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权威发布     
数字4亿吨甘肃省肃北县发现一大型铁矿,铁矿石储量超过亿吨,远景储量可达4亿吨,规模可与酒钢公司主要矿源镜铁山相媲美。它的发现,将为肃北做大做强铁产业,保证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增添新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资讯     
《今日国土》2009,(11):4-4
甘肃省肃北县发现一大型铁矿.铁矿石储量超过亿吨.远景储量可达4亿吨.规模可与酒钢公司主要矿源镜铁山相媲美。它的发现.将为肃北做大做强铁产业.保证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增添新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我国有大量的铁矿资源储量,按现在的高位产量,仍可保证供应20年以上,总资源量可以保证供应60年,近年又发现了许多大矿,国内铁矿资源保证程度在不断增加。我国拥有大规模的铁矿生产能力,现有产能近9亿吨,铁矿产量快速增长;未来我国铁矿产能将会快速增加:目前我国加快了铁矿产能建设的步伐,难选冶铁矿的规模开发拉开了序幕,低品位铁矿的开发利用规模也在加大。另外,我国将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提高钢铁行业产能集中度;通过行业自律,遏制贸易领域的炒矿行为,规范铁矿石进口秩序;对国产铁矿石生产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通过上述努力,我国完全可以立足国内解决铁矿石的供应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前远东已知有138个不同地质-工业类型铁矿,其中大型的(资源量3亿吨以上的)22个,中型的(5千万—3亿吨)81个,小型的(5千万吨以下的)81个。铁矿石总储量500亿吨以上。其中118亿吨已按国家储委定的级别计算或经地勘工作确认。大部分储量(340亿吨)是含铁石英岩(磁铁矿石英岩、赤铁矿-  相似文献   

5.
记者日前从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获悉,近三年来,国土资源部先后分三批推荐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159项。据初步估算,随着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望盘活油气资源27亿吨,煤炭资源140亿吨,铁矿资源60亿吨,提升我国资源利用效率和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7年未利用的铁矿查明资源储量统计,全国未利用的铁矿区1478处,查明资源储量332.3亿吨,占全部铁矿查明资源储量的54.2%。未开发利用的铁矿大部分分布在中东部地区,绝大部分都达到大中型规模,矿床类型以沉积变质型铁矿、岩浆型铁矿、接触交代-热液型(矽卡岩型)铁矿为主,勘查程度较低。在改善开发利用条件后(如提高勘查程度等),多数矿床都可以变成现实的供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2008年8月3日,巴西铁矿石公司Uher—MinerVale宣布,该公司在全球订购了12艘“特大型”铁矿石运输船,费用高达16亿美元。每艘运输船总载重吨位为40万吨,这些运输船将用于把铁矿石从巴西的Vale海上转运码头运往亚洲客户。  相似文献   

8.
未来10~15年我国钢产量将处于峰值平台期,中国钢铁_Y-业发展对铁矿石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国内铁矿石产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需求,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将非常巨大,未来长期大量进口铁矿石的局面不会有根本性改变。预计未来数年国际市场铁矿石的价格在当前的水平上波动的可能性最大,国际市场铁矿石的价格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将保持当前的历史高位水平。只有积极开发国内铁矿资源,大大提高国内铁矿石产量,才能保障我国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铁矿石的资源与供应:应对钢铁和原料需求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铁矿资源储量、找矿新发现与产能建设等数据的分析,提出在国际高矿价的条件下,我国铁矿石产量仍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近年铁矿石进口量的大幅增长,除满足国内钢铁生产的需求外,还有一些不合理因素;以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为契机,我国企业”走出去”海外并购资源的战略逐步见效,彻底打破几大巨头垄断世界铁矿石市场的局面已经为期不远。  相似文献   

10.
我国铁矿资源保障对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我国钢产量、铁矿石产量、铁矿石进口量均列世界首位。钢铁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铁矿资源保障提出了高要求。本文在论述我国铁矿资源状况、铁矿勘查现状及资源潜力、铁矿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国内铁矿勘查工作,适当新建一批大、中型铁矿山,加强对难选冶铁矿石和难开采铁矿的开发利用研究,加强境外铁矿资源的勘查开发力度和提倡节约,科学合理利用铁矿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世界铁矿资源很丰富,静态保证年限超过100年。我国铁矿资源探明程度不足50%,已探明铁矿资源利用程度不足50%,尚有很大的勘查发现和开发利用潜力。近10年来,世界钢铁工业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其中我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拉动世界铁矿石需求大幅增长,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不断攀升,我国在大量进口铁矿石的同时又大量出口钢铁产品。未来随着我国钢铁工业增速减缓以及世界新建和扩建铁矿山产能逐渐释放,预计2010~2012年我国铁矿石需求将趋缓,世界铁矿石供求矛盾将缓解。  相似文献   

12.
塞拉利昂矿业投资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塞拉利昂是一个西非小国,但拥有丰富的金刚石、铝土矿、金红石和铁矿资源。特别是近年来发现了大量的铁矿石和铝土矿的新增储量,加之近年颁布了新矿法,对矿业投资环境有较大影响,受到国际矿业界的较多关注。  相似文献   

13.
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估计,受2002年世界原钢产量增加6.2%的刺激,2002年世界铁矿石产量增加7.5%,达10.08亿吨(这是世界铁矿石产量在历史首次突破10亿吨),同时,2002年全球铁矿石贸易量创5.12亿吨的历史最高记录,比2001年高7.8%。  相似文献   

14.
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粮食”。近年来,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而国际铁矿石价格又连年看涨,资源成本的持续上升无不影响到全国钢铁产业的发展。河北,作为钢铁大省和铁矿大省,面对钢铁业发展的原料需求和铁矿市场的“风云变幻”,努力寻求着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力拓有限公司2009年第四季度铁矿石产量达到4723万吨,比2008年第四季度的3176万吨产量高出49%,创出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大田县素有“闽中宝库”之称,境内矿产种类有42种,目前已探明的煤资源储量1.8亿吨、铁资源储量0.5亿吨、铜资源储量0.2亿吨、铅金属资源储量0.4亿吨、锌金属资源储量1亿吨、水泥用灰岩资源储量1.5亿吨。目前,全县共有矿山159座,矿山企业90家,大小水泥厂11家,上规模的冶炼厂和选矿厂15家,陶瓷企业12家。2004年,全县生产总值28.1亿元,其中2/3来自于矿产资源及矿产品深加工业,矿业是大田的支柱产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矿业工作。首先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发展经济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  相似文献   

17.
BHPBilliton公司将就提高产量的可行性进行评估。该矿业集团计划把公司所属澳大利亚矿山的铁矿石年产量从 1 1 0亿吨提高到 1 45亿吨。该集团董事会已经同意为此项可行性研究提供经费。集团首席执行官ChipGoodyear说 ,BHPBil liton将在 1 2~ 1 5个月的时间内就扩大生产及最终生产规模做出决定。BHPBilliton西澳铁矿和Boondarie铁矿总裁GraemeHunt说 :“可行性研究将确定把年产量提高到 1 45亿~ 1 5 0亿吨的最佳途径。为此 ,我们需要研究整个生产链。”Hunt先生指出 ,为扩大生产 ,我们需要更多的矿山工厂以及铁路和港口设施 ,…  相似文献   

18.
蒙古国的地质调查工作始于19世纪末,经过100多年的努力,已经完成了大量的地质填图工作。近几年来,蒙古国矿业活动日趋活跃,截至2006年8月16日,蒙古国总共颁发了5815个许可证,其中勘探许可证4816个、采矿许可证999个。蒙古自然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有煤、铜、钨、萤石、金、银、钼、铅、锌、铁、石油等几十种矿产,其中煤储量46亿吨,铁矿石9亿吨,磷块岩50亿吨,铜255万吨,金2000吨.石油220万吨。通过对外开放,蒙古引进了大量的矿产资源勘探投资和矿产资源勘探合作项目,特别是最近几年在矿产资源勘探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找到了一批新矿床。  相似文献   

19.
我国锡矿资源状况及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锡矿资源的需求快速增加,2009年精炼锡的消费量已占到世界消费量的44.6%,而国内生产增长有限,自2004年起就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由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且净进口量逐年增加,2009年锡(金属量)净进口为3.2万吨。锡矿储量、储量静态保证年限均在逐步下降,而且我国锡矿品位偏低、深部勘查不足,锡矿资源形势不容乐观,锡矿的国际竞争力持续下降。为了提高锡矿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保障程度,应从加大勘查投入、增加进口、加强科技投入和创新等方面提高我国锡矿资源的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20.
2013年,中国矿产品供应能力不断增强,矿产品需求继续保持增长。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34.0亿吨标准煤,增长2.4%;消费总量37.5亿吨标准煤,增长3.7%;能源自给率为90.7%。煤炭产量36.8亿吨,进口量超过3亿吨;原油产量2.09亿吨,原油进口量2.82亿吨;铁矿石产量14.5亿吨,进口量超过8亿吨;黄金产量428.2吨,消费量1176.4吨,首次超过印度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