床在该地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现,并与中酸性岩体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对该区莱历斯高尔铜钼矿、哈勒尕提铜矿、肯登高尔铜钼矿、查汉萨拉金矿、塔吾尔别克金矿、阿希金矿等典型矿床特征总结,对其成矿条件进行分析,建立了博罗科努地区典型铜钼金区域成矿模式,为该地区铜、钼、金矿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大明山钨矿区位于大明山脉那汉沟北东侧,广西武鸣、上林、马山三县交界处,与大明山林场毗邻,隶属武鸣县两江镇管辖。区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包含有钨、铜、金、银、铅、锌、锰、钼等多种资源,尤其是钨、铜、钼富集明显,并以钨矿尤为重要。矿区经过长期调查、勘探和开采,如今这种勘探工作依然如火如荼地进行。大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