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地震活动性是指地震发生在时间、空间和强度上的规律性。对地震活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其未来的活动进行预测。地震活动随时间分布的特征是否表现为周期性、随机性、群集性 (cluster)等是地震学家十分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它对于理解地震活动物理过程和建立地震预测的研究思路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地震活动在时间域中的预测可分为中长期预测和中短期预测。本论文是针对地震活动中长期预测常采用的稳态泊松模型做了一些研究工作 ,发展了一些新的计算方法 ,具体分以下两部分。1 地震活动长期特征 (或平均特征 )的预测方法及地震危险性评估的新方…  相似文献   

2.
对华东地区Ms≥5地震活动时间特征研究可知,华东地区的地震活动为群集(丛集)型地震活动。应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对这种变化进行了拟合和预测,认为目前该区地震处于活动,将持续20多年;又以Ms≥5地震平静时间超过3年为异常背景,提出了该区Ms≥5.5地震发生前的定量预测指标,认为华东地区Ms≥5地震持续平静,对该区5级以上地震的发生时间具有明显的中短期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3.
(1)强震活动趋势。对汶川8.0级地震前南北地震带大震轮回、首发大震、地震平静或空区,地震条带等地震活动图像在震前分析的基础上就地震预测问题进行了思考。在大面积地震活动水平较低的背景下,仅从平静看不到转折难以给出预测。地震活动图像在蕴震过程或阶段的估计只能是背景或中期预测的意义。同时指出,区域地震活动图像在大范围多构造区的蕴震态分析中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了汾河渭河地震带近一千五百年破坏性地震资料构成历史地震时间序列,用周期图方法对历史地震序列进行分析,预测未来强震活动高潮出现的时段。共作了12次预测检验,讨论了预测检验中地震资料的长短对周期图的影响。最后预测公元2043年前后该地震带将有一次地震活动高潮出现。  相似文献   

5.
燕山地震活动具有可公度性,M≥6地震可公度周期约50年,M≥5地震可公度周期约3.78年。本文分析了燕山带M≥5地震可公度性活动特点及其与太阳黑子活动、郯庐北带M≥5地震活动的相关性,根据可公度性特点建立了燕山带地震的可公度性预测公式。对1976年唐山7.8级地震检验表明,公式具有较强稳定性和较高预测精度,可用于预测。文中提出了对燕山带潜在5—6级地震的预测,可供地震监测预报参考。  相似文献   

6.
昆仑山口西8. 1级地震的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宋治平  薛艳  梅世蓉  宋先月 《地震》2003,23(1):15-22
在回顾昆仑山口西8. 1级地震前的长期、中期的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预测意见基础上,对该次地震前的地震活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该次巨大地震前存在地震条带、地震空区、地震活动增强区、象限性等空间异常及地震活动参数异常, 这些特征对巨大地震的研究与预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蒋海昆  侯海峰 《内陆地震》2003,17(2):101-108
依据震前资料,对2002年7月23日南黄海北部Ms4.9地震的年度预测过程进行简要回顾,对关键预测依据进行初步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南黄海地区,地震活动图像在同一区域的集中演化及3级地震的丛集活动对未来地震发生地点的判别具有指示意义;该区5级以上地震活动时间结构的分析(活跃时段划分及其对比、准周期活动特征等)对年度预测的时间判断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强 《地震工程学报》2000,22(4):419-423,435
地震活动加速模型是在岩石断裂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坚实的物理基础。运用地震活动加速模型对地震活动进行分析和预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运用地震活动加速模型对华东地区及长南带地震活动进行的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该地区本次地震活动期将在2016年左右结束,现在至2016年还将发生总能量相当于7.7级的地震,加速模型中表征区域地震活动特征参数α取0.4能适合于华东地区和长南带。  相似文献   

9.
利用模拟地震观测资料,对临汾盆地、太原盆地、大同盆地小地震活动时间序列,运用A(b)-N法得到的地震活动参数曲线与地震的对应关系作对比研究,得到地震预测的可信度,发现A(b)-N法对不同盆地的地震活动作出的预测不尽相同,进一步明确了A(b)-N法的应用范围.对今后山西断陷带地震活动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黄海地震活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黄海地震活动情况,认为黄海地震区M≥6地震具有约70年活动周期和约5.7年的可公度性周期。本文建立了黄海M≥6地震的可公度性预测公式,预测实验表明公式稳定性强、精度高,可用于预测。本文还分析了黄海地震与东北深震的相关性,并对黄海潜在M≥6地震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对1998~2010年度地震大形势东北地区预测效果和预测依据进行了总结和评估分析。结果显示1998年以来东北地震大形势预测的5~6级地震危险区主要集中在环渤海、辽蒙交界和黑吉蒙交界地区。地质构造背景和地震活动实况也表明上述三个地区及邻区为东北中强震的主体活动地区,历年报告对东北危险区的把握较好,东北地震大形势第一年度趋势预测准确率为57%,1~2年度预测准确率为71%。东北地震大形势预测判据主要有8项,其中中小地震活动增强、空区和条带以及地震活动性参数扫描等3项地震学指标可靠性较高,R值评分均大于0.22。统计结果显示,预测报告中每年给出的异常指标数量与次年最大震级没有明显的关联,但中强震前中小地震活动增强是东北地区地震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活跃—平静期、构造背景以及历史地震活动等在预测时,虚报的概率较大,二者或许对长趋势的预测起一定的借鉴作用。正确判断东北地区地震活动目前所处的状态(活跃状态还是平静状态)以及活跃—平静期转换的界定指标,可适当提高危险区预测的准确性,减少虚报率。回顾和总结的过程中也发现,目前1~3年地震形势的预测分析以统计性、定性判定依据为主,主要基于震例资料的统计和定性对比分析,反映大地震孕育和发生物理过程的资料非常有限,今后应在努力提高统计分析严谨性的同时,尽可能多地获得并采用多学科观测资料,从地球物理场动态变化的角度来分析地震趋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河南及邻区5级以上地震前中等地震活动增强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对河南及邻区1970~2000年全部地震资料的系统处理,发现5级以上地震前存在中等地震活动增强特征。经分析认为:在本研究区域内,中等地震活动增强异常结束后2年内发生5级地震的概率为0.71;发震地点位于中等地震活动增强中的第一次、最后一次地震震中附近及其50km内的概率均为0.86。其预测效能R值评分为0.58。中等地震活动增强活动可以作为预测5级以上地震的一种中期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将川滇地震区活动断裂、历史地震与地震预测经验教训等方面资料,充实地震活动图像分析预测强震趋势的方法,总结出了10项地震活动异常作为预测依据,统称为"地震活动图像异常"。利用此研究成果,从川滇推广至中、外许多震例都可以确认有这些异常图像的存在,反映出大地震孕育过程晚期,即主震前中短期阶段区域及主震破裂区应变释放的演化特征,有一定的构造物理背景。对川滇地震活动图像特征的核心——重复性及其验证效果作了分类介绍,讨论了重复性特征的机理。对强震趋势预测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2021年青海玛多7.4级地震前地震活动异常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青海玛多7.4级地震前日常跟踪工作中出现的地震活动异常,系统梳理羌塘块体6级地震成组、中国大陆5级地震低频活动、青藏高原东北缘中等地震活动显著增强以及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震群活动的时空异常特征,总结多项指标的预测意义,并对部分重要指标做了预测效能评估。同时,通过研究碌曲震群的时空分布特征,认为碌曲地区是一个应力敏感区域,对周边地区中强地震的发生有较好的预测意义,在后续震情监视过程中应该作为重要指标来跟踪。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彝良地震前地震预测意见和预测依据,认为:彝良地震前云南最主要的地震活动特征是境内6级以上地震平静时间接近或超过20世纪以来的极限时间,中等地震丛集过程中,缺少6级地震活动;宁蒗地震的窗口意义和前兆异常数量持续增加是判断地震短期危险性的主要依据;4级地震密集活动区为地点判断提供线索。彝良地震与缅甸地震同时孕育的复杂性,增加了地震预测的难度,也丰富了我们对地震孕育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天山地区中强地震预报判据及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新疆6级地震成组活动与7级地震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结合天山地区不同构造环境,开展中强地震孕育阶段不同区域地震活动图像演化和强震短期前兆异常综合特征研究,在总结天山地区中短期异常特征及预报判据基础上,提出中短期阶段预报方案。预报方案:①时间预测。南天山在地震平静背景下,局部地区出现较明显的地震增强现象;北天山3~4级地震出现增强-平静-显著地震过程;大范围前兆观测出现同步异常变化等。②地点预测。地震活动增强区、空区周围、条带端部或空段、显著事件周围,定点前兆短期异常相对集中区域等,可做为地震发生的预测地点。③强度预测。预测区周围历史地震强度、新疆5级地震平静持续时间、震前地震活动强度等可做为强度预测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对新疆1973年以来年度地震预测情况进行综合研究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乌恰-喀什周围地区年度预测的阶段性特点,并对这一地区1900年以来M≥6地震和1972-2008年M≥5.5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的研究.认为对该区域地震活动规律性特点认识不足,没有遵循本地区地震活动的基本规律对地震趋势进行客观判断,是造成地震危险区预测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依据地震活跃与间歇的特点认为2008年底开始乌恰-喀什周围地区将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时段,这一地区可能仍将继续被划定为年度强地震危险区.  相似文献   

18.
薛丁 《高原地震》2007,19(4):16-19
以金沙江-红河边界带和反映地震活动空间集中度C值的结合为例,对基于活动地块边界带的测震学参数强震预测进行了探索,结果对丽江地震预测效果很好。这对边界带的地震危险性判定有某种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系统梳理了2000年以来山西地区6次MS≥4.5地震前地震活动异常,结果表明,地震空区/平静、地震条带、显著地震/震群、大同地震窗“开窗”活动等异常在地震发生前具有一定普遍性,且异常基本围绕在震中及附近地区分布,特别是在地震平静/空区、地震条带等异常发展后期出现的显著地震/震群活动,对未来地震发生的地点和时间具有较好的预测意义。异常持续时间与发震间隔统计表明:异常多出现在主震发生前6个月以内,显著地震/震群、大同地震窗“开窗”对未来主震的发生具有短临预测意义。此外,随着区域应力水平的不断增强,在特定敏感地区会发生成组极微震密集活动,监视跟踪这些有别于正常活动背景的极微震活动,对地震短临预测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青藏块体及其周边地震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青藏块体及其周边地区地震活动幕的划分入手,分析各期地震活动的图象特征,寻求本区地震发生的时空规律,探讨本区的地震活动与印度板块运动的内在联系,从而对今后本区地震活动的大形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