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地电阻率临震异常特征及短临预报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志亮  王志贤 《地震》1996,16(1):75-79
文中对大震、强震和中强地震的地电阻率临震异常特征采用统计方法,分别讨论了临震异常在趋势异常各时段中发震的概率。大震能观测到短临异常的震例只有33.3%,强震和中强地震分别为50.0%。出现短临异常后1-20天内发震的概率最高达94.4%。对地电前兆异常的时间、空间和短临监测预报工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其结果对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的临震异常-地倾斜以脉动群自1988年以来已出现31次,作出短临预报的有15次,显示出较大的临震预报作用,这种脉动群可能是孕震后地壳断裂加速活动时产生的一群压性和压扭性小裂隙的外在标志。  相似文献   

3.
云南地区地震宏观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付虹  万登堡  张立 《地震研究》2003,26(3):209-216
经历史震例及近几年地震震前短临跟踪预报实践,对宏观异常进行深入剖析,认为:宏观异常内容和数量多少与震级有关;宏观异常不只是短临和临震异常信息。也有不少是中短期、短期异常信息;宏观异常分布在震中及附近地区;最早出现的宏观异常地点对未来地震震中有一定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岷县-卓尼5.2级地震与地电前兆异常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甘肃省内地电数字化资料观测结果,对2003年11月13日10时35分发生在岷县-卓尼Ms5.2地震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地震发生前,地电前兆出现了18项短临异常,对这些短临异常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临震异常较为明显,从异常开始至结束表现为时间短、幅度大、恢复快这一特点。可为地震短临预报提供重要的参考判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地电短临震兆机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引潮力触发地电短临前兆模式。据此从理论上分析了地电临震震兆特征,并以唐山7.8级大震为例,从实际观测中检出具有此模式特征的震兆(具有起潮力特征),从而验证了所提模式理论的客观存在的可能性。最后给出与此有关的地电短临预报方法。即,根据脆性岩石失稳的相对刚度比较准则,定义部分岩体刚度λ=0的状态为临震阶段,分析λ=0时起潮力引起位移的特征和规律,得出原地监测岩体刚度是否为零(进入临震阶段)的方法。因为在弹性阶段,λ为较大正值,微小的起潮力只引起微小的位移,此时的电响应甚小,通常检测不到;但随着构造力的积累,介质进入临震阶段,此时同样微小的起潮力却可引起甚大的位移(λ=0时,位移为无穷大),从而产生可检测的电响应。由于这种电响应具有与起潮力相同的周期,故可把临震电响应同各种干扰区分开,判定为临震前兆,从而建立了地电临震前兆起潮力触发模式,并可给出相应的短临预报方法。对1976年唐山7.8级强震前后震中周围地电阻率及大地电场实测资料进行谱分析,发现仅在主震前二个月至半月内,两种不同物理本质的电响应分别出现与起潮力MS波与MSf波周期相同的异常变化。这是对所提临震前兆模式和预报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包头6.4级地震临震前动物、地下水等宏观异常时、空、强分布特征的研究,提出了利用动物、地下水震前宏观异常加强短临追综研究,进行短临预报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北天山重点监视区地下流体临震前兆标志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八五”短临预报和“九五”中短期(1年尺度)前兆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整点值、日测值、原始曲线法、一阶差分法和日工法,系统地分析了北天山1985年以来的地下流体前兆观测资料,研究了在此期间控制区范围内发生的7次Ms5.0级以上中强地震前临丑异常显示特征,探索了中强地震发生前地下流体临震前兆标志,表明只要正确地识别地震前兆的中长期向中短期、短期、临震前兆过渡的标志,并进行短临跟踪,是可以实现临震预报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四川1989年巴塘6.7级震群发生过程中,地倾斜异常特征,临震三要素的判断及其跟踪预报过程,是一篇对该次震群短临预报工作的概括。  相似文献   

9.
1983年11月7日山东菏泽5.9级地震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7年后发生在华北地区的一次引人注目的地震。震前曾提出中期预报意见,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但预报时间偏长,地区偏大。震前还发现少量短期异常,但难以肯定其是否为前兆;临震微、宏观异常集中在1天至1小时,未能及时发现。据此分析认为,对于中等强度地震,中期预报的主要判据是地震活动性异常;并且只有在中期预报的基础上优化台网,努力扑捉短临信息;改善通讯条件,及时传送短临宏微观异常信息才有可能实现短临预报;中等强度地震的中、短期预报一般宜在地震系统内部进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十五”数字化水温分钟值与模拟水温整点值自2008年以来针对省内及周边地区发生的5.0级以上地震前后的水温动态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十五”数字化水温分钟值动态在省内及周边地区发生地震前出现短临、临震异常,比模拟水温整点值明显,“十五”数字化水温异常的特点是:在震前出现周期形态消失或周期突跳畸变,震后周期形态恢复较快。“十五”数字化观测采样率高,震前短临、临震异常特征明显,对临震预报预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地震预报研究近二十年来有明显的进展,但强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仍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科学难题。逐步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仍然是如何正确地观测、识别和解释地震前兆的问题。提取有一定物理基础有一定重现率的短临前兆标志,乃至建立各类地震异常短临前兆标志体系,是目前国际地震预报致力探索的重大科研课题。较完善的短临前兆标志体系目前在国际上并没有先例;即使是适用性较强的地区性体系也未见到。基于目前观测成果,短临地震异常微观前兆标志体系是由众多单项前兆组成,它包括形变、应变、地下水、地磁、地电等多种观测方法。研究地震…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位短临异常演化特征及其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对1976年唐山地震以来华北地区Ms≥5.0地震前的地下水位异常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了水位短临前兆异常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震前水位短临异常的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一定范围并沿活动断裂带展布,且不均匀;大部分地震的水位短期异常较临震异常多;震前水位短期异常向临震异常过度时,分布区向震源区收缩,但在震中距100km左右以内这种现象不明显;震级与短临异常展布范围、短期异常幅度有一定关系,而与临震时期异常大小的关系不明显;地震发震时间与异常的超前、持续以及等待时间有关;地震发生地点与异常分布特征有关,震中往往不在短临异常集中区的几何中心,而是在异常范围内的某一侧或异常迁移方向附近。  相似文献   

13.
何跟巧  常秋君 《内陆地震》1990,4(4):367-373
观测断层气体的动态,研究它的异常变化与地震的相关性,是一种新的短临预报方法。1990年青海茫崖6.7级地震、共和6.9级地震前,断层气Rn、Hg的异常变化特点是临震突变幅度大、异常反应范围广。  相似文献   

14.
微震通常系指M_L≥1.0或M_L≥2.0的地震,研究这类微震活动在临近大地震发生前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京津唐地区的地震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强地震临震前微震活动存在异常变化,其中以唐山7.8级地震前微震显示的短临异常最为突出,且在强余震前多次重复出现。根据10次震例,剖析了大震前微震短临震兆信息的标志,研究了它们的共同特征和有关短临预报的时空信息,并对异常区与大震危险区的相关性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钻孔应变在新疆地震预报中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总结了新疆十几年来,利用钻孔应变资料进行地震预报的实践。指出用钻孔应变资料预报地震是可能的,尤其是短临预报更是行之有效。实践证明打破年变规律是大震应变异常的主要特征。指数曲线是临震异常的具有规律性的可靠依据。压一张一发震的力学过程是应变异常的动态特点。  相似文献   

16.
正临震预报是地震长、中、短、临渐近式预报中难度最大,最具挑战性的阶段,也是政府和社会公众最关注的阶段。地震预报没有取得突破的关键和瓶颈在于至今没有找到临震阶段与震源预活动、微破裂及与临震阶段相关联的活动构造预活动等有关的异常现象和指标。汶川地震后,作者将主要目标集中于识别和提取强震临震阶段近源区可能存在的异常信息及指标方面。基于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站既可以有效记录到地震、爆破、塌陷、台风、雷雨等  相似文献   

17.
王玉兰 《内陆地震》1989,3(4):323-331
分析研究十四年来距乌鲁木齐350km范围内发生的Ms≥4.0级地震资料,总结硫化氢临震突跳异常特征及异常型态类型,确定硫化氢临震突跳与地震的内在联系。认为硫化氢突跳性前兆是中强地震短临预报标志之一,它与地震三要素的对应关系,可作为发震时间的定性判据,根据映震效果推断硫化氢是地震前兆灵敏组份之一。本文试图从硫化氢水地球化学环境、氧化还原反应及微生物影响等方面对硫化氢临震突跳异常作粗浅解释。  相似文献   

18.
防疫与防震     
在地震预报上大多数人的思路、大多数人的行为进入了误区。在地震预报上宏观异常优于微观异常、群发异常优于单项异常、集中异常优于分散异常,在地震预报上抓集中群发的宏观异常是其关键。中长期预报总是根据部分信息做出的,自然应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短临预报是在把握大量充分信息基础上做出的,愈是大地震愈有明显的临震信息,根据大量临震信息做出的预测应有更大的确定性,要获得明确减灾效果的地震预报,应转向千方百计获取强震临震信息上来。一旦群众有了相应的知识、树立了牢固的地震可报的信心、知道了自己参与的重要、乐于观察自然、善于观察自然、看到异常马上核实、报告,职能部门认真落实,我相信人口稠密地区6级以上强震基本上不应虚报或漏报。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江苏地区5次中强以上地震前应变,变形临震前兆异常的分析,结果表明,震前异常形态表现为应力应变值出现大幅度突跳、应变阶跃和固体潮畸变等,与5级以上地震对应较好,可作为本区中强地震短临预报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滇9井水温观测资料的日均值动态变化、30天滑动均值动态变化和残差滑动均值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温日均值动态变化在距该井40 km范围内≥5.0级中强地方震前,具有异常幅度较大、映震时间极短的显著临震特征;水温30天滑动均值连续上升动态变化在距该井500 km范围内≥5.0级中强近震前,具有异常幅度显著、映震时间多数在3个月内的短临特征;水温30天滑动均值连续下降动态变化在距该井250~450 km范围内≥6.0级中强近震前,具有异常幅度大、映震强度大、时间稍长的中期特征.因此,滇9井水温动态变化异常对中短临预报效果明显,特别是水温日均值动态变化异常具有地方震临震指示意义,对实现临震预报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