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经济时代中国大都市的郊区化机制探讨--兼与美国郊区化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大都市的郊区化是在新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的,传统的经典郊区化因素和新经济因素都在起作用,新经济对郊区化的作用愈来愈显著。文章结合与美国郊区化的比较,对新经济下中国的大都市郊区化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新经济等多重因素推动下,中国大都市郊区化的推力增强,推动了郊区化加速发展,需要政府部门高度关注这一问题,并对出现的问题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城市郊区化问题突出,相关研究日益增多.对中国城市郊区化问题的研究现状总结后,认为中国目前以人口郊区化和工业郊区化为主,驱动力为市场经济的推动作用和城市社会问题的外部拉动作用;通过对国内外城市郊区化的比较,中国城市郊区化现阶段处于不发达时期,属于被动式外迁;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和需加强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发展浪潮下,中国部分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早已进入或正在进入后郊区化发展新阶段。基于后郊区化理论审视中国郊区空间增长的同时,系统总结我国郊区空间开发模式的演进规律、后郊区化的内涵和特征及未来规划应对。结果表明:中国大都市郊区开发模式已经历4代,当前正处于特殊发展期,远郊空间变得相对独立,呈现“类城市体”的属性,后郊区化特性明显。与传统郊区化相比,后郊区化在空间分布、空间利用、空间关系、空间治理模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异质性表现,且特殊的制度背景使得中国后郊区化空间呈现明显的本土特点。未来应关注郊区空间的再定位、空间的高效利用、节点间的互动联系及空间治理的转型,推动后郊区化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由“撤县建区”引起对中国城市郊区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最近一轮的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的“撤县建区”方案,这一方案引起了笔者对有中国郊区化的思考。在本文中作者主要阐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指出中国的大城市已经进入了郊区化阶段;其次将中外郊区化进行了系统比较;接着论述了郊区化的利与弊,最后,在前文基础上,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城市郊区化道路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5.
广州城市郊区化的进程及动力机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一些大城市出现了郊区化的初步征兆,开展了郊区化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的意义。广州是我国少数几个已开始进入城市郊区化阶段的大城市之一。本文分析该市郊区化的进程及动力机制,并提出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6.
大连市居住郊区化的现状、机制及趋势 总被引:39,自引:8,他引:39
以大连市居民问卷调查的结果为基础,分析了居住郊区化的现状特征、微观机制及其发展趋势,认为进入80年代后的旧城改造促使大连市进入了居住郊区化阶段,并且居住郊区化的地域范围偏小,迁居距离有限,自主郊迁者比例较低,但居住郊区化将是大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入中后期发展阶段,城市郊区成为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之一,有必要在此新形势下系统梳理中国城市郊区化脉络和研究展望。论文通过CiteSpace 5.8软件,以中国知网(CNKI)中北大核心与CSSCI来源期刊以及硕博士学位论文中郊区化主题文献为对象,对郊区化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和突现词探测进行分析,在探究郊区化研究总体特征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1983年至今郊区化研究热点与前沿及其演变。结果表明,中国城市郊区化研究在1996年之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1997—2015年中国城市郊区化研究进入关注活跃阶段,但是2016年以来相关研究逐步淡化。中国城市郊区化研究热点主要包括郊区化与城市化、郊区化的人口分布与流动、郊区化的动力机制以及案例区的具体研究等,基本符合“借鉴学习—摸清现象—探究本质—实际应用”的研究脉络。面向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新阶段,有必要重新审视城市郊区化的内涵,同时关注不同群体、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市郊区化过程,重视郊区化与城市空间重构的关系探究,并突出城市郊区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及软层面保障措施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8.
9.
城市经济学的理论表明,城市人口增长和交通改善等因素都会导致城市的空间扩张,但其作用的机理不同。结合中国的情况,将城市空间扩张的影响因素分为城镇化和郊区化2个市场化动力,二者都会推动城市空间扩张,导致城市边界向外延伸。历年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分析结果都表明,在中国城市空间扩张进程中,城镇化动力和郊区化动力都在起作用,城镇化动力占主导地位,与此同时,郊区化动力也有增强的趋势。人口增长和交通改善推动城市空间扩张,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张的推动力远大于阻力。作为城市空间扩张速度变化的分水岭以及市场作用下收入水平显著性改变的分界点,1998年的住房制度改革对于中国城市空间扩张进程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美国城市体系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在规模不等的城市中城市人口将如何分布?这是制订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考虑的一个重大基础问题。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经济体,城市体系成熟,100 年前的城市化水平和中国现在相当。研究20 世纪美国城市体系的演化特征,对中国会有所启发。采用美国人口普查数据,运用位序-规模法则等方法,分析了美国城市系统的演变过程。结果显示:在20 世纪前70 年美国城市化处于加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大城市的人口增长明显快于中小城市,城市体系向非均衡化方向发展;20 世纪后30 年,美国城市化进入了稳定发展的后期阶段。与美国不同的是,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中期阶段的中国(1985-2000 年),小城市人口增长较快,城市体系趋于均衡。研究认为:未来我国大城市的人口集聚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1.
<正> 美国是世界上第四大林业国,现有森林资源3.2亿公顷,森林覆盖率约为33%。近100年来,美国林业经历了毁林造田-植被恢复-过度采伐-休养生息,恢复发展和建立稳定的生态 相似文献
12.
Homeowners living in single-family detached housing have dominated the literature exploring drivers of residential water use. Meanwhile, rentals, multiunit buildings, and residences governed by private associations ar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American residential landscape. We used data from a large sample of households in northern Utah citie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hese nontraditional housing arrangements on water use decision-making,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urban water management. After accounting for the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respondent households, we found that residents of nontraditional housing arrangements are much less likely to have authority over key water use decisions, and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residents of traditional housing in regards to water use perceptions and concerns, self-reported water behaviors, and support for various local water policy options.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urban residential water management should be adapted to renters, residents in multiunit buildings, and members of community associations. 相似文献
13.
14.
The search for alternative urban development often confronts the despairing conclusion that political conditions in American cities foreclose any real possibilities of change. In this article we challenge that view. We argue that debates about alternative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U.S. overemphasize urban industrial transition as a process of rupture, whereby strong business-led political regimes displace an old economic order in favor of a new corporate-centered, FIRE-oriented, downtown development model. In contrast, we suggest many cities have experienced post-industrial neoliberalism in more muted fashion, characterized by a condition of political economic stasis, where old industries and political interests persist alongside new economic strategies and developments. A brief discussion of Akron, Ohio, Lexington, Kentucky, and Tacoma, Washington illustrates the dynamics at work in such cities. We argue that stasis and the weakness of the mainstream orthodoxy in some cities provide a context in which alternat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might be more viable. 相似文献
15.
运用数学方法,计算了城市交通堵塞的机率,量化分析了边际车辆产生的交通拥挤外部性,并进一步探讨了此研究对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的启示。结果显示:如果城市车辆和道路同步增长,每条道路上交通堵塞的平均机率呈加速增长的态势,这个增长过程可以用抛物线口朝上的右支来刻画;并且,随着城市车辆规模的增加,边际车辆的增加造成的交通堵塞的增量呈直线上升。在现实中,城市道路增长速度远跟不上城市车辆的增长速度,这极大地增加了交通堵塞的机率。中国城市规模巨大,交通拥挤外部性明显;大城市交通用地比例低(约占城市用地的10%),城市有效交通用地比例更低,这些都是造成我国大城市交通拥挤的重要因素。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降低我国城市交通堵塞机率的一些措施,其中,发展卫星城、建立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土地利用)格局是降低城市交通堵塞机率的最为关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The Journal of geography》2012,111(2):41-47
Abstract Ethnic music is a strong indicator of cultural identity.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ethnic groups have historically been associated with folk music traditions, such as polka, and radio broadcasting patterns in the United States reflect continued demand for and support of this music. Data from the 2000 Census was used to generate maps of the county-level ancestral patterns from European regions traditionally associated with polka music and was compared with the locations of radio stations that play polka.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straightforwar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to evaluating these patterns of musical preferences. This study serves as an example for ways in which mapping and GIS can be used as tool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pics related to cultural geography.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孤立湿地与可通航水域没有水文联系,被认为不属于《清洁水法》中的“水域”,联邦无权管辖。为此,陆军工程兵团制定“候鸟规则”,作为对孤立湿地行使管辖权的依据。美国“孤立湿地”保护中的“候鸟规则”对我国的启示在于:(1)应从水文学角度界定孤立湿地,孤立湿地是指与其它水体缺乏联系、相对孤立的湿地,这更符合我国湿地政策的现状;(2)人工“孤立湿地”受保护,除了需满足一定的水文条件,还须是野生动物事实上的栖息地,不应限于建立“栖息地档案”意义下的野生动物栖息地或纳入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的栖息地;(3)孤立的人工湿地如果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其管辖权应由中央行使;(4)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外的其他孤立湿地,面积达到35 hm2以上,也应由中央管辖。 相似文献
18.
苏州地区城镇扩展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分析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基于苏州地区1984-2005年的6个时相卫星遥感数据,从城镇实体地域扩展的视角,运用关联分维数、全局和局域空间关联指数、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构建了空间关联测度模型,分析了苏州地区城镇扩展的周期性、城镇建设用地的分维特征、城镇扩展的"热点区"空间分布及演化,城市化空间梯度的形态演化。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苏州地区的城镇扩展经历了稳步增长、缓速下降、急速增长和快速下降四个阶段,显示出"大起大落"的特征;在空间格局上,城镇扩展强度的高值簇区(热点区)呈现出较明显空间演化和跃迁的特征,经历了苏州市区、苏州—吴江轴线、苏州—昆山轴线(沿沪宁线)、太仓—常熟—张家港轴线(沿长江)的不断轮换,并成为不同阶段驱动苏州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区。期间,城镇扩展的空间连续性和自组织性越来越强,城市化发展的空间形态由相对分散向相对集中演化,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的机理越来越显著,并且表现出较明显的带状关联特征,城市区域化发展的趋势明显。然而,在苏州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城镇发展的主导驱动机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