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综合性与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两大基本特点。随着区域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跨学科综合研究成为学科发展趋势,我国的区域综合研究势在必行。我国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和当今研究现状亟须区域综合研究的根本性突破,才能更好地为全球层面上的全球环境变化、国家层面上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地区层面上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才能推动地理学理论创新,真正实现黄秉维先生所倡导的"综合指导下分析,分析基础上综合"的方法论应用。最后,依据我国地域特征,拟定8个典型区域作为近期综合研究区,并提出加快研究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区的倡议。  相似文献   

2.
近70年长江口海面变化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西庆 《地理学报》1990,45(4):387-398
近70年来年平均海面趋势(已消去人为地面沉降)是上升的。其速率为10cm/世纪,与近百年来全球性海面上升速率相一致,而同期高潮位的上升速率为25cm/世纪,明显大于年平均海面的上升率。区域性的沉积基底构造下降在海面上升中所占的比重不超过1/3。1952年以来长江口海面变化亦是上升的,它是本世纪以来海面上升的延续。  相似文献   

3.
西南季风对中国自然环境影响的区域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季风作为亚洲季风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自然环境也有较大影响。西南季风建立以后,因青藏高原高度不足以阻止西南季风这一深厚的大气环流系统,加之西南季风厚度随着山地尤其是横断山脉的上升而不断增厚、增强。南支西风急流的气旋性质对西南季风深入有引导作用,西南季风较东南季风活动性强,影响区域范围大,影响到太行山以西中国大部分地区。中更新世时,青藏高原隆升至海拔平均约3000m的高度,同时期也出现了第四纪最大冰期与最大温暖期,高原热力和动力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西南季风厚度加大,西南季风对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深化起到重要作用。晚更新世以来青藏高原隆升至现今的平均约4500-5000m的高度,特别是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足以阻挡大部分西南季风进入西藏高原和中国内陆地区,西南季风影响范围退缩到长江上游以南的西南地区局部和青藏高原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4.
中国极端干旱地区40年来降水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利用年降水量小于100mm的极端干旱区80个台站1951年-1990年逐月降水量资料分析了该地区40年来降水变化特点,发现降水的季节分配有三种类型:单峰型,三峰型和四峰型;40年来降水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降水与气温的相关系数夏季为正,冬季为负。  相似文献   

5.
张志强  孙成权 《地理译报》1996,15(1):52-64,F003
欧洲全球变化研究网络(ENRICH)的实施计划由ENRICH办公室根据ENRICH理事会提出的指导思想制定。在由ENRICH理事会和欧共体的代表组成的特别小组的帮助下,该实施计划已被详尽阐述和修订。1995年2月1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ENRICH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上,对该实施计划又进行了审查并获得通过。  相似文献   

6.
IPCC评估报告气温变化观测数据的不确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芳  葛全胜  陈泮勤 《地理学报》2009,64(7):828-838
IPCC评估报告给出了全球气候变暖的结论.本文从IPCC采集引用的数据源角度对其揭示的近百年地表增温结论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具体包括地表气温观测网络空间分布、温度序列时间尺度、数据可信度、人类活动对温度的影响等.结果表明:百年尺度全球地表气温观测网络覆盖范围较少;经纬度单元网格内数据源分布不均匀;长时间尺度的温度序列记录有限,且不同年代气温记录数量存在显著差异;大量站点观测连续性差,年平均温度可信度低;目前使用的地面温度观测记录大部分来自大城市,对城市化的热岛效应考虑不足.  相似文献   

7.
土地变化的生态效应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变化研究是全球土地计划(GLP)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演化成新的研究领域——土地变化科学(LCS)。土地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造成了深远影响,其生态效应研究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广泛开展。该文对土地变化的大气、水文、土壤、生物单要素效应及区域综合生态效应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在观测和试验基础上,抽象出数理模型对土地变化的生态效应进行模拟以及定量评价是主要研究方法;借助于多时空尺度模型,土地变化的大气、水文效应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但区域综合生态效应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主要以影响评价为主;建立多元素耦合、多尺度集成的机理模型和综合定量评价是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1982-2006年连续25年的GIMMS AVHRR NDVI植被覆盖指数,采用了最大化NDVI均值法、与气温及降水变化的相关性和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法,对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区连续25年的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近25年来,研究区植被NDVI平均值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增速为每10年0.007;(2)研究区植被和气温、降水整体呈正相关关系,植被与降水正相关面积明显大于植被与气温正相关面积,说明降水是研究区植被生长的关键因子;(3)1982-2006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中、南部,小兴安岭中部,长白山东北段,燕山,辽西低山丘陵区,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东段,西北荒漠区东部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南部等;植被覆盖减少的区域主要是在大兴安岭两侧,呼伦贝尔高原西部,三江平原北部,科尔沁沙地南端,西北荒漠区南部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北部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划幅员的伸缩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中国农业产量的可持续性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赵昕奕  张惠远 《地理科学》2000,20(3):224-228
气候变化的区域影响愈益成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尤其是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可持续性的影响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基于全示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和区域气候变率分析,提出了粮食气候产量形成模型,半将其应用于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小分条件和产量研究,同时对全球气候变化情形下冬小麦产量的变化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